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溫哥華,1月4日
關燈
小
中
大
智的法律行為”,“梅特蘭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還有“策略上的勝利”。
《移民報》對杜瓦爾依然不象《郵報》那樣熱烈,也沒有用過多的贊美之詞,不過大多數事實報道得還基本準确。
“咳,如果沒有報紙,我們的律師可怎麼辦呢?”巴特勒輕快地說道,“雖然報道有不精确的地方,但這卻是我們能享受的唯一廣告。
噢,對了,你認識塔姆金希爾先生嗎?” “不,我想我不認識。
”阿蘭說道。
“我叫喬治·塔姆金希爾。
”那個留着小胡子的人自我介紹道。
他們握了握手。
“我是移民部的,梅特蘭德先生。
聽證會将由我主持。
” “塔姆金希爾先生對這類事很有經驗,”巴特勒說道,“你會發現,他非常公正。
” “謝謝你。
”他将要觀察一下,阿蘭想。
但至少不是由克雷默來主持,這使他很高興。
有人輕輕敲了一下門,門開了,一個穿制服的移民官領進了亨利·杜瓦爾。
阿蘭上次看見杜瓦爾時,這個年輕的偷乘者由于在船艙裡幹活,弄得滿身灰塵和油污,頭發都粘到了一塊。
而今天,他渾身上下十分潔淨,臉剛刮過,長長的黑發梳理得整整齊齊。
他的衣着很簡單:象以前一樣,他仍穿着一條打補丁的工裝褲,一件同樣是打了補丁的藍水手衛生衫,一雙舊布鞋——說不定是船上哪個船員扔掉的。
但與往常一樣,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臉和眼睛:一張圓圓的、結實的,象小孩子似的臉;一雙深陷的眼睛流露出渴求和智慧,但他的眼睛後面卻一直隐藏着警惕的神情。
塔姆金希爾點了一下頭,那個穿制服的人退了出去。
杜瓦爾站在門口,他專注的目光迅速地掃視着屋裡的一張張臉。
最後他看見了阿蘭,于是他的臉上出現了一種重逢的熱情微笑。
“你好嗎?亨利?”阿蘭走上前來,一隻手放在杜瓦爾的胳膊上。
“我好,真好。
”亨利·杜瓦爾點點頭,然後盯着阿蘭的臉,滿懷希望地問,“現在,我工作加拿大——留下?” “不,亨利,”阿蘭搖搖頭。
“恐怕現在還不行。
但這裡的幾位先生要問你問題。
這是一個聽證會。
” 年輕人向四周打量着。
他有點緊張地問道:“你和我在一起?” “是的,我也待在這。
” “梅特蘭德先生,”塔姆金希爾先生插進來說道。
“嗯?” “如果你希望和這個年輕人單獨待幾分鐘,我們其他人很高興先退出去。
”他禮貌地說道。
“謝謝你,”阿蘭說道,“我看不必了。
我隻是想向他解釋一下……” “請盡管解釋吧。
” “亨利,這是加拿大移民部的塔姆金希爾先生,這位是巴特勒先生,是位律師。
”阿蘭介紹時,杜瓦爾的目光從第一個人臉上轉向第二個人,兩人都親切地點點頭。
“他們将問你問題,你必須誠實地回答,如果你有聽不懂的地方,你必須說出來,我會給你解釋的。
但你不能隐瞞任何情況。
懂了嗎?” 年輕的偷乘者用力點了點頭。
“我講真話,一直真話。
” A·R·巴特勒對着阿蘭說道:“順便提一句,我們将不提任何問題。
我們隻是來旁聽的。
”他溫厚地笑着。
“可以說,我的職責是确保法律得到認真執行。
” “在這一點上,我的職責也是一樣。
”阿蘭直截了當地答道。
喬治·塔姆金希爾已經坐在了首席的位置上。
“好,各位先生,如果你們準備好了,我想我們可以開始了。
”他有力地宣布道。
阿蘭·梅特蘭德和亨利·杜瓦爾坐在桌子的一側,女速記員和A·R·巴特勒坐在他們對面。
塔姆金希爾打開了他面前的一份卷宗,從上面挑出一份材料,然後把一份副本遞給速記員,接着用謹慎、精确的聲音讀了起來。
