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白宮會談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與美國總統讨論,那就是,在一場核戰争之後,加拿大盡管将受到巨大摧殘,卻可能成為一個強國,比它在聯合憲章中的夥伴美國更強大。
然而這一點,還有它的實際效果,隻有時間才能最後證明。
飛機的發動機在嗡嗡響着,“前衛”号正在向北飛去。
他從窗口向下望去,看見下面仍有綠色的田野。
“我們到哪裡了,傑米?”瑪格麗特問道。
他看了看表。
“我們應該已經過了馬裡蘭州了,現在大概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上空。
然後就是紐約州,再過幾分鐘就到家了。
” “但願渥太華别在下雪,”瑪格麗特一邊說一邊把收據和錢放了起來。
“我希望慢慢地回到寒冷的氣候中。
” 他自嘲地想道:有些事情我也想慢慢地來做。
按理想的情況,應當慢慢地、細心地擴大人們對聯合憲章的支持。
但和平常一樣,時間總是不夠,他不得不冒着風險,迅速行動。
幸運的是,他現在可以向人民作出許多許諾。
關于阿拉斯加的安排,還有美國的許多重大讓步,這些對議會和投票的公民來說都很有分量。
再加上時間的緊迫,這一點已不必再強調,他相信他可以赢得大選,從而得到推行聯合憲章的授權。
即使不談面臨的世界危機,時機也已成熟。
10年前,甚至5年前,尋求所謂的加拿大特點的運動,還有伴随而來的沙文主義熱潮正值高峰,任何聯合憲章之類的東西都會被一口拒絕。
但自從那時以來,民族情緒已經改變了。
當然,以博納·戴茨為首的反對黨人将會使用一切能找得到的武器,與他争辯。
但他相信,他能打敗他們。
在當代,極端民族主義已被人們所看穿,正因為這種思潮,加拿大在一個充滿敵對的世界上曾經疏遠了一個強大的朋友。
現在,文化淵源、理想主義、夥伴情感,有時甚至是愛情,使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直率和頻繁。
這并不是說加拿大人民不再對美國抱有批評态度了。
相反,美國總是經常使朋友和追随者一樣失望。
然而至少在更深的層次中,除去人所難免的缺點錯誤,兩國畢竟還有共同的基本美德。
這與世界上某些國家的腐化和罪惡醜行形成鮮明的對照。
瑪格麗特拿起報紙翻了起來。
“噢,這裡有星占專欄,傑米。
你看了你的星象了嗎?” 豪登轉過頭去,不耐煩地答道,“沒有,我希望你不要總提它了。
”他懷疑瑪格麗特是不是在引誘他上鈎,為他們早先的争論報複他。
最近,他們之間的關系顯得有些緊張。
他想,也許是因為他們近來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他們最後的一次交談是什麼時候?……噢,是總督官邸事件那天晚上。
他想他應當多多為瑪格麗特着想,可問題是,一天中隻有這麼幾個小時,而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又那麼多。
也許,當他現在面臨的一些準備工作過去後,他會有更多的時間的…… “簡直是一派胡言!”瑪格麗特生氣地抖抖報紙。
“真是!《多倫多每日星報》總是自吹自擂說它揭露這個、揭露那個,可他們卻天天登載這種騙人的東西。
” “也許他們也感到不好意思,”她丈夫說道。
“但那對銷售報紙有好處。
于是他們就把這一欄放在最後一頁,希望除了讀那一欄的人以外别人誰也注意不到。
” “你聽,這是對你今天的預測,傑米——人馬星座。
”瑪格麗特把報紙湊到閱讀燈前,仔細地讀着。
“‘有來自金星維納斯的重要有利震動。
不必擔心你的努力,你做得很好,并且将進一步顯出成效。
繼續努力,不要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但要注意那些正變得越來越厚的烏雲。
’”她放下報紙。
“胡言亂語,真是一派胡言亂語。
” “說得對,”傑姆斯·豪登說道,“你說得完全正确。
”但他心中卻想,真奇怪,再次提到了烏雲。
