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是用懇求的口氣說:“請你先别走,行嗎?”柯爾門有點意外,答道:“行;如果你願意我留在這兒,行。
”于是他倆又繼續做那消磨時間的工作。
對戴維·柯爾門說來,這樣等待也是很難受的。
他知道自己幾乎是和皮爾遜一樣緊張,盡管目前那老頭子的焦急更表露得多一些。
柯爾門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在思想上是多麼牽挂着這件事。
在血敏試驗問題上,“他對了,皮爾遜錯了”這個事實并沒有給他什麼安慰。
現在他一心一意盼望的是:為了亞曆山大,要讓他的孩子能成活下來。
他的這種感情使他自己也很驚訝;對于他這樣一個人來說,能如此深刻地打動他,這是很不尋常的。
他回想從剛到三郡醫院起,他就很喜歡亞曆山大;以後,見到他的妻子,知道他們三個人都是出生在同一個小城市,從而産生了一種小同鄉的情誼。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确有一種真摯的感情。
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鐘都象是比剛過去的一分鐘更長一些。
他想考慮個問題來占占他的腦子:當你想消磨時間的時候,這是個好辦法。
他決定把思想集中考慮一下亞曆山大這個問題。
他想,第一點:亞曆山大這個孩子的孔姆斯試驗結果是陽性的,這意味着母親的血也有Rh敏感。
他琢磨這會是怎麼發生的。
當然,有可能母親伊麗莎白在第一次懷孕時就有了血敏情況。
戴維·柯爾門分析:那不一定影響到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是死去的那個——他們怎麼說來着——噢,對了,支氣管炎。
到第二胎才有血敏影響是更常見的。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伊麗莎白在某個時期輸入過Rh陽性血。
他停住了,在他的腦子裡有一個呼之欲出的想法,一個沒有成形的想法,一種似乎要想出來可是還沒有抓住的思路。
他皺了皺眉,集中一下。
突然他要探索的東西湧現出來了,思絮片片,湊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異常清晰明了。
他的腦子記起:輸血!新裡士滿的撞車事故!在伊麗莎白的父親喪命的那個火車道口,她也受了傷,但搶救過來了。
柯爾門又集中一下思想。
他在回想亞曆山大是怎麼說到伊麗莎白那天的情況的。
想起來了:“伊麗莎白差點沒死了。
他們給她輸了血才活過來的。
那是我第一次進醫院,在醫院裡住了差不多一個星期。
”當然,已經過了這麼久,永遠也不能證實了。
可是他敢用他的一切東西打賭,情況就是這樣的。
Rh因子在醫學上是四十年代才發現的,又過了十年,Rh試驗才被醫院和醫生普遍采用。
在這段時間裡,仍然有許多地方在輸血時沒有作Rh溶合試驗,新裡士滿可能就是這樣的地方之一。
時間正好相當。
伊麗莎白受傷的那次車禍應該是發生在一九四九年,他記得他父親在事後曾經和他談到過。
他父親!這又引起他另一個新的想法:是他自己的父親——拜倫·柯爾門大夫——救護了亞曆山大一家,也會是他決定給伊麗莎白·亞曆山大輸血的。
如果給她輸了好幾次血,那血就一定不會是一個人獻的,其中有一部分是Rh陽性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這應該就是伊麗莎白發生血敏的原因。
現在他肯定,一定就是這樣的原因。
當然,在當時這不會有什麼影響,隻是她的血液裡會因此産生Rh的抗體。
可是,這些抗體潛伏在體内沒有被發現,一直到九年以後才露出兇神惡煞的面目,要毀掉她的孩子。
當然,即使這種假設屬實,也不能責怪戴維·柯爾門的父親。
他一定是好心好意地根據當時的醫學水平進行搶救的。
那時候雖然已經發現了Rh因子,而且一定有些地方已經使用了Rh溶合試驗,但是作為一個忙忙碌碌的鄉村醫生,很難要求他跟上醫學的一切新發現。
可是,他是不是就不能做到這一點呢?當時有些醫生——包括不是專科的普通科醫生在内——是會知道由于晚近發現的血型新組合而帶來醫學的新變化的。
這些人按照新的标準去做了。
但戴維·柯爾門分析,他們大概都是一些年青人。
當時他父親已經上了年紀了;他的工作時間又長、又累,沒有多少看書的時間。
可是這能算是說得過去的理由嗎?如果是别人的話,他戴維·柯爾門能夠因而原諒他嗎?也許,他使用的是兩套不同的準則——臨到自己的親屬,即使是已故的父親,就要使用一套比較寬容的尺度。
這個思想使他很煩惱。
他不安地感到,在這裡,對父親的個人感情和他一向最珍視的一些觀點發生了抵觸。
戴維·柯爾門後悔想到這些。
這使他産生一種不安的迷惘,好象對所有事情……都沒有絕對把握了。
皮爾遜這時又向他看了一眼,問:“現在有多長時間了?”柯爾門看了看表,回答:“一個小時剛過一點。
” “我給他們打個電話。
”皮爾遜急躁地伸手摸電話。
然後又猶豫了一下,把手縮回來了。
“不,”他說,“我看我還是别打了。
”在血清化驗室裡,亞曆山大也在計算着時間。
一個小時以前,他去看過伊麗莎白,回來以後他有幾次想試着做點工作。
但是他很清楚,他的腦子集中不到工作上去,與其都作錯了,不如不作。
現在,他又拿起一個試管,準備再重新開始,可是班尼斯特走過來從他手裡把試管拿走了。
老化驗員看了看化驗單子,友好地說:“我來作這個吧。
”他不很堅決地堅持了一下,班尼斯特說:“走吧,年青人,交給我好了。
