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威利斯法官
關燈
小
中
大
在溫哥華大飯店一間套房的客廳裡,傑姆斯·豪登交給他的行政助理艾略特·布勞瑟一張1加元的鈔票。
“到大廳去,”他指示道,“給我買6棒巧克力。
” 他已決定,如果他将來寫回憶錄的話,他一定寫上,當總理的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派别人去給你買糖果。
這對任何雄心勃勃的孩子來說都是極大的激勵。
當那個象往常一樣表情嚴肅的年輕助理走後,豪登關上了通往外屋的門,使自己不受外屋由黨員志願者組成的臨時辦公人員打字、打電話聲音的幹擾。
他坐到一把沙發椅上,考慮着幾天來巡回講演訪問的進展。
毫無疑問,這是他個人的一次輝煌勝利。
在他全部的政治生涯中,他的雄辯天才從沒有現在這樣發揮得淋漓盡緻,從沒有象現在這樣有效地征服了聽衆。
負責寫稿的兩個人是布賴恩·理查森新雇來的,一個來自蒙特利爾,一個來自美國紐約市的《時代與生活》雜志。
他們的确寫得不錯,但豪登的即興發揮更出色。
當他有時抛開稿子,滿懷自信和激情地講演時,他往往更能感染聽衆。
無論是有準備的還是即席的,他所談的都是關于北美的傳統和敵對意識形态對它生存的威脅。
他宣告,這是一個團結的時代,結束渺小和内部争吵的時代,是一個超越枝節問題,首先追求人類自由偉大事業的時代。
人們的反應異常熾烈,仿佛他說的話正是他們渴望聽到的;仿佛他正是他們尋求的領袖…… 按照計劃,豪登總理沒有提及聯合憲章的事。
按照憲法,必須先向議會宣布這一消息。
但他仍能感到,時機已經成熟。
他感到,全國好象已經準備好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他的政治直覺很少失誤。
在多倫多,他的聽衆站起來為他鼓掌歡呼長達幾分鐘。
在威廉堡、溫尼伯、裡賈納、卡爾加裡和埃利蒙頓市,他受到了同樣或類似的歡呼。
現在的溫哥華市是他返回東部前的最後一站。
今晚,他要在伊麗莎白女王大劇院向3000名聽衆發表演說。
新聞界對他巡回講演的報道,以及輿論界的反映都十分熱烈。
無論在報紙上,還是在電視與收音機廣播中,他的講演都是頭條重要新聞。
在過去幾天中幾乎沒有其他重要新聞,沒有重大災難或事故,沒有可怖的情殺,也沒有地區性武裝沖突轉移新聞界的注意力。
豪登想,他簡直太幸運了。
當然,他有時也遇到一些小小的麻煩。
亨利·杜瓦爾事件仍然每天出現在報端,對政府就這一問題所持立場的批評仍在繼續。
還有那些支持偷乘者杜瓦爾的示威者,他們在他停留的每一站都舉着标語牌示威。
在他向公衆講演時,總有人就這一問題向他提出質問。
但他能感覺到,示威者的熱情在下降。
也許是因為,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對失敗了的事業的熱情消逝得快。
他希望年輕的助理布勞瑟快一點回來。
一會兒,他想的這個人衣袋鼓鼓囊囊地走了進來。
“你也來一棒嗎?”總理問道。
他剝去包裝紙,得意地嚼了起來。
“不,謝謝您,先生,”行政助理答道。
“說實話,我實在不喜歡甜的東西。
” 你當然不喜歡的,豪登想道。
他說道:“你已經和本地負責移民的那個人談過了嗎?” “是的,他今天早上來過了。
他叫克雷默。
” “關于杜瓦爾的事情他說什麼了?” “他向我保證說,杜瓦爾的支持者們已經沒有什麼進一步的法律步驟可采取了。
看起來這個案子已經基本上壽終正寝了。
” 豪登想,隻有艾略特·布勞瑟才會在談話中使用“基本上壽終正寝”之類的詞。
“好吧,但願這一次他沒說錯,”他說道。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隻有當那個死屍被擡走之後我才會放心。
那船什麼時候起航?” “後天晚上。