上次是怎麼說的來着,就是一個半星期以前那一天的星占:注意那塊不足手掌大的烏雲。
這句話出自《聖經》舊約全書,不是嗎?聖經的故事中說,救世主的先驅、先知以利亞看見從海上升起一小塊雲……後來天使來找他,他為皇帝舉行塗油儀式,再後來,他分開了約旦河,又在烽火戰車中升入天堂。
對以利亞來說,那片雲是力量的象征。
對他豪登也是同樣嗎?還是一種對兇兆的警告?到底是哪一個?突然,齊德老太太的話又在他的耳畔響起……那是她在梅迪辛哈特法庭上說的……“我是在人馬星座下出生的,孩子,你等着瞧吧!” “傑米!”瑪格麗特尖聲叫道。
“什麼事?”他馬上把思緒收了回來。
“你在想什麼?” “我什麼也沒想,”他撒了個謊。
“我讓大腦休息了一會兒。
” 幾分鐘後,瑪格麗特說道:“加爾布雷斯中校請我到駕駛艙裡去看看。
我想我最好去一下。
” 她丈夫點點頭。
“去吧,為我這次旅行向他道歉。
”他朝牆上的挂鐘看了一眼。
“趁你不在時,我想見見年輕的布勞瑟。
這兩天他那裡積攢起了一大堆事情。
” 雖然他這次出訪有随行人員——有現在坐在前艙裡的3名内閣部長、他自己的高級職員,但在華盛頓時,除了阿瑟·萊克星敦以外,他幾乎沒和别人在一起談過話。
“好吧,”瑪格麗特說道。
“我叫他來。
” 瑪格麗特出去了一會後,艾略特·布勞瑟走了進來。
他是豪登總理兩名行政助理之一。
他年輕、有運動員般健美的體魄、經濟上自足富有、并且是麥克吉爾大學的榮譽畢業生。
他現在正在政界實習,目前這在那些有志攀登高級政治職位的年輕人中十分常見。
幾年之後,他就會辭去現在的工作,競選衆議員。
與此同時,黨可以利用他的智慧和學識,他可以深入了解政府行政工作運轉的内情,這對他将來競選内閣是條捷徑。
傑姆斯·豪登一直拿不太準他到底喜歡不喜歡布勞瑟。
這個年輕人有時認真得叫人不舒服。
然而此時,華盛頓會談的成功使他變得十分大度。
他朝對面的一把椅子揮了揮手,問道:“好吧,艾略特,我想你心中有什麼事吧?” “是的,先生,”布勞瑟小心地坐下,一表情象往常一樣嚴肅。
“如果您記得的話,我昨天就要告訴您……” “我記得,”豪登說,“我很抱歉當時打斷了你。
但當時有些非常特殊的問題,其中有些你是知道的。
我沒法抽出時間來。
” 他覺得年輕人的臉上有一絲不耐煩的表情。
咳,這是在政界中必須學會的東西,善于言談,其中許多話本來并不必要,但卻是幹這一行通用的。
“理查森先生和弗裡德曼小姐都和我聯系過,”艾略特·布勞瑟說道。
“是關于溫哥華的那件移民案。
”。
“看在上帝的份上,不會吧!”傑姆斯·豪登咆哮了起來。
“我聽到的關于它的事已經夠受用一輩子的了。
” “看樣子他們在渥太華聽到的比您要多得多。
”布勞瑟看了看他帶的文件夾中的一頁材料。
豪登怒不可遏地說道:“難道人們沒有别的事情來填他們那愚蠢的腦袋嗎?難道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的、更重要的事情嗎?”他想到,聯合憲章的宣布将把有關移民問題的一切消息都擠出新聞媒介;當聯合憲章的消息傳開時,報紙上将沒有篇幅來登任何别的東西。
不過現在還太早……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先生。
”布勞瑟總是從字面上來解釋任何問題,不管它是自問還是反問。
“但我這裡有迄今為止收到的關于這個問題的電報,以及信件的統計數字。
” “說給我聽聽,”豪登哼了一聲。
“自從你離開渥太華到今天早上,共收到電報240封,信件332封,都是直接給你本人的。
除了兩封電報和18封信以外,其餘都是支持船上的那個人,批評政府态度的。
” “好哇,至少還有20個人有點理智,”豪登憤憤不平地說道。
“還有一些新的進展,”艾略特·布勞瑟看了看記錄接着說。
“顯然,船上的那個人有了一名律師。
這位律師在前天申請到了一份‘如無反對,即行生效’的人身保護令。
申請舉行的聽證會今天下午在溫哥華舉行。
” “法院肯定駁回,”豪登不耐煩地說道,“這是律師界的老花招了,我自己就曾經用過。
” “是的,先生;據我所知渥太華那邊也這樣認為。
但理查森先生對報界的大肆宣揚非常擔心。
看起來報道非常多。
