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絕對幼稚
關燈
小
中
大
無聊死了;如夢一定淚眼漣漣地哀求他出來,出來,不管在哪裡!等了好久好久,對孩子而言仿佛是一輩子,他突然失去耐性,從衣櫥頂溜下來,忘記自己這麼一失掉耐心就已經結束了遊戲。
等卡利普的眼睛适應了幽暗的光線後,反而是他開始在整棟公寓大樓尋找如夢。
找遍了所有的房間後,一股恍惚而恐懼的感覺湧上心來,一種失敗的暗示,最後他不得不求助于奶奶。
“老天爺,你滿身是灰!”奶奶說,坐在他的對面,“你跑到哪裡去了?大家一直在找你!”接着她補充,“耶拉回來了。
他和如夢去了阿拉丁的店裡。
”卡利普連忙奔向窗戶,來到冰冷、陰暗、墨藍色的窗邊。
外頭下着雪,一場緩慢而悲凄的雪,召喚你出去;一道光線從阿拉丁的店裡瀉出,穿過玩具、圖畫書、足球、溜溜球、彩色瓶子。
白雪覆蓋的人行道閃爍着,泛着一片好似如夢臉頰的微暈光芒。
漫漫長夜裡,每當卡利普回想起這幕二十四年前的影像,心底就湧起一股不快的焦躁,像是一鍋突然滾沸的牛奶。
這段生活片段究竟遺落在何方?他聽見走廊裡傳來老爺鐘無休無止的嘲弄滴答,這口鐘曾經陪伴爺爺奶奶數過歲月,卡利普和如夢婚後不久,他把它從荷蕾姑姑家搬回來,帶着滿心的熱情與堅持,把它挂在自己的幸福小窩的牆上,渴望借此留住童年的神秘與回憶。
結婚三年來,不是卡利普,反倒是如夢,總覺得錯失了某個未知生活的樂趣與遊戲,郁郁不樂。
卡利普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傍晚乘坐公車或共乘小巴回家,與車子裡一臉木然的陌生人群推擠纏鬥,摩肩接踵。
一整天,他不斷尋找各種瑣碎到連如夢都不得不皺眉的借口,從辦公室打電話給她。
等他一回到溫暖的家,他會通過檢查煙灰缸囤積的煙灰、煙蒂的數目和品牌,來推算如夢今天做了些什麼——通常不會差太遠。
在這段幸福的剎那(很罕有)或懷疑的時刻,如果他像昨晚腦中想的那樣,仿照西方電影中的丈夫,詢問妻子這一天做了些什麼,那麼他們兩人會陡然陷入尴尬,好像闖入了一個朦胧暧昧的模糊地帶,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電影中從來不曾清楚解釋的地帶。
直到卡利普結婚後,他才偶然發現這塊神秘、隐晦、暧昧的區域,暗藏在某些無名人物的生命裡——也就是統計上和政府機關稱之為“家庭主婦”的這些人(卡利普從來不曾把如夢跟買洗衣粉帶小孩的女人聯系在一起)。
卡利普很清楚,在這個隐晦世界中,有一座長滿奇花異草的花園,完全将他隔絕于外,就好像如夢深不可探的回憶。
所有洗衣粉廣告、圖文小說、最新的外國翻譯刊物、大部分廣播節目和星期天報紙裡的彩色夾頁,都以這塊禁地為共通的主題和目标。
盡管如此,它依然遠超過所有人的理解範圍,比任何人所知的都還要神秘。
有時候,卡利普會摸不着頭緒,搞不懂為什麼,比如說剪刀,會放在走廊裡的暖氣爐上面的銅碗旁邊,或者當星期天他們出遊時,巧遇某個他好幾年沒見但如夢一直在聯絡的女人,然後卡利普會一陣錯愕,頓時愣住,仿佛撞見一條線索、一個從禁地浮現的暗号,仿佛過去暗地裡廣為流傳的秘密教派如今無須再隐藏,大剌剌地呈現在他面前。
