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白宮會談

關燈
傑姆斯·豪登站在布萊爾賓館的書房裡,觀賞着賓夕法尼亞大街對面的景色。

    現在是他到華盛頓後的第二天上午10時。

    他、美國總統、阿瑟·萊克星敦以及美國總統的總參謀長4人的會談定于一個小時後開始。

     他身旁的窗戶是開着的,清新的微風吹拂着輕柔的窗紗。

    這時正值華盛頓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陽光溫和明媚,空氣芳香宜人,仿佛春天一樣。

    在大街的對面,豪登可以看見修剪整齊的草坪,還有遠處那座白色的總統官邸——白宮。

     豪登轉向阿瑟·萊克星敦問道:“到目前為止,你總的感覺如何?” 外交部長此時穿的是一件舒适的哈裡斯粗花呢夾克,西服還要等一會再穿。

    他一直俯在牆角擺弄那台彩色電視機。

    他直起身來,關了電視,想了一下。

     “直接了當地說,”萊克星敦道,“我們現在是處在賣方市場上。

    我們要做的讓步美國不僅需要,而且是極為迫切地需要。

    更有甚者,他們自己也十分明确這一點。

    ” 他們兩人沒有共進早餐。

    豪登是在自己的套房裡與瑪格麗特一塊吃的早餐,而阿瑟·萊克星敦是和代表團的其他成員在樓下吃的。

    他們這些加拿大人現在是這所美國總統專用賓館裡的唯一一行客人,他們是昨晚參加完白宮的盛大宴會後回到這裡的。

     豪登慢慢地點着頭。

    “我的印象也是這樣。

    ” 總理打量着這間寬敞的書房。

    屋裡的沙發和椅子都裝填得厚厚的,加上那張切賓代爾式桌子和排列在牆邊擺得滿滿的書架,使書房顯得清靜恬适,俨然是一處幽靜的死水潭。

    他想,就是在這間書房裡,林肯總統曾經休息和攀談;後來,杜魯門夫婦在白宮改建時曾在這裡度過閑暇時間;就在這間書房裡,沙特阿拉伯的國王曾由他那些手持偃月刀的士兵守衛着下榻;法國總統戴高樂将軍曾在這裡準備發怒;西德總統阿登納準備取悅;赫魯曉夫則準備咆哮……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人。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也将進入這一行列而被後人所記得。