他讓我向你報告說,報道的篇幅在增加,而且大多數登在頭版上。
東部地區的一些日報已經派自己的記者在溫哥華采訪這一案件。
在你離開渥太華時發表的講話後,共發表了11篇批評性社論。
博納·戴茨先生已在利用一切機會發表攻擊政府的言論。
用理查森先生的話說,‘反對黨正在趁熱打鐵’。
” “要不然你以為他們會幹什麼?”總理憤怒地說道,“來為我們喝彩?” “我的确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認為的。
” 豪登狠狠地叫道:“真見鬼,你為什麼要回答我的每一個問題?” “我總以為您希望得到回答。
”布勞瑟說道。
年輕人的聲音中禮貌地流露出驚訝。
豪登壓住自己的憤怒,做出一個笑容。
“這不是你的錯。
也不是任何人的錯,隻是……”他的思緒轉到了哈維·沃倫德身上。
“還有一件事,”艾略特·布勞瑟又開口說話了。
“理查森先生讓我轉告您,等飛機在機場降落時會有更多的記者提問。
他說他看不出來您怎樣才能夠回避得了。
” “我并不想回避,”豪登陰沉地說道。
他徑直盯着他的行政助理。
“據說你是個聰明的小子,你看有什麼好辦法嗎?” “這個……”布勞瑟猶豫了。
“說吧。
” “如果要我說的話,先生,我覺得當您發脾氣的時候反而非常有效果。
” 豪登又笑了,然後搖了搖頭。
“讓我來警告你:千萬千萬别對報界發脾氣。
” 可他後來卻忘了自己對别人的勸告,真的發起脾氣來。
那是他們在渥太華機場降落之後。
“前衛”号飛機降落後便象專機往常那樣滑向公用停機坪一側,而不是滑向“前衛”号起飛時用的皇家空軍的停機坪一側。
在飛機上的私人艙房裡,布勞瑟已經走了,豪登剛才的憤怒也暫時忘卻了,他正滿意地沉浸在凱旋而歸的心情中,即使他在華盛頓的勝利暫時隻能為少數知己們所知也無所謂。
瑪格麗特向窗外望去,她說道:“在觀光台上好象有大群大群的人。
你認為他們是在等我們嗎?” 他松開自己的安全帶,從瑪格麗特身前探過身子。
不錯,他一眼就看見了。
有幾百人,為抵禦寒冷,他們大多數都穿着厚厚的大衣,系着圍巾。
人群緊緊地擠在欄杆上,就在豪登朝外觀望的時候,還有人在不斷趕來,使人群不斷擴大。
“很有可能,”他寬宏地說道。
“加拿大的總理畢竟還是有地位的,知道嗎?” 瑪格麗特的表情不置可否。
“但願我們能快點擠出去,我有點累了。
” “嗯,不會花太長時間的,但我想我總得說點什麼。
”他在心裡推敲着詞句:……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會談(他現在完全可以這樣說)……會談的實際成果将在未來幾星期内發表……發展了兩國之間的緊密友好(最好不用親密這個詞)關系……我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加強了我與總統本人的長期友誼…… 他想,這方面的講話是很合時宜的。
飛機的發動機聲停止了,機艙的門打開了,一輛階梯車靠了上來。
飛機上的其他人都禮貌地等着豪登夫婦先走出機艙。
道道陽光斜射下來,刺骨的北風刮過機場。
他們在機艙口處梯子上方平台上停了一下,稍微避了一下風。
豪登忽然意識到,還不到100碼遠的人群顯得出奇地肅靜。
斯圖爾特·考斯頓走上了梯子來迎接他們,他的雙臂大伸着。
“歡迎!歡迎!”他笑容滿面地說道:“我代表大家歡迎你們歸來。
” “我的天啊!”瑪格麗特叫道,“我們才走了3天啊!” “隻是看起來有點長,”考斯頓說。
“我們都想你們了。
” 當“微笑斯圖”握着豪登的手時,他小聲說道:“會談的結果太妙了,太妙了。
這是你為國家做出的了不起的貢獻。
” 瑪格麗特在前,他們3人走下了階梯。
豪登邊走邊問:“你已經和盧西恩·珀勞爾特談過了嗎?” 财政部長點點頭。
“按你在電話上說的,我告訴了珀勞爾特,别人我誰也沒告訴。
” “好!”豪登滿意地點點頭。
他們開始向機場大樓走去。
“我們明天就開一個内閣全體會議,而今天晚上,我要和你、珀勞爾特還有另外一兩個人談談。
最好在我辦公室裡。
” 瑪格麗特抗議道:“必須在今天晚上談嗎,傑米?我們倆都累了,而且我很想過個安靜的夜晚。
” “還有其他的安靜夜晚。
