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俯瞰伯林頓全市的一座小山上。
歐唐奈給引領到一間周圍牆上飾有挂毯的安靜的餐室裡,聽着奧爾登·布朗談起這座醫院的變化。
那倒不是新奇的故事。
三郡醫院原是一座現代化的、進步的醫院。
本來在全州是名列前茅的,但後來由故步自封和管理懶散而落後了。
當時的董事長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工業家,凡事都委托别人去管,自己隻參加醫院的一些交際性集會。
領導不力的現象已蔓延到下面各部門。
各科室負責人都是任職多年的老人,不願改變現狀。
年青一些的開始還有些不滿,以後就感到無能為力,有的另有他就,離開這裡了。
結果醫院名聲搞得很壞,年青的、學曆好的醫科畢業生都不願意到這兒來,于是醫院不得不降格以求。
這就是歐唐奈當時所看到的情況。
唯一的改變是當時董事長換了奧爾登·布朗。
那位前董事長在三個月以前去世了。
一些有影響的人勸說布朗接任了這個職位。
但是這項任命在董事會裡不是全體通過的。
董事會裡的保守勢力有他們自己的候選人,是一位名叫尤斯塔斯·斯溫的老董事。
布朗終以多數票當選。
那時他正在說服其他董事通過他提出來的改革三郡醫院、實現醫院的現代化的方案。
沒想到這場鬥争那麼艱巨。
董事會裡以尤斯塔斯·斯溫為發言人的保守派和醫院裡資曆高的醫務人員結成一個反對改革的聯盟。
布朗必須小心翼翼地折沖樽俎。
他的改革方案有一條是要求董事會授權給他來擴大醫院的管理委員會,吸收活躍的新人來充實它。
他計劃吸收伯林頓商界年青的行政和專業人員。
目前因董事會意見不統一,事情就擱淺了。
奧爾登坦白地對歐唐奈說,他是有辦法迫使董事會内部攤牌的。
他可以利用他的影響使一些年老無能的董事讓出地位來。
但這樣做未免目光短淺。
因為這些男女董事多半都是有錢人,醫院需要他們。
董事去世以後,一般說來,他們的遺産會留給醫院的。
如果在董事會裡他們的意見給公開擊敗,有些人很可能會把遺囑上決定留給醫院的錢改作别用。
尤斯塔斯·斯溫是百貨公司商業網的大老闆,他已經做過這樣的暗示了。
因此,奧爾登·布朗需要謹慎,得用點外交策略。
盡管這樣,也還算有了進展。
這位董事長得到董事會大多數的同意,着手物色一個新的外科主任。
因此,他去找了歐唐奈。
在餐桌上,歐唐奈搖了搖頭,說:“我,恐怕不合适。
” “可能不合适,但你聽我把話說完,”奧爾登說。
他很會做說服工作。
這位工業家雖然是富家子弟,卻是從普通工人幹起的。
他從車間到行政都幹過,最後才當上了總經理。
他對普通老百姓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是他在車間裡和普通工人擦肩磨踵的年月中培養起來的。
也可能這就是他擔負把三郡醫院從泥淖裡挽救出來這一重任的原因之一。
盡管當時歐唐奈和布朗相處的時間還不長,但他也感覺到這位比他年長一些的董事長确有一種為事業獻身的精神。
最後布朗說:“如果你同意來,我什麼也不能答應你。
我願意和你說,你可以放手去幹,但是我估計你每前進一步都要進行一番鬥争。
你會遇到阻力:頑固保守、政治手腕和别人的不滿。
在有些問題上連我都幫不上忙,你得孤軍作戰。
”布朗停頓了一下,然後用平靜的語調慢慢地說道:“我想在這種情況下,從象你這樣的人的角度看,這個工作唯一的好處是它對你将是一種挑戰。
在一定的意義上講,這是一個人一生可能面對的最大的挑戰。
”這是那天晚上奧爾登·布朗關于醫院的最後幾句話。
此後他倆談了些别的問題。
他們談到歐洲,談到下屆選舉,談到中東地區的民族主義。
布朗是廣泛旅行、知識淵博的人。
晚間,布朗開車送歐唐奈到飛機場,在舷梯上握手告别。
奧爾登·布朗說:“對于我們的這次晤談,我很感快意。
”歐唐奈表示他也有同感。
這是真的,不是客套。
他上了飛機,心想從此就和伯林頓告别了,這次旅行不過給他增加了一次新的閱曆,如此而已。
在返航的旅途,他拿起了一本雜志,那上邊有一篇他感興趣的網球錦标賽文章。
但是,他的腦海裡仍然浮想着三郡醫院,他所看到的一切以及那裡需要做的一切。
雜志上的文章一點也沒看進去。
忽然他開始反省自己從事醫務的動機來了。
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
他反躬自問: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要達到什麼目的呢?我所追求的成就是什麼呢?我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最後我能留下什麼呢?他還沒有結婚;可能他不會結婚了。
有過幾次戀愛——其中也有發生過性的關系,都沒有持久下去。
他回想自己的履曆,從哈佛到長老會醫院、巴特醫院……究竟最後落腳到哪裡呢?突然,他有了答案:他的崗位就在伯林頓的三郡醫院。
這個決定是堅定的,無可挽回的,努力的方向一下子定了。
在拉加迪亞飛機場,他馬上給奧爾登·布朗拍了一個電報,簡單幾個字:“我接受。
”現在,歐唐奈看着院長随口說出的“新的耶路撒冷”建築圖,回想着這三年半的戰鬥曆程。
奧爾登·布朗是對的,他說過這不會是一場容