“本聽證會是依照移民法的規定,于1月4日在不列颠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市移民大廈舉行,主持人是我——公民與移民部根據移民法第11章第1條的規定任命的專門調查官喬治·塔姆金希爾。
” 他單調地繼續念着那份官樣文章。
阿蘭想,一切都貌似正确無誤。
他對這次聽證會的結果幾乎不抱任何幻想,而移民部不可能僅僅由于履行了一遍正式程序,就改變了自己原來的頑固立場,特别是這一程序還是移民部自己控制的。
而在聽證中不大可能發現新的事實。
然而由于是他要求舉行的這一聽證會,因此全部的手續和程序就都必須履行。
即使在此時,他仍在自問,自己的努力到此為止究竟有什麼結果呢?然而在法律上,一個人一次隻能采取一個步驟,同時期望着在走下一步之前會出現新的情況。
塔姆金希爾讀完了開頭語,然後問亨利·杜瓦爾:“你知道為什麼舉行這次聽證會嗎?” 年輕的偷乘者急切地點着頭。
“是的,是的,我知道。
” 塔姆金希爾看了一下備忘錄,繼續說道:“如果你要求,并且自己支付費用的話,你有權請法律代表來代表你參加這次聽證會。
這位梅特蘭德是你的律師嗎?” 又一次點頭。
“是的。
” “你願意用《聖經》宣誓嗎?” “是的。
” 通過這種常見的儀式,杜瓦爾保證他将講實話。
速記員用普通寫法寫道:“亨利·杜瓦爾正式宣誓,”她那精心修剪過的指甲閃動着光澤。
塔姆金希爾放下備忘錄,默默地撫摩着自己的小胡子。
阿蘭知道,從現在開始,下面的問題都将是即席的了。
塔姆金希爾平靜地問道:“你的确切名字是什麼?” “我的名字,亨利·杜瓦爾。
” “你是否曾用過其他名字?” “從來沒有。
那是我父親給我起的名字。
我從沒見過他。
我母親告訴我。
” “你是在哪裡出生的?” 自從杜瓦爾12天前到港以後,丹·奧利夫和阿蘭都曾問過他這些問題。
現在又在重複。
問答在繼續着,每次隻要一個簡短的回答。
阿蘭的心裡不得不承認,塔姆金希爾的确是一個熟練而認真的調查官。
他的問題提得簡單、直接而且平靜。
他盡可能按照年代順序提問。
當由于語言的困難出現誤解時,他耐心地回過頭去澄清。
他沒有絲毫草草結束、威吓、羞辱對方的企圖,他沒有使用任何花招。
塔姆金希爾沒有一次提高聲音。
每一個問題和回答都被速記員認真地記錄在案了。
阿蘭意識到,這一聽證會記錄顯然将是一個恰當履行程序的典範,任何人都難以用有誤或不公正的理由向它提出異議。
A·R·巴特勒不時贊許地點點頭,顯然他也這樣想。
在問題中一點一點形成的關于亨利·杜瓦爾的故事,和阿蘭以前聽過的幾乎一樣;在一艘無名船上孤獨地出生;回到的黎波裡;童年的早期——貧困和流浪,但至少還有母愛……接着,當他六歲時母親死了。
此後便是可怕的孤單,在土著人居住區裡象牲畜一樣活着;一個索馬裡老人收留了他。
随後再次流浪,但這次是一個人流浪。
從埃塞俄比亞到英屬索馬裡……再到埃塞俄比亞……混迹于一個駱駝幫;為換口飯吃而工作;與其他孩子一塊穿越國界…… 後來,他已不再是孩子了,他曾引為是自己家鄉的法屬索馬裡拒絕他入境……痛苦地發現自己沒有歸屬,沒有任何證件,在官方的眼睛中根本不存在……退回馬撒瓦,沿途扒竊;在市場上被人發現;倉皇逃跑;恐懼那些追趕者……還有那艘意大利船。
那意大利船長的憤怒;水手長的殘忍;半饑餓,最後逃跑……貝魯特船塢;衛兵;又一次恐懼,一個陰影;絕望中爬上了這艘無聲的船,再次成了偷乘者。
在“瓦斯特維克号”船上被發現;傑貝克船長;第一次遇到善良;企圖讓他下船;被屢次拒絕;“瓦斯特維克”号成了監獄……漫長的兩年;失望、拒絕……到處是緊閉的國門:歐洲、中東、英格蘭和美國,可他們宣稱自由……加拿大是最後的希望了…… 阿蘭·梅特蘭德真想知道,誰聽到這樣的事能無動于衷呢?他一直在觀察塔姆金希爾的臉。
阿蘭确信他的臉上流露出了同情。
調查官有兩次在問問題時遲疑了,表情茫然,手指捋着胡子。