”她丈夫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也許你可以到我們家來坐坐,瑪格麗特,”考斯頓建議道。
“我相信戴西會非常高興見到你的。
” “謝謝你,斯圖,”瑪格麗特搖搖頭。
“我想今晚就不去了。
” 此時,他們已經走到離候機大樓一半距離的地方了。
在他們身後,其他人正陸續走下飛機。
豪登再次意識到在那裡觀看的肅靜的人群。
他好奇地問道:“他們靜得異乎尋常,不是嗎?” 考斯頓皺了一下眉頭。
“有人告訴我,國人不太友好。
”他又加了一句:“看起來是有組織的示威。
他們是分乘許多輛客車趕來的。
” 這時,仿佛他的話是信号似的,風暴驟起。
先是一陣噓聲、呸聲,聲音之大,好象憋足了的勁突然被放開似的。
接着傳來喊叫聲,裡面還夾雜着“吝啬鬼!”“獨裁者!”“殘忍的雜種!”“我們要把你趕下去!”“你的總理當不長了!”“等到下次大選見!” 與此同時,标語牌幾乎是齊刷刷地亮了出來。
在此之前,這些标語牌都是隐藏着的。
現在,豪登能看清牌子上的字了: 移民部是加拿大的蓋世太保! 讓杜瓦爾進來,他應獲得新生! 改革殘忍的移民法! 耶稣·基督也要在這被拒之門外! 加拿大需要杜瓦爾,不要豪登! 殘酷的現政府必須下台! 豪登緊繃着臉,問考斯頓:“你事先知道這事嗎?” “布賴恩·理查森事先提醒過我,”财政部長悶悶不樂地說道。
“據他說,這些人是由反對黨花錢收買和雇傭的。
不過說實話,我沒想到事情會這樣糟糕。
” 總理看見電視攝象機的鏡頭急速朝标語牌和喊叫的人群搖去。
這一鏡頭今晚便會傳遍全國。
沒有别的辦法,隻好硬着頭皮,頂着越來越刺耳的喊叫聲繼續朝候機大樓的大門口走去。
傑姆斯·豪登拉着瑪格麗特的胳膊,強裝笑容囑咐道:“就象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而且别快走。
” “我正試着這麼做的,”瑪格麗特說道,“不過不太容易。
” 他們進入候機大樓後,喊叫聲聽得不那麼清楚了。
一群記者正等在那裡,布賴恩·理查森正在記者們後面來回走動着。
有更多的電視攝像機把鏡頭對準了豪登夫婦。
當豪登夫婦止步時,一個年輕的記者問道:“總理先生,關于杜瓦爾事件,你是否已經改變觀點了呢?” 經過了華盛頓……高級會談、總統的尊敬、他自己的成功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竟是這個,他實在無法按捺自己的憤怒。
往日的經驗、智慧和謹慎都不翼而飛了。
總理憤怒地大聲答道:“不,我沒有改變,而且看來也不會改變。
剛才發生的事,也許你們還不知道,那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示威,是那些不負責任分子一手導演的。
”記者們的鉛筆在飛快地移動着,豪登繼續說道:“這些人的名字我用不着說了,他們是想把公衆的注意力從政府在更為重要的領域裡的真正成就上轉移到這件小事上來。
而且我要告訴你,在這嚴峻而重大的抉擇就要降臨在我們國家面前的時刻,新聞界如果繼續渲染這件區區小事,那就上了人家的當了,或者是不負責任,甚至是二者兼而有之。
” 他看見布賴恩·理查森在人群後面急急地搖頭。
,豪登心中暗想,哼,新聞界一向自以為是,現在進攻也許是最好的防禦,但他的火氣已經消了一些,他稍微溫和地繼續說道:“各位先生們應該記得,關于這個問題,我在3天前,耐心地、長時間地回答了你們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們忘了,我可以再強調一遍,本政府将按照移民法辦事。
” 有人平靜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你要讓杜瓦爾爛在船上?” 總理厲聲道:“那不關我的事。
” 他的用辭太不幸了;他的本意是想說那件事不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内。
但他的固執使他不願改正自己說出的話。
到晚上時,他的話已經傳遍了東西海岸。