令人恐懼的,是這個謎的傳染力,它像某種神秘的邪教崇拜,蔓延在一群通稱為“家庭主婦”的普通人之間。
除此之外,更令人害怕的,是衆人假裝這個謎根本不存在,沒有任何奧秘的儀式,沒有共同的犯罪惡行,沒有狂熱也沒有曆史,似乎她們的行為并非出自秘密的共識,而是發自内在的欲望。
像是後宮太監謹守的秘密,牢牢上鎖,并把鑰匙丢棄,謎底既誘人又叫人反胃:既然它的存在衆所周知,或許它并非可怕得像一場夢魇;可是既然它隐而不宣地代代相傳,從不曾被人明言提起,那麼它必然是一個卑微的秘密,絲毫談不上什麼驕傲、肯定或光榮。
卡利普有時候會覺得這塊地帶如同某種詛咒,像是糾纏着一個家族世代成員揮之不去的詛咒。
然而,目睹過太多女人基于婚姻、養兒育女或其他含糊的理由而突然辭去工作,自願返回那塊詛咒之地,他逐漸明白其中蘊含着某種密教的磁力吸引。
盡管如此,他看到有許多女人,費盡力氣好不容易擺脫了詛咒,成為有頭有臉的人,但仍然難掩内心的向往,渴望返回熟悉的神秘,重拾被她們抛在腦後的魅惑時光,回到他永遠無法理解的幽暗禁地。
有時候,當如夢為了他愚蠢的笑話或雙關語而捧腹大笑時,他會驚異不已;或者當她附和他的歡愉,任憑他笨拙的雙手滑入她栗貂色的黑暗密林,撇開所有從雜志照片上學來的儀式,忘卻所有的過去與未來,沉溺于夫妻間水乳交融的剎那,突然間,卡利普會忍不住想問他妻子一個涉及神秘禁地的問題,想問她今天在家裡做了什麼,在某一個小時,除了洗衣服、洗碗、讀偵探小說、出門之外,做了什麼(醫生說他們可能沒辦法生小孩,如夢對此也沒表示特别感興趣),但是,問題說出口後,很可能會在他們
等卡利普的眼睛适應了幽暗的光線後,反而是他開始在整棟公寓大樓尋找如夢。
找遍了所有的房間後,一股恍惚而恐懼的感覺湧上心來,一種失敗的暗示,最後他不得不求助于奶奶。
“老天爺,你滿身是灰!”奶奶說,坐在他的對面,“你跑到哪裡去了?大家一直在找你!”接着她補充,“耶拉回來了。
他和如夢去了阿拉丁的店裡。
”卡利普連忙奔向窗戶,來到冰冷、陰暗、墨藍色的窗邊。
外頭下着雪,一場緩慢而悲凄的雪,召喚你出去;一道光線從阿拉丁的店裡瀉出,穿過玩具、圖畫書、足球、溜溜球、彩色瓶子。
白雪覆蓋的人行道閃爍着,泛着一片好似如夢臉頰的微暈光芒。
漫漫長夜裡,每當卡利普回想起這幕二十四年前的影像,心底就湧起一股不快的焦躁,像是一鍋突然滾沸的牛奶。
這段生活片段究竟遺落在何方?他聽見走廊裡傳來老爺鐘無休無止的嘲弄滴答,這口鐘曾經陪伴爺爺奶奶數過歲月,卡利普和如夢婚後不久,他把它從荷蕾姑姑家搬回來,帶着滿心的熱情與堅持,把它挂在自己的幸福小窩的牆上,渴望借此留住童年的神秘與回憶。
結婚三年來,不是卡利普,反倒是如夢,總覺得錯失了某個未知生活的樂趣與遊戲,郁郁不樂。
卡利普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傍晚乘坐公車或共乘小巴回家,與車子裡一臉木然的陌生人群推擠纏鬥,摩肩接踵。
一整天,他不斷尋找各種瑣碎到連如夢都不得不皺眉的借口,從辦公室打電話給她。
