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卡夫山中的文字
關燈
小
中
大
他解釋,自己非但沒有一個上中學的女兒名叫如夢,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小孩。
同樣的,伊利亞斯,一位用父親的平底貨輪從黑海海岸載運煤炭的商人,反駁說他絕不可能把自己的夢境日記忘在如夢戲院裡,因為他已經好幾個月沒看電影了,而且他也沒有這樣的筆記本。
升降機進口商阿辛解釋說,他的公司不能為如夢大樓的電梯故障負責,因為他從沒聽過有哪棟大樓或哪條街的名稱叫如夢。
當這幾個人念出“如夢”這兩個字時,他們都沒有顯露半點焦慮或罪惡的痕迹,他們的口氣全都充滿着真誠的清白。
塔瑞克,白天在他父親的化學工廠制造老鼠藥,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寫作闡述死亡煉金術的詩人,他欣然答應一群法律系學生的邀請,去演講他詩中的主題“夢境與夢之謎”,他還承諾改天與他的新朋友們在塔克西姆的老咖啡館前碰面。
至于科瑪和布蘭特,他們都才從安納托利亞旅遊回來。
其中一個人的旅行路線追随着一位伊茲密爾女裁縫的回憶錄,這位女裁縫在五十多年前,在一群新聞記者的喝彩聲中與阿塔圖克跳完華爾茲後,可以馬上在她的腳踏裁縫車後坐下,飛快地縫出一條歐洲樣式的長褲。
另一個人則騎着騾子橫越整片東安納托利亞,他行經一個又一個村落,走訪一家又一家咖啡館,到處兜售一種西洋雙陸棋的神奇骰子,據說它是用一千年前一位慈祥老人的腿骨雕刻而成的,而這位老者便是基督教徒所謂的聖誕老人。
他不得不放棄名單上剩下的号碼,因為要不是怎麼也接不通,就是電話裡的噪聲吵得聽不清說話。
隻要遇到下雨或下雪天,電話的線路就變得特别糟糕。
更令他沮喪的是,一整天他翻遍了政治期刊的每一頁,在衆多的名字中——其中包括那些改變黨派的、自首忏悔的、受到拷問而被殺害的、被判刑入獄的,還有在争鬥中遇害且舉行過葬禮的,以及那些投稿被編輯接納或退回或刊登的,還有那些畫政治漫畫、寫詩或在編輯部工作的人的名字和假名——他卻始終沒看到如夢前夫的名字或筆名。
夜幕降臨,他依然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黯然神傷。
窗外一隻好奇的烏鴉睨視着他,街道上傳來星期五夜晚的人群喧嚣。
慢慢地,卡利普置身于一場甜美的睡夢中。
過了很久當他再度醒來時,房間裡已是一片漆黑,但他仍能感覺到烏鴉的眼睛注視着自己,就好像報紙上耶拉的“眼睛”一樣。
坐在黑暗裡,他緩緩關上抽屜,用手摸到自己的外套,把它穿上,然後離開辦公室。
大樓走廊的燈已經全熄了。
小餐館裡,學徒正忙着清掃廁所。
走在積雪覆蓋的加拉塔橋上時,他感到一陣寒意:一股凜冽的冷風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吹來。
到了卡拉廓伊後,他走進一間有大理石桌面的布丁店,側身避開互相對映的鏡子,點了雞湯細面和煮蛋。
布丁店裡惟一一面沒有挂鏡子的牆上是一幅山嶽風景畫,風格像是來自于明信片和泛美航空的月曆。
在一片平滑如鏡的湖水後面,透過松樹的枝丫,遠處是耀眼的白色山峰。
盡管那必定是取材自某些明信片上的阿爾卑斯山,但它看起來更像卡利普與如夢小時候經常前往魔法探險的卡夫山。
搭乘電纜車回到貝尤魯的短暫路途上,卡利普與一位不認識的老男人起了争執。