廣播和電視都重複了他的話,編輯第二天晨報的編輯們稍加改動,加進了這樣的報道:總理說:杜瓦爾“不關我事” 新聞界和公衆“不負責任”
然而這一點,還有它的實際效果,隻有時間才能最後證明。
飛機的發動機在嗡嗡響着,“前衛”号正在向北飛去。
他從窗口向下望去,看見下面仍有綠色的田野。
“我們到哪裡了,傑米?”瑪格麗特問道。
他看了看表。
“我們應該已經過了馬裡蘭州了,現在大概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上空。
然後就是紐約州,再過幾分鐘就到家了。
” “但願渥太華别在下雪,”瑪格麗特一邊說一邊把收據和錢放了起來。
“我希望慢慢地回到寒冷的氣候中。
” 他自嘲地想道:有些事情我也想慢慢地來做。
按理想的情況,應當慢慢地、細心地擴大人們對聯合憲章的支持。
但和平常一樣,時間總是不夠,他不得不冒着風險,迅速行動。
幸運的是,他現在可以向人民作出許多許諾。
關于阿拉斯加的安排,還有美國的許多重大讓步,這些對議會和投票的公民來說都很有分量。
再加上時間的緊迫,這一點已不必再強調,他相信他可以赢得大選,從而得到推行聯合憲章的授權。
即使不談面臨的世界危機,時機也已成熟。
10年前,甚至5年前,尋求所謂的加拿大特點的運動,還有伴随而來的沙文主義熱潮正值高峰,任何聯合憲章之類的東西都會被一口拒絕。
但自從那時以來,民族情緒已經改變了。
當然,以博納·戴茨為首的反對黨人将會使用一切能找得到的武器,與他争辯。
但他相信,他能打敗他們。
在當代,極端民族主義已被人們所看穿,正因為這種思潮,加拿大在一個充滿敵對的世界上曾經疏遠了一個強大的朋友。
現在,文化淵源、理想主義、夥伴情感,有時甚至是愛情,使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直率和頻繁。
這并不是說加拿大人民不再對美國抱有批評态度了。
相反,美國總是經常使朋友和追随者一樣失望。
然而至少在更深的層次中,除去人所難免的缺點錯誤,兩國畢竟還有共同的基本美德。
這與世界上某些國家的腐化和罪惡醜行形成鮮明的對照。
瑪格麗特拿起報紙翻了起來。
“噢,這裡有星占專欄,傑米。
你看了你的星象了嗎?” 豪登轉過頭去,不耐煩地答道,“沒有,我希望你不要總提它了。
”他懷疑瑪格麗特是不是在引誘他上鈎,為他們早先的争論報複他。
最近,他們之間的關系顯得有些緊張。
他想,也許是因為他們近來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他們最後的一次交談是什麼時候?……噢,是總督官邸事件那天晚上。
他想他應當多多為瑪格麗特着想,可問題是,一天中隻有這麼幾個小時,而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又那麼多。
也許,當他現在面臨的一些準備工作過去後,他會有更多的時間的…… “簡直是一派胡言!”瑪格麗特生氣地抖抖報紙。
“真是!《多倫多每日星報》總是自吹自擂說它揭露這個、揭露那個,可他們卻天天登載這種騙人的東西。
” “也許他們也感到不好意思,”她丈夫說道。
“但那對銷售報紙有好處。
于是他們就把這一欄放在最後一頁,希望除了讀那一欄的人以外别人誰也注意不到。
” “你聽,這是對你今天的預測,傑米——人馬星座。
”瑪格麗特把報紙湊到閱讀燈前,仔細地讀着。
“‘有來自金星維納斯的重要有利震動。
不必擔心你的努力,你做得很好,并且将進一步顯出成效。
繼續努力,不要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但要注意那些正變得越來越厚的烏雲。
’”她放下報紙。
“胡言亂語,真是一派胡言亂語。
” “說得對,”傑姆斯·豪登說道,“你說得完全正确。
”但他心中卻想,真奇怪,再次提到了烏雲。
上次是怎麼說的來着,就是一個半星期以前那一天的星占:注意那塊不足手掌大的烏雲。
這句話出自《聖經》舊約全書,不是嗎?聖經的故事中說,救世主的先驅、先知以利亞看見從海上升起一小塊雲……後來天使來找他,他為皇帝舉行塗油儀式,再後來,他分開了約旦河,又在烽火戰車中升入天堂。
