8、三劍客
關燈
小
中
大
,但事實上他們非常留意我是否受到感化。
我一言不發,傾聽他們的喋喋不休。
關于最近幾天登上報紙頭條的德國原子科學家,究竟他改信伊斯蘭教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土耳其共産主義之父,可敬的阿哈米·米薩特,因為打筆仗敗給伊拉斯提·紮伊爾,于是某一天夜裡去暗巷圍堵他,把他痛打了一頓,那時米薩特是否就威脅紮伊爾必須放棄彼此間争執不休的論戰?到底柏格森應該算是一個神秘主義者,還是物質主義者?這個世界中藏着什麼樣隐秘的證據,可以證明“二度創世紀”的存在?古蘭經第二十六章的最後幾行詩中,大肆撻伐某些宣稱自己堅守信仰,但實際上卻背道而馳的詩人,這些人指的是誰?同樣的脈絡下,究竟安德烈·紀德真的是個同性戀,還是說他和阿拉伯詩人阿布·努瓦斯一樣,實際上與女孩交往,卻假裝自己喜歡男孩,隻因為他很清楚這種癖好可以替他帶來壞名聲?在《不屈不撓的柯勒本》的第一段中,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描寫到托普哈内廣場和馬哈茂德一世噴泉,他之所以搞砸了這個場景,是因為他從旅行畫家梅林的某一幅銘刻中取材并加以衍伸,還是因為他這一整段都是從法國詩人拉馬丁的《東方之旅》中抄襲來的?魯米的《瑪斯那維》[1]魯米(JalaladDinRumi,1207—1273),被譽為最偉大的波斯伊斯蘭教神秘主義詩人。
他的詩作論及形而上學、神秘主義、宗教、倫理,其中《瑪斯那維》被視為波斯文的古蘭經。
[1]第五部中,有一則故事說到一個女人與一頭驢子交媾之後死了,魯米之所以加入這則故事,是因為内容有趣,還是為了要提出教訓? 當他們謹慎而禮貌地辯論着最後一個主題時,我注意到他們朝我瞥了幾眼,白色的眉毛揚起質疑,于是我也抛出我粗淺的意見:這則故事就和所有的故事一樣,之所以被加進那裡都是因為内容有趣,不過作者卻刻意用一層教訓的薄紗來掩飾它。
“孩子,”其中一位說——昨天我參加的便是他的葬禮——“你寫作專欄的目的是為了教導讀者,還是為了娛樂觀衆?”我很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對任何主題都能當場提出明确的想法,所以我脫口說出心中浮現的第一個答案:“為了娛樂觀衆。
”他們不以為然。
“你很年輕,在這一行裡還嫩得很。
”他們說,“讓我們給你一些簡單的忠告。
”我激動得一躍而起。
“先生!”我說,“我想把你們的每一句忠告都抄下來!”我立刻沖到收銀台,向老闆要了一疊紙。
在這裡,親愛的讀者,我希望能與你們分享我得到的忠告。
我明白有一些讀者急着想知道這三位大師早已為人遺忘的姓名,讀者大概很期待我至少會悄悄說出他們的名字。
不過,既然我一路下來始終刻意避免洩露這三位作家的身份,那麼顯然此刻我也不打算這麼做。
主要不是怕擾亂這三人組在墳墓裡的安息,而是我想借此淘汰掉那些不夠格的讀者,隻讓剩下有資格的人知道他們是誰。
為了這個目的,我将用化名來稱呼三位已逝的作家,這三個化名取自三位奧斯曼蘇丹在自己的詩作下的簽名。
讀者們要先能夠分辨出哪個化名屬于哪位蘇丹,接着再通過三位詩人蘇丹與三位大師名字之間的相似處,從中推演,或許便能解開這個拐彎抹角的謎題。
然而,真正的奧秘則藏在三位大師所布下的虛榮棋戲中,他們借所謂的“忠告”來推移棋子,制造出一個神秘局面。
由于我依然不十分明了這個秘密之美,因此,就好像有一些可悲的無能之士借助報紙上的西洋棋解說專欄,來解讀大師的一舉一動,同樣地,我也在大師給予的忠告之中,插入括号附加說明,以表達我個人的卑微見解和想法。
A:阿德利。
寒冬的那一天,他身穿一套米色的英國羊毛西裝(在我們國家,所有昂貴的材料都被冠上“英國”的稱号),打着一條深色領帶。
高大、體面的白色小胡子梳得平整。
拿着一根手杖。
看起來像一個沒有錢的英國紳士,雖然我也不确定如果一個人沒有錢的話,還能不能算得上是英國紳士。
B:巴赫替。
他的領帶歪歪扭扭的,就跟他的臉一樣。
他身穿一件皺巴巴的舊外套,上面滲着污漬。
一條鍊子從背心的扣眼裡垂下來,連上他放在背心口袋裡的懷表。
不修邊幅,笑容滿面,總是煙不離手,隻不過這個被他昵稱為“我惟一的朋友”的香煙,到頭來終究背叛了他的癡情,害他心髒病死去。
C:瑟馬裡。
矮小,愛跟人唱反調。
盡管他想保持整潔,但怎樣也改變不了一身退休老師的打扮。
那郵差一樣的退了色的外套、褲子和國營蘇瑪集團商店買來的厚膠底鞋。
厚重的眼鏡,誇張的近視,“駭人”的醜陋。
以下便是大師們字字珠玑的忠告以及我狗尾續貂的補注: 1.C:純粹
