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瑪格麗特·豪登

關燈
“天啊!我從來沒看見過這麼大的标題。

    ”瑪格麗特·豪登驚歎道。

     在豪登的起居室裡,一張《溫哥華郵報》正攤開放在桌子上,報紙上的通欄标題是: 亨利上岸了! 這一版的整篇幅刊登的都是杜瓦爾和阿蘭的巨幅照片,還有一篇由黑體字印刷的關于他們倆的新聞。

     “他們稱這是‘基督的第二次降臨’一類的特大新聞。

    ”黨務指導布賴恩對瑪格麗特說道。

    “這種版面隻在特殊的場合用,例如,象政府下台之類的新聞。

    ”他陰郁地說道。

     正在踱步的傑姆斯·豪登厲聲說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你那幽默還是留着以後用吧。

    ” “我們需要提提精神。

    ”布賴恩·理查森說道。

     外面正在下着雪,天色已晚。

    昨天晚上在溫哥華講演結束之後,總理乘飛機回到了加拿大東部。

    中午時分,他在魁北克市講了話。

    不到一個小時之後,他又要離開渥太華,去蒙特利爾參加一個群衆集會。

    明天下午4點鐘,他将在衆議院宣布聯合憲章。

    過去幾天中的緊張勞頓已經開始在他身上産生作用了。

     剛剛發行幾小時的那張《溫哥華郵報》是理查森專門安排由飛機帶來的。

    他自己親自到渥太華機場取來了報紙,然後開車直接來到總理的寓所。

    他已經了解到,這條新聞的版面安排在全國多家報紙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傑姆斯·豪登停住了踱步,譏諷地問道:“我想他們總會在什麼地方提到我的講演了吧。

    ”他在溫哥華的講演是他整個巡回演說中最精彩的一次,如果換一種情況,他的講話一定會成為今天新聞的焦點。

     “在這兒呢,”瑪格麗特翻着報紙說道。

    “在第三版上。

    ”她好象是努力抑制住了笑意。

    “噢,天啊,篇幅的确是小了些。

    ” “你找到了有趣的東西我真高興,”她丈夫冷若冰霜地說,“不過就我來說,我不覺得它有趣。

    ” “對不起,傑米。

    ”瑪格麗特竭力想使自己的聲音帶有悔悟的音調,但卻不很成功。

    “不過說實話,我總是禁不住想:你們所有的人,整個政府都那麼堅決;可這個小家夥……” 布賴恩·理查森緩緩地說道:“我贊同你的話,豪登夫人。

    那個精明的年輕律師把我們搞得狼狽不堪。

    ” “我再說最後一次,”豪登暴怒地叫道,“我對誰赢了誰不感興趣。

    ” “請你别喊了,傑米。

    ”瑪格麗特請求道。

     “可我感興趣,”理查森說道。

    “到了清點選票那一天關系就大了。

    ” “我們應當根據事實說話,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吧?”豪登堅持道。

     “好吧,”理查森粗魯地說道。

    “我們來看看這個吧。

    ”他從裡面衣袋裡拿出一張疊起來的紙。

    “今天早上一次新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政府的威望在過去的兩周中下降了百分之七。

    測驗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贊成更換政府嗎?’對于這個問題,62%的人回答說贊成,31%的人回答說不贊成,7%的人回答說他們還沒有決定。

    ” “坐下吧,傑米,”瑪格麗特勸說道。

    “你也坐下吧,布賴恩。

    我叫人送點茶來,我們可以在這裡安靜地用點茶。

    ” 豪登坐到壁爐旁的一把椅子裡。

    “你把它點着,好嗎?”他指着已經放好木柴的爐膛說道。

     理查森劃着了一根火柴,用雙手捂着蹲了下來。

    一會兒,火苗蹿了起來。

     瑪格麗特正在房間的另一端打電話。

     豪登平靜地說道:“沒想到情況那麼糟糕。

    ” “那比糟糕還要糟糕,簡直是可怕。

    信件象雪片一樣飛來,還有大量的電報,都是反對我們的。

    ”理查森用總理剛才的語調問:“你看是不是把原定明天宣布的聯合憲章推遲一下?” “這根本辦不到。

    ” “我警告你: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進行大選。

    ” “我們必須準備好,”豪登高聲說道。

    “我們必須得冒點險。

    ” “那如果輸了呢?” “聯合憲章對加拿大的生存至關重要。

    但我們把它解釋給人民時,人民會明白的。

    ” “會嗎?”理查森輕聲問道。

    “也許他們隻能明白亨利·杜瓦爾。

    ” 豪登幾乎又要脫口反駁,但他停住了。

    這個問題提得有理。

    這種假定也很可能是真的。

     政府在杜瓦爾事件上遭緻的聲望損失,很可能會導緻在聯合憲章問題上的失敗。

    這一點他終于看清楚了,他還從來沒有從這一角度看這個問題。

     他想,如果這種事真的發生,那是多麼奇怪和具有諷刺意味啊!一個船上的偷乘者這種區區小事竟能影響一個民族的命運。

     不過,這真的奇怪嗎?新鮮嗎?有諷刺意味嗎?也許在人類數千年的曆史中,左右世界、創造曆史和推動人類走向新的啟蒙階段的,從來都是具體的個人事件。

    在每一次變動中,這種新的啟蒙隻是一個模模糊糊的目标,但卻永遠也實現不了…… 也許這是曆史證明我們渺小的方式,他想。

    我們就是這樣才能學得更聰明些,才能向上奮鬥…… 可面前的實際問題需要立即解決。

    他對理查森說:“有充分的理由不推遲。

    我們能為聯合憲章争取一天就争取一天,國防和生存全靠它了。

    而且,如果等待,就容易出現洩露消息的可能。

    從政治上講,那樣我們的處境就更糟。

    ” 黨務指導點點頭。

    “我想你會這麼說。

    我隻不過是想證實一下。

    ” “我已經叫人送茶點來了,”瑪格麗特重新回到他們旁邊宣布說。

    “你會留在這裡喝茶吧,是不是?” “謝謝你,豪登夫人。

    ”布賴恩·理查森從來都很欣賞瑪格麗特。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