對以利亞來說,那片雲是力量的象征。
對他豪登也是同樣嗎?還是一種對兇兆的警告?到底是哪一個?突然,齊德老太太的話又在他的耳畔響起……那是她在梅迪辛哈特法庭上說的……“我是在人馬星座下出生的,孩子,你等着瞧吧!” “傑米!”瑪格麗特尖聲叫道。
“什麼事?”他馬上把思緒收了回來。
“你在想什麼?” “我什麼也沒想,”他撒了個謊。
“我讓大腦休息了一會兒。
” 幾分鐘後,瑪格麗特說道:“加爾布雷斯中校請我到駕駛艙裡去看看。
我想我最好去一下。
” 她丈夫點點頭。
“去吧,為我這次旅行向他道歉。
”他朝牆上的挂鐘看了一眼。
“趁你不在時,我想見見年輕的布勞瑟。
這兩天他那裡積攢起了一大堆事情。
” 雖然他這次出訪有随行人員——有現在坐在前艙裡的3名内閣部長、他自己的高級職員,但在華盛頓時,除了阿瑟·萊克星敦以外,他幾乎沒和别人在一起談過話。
“好吧,”瑪格麗特說道。
“我叫他來。
” 瑪格麗特出去了一會後,艾略特·布勞瑟走了進來。
他是豪登總理兩名行政助理之一。
他年輕、有運動員般健美的體魄、經濟上自足富有、并且是麥克吉爾大學的榮譽畢業生。
他現在正在政界實習,目前這在那些有志攀登高級政治職位的年輕人中十分常見。
幾年之後,他就會辭去現在的工作,競選衆議員。
與此同時,黨可以利用他的智慧和學識,他可以深入了解政府行政工作運轉的内情,這對他将來競選内閣是條捷徑。
傑姆斯·豪登一直拿不太準他到底喜歡不喜歡布勞瑟。
這個年輕人有時認真得叫人不舒服。
然而此時,華盛頓會談的成功使他變得十分大度。
他朝對面的一把椅子揮了揮手,問道:“好吧,艾略特,我想你心中有什麼事吧?” “是的,先生,”布勞瑟小心地坐下,一表情象往常一樣嚴肅。
“如果您記得的話,我昨天就要告訴您……” “我記得,”豪登說,“我很抱歉當時打斷了你。
但當時有些非常特殊的問題,其中有些你是知道的。
我沒法抽出時間來。
” 他覺得年輕人的臉上有一絲不耐煩的表情。
咳,這是在政界中必須學會的東西,善于言談,其中許多話本來并不必要,但卻是幹這一行通用的。
“理查森先生和弗裡德曼小姐都和我聯系過,”艾略特·布勞瑟說道。
“是關于溫哥華的那件移民案。
”。
“看在上帝的份上,不會吧!”傑姆斯·豪登咆哮了起來。
“我聽到的關于它的事已經夠受用一輩子的了。
” “看樣子他們在渥太華聽到的比您要多得多。
”布勞瑟看了看他帶的文件夾中的一頁材料。
豪登怒不可遏地說道:“難道人們沒有别的事情來填他們那愚蠢的腦袋嗎?難道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的、更重要的事情嗎?”他想到,聯合憲章的宣布将把有關移民問題的一切消息都擠出新聞媒介;當聯合憲章的消息傳開時,報紙上将沒有篇幅來登任何别的東西。
不過現在還太早……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先生。
”布勞瑟總是從字面上來解釋任何問題,不管它是自問還是反問。
“但我這裡有迄今為止收到的關于這個問題的電報,以及信件的統計數字。
” “說給我聽聽,”豪登哼了一聲。
“自從你離開渥太華到今天早上,共收到電報240封,信件332封,都是直接給你本人的。
除了兩封電報和18封信以外,其餘都是支持船上的那個人,批評政府态度的。
” “好哇,至少還有20個人有點理智,”豪登憤憤不平地說道。
“還有一些新的進展,”艾略特·布勞瑟看了看記錄接着說。
“顯然,船上的那個人有了一名律師。
這位律師在前天申請到了一份‘如無反對,即行生效’的人身保護令。
申請舉行的聽證會今天下午在溫哥華舉行。
” “法院肯定駁回,”豪登不耐煩地說道,“這是律師界的老花招了,我自己就曾經用過。
” “是的,先生;據我所知渥太華那邊也這樣認為。
但理查森先生對報界的大肆宣揚非常擔心。
看起來報道非常多。
他讓我向你報告說,報道的篇幅在增加,而且大多數登在頭版上。
東部地區的一些日報已經派自己的記者在溫哥華采訪這一案件。
在你離開渥太華時發表的講話後,共發表了11篇批評性社論。
博納·戴茨先生已在利用一切機會發表攻擊政府的言論。