    如果他能夠被人們記住的話,對他的定論又是什麼呢? “一件件小事加起來就說明了問題,”萊克星敦沉思着說。

    “就拿你昨天受到的接待來說吧。

    我從來沒聽說過美國總統到機場迎接加拿大人的事。

    迎接我們的通常都是些無名小吏,仿佛我們是從農村來的遠親。

    有時連我們的總理也受到這種冷遇。

    有一次,約翰·迪芬貝克應邀參加白宮的宴會,結果被安排到和一夥基督教長老會的牧師們坐在一起。

    ” 豪登不禁笑了起來。

    “我記得這事。

    他當時氣壞了,這也難怪。

    你記得嗎,艾森豪威爾總統那時在一次演說中幾次提到什麼加拿大‘共和國’”。

     萊克星敦笑着點了點頭。

     豪登坐在了一張帶套墊的高背椅子上。

    “實際上他們昨天是把我們騙了,”他說。

    “你以為他們真的在發生轉變,變得對我們禮貌、周到?他們後面的行動會更微妙的。

    ” 阿瑟·萊克星敦紅潤的圓臉上綻開了笑容。

    他的脖子上永遠系着蝴蝶結領帶。

    豪登有時想,這位外交部長象一個和善的老校長,善于堅決地,但卻耐心地與那些桀骜不馴的男孩子們打交道。

    也許正是由于這一原因,他看上去總是很年輕,雖然歲月是同樣地進攻着大家。

     “微妙和美國國務院無緣,”萊克星敦說道。

    “我總覺得,美國的外交總是在走極端——或者是想強xx别人,或者準備被人強xx。

    很少有什麼中庸之道。

    ” 總理大笑起來。

    “這次怎麼樣?”他們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十分愉快。

    他們早就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了,兩人都十分堅定地相信對方。

    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他們兩人間不存在競争。

    豪登心裡清楚,内閣中的其他成員公開地或暗暗地觊觎着總理的寶座,隻有阿瑟·萊克星敦沒有這種野心。

     菜克星敦本來很可能至今仍就任加拿大駐某國的大使,把餘暇時間消磨在集郵和鳥禽學上。

    是豪登在若幹年前勸他退出駐外使團,參加了黨,後來又進入内閣。

    此後,萊克星敦靠着忠誠感和責任感一直留在内閣中,但他從不隐瞞對将來棄政後盡享天倫之樂的快樂日子的向往。

     萊克星敦在石榴紅色的長地毯上踱着步子。

    然後他站住了,回答道:“和你一樣,我不願意受人欺侮。

    ” “可是将有很多人說我們已被人欺侮了。

    ” “不管我們采取什麼政策,總是要有人說這話的,而且說話的人僅僅是些煽動者,還包括一些誠實的人。

    ” “對,我也這麼想,”豪登說道,“恐怕聯合憲章會使我們黨失去一些人。

    但我仍然相信,我們沒有别的選擇。

    ” 外交部長坐到了對面的一張椅子裡。

    他拉過一張小凳,把兩隻腳都架了上去,伸直了腿休息着。

     “但願我和你一樣自信。

    ”他看見豪登的眼睛銳利地盯視着他,便搖搖頭接着說道。

    “啊,别誤解我;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

    但使我不安的是事情進展的速度。

    問題在于,我們生活在一個壓縮了的曆史空間中,過去要花50年才能實現的變化,現在隻需5年,甚至更短。

    而我們對此又毫無辦法,因為這是現代電子通訊手段造成的。

    可惜很少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

    我唯一希望的是,我們能繼續保持一種民族團結感,不過這将很難。

    ” “這一點從來都很難,”豪登說道。

    他看了看表。

    30分鐘之後,他們就要離開希萊爾賓館,以便在會談開始前有時間與駐白宮的記者見面。

    但他覺得還來得及與萊克星敦讨論一件事,這事他已考慮很久了。

    現在看來正是談一談的時候。

     “談到民族個性問題,”他沉思地開始說道,“我想起女王陛下不久以前和我提起的一件事——那是我上次去倫敦的時候。

    ” “怎麼?” “她建議我們,實際上可以說她是在敦促我們,重新恢複爵位制。

    我覺得她講得很有道理。

    ” 豪登微微閉起眼睛,回憶着4個半月前的一幕:倫敦,9月的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他正對白金漢宮進行一次禮節性的拜訪。

    他受到了恰當的迎接,并被立即帶去見女王陛下…… “請你一定喝點茶。

    ”女王說道。

    他把那精巧的金邊茶杯和茶碟遞了過去,同時心中雖然知道自己一時天真,但仍不禁想到,大不列颠的女王正在她的王位上為來自梅迪辛哈特的一個孤兒倒茶,真不可思議。

     “還有面包和奶油,請用,總理先生!”他拿起了幾片。

    面包片有巧克力色的和乳白色的切得象紙一樣薄。

    在一隻金制的小盤中放着三樣果醬,但他謝絕了用果醬。

    要想在英國茶點中舉止恰到好處簡直需要有魔術師般的技巧。

     當時,在女王居室客廳裡隻有他們兩人。

    這是一間寬敞的,空氣流通的房間,窗下便是王宮的花園。

    屋裡到處都是鍍金或水晶裝飾物,按美國的欣賞标準,這一切顯得過于呆闆了,但比起王室的其他房間,這屋子還算是較令人輕松的。

    女王身着一件簡潔的矢車菊色衣裙,腳穿一雙顔色十分協調的淺口無帶小山羊皮皮鞋,兩腳自然地交叉着。

    豪登欽佩地想道,英國上層社會貴婦人刻意追求的儀态是無人能比的。

     女王在她的那塊面包上厚厚地塗了一層草莓醬,然後用她那精确的細高嗓音說道:“我丈夫和我常常想,加拿大應當有更多的東西使自己與衆不同。

    ” 傑姆斯·豪登想說,與現在英國的成就相比,加拿大已經夠出色的了,但他又覺得一定是誤解了她的意思。

    果然如此。

     女王又加了一句:“使加拿大不同,就是說,使它區别于美國。

    ” “夫人,問題在于,”豪登小心地回答着,“當兩個國家離得這樣近,生活方式又是這樣的類似時,很難在外表上保持不同。

    我們經常強調自己的獨立性,不過效果并不大。

     “我們的蘇格蘭就很成功地保持了自己民族的個性,”女王說道。

    女王攪動着茶,表情坦率地說:“也許你可以從他們那裡學點經驗。

    ” “這個……”豪登笑了。

    他想,這話倒有幾分道理。

    蘇格蘭雖然在250多年前就喪失了民族獨立,但它無論是現在還是将來都比加拿大具有更多的民族個性和特征。

     女王繼續沉思地說道:“也許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蘇格蘭從未抛棄自己的傳統,而加拿大呢,請你原諒我這麼說,加拿大好象急于把那些東西都抛棄掉。