” 是他在渥太華宣布聯合憲章的同一天,豪登想。
“克雷默先生非常想見您,”年輕的行政助理說道。
“他好象想解釋一下他在這一案件中的行動。
但我告訴他了,這根本辦不到。
” 豪登贊許地點點頭。
許多文職人員都想向總理解釋他們的行動,特别是當他們處理情況不當時。
顯然,克裡默也不例外。
“你可以給他傳個話,”傑姆斯·豪登說。
他想,不妨再給那人一點壓力。
“告訴他,我對他在法庭上的做法極為不滿。
他當時不應提出舉行專門聽證會。
那樣隻能使一個快要完結了的案子重被提起。
” “我想他要解釋的正是這個……” “告訴他,我希望他今後有更好的表現。
”豪登堅決地加了一句。
他的語調明确表示,這件事到此為止。
行政助理猶豫了一下,然後略帶歉意地說道:“還有一件事,也是與亨利·杜瓦爾有關的。
他的律師梅特蘭德先生已經來了,要見您。
您記得嗎,您同意了……” “看在上帝的份上!”總理突然雷霆大發,一拳砸在他旁邊的桌子上。
“難道就沒個完了?” “我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先生。
”大約一年前,當艾略特·布勞瑟剛來的時候,豪登的一陣發火會使他好幾天心神不安。
但近來,他已經能比較從容地應付這種情況了。
總理憤怒地問道:“這是那個見鬼的報社的主意,是不是?” “是的,是《溫哥華郵報》。
他們建議……” “我知道他們建議了些什麼,司空見慣。
”他繼續憤憤地說道,“現在的報紙已經不滿足于報道新聞了,他們不得不自己制造新聞。
” “可您的确同意了……” “我知道我同意了!你為什麼總是告訴我一些我已經知道了的事?” 布勞瑟表情木然地答道:“因為我說不準您是否記得。
” 有的時候,豪登懷疑這個行政助理是不是真的那麼毫無幽默感。
這一要求是昨天在卡爾加裡向他提出的,當時《溫哥華郵報》登了一則消息,說那個律師梅特蘭德要在總理到達西海岸後尋求與總理對話。
無線電廣播也播出了這一消息。
在與布賴恩·理查森通話讨論後,他們一緻認為隻能有一種答複。
現在梅特蘭
“到大廳去,”他指示道,“給我買6棒巧克力。
” 他已決定,如果他将來寫回憶錄的話,他一定寫上,當總理的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派别人去給你買糖果。
這對任何雄心勃勃的孩子來說都是極大的激勵。
當那個象往常一樣表情嚴肅的年輕助理走後,豪登關上了通往外屋的門,使自己不受外屋由黨員志願者組成的臨時辦公人員打字、打電話聲音的幹擾。
他坐到一把沙發椅上,考慮着幾天來巡回講演訪問的進展。
毫無疑問,這是他個人的一次輝煌勝利。
在他全部的政治生涯中,他的雄辯天才從沒有現在這樣發揮得淋漓盡緻,從沒有象現在這樣有效地征服了聽衆。
負責寫稿的兩個人是布賴恩·理查森新雇來的,一個來自蒙特利爾,一個來自美國紐約市的《時代與生活》雜志。
他們的确寫得不錯,但豪登的即興發揮更出色。
當他有時抛開稿子,滿懷自信和激情地講演時,他往往更能感染聽衆。
無論是有準備的還是即席的,他所談的都是關于北美的傳統和敵對意識形态對它生存的威脅。
他宣告,這是一個團結的時代,結束渺小和内部争吵的時代,是一個超越枝節問題,首先追求人類自由偉大事業的時代。
人們的反應異常熾烈,仿佛他說的話正是他們渴望聽到的;仿佛他正是他們尋求的領袖…… 按照計劃,豪登總理沒有提及聯合憲章的事。
按照憲法,必須先向議會宣布這一消息。
但他仍能感到,時機已經成熟。
他感到,全國好象已經準備好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他的政治直覺很少失誤。
在多倫多,他的聽衆站起來為他鼓掌歡呼長達幾分鐘。
在威廉堡、溫尼伯、裡賈納、卡爾加裡和埃利蒙頓市,他受到了同樣或類似的歡呼。
現在的溫哥華市是他返回東部前的最後一站。
今晚,他要在伊麗莎白女王大劇院向3000名聽衆發表演說。