那天的意外,車子出軌沖進卡拉廓伊廣場,像一匹狂喜的脫缰野馬撞上牆壁和玻璃窗,是因為纜線斷了,還是因為司機喝醉了酒?結果發現那位喝醉酒的司機是這位不知名老頭的同鄉,都來自特拉布宗。
走出塔克西姆和貝尤魯的擁擠街道,來到了不遠處的奇哈格,路上空無人迹。
前來應門的賽姆太太很高興見到他,但說完又立刻趕回房裡。
顯然,她和賽姆正在看一個電視節目——許多出租車司機和門房會聚在地下室咖啡館裡一起看的節目。
“我們遺忘的珍寶”是一個批判性的節目,介紹許多巴爾幹半島上的古老清真寺、飲水泉和商旅客棧,哀悼這些當年由奧斯曼土耳其興建的古迹,如今卻落入南斯拉夫人、阿爾巴尼亞人和希臘人的手中。
賽姆和他太太似乎完全無視卡利普的存在,他隻好在彈簧早已彈出的仿洛可可扶手椅上坐下,望着屏幕上荒涼的清真寺畫面——好像一個隔壁的小男孩跑來鄰居家看足球賽。
賽姆看起來像那個曾經赢過奧運獎牌的摔跤選手,這位摔跤選手雖然已經死了,但他的照片仍然高挂在生鮮蔬果商店的牆壁上。
他的太太長得則像一隻肥胖可愛的老鼠。
房間裡有一張灰塵色的桌子和一盞灰塵色的台燈。
牆壁上挂着一個鍍金相框,裡頭的祖父看起來不像賽姆,反倒比較像他太太(她的名字是芮喜葉嗎?卡利普茫然地想着)。
房間裡就是這些東西:保險公司送的月曆、銀行給的煙灰缸、酒杯組、銀質的糖果盤、擺放咖啡杯的餐櫥櫃。
還有兩面塞滿紙張和期刊、布滿灰塵的牆壁,賽姆的“圖書數據庫”——卡利普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的主要原因。
賽姆建造的這座圖書館,甚至在十多年前就被大學同學以挖苦的口氣稱之為“我們的革命數據庫”。
有一次,在某段難得的自省時刻,賽姆很爽快地承認,圖書館起源于他自己的優柔寡斷。
然而,他的優柔寡斷并不是因為他“難以在兩個階級中作選擇”,而是因為他無法在兩個政治派别中作取舍。
賽姆以前極為熱衷于參加各種政治會議或“座談會”,他跑遍了每一所大學、每一間學生餐廳,聆聽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夥伴的演講,目的是為了了解“所有的觀點和所有的信仰”,但卻猶豫再三不去問太多問題。
他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左派宣傳品(不好意思,不知道你有沒有昨天“破壞者”在理工學院散發的手冊?),其中包括各種報告白皮書、宣傳小冊子、傳單等等,并且他會非常用功地閱讀。
不過他實在沒有時間去詳讀每一篇文章,但同時他又始終沒辦法決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于是他便開始把所有沒空讀的東西全累積起來,以便日後有空再看。
過了一段時日,慢慢地,閱讀和得出結論對他而言變得不再重要,于是,他的目标便轉為建造一座知識的水庫,以容納這條充沛滿盈的“數據之河”,不讓它白白流逝(這個比喻是身為建築工程師的賽姆自創的)。
就這樣,賽姆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後半輩子投注在這個目标上。
電視節目結束後,他們關掉電視機,交換了幾句客套話,然後就是一陣沉默。
夫妻倆向卡利普投以詢問的眼光,要求他趕快說明他的故事:他的被告是一個學生,被人指控一項他沒有犯的政治罪名。
當然,沒這麼乏味,的确有人死了。
事情的起頭,是有三個笨賊計劃了一場烏龍銀行搶劫案,這些小鬼得手後離開現場,駕駛偷來的出租車打算逃逸,結果開車的人不小心撞到了一個矮小的老婦人,把她撞飛了。