是他内心的騰翻使他停頓嗎? 巴特勒的臉上已沒有笑容了。
有好一會他在低頭看自己的手指。
但是,同情是否能發生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幾乎過去兩個小時了,聽證接近尾聲了。
塔姆金希爾問道:“如果允許你在加拿大留居,你将幹什麼呢?” 甚至在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詢問之後,杜瓦爾仍然滿懷熱切地答道:“我先上學,然後工作。
”他加了一句,“我工作好。
” “你有錢嗎?” 亨利·杜瓦爾驕傲地說道:“我有7美元30美分。
” 阿蘭知道,這是那些公共汽車司機們在聖誕節除夕收集的。
“你有什麼個人财産嗎?” 仍是充滿熱切地回答:“是的,先生,有很多:這些衣服,一台收音機,一隻鐘。
人們送我這些,還有水果。
他們什麼都給我。
我非常感謝他們,這些好人。
” 又是一陣沉默。
速記員翻了一頁。
最後,塔姆金希爾說:“有人要給你工作嗎?” 阿蘭插嘴說道:“如果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話……” “可以,梅特蘭德先生。
” 阿蘭在公文包裡迅速地翻着,找出兩張紙。
“在過去的幾天中,我們收到許多信件。
” 微笑又回到了巴特勒的臉上。
“是的,我相信肯定會有的。
” “有兩個地方提出了具體的雇用聘請,”阿蘭解釋說。
“一個是‘熟練鑄造公司’,另一個是‘哥倫比亞拖船公司,’他們想雇杜瓦爾當甲闆水手。
” “謝謝。
”塔姆金希爾讀了阿蘭遞過來的信件,然後又遞給了速記員。
“請把名字記下來。
” 當信件被遞回來時,調查官問道:“梅特蘭德先生,你打算繼續詢問杜瓦爾先生嗎?” “不,”阿蘭說,不管下面要發生什麼,前面的詢問已經比任何人的想象都徹底了。
塔姆金希爾摸摸胡子,然後搖了搖頭。
他張嘴要說話,但又停住了。
他看了看面前的一份卷宗,從中拿出一份印刷的表格,用鋼筆填上了裡面的幾欄。
其他的人都在等着。
咳,阿蘭想——結果,還是一樣。
塔姆金希爾徑直地看着年輕的偷乘者。
“亨利·杜瓦爾先生,”他說道,然後垂下眼簾看着那張表格。
他平緩地念道:“根據本聽證會上取得的證據,我作出決定,你無權進入或留居加拿大。
你已被證明屬于移民法第5章第(7)段中所描述的被禁止入境類,因為你不符合《移民條例》第18章中第1、3、8條中要求的條件。
塔姆金希爾再次停下來看着杜瓦爾。
然後他又堅決地念道:“因此,我命令将你拘禁并驅逐到你來加拿大之前的地方,或者到你有其公民權的國家,或者到其移民部批準你入境的國家……” 拘禁并驅逐……第5章第(7)段……第18章1、3、8條……阿蘭·梅特蘭德想,我們用文雅和華麗的詞藻粉飾野蠻,卻把它稱為文明。
我們自己就是釘死耶稣的羅馬猶太總督彼拉多,可我們都自稱是基督教國家。
我們僅僅放進來100名患結核病的移民,便捶胸頓足地吹噓自己的公正大度,卻看不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由于那場戰争家破人亡,而加拿大正是在那場戰争中緻富的。
由于實行有選擇的移民政策,拒發簽證,我們判處了多少家庭和兒童終生受苦,甚至死亡。
我們都轉過臉去,以便什麼也看不見,嗅不着。
我們拒絕并摧毀一個活人,然後又為自己的恥辱找理由。
并不管我們做什麼,不管我們多麼虛僞,我們總、能找到一條法律或規定來為自己辯解……第5章第(7)段……第18章第1、3、8條…… 阿蘭把椅子向後一推,站了起來。
他想離開這個房間,以領受外面的冷風,還有那新鮮的空氣…… 杜瓦爾擡起頭來,他那幼稚的臉上顯露出十分不安的神情。
他隻簡單地問道:“不行?” “不行,亨利。
