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富豪級的生蕈

關燈
在普羅旺斯的陰冷冬季,有天一大清早,小村的飲食店内生意正忙,早餐小啜的渣釀白蘭地、蘋果白蘭地賣得正起勁。

    這時,一有陌生人打門口進來,店内壓低嗓門的談話聲便嘎然中止。

    而店外呢,一堆、一堆人圍得緊緊的,但不是在交際;他們不停頓足驅寒,又看又聞的,最後終于稱了稱某種東西的重量;他們對那東西之小心侍候,簡直是必恭必敬。

    然後交錢,厚厚髒髒一大疊100、200、500法郎的紙鈔;收錢的人點錢,不停舔拇指頭,也不停鬼祟張望。

     這裡到馬賽,開快車橫沖直撞不到兩小時就到了;所以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撞上了一群鄉巴佬毒品販子。

    其實啊,這些紳士才不可能知道什麼毒品不毒品呢,也根本不關心。

    他們在買賣的,是一種完全合法的東西,隻不過他們的交易方式不時會啟人疑窦就是了。

    他們賣的,是價格貴得叫人發指,結了一層樹疣,裹在泥土裡的一堆堆生蕈。

    他們是鮮松露的小販。

     這一非正式市場,隻是一整套流程的初期階段而已;這套流程的終點是在三星級餐廳的桌上,還有巴黎時麾得叫人受不了的餐飲名店,例如鐮刀(Fauchon)、黑狄雅(Hediard)等店的櫃台上。

    但是,即使在這裡,一個偏僻又偏僻的地方——你可是直接向指甲裡滿是污泥,一嘴都是大蒜氣味,開的是坑坑疤疤、氣喘如牛的破車,提的是舊菜籃或塑膠袋,而不是威登(Vultton)公事包這樣的人買的——即使是這樣,這價錢啊,就像他們說的,真不輕松啊。

    松露是依重量來賣的,标準單位是公斤。

    今年村子内市場上賣的松露,1公斤至少要讓你破費2000法郎,折合200英鎊,而且是付現。

    不收支票,不給收據,因為采松露人還不急着加人那瘋瘋癫癫的政府制度裡面去,也就是我們這班人說的“納稅”。

     所以,這一起價就是1公斤2000法郎。

    之後,在一路上經各色掮客、中間人這邊推一下、那邊捅一把的,到了松露抵達它們的天家:波巨斯(Bocvuse)或三胖子(Troisgros)的廚房時,身價可能已經多了一倍。

    要不你若是個有錢又有自信的廚子,也可以在回家經過鐮刀時,繞進去,用6000法郎買它1公斤。

    (他們倒是收支票的。

    ) 這種看來像是脫離現實的高價,之所以年年都有人願意付,也年年都會上漲,其中有數點理由。

    第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這世間聞起來、嘗起來能如新鮮松露者,唯新鮮松露耳。

    隻要小小一塊,連胡桃大小都不必,就可以叫整盤菜色的滋味幡然一變。

    它那股香氣曾被形容為“人間所無,有點難以置信,殆凡氣味絕佳者概如是也。

    ”那氣味滲透力之強也十分驚人,可以力透層層紙張,甚至塑膠袋。

    隻需要輕嗅一下就夠了,若是吸得濃一點就過頭了,會叫你食欲全無的,因為那氣味好濃又好臭。

    但是,若是使用得宜,松露是無上的美味,實在不負布裡亞一薩瓦蘭(Brillat-Savarin)的形容:“實乃王公貴族暨地下夫人之珍馐也。

    ”(這位19世紀美食家的意思,可能是指松露據傳有促進性欲的功效,但尚待科學證明。

    ) 如今,有這麼多精密的人工栽培技術任憑我們使用,你想必會以為這松露應該可以視需求而栽種,和别的珍馐一樣大量采收,賣的時候也可以一下砍掉價格上好幾個零。

    天曉得,這法國佬就正在拚命試啊。

    你在瓦庫魯斯(Vaucluse)田間,一定會常常看見有個樂觀的人,種了橡木幹準備培養松露,還插了個“非請勿近”的牌子。

    但是,松露之繁殖似乎是随興之所至,隻有老天爺知道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