歐唐奈給引領到一間周圍牆上飾有挂毯的安靜的餐室裡,聽着奧爾登·布朗談起這座醫院的變化。
那倒不是新奇的故事。
三郡醫院原是一座現代化的、進步的醫院。
本來在全州是名列前茅的,但後來由故步自封和管理懶散而落後了。
當時的董事長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工業家,凡事都委托别人去管,自己隻參加醫院的一些交際性集會。
領導不力的現象已蔓延到下面各部門。
各科室負責人都是任職多年的老人,不願改變現狀。
年青一些的開始還有些不滿,以後就感到無能為力,有的另有他就,離開這裡了。
結果醫院名聲搞得很壞,年青的、學曆好的醫科畢業生都不願意到這兒來,于是醫院不得不降格以求。
這就是歐唐奈當時所看到的情況。
唯一的改變是當時董事長換了奧爾登·布朗。
那位前董事長在三個月以前去世了。
一些有影響的人勸說布朗接任了這個職位。
但是這項任命在董事會裡不是全體通過的。
董事會裡的保守勢力有他們自己的候選人,是一位名叫尤斯塔斯·斯溫的老董事。
布朗終以多數票當選。
那時他正在說服其他董事通過他提出來的改革三郡醫院、實現醫院的現代化的方案。
沒想到這場鬥争那麼艱巨。
董事會裡以尤斯塔斯·斯溫為發言人的保守派和醫院裡資曆高的醫務人員結成一個反對改革的聯盟。
布朗必須小心翼翼地折沖樽俎。
他的改革方案有一條是要求董事會授權給他來擴大醫院的管理委員會,吸收活躍的新人來充實它。
他計劃吸收伯林頓商界年青的行政和專業人員。
目前因董事會意見不統一,事情就擱淺了。
奧爾登坦白地對歐唐奈說,他是有辦法迫使董事會内部攤牌的。
他可以利用他的影響使一些年老無能的董事讓出地位來。
但這樣做未免目光短淺。
因為這些男女董事多半都是有錢人,醫院需要他們。
董事去世以後,一般說來,他們的遺産會留給醫院的。
如果在董事會裡他們的意見給公開擊敗,有些人很可能會把遺囑上決定留給醫院的錢改作别用。
尤斯塔斯·斯溫是百貨公司商業網的大老闆,他已經做過這樣的暗示了。
因此,奧爾登·布朗需要謹慎,得用點外交策略。
盡管這樣,也還算有了進展。
這位董事長得到董事會大多數的同意,着手物色一個新的外科主任。
因此,他去找了歐唐奈。
在餐桌上,歐唐奈搖了搖頭,說:“我,恐怕不合适。
” “可能不合适,但你聽我把話說完,”奧爾登說。
他很會做說服工作。
這位工業家雖然是富家子弟,卻是從普通工人幹起的。
他從車間到行政都幹過,最後才當上了總經理。
他對普通老百姓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是他在車間裡和普通工人擦肩磨踵的年月中培養起來的。
也可能這就是他擔負把三郡醫院從泥淖裡挽救出來這一重任的原因之一。
盡管當時歐唐奈和布朗相處的時間還不長,但他也感覺到這位比他年長一些的董事長确有一種為事業獻身的精神。
最後布朗說:“如果你同意來,我什麼也不能答應你。
我願意和你說,你可以放手去幹,但是我估計你每前進一步都要進行一番鬥争。
你會遇到阻力:頑固保守、政治手腕和别人的不滿。
在有些問題上連我都幫不上忙,你得孤軍作戰。
”布朗停頓了一下,然後用平靜的語調慢慢地說道:“我想在這種情況下,從象你這樣的人的角度看,這個工作唯一的好處是它對你将是一種挑戰。
在一定的意義上講,這是一個人一生可能面對的最大的挑戰。
”這是那天晚上奧爾登·布朗關于醫院的最後幾句話。
此後他倆談了些别的問題。
他們談到歐洲,談到下屆選舉,談到中東地區的民族主義。
布朗是廣泛旅行、知識淵博的人。
晚間,布朗開車送歐唐奈到飛機場,在舷梯上握手告别。
奧爾登·布朗說:“對于我們的這次晤談,我很感快意。
”歐唐奈表示他也有同感。
這是真的,不是客套。
他上了飛機,心想從此就和伯林頓告别了,這次旅行不過給他增加了一次新的閱曆,如此而已。
在返航的旅途,他拿起了一本雜志,那上邊有一篇他感興趣的網球錦标賽文章。
但是,他的腦海裡仍然浮想着三郡醫院,他所看到的一切以及那裡需要做的一切。
雜志上的文章一點也沒看進去。
忽然他開始反省自己從事醫務的動機來了。
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
他反躬自問: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要達到什麼目的呢?我所追求的成就是什麼呢?我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最後我能留下什麼呢?他還沒有結婚;可能他不會結婚了。
有過幾次戀愛——其中也有發生過性的關系,都沒有持久下去。
他回想自己的履曆,從哈佛到長老會醫院、巴特醫院……究竟最後落腳到哪裡呢?突然,他有了答案:他的崗位就在伯林頓的三郡醫院。
這個決定是堅定的,無可挽回的,努力的方向一下子定了。
在拉加迪亞飛機場,他馬上給奧爾登·布朗拍了一個電報,簡單幾個字:“我接受。
”現在,歐唐奈看着院長随口說出的“新的耶路撒冷”建築圖,回想着這三年半的戰鬥曆程。
奧爾登·布朗是對的,他說過這不會是一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