”阿蘭慢慢地搖一搖頭,然後把一隻手放在對方穿的那件帶補丁的衛生衫的肩上。
“我很遺憾……我想你找錯門了。
”
《移民報》對杜瓦爾依然不象《郵報》那樣熱烈,也沒有用過多的贊美之詞,不過大多數事實報道得還基本準确。
“咳,如果沒有報紙,我們的律師可怎麼辦呢?”巴特勒輕快地說道,“雖然報道有不精确的地方,但這卻是我們能享受的唯一廣告。
噢,對了,你認識塔姆金希爾先生嗎?” “不,我想我不認識。
”阿蘭說道。
“我叫喬治·塔姆金希爾。
”那個留着小胡子的人自我介紹道。
他們握了握手。
“我是移民部的,梅特蘭德先生。
聽證會将由我主持。
” “塔姆金希爾先生對這類事很有經驗,”巴特勒說道,“你會發現,他非常公正。
” “謝謝你。
”他将要觀察一下,阿蘭想。
但至少不是由克雷默來主持,這使他很高興。
有人輕輕敲了一下門,門開了,一個穿制服的移民官領進了亨利·杜瓦爾。
阿蘭上次看見杜瓦爾時,這個年輕的偷乘者由于在船艙裡幹活,弄得滿身灰塵和油污,頭發都粘到了一塊。
而今天,他渾身上下十分潔淨,臉剛刮過,長長的黑發梳理得整整齊齊。
他的衣着很簡單:象以前一樣,他仍穿着一條打補丁的工裝褲,一件同樣是打了補丁的藍水手衛生衫,一雙舊布鞋——說不定是船上哪個船員扔掉的。
但與往常一樣,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臉和眼睛:一張圓圓的、結實的,象小孩子似的臉;一雙深陷的眼睛流露出渴求和智慧,但他的眼睛後面卻一直隐藏着警惕的神情。
塔姆金希爾點了一下頭,那個穿制服的人退了出去。
杜瓦爾站在門口,他專注的目光迅速地掃視着屋裡的一張張臉。
最後他看見了阿蘭,于是他的臉上出現了一種重逢的熱情微笑。
“你好嗎?亨利?”阿蘭走上前來,一隻手放在杜瓦爾的胳膊上。
“我好,真好。
”亨利·杜瓦爾點點頭,然後盯着阿蘭的臉,滿懷希望地問,“現在,我工作加拿大——留下?” “不,亨利,”阿蘭搖搖頭。
“恐怕現在還不行。
但這裡的幾位先生要問你問題。
這是一個聽證會。
” 年輕人向四周打量着。
他有點緊張地問道:“你和我在一起?” “是的,我也待在這。
” “梅特蘭德先生,”塔姆金希爾先生插進來說道。
“嗯?” “如果你希望和這個年輕人單獨待幾分鐘,我們其他人很高興先退出去。
”他禮貌地說道。
“謝謝你,”阿蘭說道,“我看不必了。
我隻是想向他解釋一下……” “請盡管解釋吧。
” “亨利,這是加拿大移民部的塔姆金希爾先生,這位是巴特勒先生,是位律師。
”阿蘭介紹時,杜瓦爾的目光從第一個人臉上轉向第二個人,兩人都親切地點點頭。
“他們将問你問題,你必須誠實地回答,如果你有聽不懂的地方,你必須說出來,我會給你解釋的。
但你不能隐瞞任何情況。
懂了嗎?” 年輕的偷乘者用力點了點頭。
“我講真話,一直真話。
” A·R·巴特勒對着阿蘭說道:“順便提一句,我們将不提任何問題。
我們隻是來旁聽的。
”他溫厚地笑着。
“可以說,我的職責是确保法律得到認真執行。
” “在這一點上,我的職責也是一樣。
”阿蘭直截了當地答道。
喬治·塔姆金希爾已經坐在了首席的位置上。
“好,各位先生,如果你們準備好了,我想我們可以開始了。
”他有力地宣布道。
阿蘭·梅特蘭德和亨利·杜瓦爾坐在桌子的一側,女速記員和A·R·巴特勒坐在他們對面。
塔姆金希爾打開了他面前的一份卷宗,從上面挑出一份材料,然後把一份副本遞給速記員,接着用謹慎、精确的聲音讀了起來。
“本聽證會是依照移民法的規定,于1月4日在不列颠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市移民大廈舉行,主持人是我——公民與移民部根據移民法第11章第1條的規定任命的專門調查官喬治·塔姆金希爾。
” 他單調地繼續念着那份官樣文章。
