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裔地

關燈
NewYork的漢譯字,當時的唐人通常寫成“紐約”。

    若說舊金山是美洲大陸西邊的入口,則紐約便是東邊的入口。

     兩地皆面臨海洋,分别是太平洋與大西洋。

     借由大陸橫貫鐵路之便,身為唐人的孫文從太平洋岸去到大西洋岸的紐約。

     來自歐洲的移民大多從此處踏上美國的土地。

    但來自亞洲的孫文卻像逆水遊泳般來到紐約。

     當然,他選擇唐人多的唐人街作為下榻處。

     唐人街是唐人居民較多的街道通稱,在橫濱、火奴魯魯和舊金山皆是如此,并非正式街名。

     在紐約,起先是稱為中國城,不必解釋亦知以中國居民占多數。

    全世界窮人聚集之處通常也會有中國人混雜其中。

     這些還不是一般的窮人,而是一清二白的窮人。

     意大利人雖然也是來自歐洲,但不受其他人睬理而以居住這一帶為首選,這是地價較廉之故。

     地價便宜極具吸引力,連散居各地的猶太人也群聚此地築屋而居。

    他們強忍着四周帶有偏見的眼光,低聲下氣默默建設自己的居住小區。

     至于唐人則主要來自西海岸。

    在金礦枯竭及鐵路建設完工後,除遭排外法案迫害的唐人外,還包括在秘魯及墨西哥工作的苦力們也在契約期滿後,來到紐約尋求新天地。

     此地區有意大利人、猶太人和唐人混居,因而唐人稱此地為“三裔地”。

     “三裔地這名字取得好。

    猶太人、羅馬人、唐人全是昔日世界的先進民族,但如今……” 立于三裔地的一隅,孫文喃喃自語。

     “如今唐人已經不再說三裔地了。

    改稱唐人街(Chinatown)……” 孫文常去吃飯的那家店裡的老闆娘邊笑着邊如此說道。

     “裔”字表後代,亦即子孫之意。

     “那就來一樣的吧!” 孫文在面店的椅子上落座。

     他經常光顧這家連招牌也沒有的面店。

    老闆娘黃二嫂起先還會詢問一句“湯面嗎”,但來久了每次都點同一樣,所以最近連問也不問就直接端出湯面。

     每次吃完,又問“要再來一碗嗎”,得到的回答也總是“不用了”,所以後來也不再問了。

    取而代之的是,老闆娘會将一碗面裝得滿到幾乎快溢出來般端給孫文。

     “先生到處演講、研讨,若不吃飽些,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 黃二嫂說道。

     孫文露出微笑。

     “你有去迎接聖路易斯号嗎?” 一聽黃二嫂問起,孫文搖搖頭。

     參加加冕禮等并遍遊全歐洲的李鴻章從英國搭乘聖路易斯号,于一###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抵紐約。

    美國為這個老宰相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

     ——數萬商民執旗,列岸歡迎,脫帽歡呼,萬聲如一,此乃歐洲各國節儀未及之所。

     李鴻章在《遊曆各國日記》中如此記載着。

     遍遊歐洲時,他是從黑海走陸路,故而未有碼頭歡迎的盛大場面。

     隔天的八月二十九日,李鴻章赴華盛頓,再次會見總統克裡夫蘭。

    前去故總統葛蘭特墓園祭拜則是翌日之事。

     “舉行盛大歡迎不算什麼,若能廢除移民排斥法案,那我願意揮舞星條旗高喊十聲萬歲。

    ” 孫文說道。

     孫文的美國之旅收獲不大。

    與夏威夷相較,美國此地的唐人隻能說程度令人不敢恭維。

     被動員前來與會的聽衆亦少。

    丹佛的那次###可說是唯一的例外。

    然而,人數并非問題所在,孫文以此來自我安慰。

    至少結交了像密斯脫楊這樣令人鼓舞的同志。

     “而且在紐約也認識了黃二嫂,不是嗎?” 孫文笑道。

     “啊?我哪裡能算……” 一聽孫文忽然提起自己的名字,黃二嫂不禁感到有些疑惑。

     “不管去到哪裡,總是會有對我很親切的同胞啊!” 孫文說道。

     在紐約孫文見到了各式各樣的人。

    自從獲知李鴻章将在八月二十八日抵美的消息,他便見過許多人。

     李鴻章的随員計四十五人,但這是正式的名單,顯然另有其他私下相随而搭同一條船者。

    駐美公使館的人員和被動員來的唐人歡迎者亦多。

     李鴻章在各地展開正式訪問,他們也就不再派上用場。

    這些唐人自然會群聚到中國城,故而孫文也會碰見許多人。

     例如吳平便是從夏威夷起就認得的人物。

    夏威夷的唐人大多知道此人的工作背景,總之就是為朝廷盡力的“有關當局人員”。

    據周榕的說法,吳平正想盡辦法要讓中堂閣下李鴻章對自己另眼看待。

    孫文此刻并非吳平所關心的對象。

     吳平稍一現身後便又消失了蹤影,但周榕倒是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孫文的眼前。

     “又見面了!本來就該會見面,畢竟這裡是唐人街嘛!” 周榕說道。

    然而,從他的眼神和态度便可看出對周圍保持着戒心。

     “我剛才見到吳平。

    ” 孫文說道。

     周榕曾提到吳平似乎懷疑他的行動。

    雖屬同一陣營,卻又派二人擔任同一件工作,讓二人彼此監視。

     清朝的官制亦是如此,設有兩廣(廣東與廣西)總督,又重複設廣東巡撫(省長)和廣西巡撫,此曰“相鉗(互相牽制)之制”。

    目的是防備其中一人過度獨強。

     密探的工作也是相同的相鉗之制,彼此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