等他一回到溫暖的家,他會通過檢查煙灰缸囤積的煙灰、煙蒂的數目和品牌,來推算如夢今天做了些什麼——通常不會差太遠。
在這段幸福的剎那(很罕有)或懷疑的時刻,如果他像昨晚腦中想的那樣,仿照西方電影中的丈夫,詢問妻子這一天做了些什麼,那麼他們兩人會陡然陷入尴尬,好像闖入了一個朦胧暧昧的模糊地帶,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電影中從來不曾清楚解釋的地帶。
直到卡利普結婚後,他才偶然發現這塊神秘、隐晦、暧昧的區域,暗藏在某些無名人物的生命裡——也就是統計上和政府機關稱之為“家庭主婦”的這些人(卡利普從來不曾把如夢跟買洗衣粉帶小孩的女人聯系在一起)。
卡利普很清楚,在這個隐晦世界中,有一座長滿奇花異草的花園,完全将他隔絕于外,就好像如夢深不可探的回憶。
所有洗衣粉廣告、圖文小說、最新的外國翻譯刊物、大部分廣播節目和星期天報紙裡的彩色夾頁,都以這塊禁地為共通的主題和目标。
盡管如此,它依然遠超過所有人的理解範圍,比任何人所知的都還要神秘。
有時候,卡利普會摸不着頭緒,搞不懂為什麼,比如說剪刀,會放在走廊裡的暖氣爐上面的銅碗旁邊,或者當星期天他們出遊時,巧遇某個他好幾年沒見但如夢一直在聯絡的女人,然後卡利普會一陣錯愕,頓時愣住,仿佛撞見一條線索、一個從禁地浮現的暗号,仿佛過去暗地裡廣為流傳的秘密教派如今無須再隐藏,大剌剌地呈現在他面前。
令人恐懼的,是這個謎的傳染力,它像某種神秘的邪教崇拜,蔓延在一群通稱為“家庭主婦”的普通人之間。
除此之外,更令人害怕的,是衆人假裝這個謎根本不存在,沒有任何奧秘的儀式,沒有共同的犯罪惡行,沒有狂熱也沒有曆史,似乎她們的行為并非出自秘密的共識,而是發自内在的欲望。
像是後宮太監謹守的秘密,牢牢上鎖,并把鑰匙丢棄,謎底既誘人又叫人反胃:既然它的存在衆所周知,或許它并非可怕得像一場夢魇;可是既然它隐而不宣地代代相傳,從不曾被人明言提起,那麼它必然是一個卑微的秘密,絲毫談不上什麼驕傲、肯定或光榮。
卡利普有時候會覺得這塊地帶如同某種詛咒,像是糾纏着一個家族世代成員揮之不去的詛咒。
然而,目睹過太多女人基于婚姻、養兒育女或其他含糊的理由而突然辭去工作,自願返回那塊詛咒之地,他逐漸明白其中蘊含着某種密教的磁力吸引。
盡管如此,他看到有許多女人,費盡力氣好不容易擺脫了詛咒,成為有頭有臉的人,但仍然難掩内心的向往,渴望返回熟悉的神秘,重拾被她們抛在腦後的魅惑時光,回到他永遠無法理解的幽暗禁地。
有時候,當如夢為了他愚蠢的笑話或雙關語而捧腹大笑時,他會驚異不已;或者當她附和他的歡愉,任憑他笨拙的雙手滑入她栗貂色的黑暗密林,撇開所有從雜志照片上學來的儀式,忘卻所有的過去與未來,沉溺于夫妻間水乳交融的剎那,突然間,卡利普會忍不住想問他妻子一個涉及神秘禁地的問題,想問她今天在家裡做了什麼,在某一個小時,除了洗衣服、洗碗、讀偵探小說、出門之外,做了什麼(醫生說他們可能沒辦法生小孩,如夢對此也沒表示特别感興趣),但是,問題說出口後,很可能會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