新聞界對他巡回講演的報道,以及輿論界的反映都十分熱烈。
無論在報紙上,還是在電視與收音機廣播中,他的講演都是頭條重要新聞。
在過去幾天中幾乎沒有其他重要新聞,沒有重大災難或事故,沒有可怖的情殺,也沒有地區性武裝沖突轉移新聞界的注意力。
豪登想,他簡直太幸運了。
當然,他有時也遇到一些小小的麻煩。
亨利·杜瓦爾事件仍然每天出現在報端,對政府就這一問題所持立場的批評仍在繼續。
還有那些支持偷乘者杜瓦爾的示威者,他們在他停留的每一站都舉着标語牌示威。
在他向公衆講演時,總有人就這一問題向他提出質問。
但他能感覺到,示威者的熱情在下降。
也許是因為,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對失敗了的事業的熱情消逝得快。
他希望年輕的助理布勞瑟快一點回來。
一會兒,他想的這個人衣袋鼓鼓囊囊地走了進來。
“你也來一棒嗎?”總理問道。
他剝去包裝紙,得意地嚼了起來。
“不,謝謝您,先生,”行政助理答道。
“說實話,我實在不喜歡甜的東西。
” 你當然不喜歡的,豪登想道。
他說道:“你已經和本地負責移民的那個人談過了嗎?” “是的,他今天早上來過了。
他叫克雷默。
” “關于杜瓦爾的事情他說什麼了?” “他向我保證說,杜瓦爾的支持者們已經沒有什麼進一步的法律步驟可采取了。
看起來這個案子已經基本上壽終正寝了。
” 豪登想,隻有艾略特·布勞瑟才會在談話中使用“基本上壽終正寝”之類的詞。
“好吧,但願這一次他沒說錯,”他說道。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隻有當那個死屍被擡走之後我才會放心。
那船什麼時候起航?” “後天晚上。
” 是他在渥太華宣布聯合憲章的同一天,豪登想。
“克雷默先生非常想見您,”年輕的行政助理說道。
“他好象想解釋一下他在這一案件中的行動。
但我告訴他了,這根本辦不到。
” 豪登贊許地點點頭。
許多文職人員都想向總理解釋他們的行動,特别是當他們處理情況不當時。
顯然,克裡默也不例外。
“你可以給他傳個話,”傑姆斯·豪登說。
他想,不妨再給那人一點壓力。
“告訴他,我對他在法庭上的做法極為不滿。
他當時不應提出舉行專門聽證會。
那樣隻能使一個快要完結了的案子重被提起。
” “我想他要解釋的正是這個……” “告訴他,我希望他今後有更好的表現。
”豪登堅決地加了一句。
他的語調明确表示,這件事到此為止。
行政助理猶豫了一下,然後略帶歉意地說道:“還有一件事,也是與亨利·杜瓦爾有關的。
他的律師梅特蘭德先生已經來了,要見您。
您記得嗎,您同意了……” “看在上帝的份上!”總理突然雷霆大發,一拳砸在他旁邊的桌子上。
“難道就沒個完了?” “我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先生。
”大約一年前,當艾略特·布勞瑟剛來的時候,豪登的一陣發火會使他好幾天心神不安。
但近來,他已經能比較從容地應付這種情況了。
總理憤怒地問道:“這是那個見鬼的報社的主意,是不是?” “是的,是《溫哥華郵報》。
他們建議……” “我知道他們建議了些什麼,司空見慣。
”他繼續憤憤地說道,“現在的報紙已經不滿足于報道新聞了,他們不得不自己制造新聞。
” “可您的确同意了……” “我知道我同意了!你為什麼總是告訴我一些我已經知道了的事?” 布勞瑟表情木然地答道:“因為我說不準您是否記得。
” 有的時候,豪登懷疑這個行政助理是不是真的那麼毫無幽默感。
這一要求是昨天在卡爾加裡向他提出的,當時《溫哥華郵報》登了一則消息,說那個律師梅特蘭德要在總理到達西海岸後尋求與總理對話。
無線電廣播也播出了這一消息。
在與布賴恩·理查森通話讨論後,他們一緻認為隻能有一種答複。
現在梅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