    我記得我父親也說過類似的話。

    ”女王笑了,她的笑容和舉止消除了她的話中任何可能的冒犯之意。

    “你再來點茶好嗎?” “謝謝你,不了。

    ”一名穿制服的男仆拿着熱水壺悄悄地走了進來,豪登将他的杯盤交給了他。

    想到他已不出纰漏地平衡了各方面的應酬,他感到一陣欣慰。

     “我真心希望你不介意我剛才說的話,總理先生。

    ”女王又給自己斟滿了茶,仆人退了下去。

     “我一點也不介意,”豪登答道。

    這回輪到他笑了。

    “能聽到我們的不足是件好事,隻是我不知道如何改進。

    ” “也許有一件事可以做得到,”女王不慌不忙地說。

    “我丈夫和我常常覺得,沒有來自加拿大的授勳名單真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如果能在加拿大重新建立新年授勳和生日授勳制度,我将感到不勝愉快。

    ” 傑姆斯·豪登噘了一下嘴。

    “夫人,貴族頭銜在北美可是件微妙的事。

    ” “恐怕隻是北美的一部分吧,而且,我們現在說的不是我們的加拿大自治領嗎?”雖然她的話語很輕,但責備仍是責備,豪登不禁臉紅起來。

    女王帶着一絲微笑接着說道:“實際上,根據我的印象,美國人倒很歡迎擁有爵位的英國人。

    ” 精辟!豪登想道。

    說得多麼中肯啊!美國人的确喜歡勳爵。

     “我聽說我們授爵位的作法在澳大利亞收效很好,”女王鎮定地繼續說道,““在英國這裡,我們當然在繼續這樣做。

    也許在加拿大,它會幫助你們保持獨立與個性,使你們區别于美國。

    ” 傑姆斯·豪登自問道:這種局面如何處理是好?作為英聯邦的一個成員國的總理,他的權力要比女王大幾千倍,然而習慣的力量卻要求他對這位女王表現出一種人為的尊敬。

    當然,在當代,“爵位”、“爵士”、“勳爵”、以及“夫人”一類尊稱都毫無意義。

    自30年代以來加拿大就廢除了這些東西。

    現在加拿大人在提起老年人中剩下的幾個貴族時,都露出謹慎的微笑。

     豪登略有不滿地想,英國的君主應當滿足于它現在起的裝飾門面的作用,象人們所期待的那樣去做,而不要企圖繼續羅織王室的網絡。

    他懷疑女王剛才的建議是出于害怕加拿大象一些其他英聯邦成員國一樣脫離英聯邦。

    她之所以那樣說是想盡力延遲這一脫離,即使是一根絲線也要試試看能不能拴住加拿大。

     “我将把您的想法轉告内閣,夫人,”傑姆斯·豪登說道。

    這是一個客氣的謊話;他根本不打算這樣做。

    “你看着辦吧,”女王優雅地傾了一下頭,然後加了一句,“另有一件有關的事情是,我們授勳中的一個榮幸的特權就是,在各國總理退休時授予他伯爵爵位。

    我們很願意将這一慣例擴大到加拿大。

    ”她那坦白的目光直盯盯地望着豪登的眼睛。

     伯爵!盡管豪登有自己的信念,但他的想象力還是活躍起來。

    它幾乎是英國貴族頭銜中的最高級别了;隻有侯爵和公爵高于伯爵。

    當然,他決不會接受的,但如果他要接受的話,他将如何稱呼呢?叫梅迪辛哈特伯爵嗎?不,那樣聽起來太古怪了;人們會笑話他的。

    叫渥太華伯爵?對了!就這樣叫!這樣聽起來響亮,而且含義深刻。

     女王拿起一塊亞麻餐巾,輕輕地擦去指尖上沾的一點點果醬,然後直起身來,傑姆斯·豪登也跟着站了起來。

    親密的茶點會晤結束了,女王象她往常在非正式場合下那樣,十分周到地陪着他散步。

     當他們剛走到房屋中間時,女王的丈夫輕快地走了進來。

    親王是從一扇由鑲金邊的鏡子僞裝起來的窄便門進來的。

    “還有剩茶嗎?”他快活地問道。

    這時他注意到了豪登,“怎麼?現在就要離開我們?” “下午好,尊敬的殿下,”豪登鞠了一躬。

    他知道不能響應親王随便的語言。

    雖然親王有效地清除了王室内的沉悶氣氛,但他仍要求人們尊敬他。

    如果他發現有誰對他不恭敬,他便會瞪起眼來,話語也會變得冷如冰霜一般。

     “如果你執意要走,讓我送送你,”親王說道。

    豪登俯身吻了一下女王伸過來的手,然後合乎禮儀地朝後退着走出屋子。

    “小心些,”親王警告道。

    “船尾左舷有椅子!”他也作了個要倒退出屋的樣子。

     當他們倆走出屋時,女王的臉繃得如同石頭一樣。

    豪登猜測她一定是覺得她丈夫随便得過分了。

     在外面的前室中,兩人握了握手。

    一個較為活躍點的男仆等在那裡,準備送豪登上車。

    “那麼再見了,”親王滿不在乎地說道。

    “回加拿大前争取再來坐坐。