阿蘭想,一切都貌似正确無誤。
他對這次聽證會的結果幾乎不抱任何幻想,而移民部不可能僅僅由于履行了一遍正式程序,就改變了自己原來的頑固立場,特别是這一程序還是移民部自己控制的。
而在聽證中不大可能發現新的事實。
然而由于是他要求舉行的這一聽證會,因此全部的手續和程序就都必須履行。
即使在此時,他仍在自問,自己的努力到此為止究竟有什麼結果呢?然而在法律上,一個人一次隻能采取一個步驟,同時期望着在走下一步之前會出現新的情況。
塔姆金希爾讀完了開頭語,然後問亨利·杜瓦爾:“你知道為什麼舉行這次聽證會嗎?” 年輕的偷乘者急切地點着頭。
“是的,是的,我知道。
” 塔姆金希爾看了一下備忘錄,繼續說道:“如果你要求,并且自己支付費用的話,你有權請法律代表來代表你參加這次聽證會。
這位梅特蘭德是你的律師嗎?” 又一次點頭。
“是的。
” “你願意用《聖經》宣誓嗎?” “是的。
” 通過這種常見的儀式,杜瓦爾保證他将講實話。
速記員用普通寫法寫道:“亨利·杜瓦爾正式宣誓,”她那精心修剪過的指甲閃動着光澤。
塔姆金希爾放下備忘錄,默默地撫摩着自己的小胡子。
阿蘭知道,從現在開始,下面的問題都将是即席的了。
塔姆金希爾平靜地問道:“你的确切名字是什麼?” “我的名字,亨利·杜瓦爾。
” “你是否曾用過其他名字?” “從來沒有。
那是我父親給我起的名字。
我從沒見過他。
我母親告訴我。
” “你是在哪裡出生的?” 自從杜瓦爾12天前到港以後,丹·奧利夫和阿蘭都曾問過他這些問題。
現在又在重複。
問答在繼續着,每次隻要一個簡短的回答。
阿蘭的心裡不得不承認,塔姆金希爾的确是一個熟練而認真的調查官。
他的問題提得簡單、直接而且平靜。
他盡可能按照年代順序提問。
當由于語言的困難出現誤解時,他耐心地回過頭去澄清。
他沒有絲毫草草結束、威吓、羞辱對方的企圖,他沒有使用任何花招。
塔姆金希爾沒有一次提高聲音。
每一個問題和回答都被速記員認真地記錄在案了。
阿蘭意識到,這一聽證會記錄顯然将是一個恰當履行程序的典範,任何人都難以用有誤或不公正的理由向它提出異議。
A·R·巴特勒不時贊許地點點頭,顯然他也這樣想。
在問題中一點一點形成的關于亨利·杜瓦爾的故事,和阿蘭以前聽過的幾乎一樣;在一艘無名船上孤獨地出生;回到的黎波裡;童年的早期——貧困和流浪,但至少還有母愛……接着,當他六歲時母親死了。
此後便是可怕的孤單,在土著人居住區裡象牲畜一樣活着;一個索馬裡老人收留了他。
随後再次流浪,但這次是一個人流浪。
從埃塞俄比亞到英屬索馬裡……再到埃塞俄比亞……混迹于一個駱駝幫;為換口飯吃而工作;與其他孩子一塊穿越國界…… 後來,他已不再是孩子了,他曾引為是自己家鄉的法屬索馬裡拒絕他入境……痛苦地發現自己沒有歸屬,沒有任何證件,在官方的眼睛中根本不存在……退回馬撒瓦,沿途扒竊;在市場上被人發現;倉皇逃跑;恐懼那些追趕者……還有那艘意大利船。
那意大利船長的憤怒;水手長的殘忍;半饑餓,最後逃跑……貝魯特船塢;衛兵;又一次恐懼,一個陰影;絕望中爬上了這艘無聲的船,再次成了偷乘者。
在“瓦斯特維克号”船上被發現;傑貝克船長;第一次遇到善良;企圖讓他下船;被屢次拒絕;“瓦斯特維克”号成了監獄……漫長的兩年;失望、拒絕……到處是緊閉的國門:歐洲、中東、英格蘭和美國,可他們宣稱自由……加拿大是最後的希望了…… 阿蘭·梅特蘭德真想知道,誰聽到這樣的事能無動于衷呢?他一直在觀察塔姆金希爾的臉。
阿蘭确信他的臉上流露出了同情。
調查官有兩次在問問題時遲疑了,表情茫然,手指捋着胡子。
是他内心的騰翻使他停頓嗎? 巴特勒的臉上已沒有笑容了。
有好一會他在低頭看自己的手指。
但是,同情是否能發生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幾乎過去兩個小時了,聽證接近尾聲了。