這可憐的婦人跌落在地,腦袋摔在人行道上當場死亡(“真是飛來橫禍啊!”賽姆的太太說
同樣的,伊利亞斯,一位用父親的平底貨輪從黑海海岸載運煤炭的商人,反駁說他絕不可能把自己的夢境日記忘在如夢戲院裡,因為他已經好幾個月沒看電影了,而且他也沒有這樣的筆記本。
升降機進口商阿辛解釋說,他的公司不能為如夢大樓的電梯故障負責,因為他從沒聽過有哪棟大樓或哪條街的名稱叫如夢。
當這幾個人念出“如夢”這兩個字時,他們都沒有顯露半點焦慮或罪惡的痕迹,他們的口氣全都充滿着真誠的清白。
塔瑞克,白天在他父親的化學工廠制造老鼠藥,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寫作闡述死亡煉金術的詩人,他欣然答應一群法律系學生的邀請,去演講他詩中的主題“夢境與夢之謎”,他還承諾改天與他的新朋友們在塔克西姆的老咖啡館前碰面。
至于科瑪和布蘭特,他們都才從安納托利亞旅遊回來。
其中一個人的旅行路線追随着一位伊茲密爾女裁縫的回憶錄,這位女裁縫在五十多年前,在一群新聞記者的喝彩聲中與阿塔圖克跳完華爾茲後,可以馬上在她的腳踏裁縫車後坐下,飛快地縫出一條歐洲樣式的長褲。
另一個人則騎着騾子橫越整片東安納托利亞,他行經一個又一個村落,走訪一家又一家咖啡館,到處兜售一種西洋雙陸棋的神奇骰子,據說它是用一千年前一位慈祥老人的腿骨雕刻而成的,而這位老者便是基督教徒所謂的聖誕老人。
他不得不放棄名單上剩下的号碼,因為要不是怎麼也接不通,就是電話裡的噪聲吵得聽不清說話。
隻要遇到下雨或下雪天,電話的線路就變得特别糟糕。
更令他沮喪的是,一整天他翻遍了政治期刊的每一頁,在衆多的名字中——其中包括那些改變黨派的、自首忏悔的、受到拷問而被殺害的、被判刑入獄的,還有在争鬥中遇害且舉行過葬禮的,以及那些投稿被編輯接納或退回或刊登的,還有那些畫政治漫畫、寫詩或在編輯部工作的人的名字和假名——他卻始終沒看到如夢前夫的名字或筆名。
夜幕降臨,他依然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黯然神傷。
窗外一隻好奇的烏鴉睨視着他,街道上傳來星期五夜晚的人群喧嚣。
慢慢地,卡利普置身于一場甜美的睡夢中。
過了很久當他再度醒來時,房間裡已是一片漆黑,但他仍能感覺到烏鴉的眼睛注視着自己,就好像報紙上耶拉的“眼睛”一樣。
坐在黑暗裡,他緩緩關上抽屜,用手摸到自己的外套,把它穿上,然後離開辦公室。
大樓走廊的燈已經全熄了。
小餐館裡,學徒正忙着清掃廁所。
走在積雪覆蓋的加拉塔橋上時,他感到一陣寒意:一股凜冽的冷風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吹來。
到了卡拉廓伊後,他走進一間有大理石桌面的布丁店,側身避開互相對映的鏡子,點了雞湯細面和煮蛋。
布丁店裡惟一一面沒有挂鏡子的牆上是一幅山嶽風景畫,風格像是來自于明信片和泛美航空的月曆。
在一片平滑如鏡的湖水後面,透過松樹的枝丫,遠處是耀眼的白色山峰。
盡管那必定是取材自某些明信片上的阿爾卑斯山,但它看起來更像卡利普與如夢小時候經常前往魔法探險的卡夫山。
搭乘電纜車回到貝尤魯的短暫路途上,卡利普與一位不認識的老男人起了争執。
那天的意外,車子出軌沖進卡拉廓伊廣場,像一匹狂喜的脫缰野馬撞上牆壁和玻璃窗,是因為纜線斷了,還是因為司機喝醉了酒?結果發現那位喝醉酒的司機是這位不知名老頭的同鄉,都來自特拉布宗。
走出塔克西姆和貝尤魯的擁擠街道,來到了不遠處的奇哈格,路上空無人迹。