用理查森先生的話說,‘反對黨正在趁熱打鐵’。
” “要不然你以為他們會幹什麼?”總理憤怒地說道,“來為我們喝彩?” “我的确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認為的。
” 豪登狠狠地叫道:“真見鬼,你為什麼要回答我的每一個問題?” “我總以為您希望得到回答。
”布勞瑟說道。
年輕人的聲音中禮貌地流露出驚訝。
豪登壓住自己的憤怒,做出一個笑容。
“這不是你的錯。
也不是任何人的錯,隻是……”他的思緒轉到了哈維·沃倫德身上。
“還有一件事,”艾略特·布勞瑟又開口說話了。
“理查森先生讓我轉告您,等飛機在機場降落時會有更多的記者提問。
他說他看不出來您怎樣才能夠回避得了。
” “我并不想回避,”豪登陰沉地說道。
他徑直盯着他的行政助理。
“據說你是個聰明的小子,你看有什麼好辦法嗎?” “這個……”布勞瑟猶豫了。
“說吧。
” “如果要我說的話,先生,我覺得當您發脾氣的時候反而非常有效果。
” 豪登又笑了,然後搖了搖頭。
“讓我來警告你:千萬千萬别對報界發脾氣。
” 可他後來卻忘了自己對别人的勸告,真的發起脾氣來。
那是他們在渥太華機場降落之後。
“前衛”号飛機降落後便象專機往常那樣滑向公用停機坪一側,而不是滑向“前衛”号起飛時用的皇家空軍的停機坪一側。
在飛機上的私人艙房裡,布勞瑟已經走了,豪登剛才的憤怒也暫時忘卻了,他正滿意地沉浸在凱旋而歸的心情中,即使他在華盛頓的勝利暫時隻能為少數知己們所知也無所謂。
瑪格麗特向窗外望去,她說道:“在觀光台上好象有大群大群的人。
你認為他們是在等我們嗎?” 他松開自己的安全帶,從瑪格麗特身前探過身子。
不錯,他一眼就看見了。
有幾百人,為抵禦寒冷,他們大多數都穿着厚厚的大衣,系着圍巾。
人群緊緊地擠在欄杆上,就在豪登朝外觀望的時候,還有人在不斷趕來,使人群不斷擴大。
“很有可能,”他寬宏地說道。
“加拿大的總理畢竟還是有地位的,知道嗎?” 瑪格麗特的表情不置可否。
“但願我們能快點擠出去,我有點累了。
” “嗯,不會花太長時間的,但我想我總得說點什麼。
”他在心裡推敲着詞句:……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會談(他現在完全可以這樣說)……會談的實際成果将在未來幾星期内發表……發展了兩國之間的緊密友好(最好不用親密這個詞)關系……我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加強了我與總統本人的長期友誼…… 他想,這方面的講話是很合時宜的。
飛機的發動機聲停止了,機艙的門打開了,一輛階梯車靠了上來。
飛機上的其他人都禮貌地等着豪登夫婦先走出機艙。
道道陽光斜射下來,刺骨的北風刮過機場。
他們在機艙口處梯子上方平台上停了一下,稍微避了一下風。
豪登忽然意識到,還不到100碼遠的人群顯得出奇地肅靜。
斯圖爾特·考斯頓走上了梯子來迎接他們,他的雙臂大伸着。
“歡迎!歡迎!”他笑容滿面地說道:“我代表大家歡迎你們歸來。
” “我的天啊!”瑪格麗特叫道,“我們才走了3天啊!” “隻是看起來有點長,”考斯頓說。
“我們都想你們了。
” 當“微笑斯圖”握着豪登的手時,他小聲說道:“會談的結果太妙了,太妙了。
這是你為國家做出的了不起的貢獻。
” 瑪格麗特在前,他們3人走下了階梯。
豪登邊走邊問:“你已經和盧西恩·珀勞爾特談過了嗎?” 财政部長點點頭。
“按你在電話上說的,我告訴了珀勞爾特,别人我誰也沒告訴。
” “好!”豪登滿意地點點頭。
他們開始向機場大樓走去。
“我們明天就開一個内閣全體會議,而今天晚上,我要和你、珀勞爾特還有另外一兩個人談談。
最好在我辦公室裡。
” 瑪格麗特抗議道:“必須在今天晚上談嗎,傑米?我們倆都累了,而且我很想過個安靜的夜晚。
” “還有其他的安靜夜晚。
”她丈夫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也許你可以到我們家來坐坐,瑪格麗特,”考斯頓建議道。
“我相信戴西會非常高興見到你的。