我一言不發,傾聽他們的喋喋不休。
關于最近幾天登上報紙頭條的德國原子科學家,究竟他改信伊斯蘭教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土耳其共産主義之父,可敬的阿哈米·米薩特,因為打筆仗敗給伊拉斯提·紮伊爾,于是某一天夜裡去暗巷圍堵他,把他痛打了一頓,那時米薩特是否就威脅紮伊爾必須放棄彼此間争執不休的論戰?到底柏格森應該算是一個神秘主義者,還是物質主義者?這個世界中藏着什麼樣隐秘的證據,可以證明“二度創世紀”的存在?古蘭經第二十六章的最後幾行詩中,大肆撻伐某些宣稱自己堅守信仰,但實際上卻背道而馳的詩人,這些人指的是誰?同樣的脈絡下,究竟安德烈·紀德真的是個同性戀,還是說他和阿拉伯詩人阿布·努瓦斯一樣,實際上與女孩交往,卻假裝自己喜歡男孩,隻因為他很清楚這種癖好可以替他帶來壞名聲?在《不屈不撓的柯勒本》的第一段中,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描寫到托普哈内廣場和馬哈茂德一世噴泉,他之所以搞砸了這個場景,是因為他從旅行畫家梅林的某一幅銘刻中取材并加以衍伸,還是因為他這一整段都是從法國詩人拉馬丁的《東方之旅》中抄襲來的?魯米的《瑪斯那維》[1]魯米(JalaladDinRumi,1207—1273),被譽為最偉大的波斯伊斯蘭教神秘主義詩人。
他的詩作論及形而上學、神秘主義、宗教、倫理,其中《瑪斯那維》被視為波斯文的古蘭經。
[1]第五部中,有一則故事說到一個女人與一頭驢子交媾之後死了,魯米之所以加入這則故事,是因為内容有趣,還是為了要提出教訓? 當他們謹慎而禮貌地辯論着最後一個主題時,我注意到他們朝我瞥了幾眼,白色的眉毛揚起質疑,于是我也抛出我粗淺的意見:這則故事就和所有的故事一樣,之所以被加進那裡都是因為内容有趣,不過作者卻刻意用一層教訓的薄紗來掩飾它。
“孩子,”其中一位說——昨天我參加的便是他的葬禮——“你寫作專欄的目的是為了教導讀者,還是為了娛樂觀衆?”我很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對任何主題都能當場提出明确的想法,所以我脫口說出心中浮現的第一個答案:“為了娛樂觀衆。
”他們不以為然。
“你很年輕,在這一行裡還嫩得很。
”他們說,“讓我們給你一些簡單的忠告。
”我激動得一躍而起。
“先生!”我說,“我想把你們的每一句忠告都抄下來!”我立刻沖到收銀台,向老闆要了一疊紙。
在這裡,親愛的讀者,我希望能與你們分享我得到的忠告。
我明白有一些讀者急着想知道這三位大師早已為人遺忘的姓名,讀者大概很期待我至少會悄悄說出他們的名字。
不過,既然我一路下來始終刻意避免洩露這三位作家的身份,那麼顯然此刻我也不打算這麼做。
主要不是怕擾亂這三人組在墳墓裡的安息,而是我想借此淘汰掉那些不夠格的讀者,隻讓剩下有資格的人知道他們是誰。
為了這個目的,我将用化名來稱呼三位已逝的作家,這三個化名取自三位奧斯曼蘇丹在自己的詩作下的簽名。
讀者們要先能夠分辨出哪個化名屬于哪位蘇丹,接着再通過三位詩人蘇丹與三位大師名字之間的相似處,從中推演,或許便能解開這個拐彎抹角的謎題。
然而,真正的奧秘則藏在三位大師所布下的虛榮棋戲中,他們借所謂的“忠告”來推移棋子,制造出一個神秘局面。
由于我依然不十分明了這個秘密之美,因此,就好像有一些可悲的無能之士借助報紙上的西洋棋解說專欄,來解讀大師的一舉一動,同樣地,我也在大師給予的忠告之中,插入括号附加說明,以表達我個人的卑微見解和想法。
A:阿德利。
寒冬的那一天,他身穿一套米色的英國羊毛西裝(在我們國家,所有昂貴的材料都被冠上“英國”的稱号),打着一條深色領帶。
高大、體面的白色小胡子梳得平整。
拿着一根手杖。
看起來像一個沒有錢的英國紳士,雖然我也不确定如果一個人沒有錢的話,還能不能算得上是英國紳士。
B:巴赫替。
他的領帶歪歪扭扭的,就跟他的臉一樣。
他身穿一件皺巴巴的舊外套,上面滲着污漬。
一條鍊子從背心的扣眼裡垂下來,連上他放在背心口袋裡的懷表。
不修邊幅,笑容滿面,總是煙不離手,隻不過這個被他昵稱為“我惟一的朋友”的香煙,到頭來終究背叛了他的癡情,害他心髒病死去。
C:瑟馬裡。
矮小,愛跟人唱反調。
盡管他想保持整潔,但怎樣也改變不了一身退休老師的打扮。
那郵差一樣的退了色的外套、褲子和國營蘇瑪集團商店買來的厚膠底鞋。
厚重的眼鏡,誇張的近視,“駭人”的醜陋。
以下便是大師們字字珠玑的忠告以及我狗尾續貂的補注: 1.C: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