塔姆金希爾問道:“如果允許你在加拿大留居,你将幹什麼呢?” 甚至在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詢問之後,杜瓦爾仍然滿懷熱切地答道:“我先上學,然後工作。
”他加了一句,“我工作好。
” “你有錢嗎?” 亨利·杜瓦爾驕傲地說道:“我有7美元30美分。
” 阿蘭知道,這是那些公共汽車司機們在聖誕節除夕收集的。
“你有什麼個人财産嗎?” 仍是充滿熱切地回答:“是的,先生,有很多:這些衣服,一台收音機,一隻鐘。
人們送我這些,還有水果。
他們什麼都給我。
我非常感謝他們,這些好人。
” 又是一陣沉默。
速記員翻了一頁。
最後,塔姆金希爾說:“有人要給你工作嗎?” 阿蘭插嘴說道:“如果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話……” “可以,梅特蘭德先生。
” 阿蘭在公文包裡迅速地翻着,找出兩張紙。
“在過去的幾天中,我們收到許多信件。
” 微笑又回到了巴特勒的臉上。
“是的,我相信肯定會有的。
” “有兩個地方提出了具體的雇用聘請,”阿蘭解釋說。
“一個是‘熟練鑄造公司’,另一個是‘哥倫比亞拖船公司,’他們想雇杜瓦爾當甲闆水手。
” “謝謝。
”塔姆金希爾讀了阿蘭遞過來的信件,然後又遞給了速記員。
“請把名字記下來。
” 當信件被遞回來時,調查官問道:“梅特蘭德先生,你打算繼續詢問杜瓦爾先生嗎?” “不,”阿蘭說,不管下面要發生什麼,前面的詢問已經比任何人的想象都徹底了。
塔姆金希爾摸摸胡子,然後搖了搖頭。
他張嘴要說話,但又停住了。
他看了看面前的一份卷宗,從中拿出一份印刷的表格,用鋼筆填上了裡面的幾欄。
其他的人都在等着。
咳,阿蘭想——結果,還是一樣。
塔姆金希爾徑直地看着年輕的偷乘者。
“亨利·杜瓦爾先生,”他說道,然後垂下眼簾看着那張表格。
他平緩地念道:“根據本聽證會上取得的證據,我作出決定,你無權進入或留居加拿大。
你已被證明屬于移民法第5章第(7)段中所描述的被禁止入境類,因為你不符合《移民條例》第18章中第1、3、8條中要求的條件。
塔姆金希爾再次停下來看着杜瓦爾。
然後他又堅決地念道:“因此,我命令将你拘禁并驅逐到你來加拿大之前的地方,或者到你有其公民權的國家,或者到其移民部批準你入境的國家……” 拘禁并驅逐……第5章第(7)段……第18章1、3、8條……阿蘭·梅特蘭德想,我們用文雅和華麗的詞藻粉飾野蠻,卻把它稱為文明。
我們自己就是釘死耶稣的羅馬猶太總督彼拉多,可我們都自稱是基督教國家。
我們僅僅放進來100名患結核病的移民,便捶胸頓足地吹噓自己的公正大度,卻看不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由于那場戰争家破人亡,而加拿大正是在那場戰争中緻富的。
由于實行有選擇的移民政策,拒發簽證,我們判處了多少家庭和兒童終生受苦,甚至死亡。
我們都轉過臉去,以便什麼也看不見,嗅不着。
我們拒絕并摧毀一個活人,然後又為自己的恥辱找理由。
并不管我們做什麼,不管我們多麼虛僞,我們總、能找到一條法律或規定來為自己辯解……第5章第(7)段……第18章第1、3、8條…… 阿蘭把椅子向後一推,站了起來。
他想離開這個房間,以領受外面的冷風,還有那新鮮的空氣…… 杜瓦爾擡起頭來,他那幼稚的臉上顯露出十分不安的神情。
他隻簡單地問道:“不行?” “不行,亨利。
”阿蘭慢慢地搖一搖頭,然後把一隻手放在對方穿的那件帶補丁的衛生衫的肩上。
“我很遺憾……我想你找錯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