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寫作的雅瘾

關燈
院做過一次時間很短但費用昂貴的檢查,看看是不是得了什麼異域的怪病,他看來像萬事俱備,可以開始動工了。

    厚厚一大疊空白稿紙在等他。

    鉛筆一根根削得尖尖的。

    一部媲美史詩的長篇傳奇故事,專為普利茲獎量身打造的素材,就在他的腦際盤旋。

     但是,他可有辦法把這混帳東西,從他腦袋裡請出來,送到紙上嗎?他來回踱步。

    他呆呆瞪着窗外(作家一常常看天色)。

    他監視牆上一隻蒼蠅的動靜。

    到最後,他終于悟出問題是在他得了一種嚴重的寫作阻塞症(writer-sblock)。

    (或是用格拉斯哥[ArnoldGIasgow]的說法,患了寫作痙攣症[Wrier-scramp]:“有的小說家兩耳之間會出現的痛苦症狀。

    ”)他腦中的文字還沒準備好要誕生。

    這需要用點催化劑,去引發文思流洩出來;而你可以确定,不管這催化劑是什麼,這位作家絕對不會在他的房間裡找到它的。

     治療寫作阻塞的方法有很多,五花八門,但通常會扯上債務或是麻煩。

    女人和酒,是兩樣曆史悠久的最愛;但是,大部分的作家,既然是才氣縱橫、創意豐富的人,自然不願将就于直截了當的方法,而去找土産的女人,土産的灑。

    他們也要變換一下場景,最好是能有幾天在紐約或巴黎,過一過高速運轉的痛快日子,暢飲生命的美酒到一滴不剩,直到信用卡被撤銷為止。

    這就是海明威形容的,“由寫作的重責大任而帶來的不負責任。

    ”除此之外,在這裡,這寫作可壓根兒還沒開始哪,不過,會開始的啦,會開始的啦! 為了促進寫作順利,而且現在這研究都已經完成了,阻塞(我們希望)也已經打通,敦請現代科技進場幫忙,此其時矣;這樣,文句才能和文思同步,滔滔不絕泉湧而出。

    所以,那些原始的鉛筆應該要丢掉,換上最新的桌上型電腦,寫作所需的套裝軟體一應俱全。

    為了這一點,連到銀行裡埋伏,活逮放款主管也都值得一試。

    這樣就可以在生産效能上有飛躍的進步,而這些全隻不過要那區區幾千塊錢罷了。

     好不容易啊,文句終于開始破繭而出,而且還嫌不夠快呢!因為截稿日期,現在可是如鬼影随行般糾纏不放;編輯打電話來的口氣以前是親切之至,現在則明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口氣。

    他話中的威脅呼之欲出:稿子交不出來,就交出(早就用完的)預付金吧。

     由這開始,就接二連三出現連番的事情和情緒起伏,這是所有作家都很熟悉的。

    一開始是驚慌,因為這時才如大夢初醒,錢和借口都用完了。

    驚慌之後便是振奮,因為稿紙愈疊愈高,功成名就的希望看來愈來愈大——暢銷是一定的啦,可能還會拍成電影呢。

    振奮之後便是輕松,因為稿子交出去了。

    輕松之後則是洩氣,因以為會出什麼事情——而且也不會出什麼事情,這樣至少要6個月。

    洩氣之後,就是大量的疑慮,大量的安慰。

     完稿和出書之間那段時間,日子煞是慘淡。

    再也沒人打電話來。

    論校稿還太早,談評論也太早。

    再改動則太遲。

    作品已經消失,産後憂郁症卻會輕易襲來,除非作家的獎賞系統(rewardsystem)啟動,幫助他度過這無人聞問的幾個月。

     這時,他可能又一頭栽進聲色場所或是出外旅行(這次不帶筆記本),或是投入新嗜好,重燃舊情,或是二度蜜月。

    不論是什麼,都一定又要再去拜訪金主了,因為沒有一種安慰,若是值得擁有,會是便宜的。

    但現在,成為富有的文壇祭酒,起碼不是遙遙無期的美夢。

     偶爾吧,至少次數還可以鼓舞人心懷抱樂觀的期待吧,這美夢真的會成真;我們真的會看到有位暢銷作家,一邊把玩一根6時長的哈瓦那雪茄,一邊等布林克(Brink)的運鈔車從車道開進來,為他載來版稅。

    但這機會非常渺茫。

    大多數的作家可沒這麼好運。

    而他們也别無他法,隻有再接再厲。

    要不然就是找份差事,結清帳單,過正常規律的生活,大體上循規蹈矩,像個社會上負責任的一分子。

     我不知道别的作家是怎麼想的,但我是甯願待在我自己的工作室裡朝不保夕過日子,也不願寄人籬下過得舒舒服服的。

    我在開會時的專注力已經退化,打領帶會出疹子,辦公的例行公文會害我染上幽閉恐懼症,而且我深深厭惡公文包這東西,外帶公文包暗示的一切。

    踏踏獨行的生命追求,不論代價何其高昂,其誘惑都難以抗拒。

    這是雅瘾?還是折磨?我不清楚。

    但我明明白白知道,作家的生涯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寄支票時請用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