你為什麼不到上邊
”于是他倆又繼續做那消磨時間的工作。
對戴維·柯爾門說來,這樣等待也是很難受的。
他知道自己幾乎是和皮爾遜一樣緊張,盡管目前那老頭子的焦急更表露得多一些。
柯爾門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在思想上是多麼牽挂着這件事。
在血敏試驗問題上,“他對了,皮爾遜錯了”這個事實并沒有給他什麼安慰。
現在他一心一意盼望的是:為了亞曆山大,要讓他的孩子能成活下來。
他的這種感情使他自己也很驚訝;對于他這樣一個人來說,能如此深刻地打動他,這是很不尋常的。
他回想從剛到三郡醫院起,他就很喜歡亞曆山大;以後,見到他的妻子,知道他們三個人都是出生在同一個小城市,從而産生了一種小同鄉的情誼。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确有一種真摯的感情。
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鐘都象是比剛過去的一分鐘更長一些。
他想考慮個問題來占占他的腦子:當你想消磨時間的時候,這是個好辦法。
他決定把思想集中考慮一下亞曆山大這個問題。
他想,第一點:亞曆山大這個孩子的孔姆斯試驗結果是陽性的,這意味着母親的血也有Rh敏感。
他琢磨這會是怎麼發生的。
當然,有可能母親伊麗莎白在第一次懷孕時就有了血敏情況。
戴維·柯爾門分析:那不一定影響到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是死去的那個——他們怎麼說來着——噢,對了,支氣管炎。
到第二胎才有血敏影響是更常見的。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伊麗莎白在某個時期輸入過Rh陽性血。
他停住了,在他的腦子裡有一個呼之欲出的想法,一個沒有成形的想法,一種似乎要想出來可是還沒有抓住的思路。
他皺了皺眉,集中一下。
突然他要探索的東西湧現出來了,思絮片片,湊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異常清晰明了。
他的腦子記起:輸血!新裡士滿的撞車事故!在伊麗莎白的父親喪命的那個火車道口,她也受了傷,但搶救過來了。
柯爾門又集中一下思想。
他在回想亞曆山大是怎麼說到伊麗莎白那天的情況的。
想起來了:“伊麗莎白差點沒死了。
他們給她輸了血才活過來的。
那是我第一次進醫院,在醫院裡住了差不多一個星期。
”當然,已經過了這麼久,永遠也不能證實了。
可是他敢用他的一切東西打賭,情況就是這樣的。
Rh因子在醫學上是四十年代才發現的,又過了十年,Rh試驗才被醫院和醫生普遍采用。
在這段時間裡,仍然有許多地方在輸血時沒有作Rh溶合試驗,新裡士滿可能就是這樣的地方之一。
時間正好相當。
伊麗莎白受傷的那次車禍應該是發生在一九四九年,他記得他父親在事後曾經和他談到過。
他父親!這又引起他另一個新的想法:是他自己的父親——拜倫·柯爾門大夫——救護了亞曆山大一家,也會是他決定給伊麗莎白·亞曆山大輸血的。
如果給她輸了好幾次血,那血就一定不會是一個人獻的,其中有一部分是Rh陽性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這應該就是伊麗莎白發生血敏的原因。
現在他肯定,一定就是這樣的原因。
當然,在當時這不會有什麼影響,隻是她的血液裡會因此産生Rh的抗體。
可是,這些抗體潛伏在體内沒有被發現,一直到九年以後才露出兇神惡煞的面目,要毀掉她的孩子。
當然,即使這種假設屬實,也不能責怪戴維·柯爾門的父親。
他一定是好心好意地根據當時的醫學水平進行搶救的。
那時候雖然已經發現了Rh因子,而且一定有些地方已經使用了Rh溶合試驗,但是作為一個忙忙碌碌的鄉村醫生,很難要求他跟上醫學的一切新發現。
可是,他是不是就不能做到這一點呢?當時有些醫生——包括不是專科的普通科醫生在内——是會知道由于晚近發現的血型新組合而帶來醫學的新變化的。
這些人按照新的标準去做了。
但戴維·柯爾門分析,他們大概都是一些年青人。
當時他父親已經上了年紀了;他的工作時間又長、又累,沒有多少看書的時間。
可是這能算是說得過去的理由嗎?如果是别人的話,他戴維·柯爾門能夠因而原諒他嗎?也許,他使用的是兩套不同的準則——臨到自己的親屬,即使是已故的父親,就要使用一套比較寬容的尺度。
這個思想使他很煩惱。
他不安地感到,在這裡,對父親的個人感情和他一向最珍視的一些觀點發生了抵觸。
戴維·柯爾門後悔想到這些。
這使他産生一種不安的迷惘,好象對所有事情……都沒有絕對把握了。
皮爾遜這時又向他看了一眼,問:“現在有多長時間了?”柯爾門看了看表,回答:“一個小時剛過一點。
” “我給他們打個電話。
”皮爾遜急躁地伸手摸電話。
然後又猶豫了一下,把手縮回來了。
“不,”他說,“我看我還是别打了。
”在血清化驗室裡,亞曆山大也在計算着時間。
一個小時以前,他去看過伊麗莎白,回來以後他有幾次想試着做點工作。
但是他很清楚,他的腦子集中不到工作上去,與其都作錯了,不如不作。
現在,他又拿起一個試管,準備再重新開始,可是班尼斯特走過來從他手裡把試管拿走了。
老化驗員看了看化驗單子,友好地說:“我來作這個吧。
”他不很堅決地堅持了一下,班尼斯特說:“走吧,年青人,交給我好了。
你為什麼不到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