    ” 傑姆斯·豪登的車離開了白金漢宮,10分鐘後,汽車開上了聖詹姆斯公園的林蔭路,朝加拿大賓館駛去。

    回憶起剛才的一幕,豪登笑了。

    他十分欽佩親王決心不拘禮節的态度,不過當一個人作為女王的文夫,有了終身的爵号時,他自然可以任意使自己的舉止鄭重其事或随便一些。

    對一個人來說,終身的東西是十分重要的,它使一個人的内心和外表都發生改變。

    豪登知道,政治家總忘不了有一天他們的地位會結束。

    當然,在英國,大多數内閣部長在退休時都會被授予爵号,作為他們為國服務的紀念。

    不過現在,這種制度已經過時了,仿佛是一場荒誕的啞劇。

    如果他當了什麼渥太華伯爵,那在加拿大就更滑稽了。

    他的同事們将會感到多麼好笑啊! 然而他想,公平地說,他應該先認真研究一下女王的建議,然後才能決定是否應對它置之不理。

    女王說的關于加拿大應有别于美國的話,很有道理。

    也許他的确應象他許諾的那樣,看看内閣的意見。

    如果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渥太華伯爵…… 但他一直沒有向内閣提起過這件事,也沒有向任何人提到過這事,直到此時在華盛頓,豪登才以幽默的口吻向萊克星敦提起了它。

    他講到了他與女王的談話,但略去了女王關于他的那些話。

     最後,他看了看表,站了起來。

    再有15分鐘就要到賓夕法尼亞大街對面的白宮去了。

    他再次走到書房的窗前。

    他側過頭去問道:“喂,你看怎麼樣?” 外交部長把腿從小凳子上放到地下,站了起來,伸展着身體。

    他的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它的确會使我們區别于美國,但我不敢肯定它的方向對不對。

    ” “我也是這麼想,”豪登說,“但我得說,與女王陛下談過後,我覺得她關于民族個性的觀點可以加以認真貫徹。

    你知道,在将來,任何能使加拿大個性突出的東西都将是重要的。

    ”他感到萊克星敦正在好奇地看着他,便又說道:“如果你堅決反對,我們就幹脆不考慮它了,不過既然是女王提出的,我想我們都應該讨論一下。

    ” “讨論一下倒不會有什麼壞處,”萊克星敦讓步了。

    他又開始在地毯上踱起步來。

     “問題在于,”豪登說,“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由你在内閣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

    我相信,由你來提出更好一些,這樣,我可以把發言權保留到其他意見都發表了之後。

    ” 阿瑟·萊克星敦含糊地說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考慮考慮,總理。

    ” “當然了,阿瑟,由你決定。

    ”豪登想,顯然,既然要處理這事,就需要非常小心。

     萊克星敦在一張锃亮的小桌子上的電話機前站住了。

    他微笑着問道:“在我們與命運約會之前,要不要叫人送點咖啡來?” 在白宮外面的草坪上站着一群攝影記者,他們正擁擠着,對着焦距,抓拍着照片。

    美國總統用他那洪亮的聲音愉快地說道。

     “你們照的像足夠兩個專版用的了。

    ”然後他又轉向身邊的傑姆斯·豪登總理:“你看怎麼樣,傑姆?我們是不是該進去開始工作啦?” “真有點可惜啊,總統先生,”豪登說道。

    經過了渥太華寒冷冬天的他格外喜歡溫暖的陽光。

    “但我想我們最好還是進去吧。

    ”他向個子稍矮、但肩膀寬寬的總統贊同地點點頭。

    總統長着一張骨骼突出的臉,下巴很尖,顯得十分果斷堅定。

    剛才他和豪登與駐白宮的記者們舉行的會見使豪登極為滿意。

    會見從頭至尾,總統都是禮貌地依從豪登,自己講得很少,把記者們的問題都推給豪登來回答,這樣,在今天和明天的報紙、電視和收音機廣播中,被引用的将是豪登的言論。

    之後,他們一塊步入白宮南部草坪,以便攝影記者和電視攝制人員拍攝。

    總統細緻地設法讓豪登站得離鏡頭近些。

    豪登想,這種周到細緻對一個加拿大人來說可是罕見的經曆啊,這對提高他在國内的聲望非常有幫助。

     豪登感到總統那手指粗壯的大手抓着他的胳膊,引着他。

    于是他們倆一塊朝行政大樓的台階走去。

    總統那頭濃密的已經灰白的頭發有些零亂,上面翹着一绺短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