前來應門的賽姆太太很高興見到他,但說完又立刻趕回房裡。
顯然,她和賽姆正在看一個電視節目——許多出租車司機和門房會聚在地下室咖啡館裡一起看的節目。
“我們遺忘的珍寶”是一個批判性的節目,介紹許多巴爾幹半島上的古老清真寺、飲水泉和商旅客棧,哀悼這些當年由奧斯曼土耳其興建的古迹,如今卻落入南斯拉夫人、阿爾巴尼亞人和希臘人的手中。
賽姆和他太太似乎完全無視卡利普的存在,他隻好在彈簧早已彈出的仿洛可可扶手椅上坐下,望着屏幕上荒涼的清真寺畫面——好像一個隔壁的小男孩跑來鄰居家看足球賽。
賽姆看起來像那個曾經赢過奧運獎牌的摔跤選手,這位摔跤選手雖然已經死了,但他的照片仍然高挂在生鮮蔬果商店的牆壁上。
他的太太長得則像一隻肥胖可愛的老鼠。
房間裡有一張灰塵色的桌子和一盞灰塵色的台燈。
牆壁上挂着一個鍍金相框,裡頭的祖父看起來不像賽姆,反倒比較像他太太(她的名字是芮喜葉嗎?卡利普茫然地想着)。
房間裡就是這些東西:保險公司送的月曆、銀行給的煙灰缸、酒杯組、銀質的糖果盤、擺放咖啡杯的餐櫥櫃。
還有兩面塞滿紙張和期刊、布滿灰塵的牆壁,賽姆的“圖書數據庫”——卡利普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的主要原因。
賽姆建造的這座圖書館,甚至在十多年前就被大學同學以挖苦的口氣稱之為“我們的革命數據庫”。
有一次,在某段難得的自省時刻,賽姆很爽快地承認,圖書館起源于他自己的優柔寡斷。
然而,他的優柔寡斷并不是因為他“難以在兩個階級中作選擇”,而是因為他無法在兩個政治派别中作取舍。
賽姆以前極為熱衷于參加各種政治會議或“座談會”,他跑遍了每一所大學、每一間學生餐廳,聆聽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夥伴的演講,目的是為了了解“所有的觀點和所有的信仰”,但卻猶豫再三不去問太多問題。
他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左派宣傳品(不好意思,不知道你有沒有昨天“破壞者”在理工學院散發的手冊?),其中包括各種報告白皮書、宣傳小冊子、傳單等等,并且他會非常用功地閱讀。
不過他實在沒有時間去詳讀每一篇文章,但同時他又始終沒辦法決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于是他便開始把所有沒空讀的東西全累積起來,以便日後有空再看。
過了一段時日,慢慢地,閱讀和得出結論對他而言變得不再重要,于是,他的目标便轉為建造一座知識的水庫,以容納這條充沛滿盈的“數據之河”,不讓它白白流逝(這個比喻是身為建築工程師的賽姆自創的)。
就這樣,賽姆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後半輩子投注在這個目标上。
電視節目結束後,他們關掉電視機,交換了幾句客套話,然後就是一陣沉默。
夫妻倆向卡利普投以詢問的眼光,要求他趕快說明他的故事:他的被告是一個學生,被人指控一項他沒有犯的政治罪名。
當然,沒這麼乏味,的确有人死了。
事情的起頭,是有三個笨賊計劃了一場烏龍銀行搶劫案,這些小鬼得手後離開現場,駕駛偷來的出租車打算逃逸,結果開車的人不小心撞到了一個矮小的老婦人,把她撞飛了。
這可憐的婦人跌落在地,腦袋摔在人行道上當場死亡(“真是飛來橫禍啊!”賽姆的太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