” “謝謝你,斯圖,”瑪格麗特搖搖頭。
“我想今晚就不去了。
” 此時,他們已經走到離候機大樓一半距離的地方了。
在他們身後,其他人正陸續走下飛機。
豪登再次意識到在那裡觀看的肅靜的人群。
他好奇地問道:“他們靜得異乎尋常,不是嗎?” 考斯頓皺了一下眉頭。
“有人告訴我,國人不太友好。
”他又加了一句:“看起來是有組織的示威。
他們是分乘許多輛客車趕來的。
” 這時,仿佛他的話是信号似的,風暴驟起。
先是一陣噓聲、呸聲,聲音之大,好象憋足了的勁突然被放開似的。
接着傳來喊叫聲,裡面還夾雜着“吝啬鬼!”“獨裁者!”“殘忍的雜種!”“我們要把你趕下去!”“你的總理當不長了!”“等到下次大選見!” 與此同時,标語牌幾乎是齊刷刷地亮了出來。
在此之前,這些标語牌都是隐藏着的。
現在,豪登能看清牌子上的字了: 移民部是加拿大的蓋世太保! 讓杜瓦爾進來,他應獲得新生! 改革殘忍的移民法! 耶稣·基督也要在這被拒之門外! 加拿大需要杜瓦爾,不要豪登! 殘酷的現政府必須下台! 豪登緊繃着臉,問考斯頓:“你事先知道這事嗎?” “布賴恩·理查森事先提醒過我,”财政部長悶悶不樂地說道。
“據他說,這些人是由反對黨花錢收買和雇傭的。
不過說實話,我沒想到事情會這樣糟糕。
” 總理看見電視攝象機的鏡頭急速朝标語牌和喊叫的人群搖去。
這一鏡頭今晚便會傳遍全國。
沒有别的辦法,隻好硬着頭皮,頂着越來越刺耳的喊叫聲繼續朝候機大樓的大門口走去。
傑姆斯·豪登拉着瑪格麗特的胳膊,強裝笑容囑咐道:“就象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而且别快走。
” “我正試着這麼做的,”瑪格麗特說道,“不過不太容易。
” 他們進入候機大樓後,喊叫聲聽得不那麼清楚了。
一群記者正等在那裡,布賴恩·理查森正在記者們後面來回走動着。
有更多的電視攝像機把鏡頭對準了豪登夫婦。
當豪登夫婦止步時,一個年輕的記者問道:“總理先生,關于杜瓦爾事件,你是否已經改變觀點了呢?” 經過了華盛頓……高級會談、總統的尊敬、他自己的成功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竟是這個,他實在無法按捺自己的憤怒。
往日的經驗、智慧和謹慎都不翼而飛了。
總理憤怒地大聲答道:“不,我沒有改變,而且看來也不會改變。
剛才發生的事,也許你們還不知道,那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示威,是那些不負責任分子一手導演的。
”記者們的鉛筆在飛快地移動着,豪登繼續說道:“這些人的名字我用不着說了,他們是想把公衆的注意力從政府在更為重要的領域裡的真正成就上轉移到這件小事上來。
而且我要告訴你,在這嚴峻而重大的抉擇就要降臨在我們國家面前的時刻,新聞界如果繼續渲染這件區區小事,那就上了人家的當了,或者是不負責任,甚至是二者兼而有之。
” 他看見布賴恩·理查森在人群後面急急地搖頭。
,豪登心中暗想,哼,新聞界一向自以為是,現在進攻也許是最好的防禦,但他的火氣已經消了一些,他稍微溫和地繼續說道:“各位先生們應該記得,關于這個問題,我在3天前,耐心地、長時間地回答了你們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們忘了,我可以再強調一遍,本政府将按照移民法辦事。
” 有人平靜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你要讓杜瓦爾爛在船上?” 總理厲聲道:“那不關我的事。
” 他的用辭太不幸了;他的本意是想說那件事不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内。
但他的固執使他不願改正自己說出的話。
到晚上時,他的話已經傳遍了東西海岸。
廣播和電視都重複了他的話,編輯第二天晨報的編輯們稍加改動,加進了這樣的報道:總理說:杜瓦爾“不關我事” 新聞界和公衆“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