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
關燈
小
中
大
!
之前孫文曾被陳牧師如此勸導過。
此時陳牧師現身客廳,邊握着孫文的手邊說道: “逸仙兄,上次我真是失禮!自己年少無知,卻又大言不慚,事後想起來真是汗顔不已。
還請你海涵,别放在心上。
” 陳翰芬是區鳳墀牧師的女婿,區牧師有好幾個女兒,最長的女兒嫁給廣州的醫師尹文楷。
在起義前,孫文每次離開香港,多半都會投宿于廣州的尹文楷家。
陳牧師稱孫文為“逸仙兄”并非隻是客套話。
所謂大言不慚之事,是指前次孫文來訪時,他所說的那番話: ——别再搞什麼革命了!請你為此地的二十萬唐人盡力吧! “真讓你見笑了!”陳翰芬接着說下去——“此地唐人的紛争,得由我自己來解決。
逸仙兄自有逸仙兄須完成的事業。
我先前竟然忘了這一點。
二十萬唐人的事情我自會處理,而唐山四億百姓之事就請你費心了。
” “你能諒解,真是令我高興。
二十萬與四億的數字其實也沒什麼好比較的……說老實話,你先前的那番話的确也曾讓我動搖心意。
現在我的決心還有些動搖。
我要鞭策自己朝着革命的道路前進。
” 孫文露出難掩内心高興的神情。
此次來訪對孫文而言,是橫越美洲大陸的出發點。
待這橫越大陸之旅結束後,自己的決心是否仍堅定不移?就連孫文也隻能賭賭看了。
他盤算着,若是決心仍有些動搖,那就留在美國。
若是堅定不移,那就繼續橫渡大西洋。
孫文伸手到懷中取出康德黎的住址。
——也不知是否能再相見…… 他喃喃自語道。
美國的唐人剛開始主要是居住在加州。
因此地是金礦和鐵路建設的源頭,也就是他們的工作地,所以當然無足為奇。
就連想對唐人進行革命宣傳的孫文也選定舊金山與薩克拉門托為主要舞台。
然而,所能召集起來的人群并不多,讓孫文也不禁感到悲觀。
縱然如此,他還是能找出樂觀的要素,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特長。
洪門弟兄所召集的聽衆大約十人,甚至還有更少的時候。
而與夏威夷的唐人相較,這些聽衆的理解程度相當低。
孫文必須采用連三歲小孩也能理解的方式做說明。
聽衆中甚至還有人不知道現今統治唐山的是異族滿洲人。
一切必須從頭教起,但這也讓教的人從中獲益匪淺。
有一天,洪門弟兄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子前來。
剛開始原本老實地坐在椅子上聽演講,但聽到一半便起身離席,說道: ——我要上廁所。
然後便扔下拐杖徑自走了。
——喂,不是跟你說了很多遍嗎?你不能走路哇! 洪門弟兄叫了起來。
事後孫文從洪門弟兄口中聽到原委。
那個出狀況的男子綽号“大油”,是廣東佛山人,十七八歲便來到此地,已經住了十年左右。
此人努力工作,等賺足了返鄉旅費及娶妻費用後,便在四年前搭船返國。
不幸的是,他在船上和人賭博,不但輸光了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
那應該是一場詐賭騙局,大油被押回舊金山,連船資也算進去成了欠款,被逼着從早工作到晚。
四年後大油終于還清欠債,無債一身輕可以回國,他去找洪門大哥們商量: ——我四肢健全,恐怕還會再被人賣去當苦力。
但若裝出一隻腳殘廢的樣子,就不會有人想騙我去賭博了吧。
所以此人才練習拄着拐杖走路。
類似此一程度的人便是孫文打交道的對象。
排斥外國人的風潮很早便興起。
早在一八五八年,加州議會便通過禁止中國人入境的法案。
但聯邦最高法院以如下理由判定其不成立: ——違背我國憲法之精神。
對日本而言,那是明治維新前十年之事,日本的移民尚未形成問題。
該法案的排斥對象是針對中國勞工。
中央太平洋鐵路工程完成後數年,美國國會組成加州中國勞工調查委員會,任命奧利弗·莫頓(OliverMorton)為主席。
那是一八七六年之事。
在公聽會上聽取有識者的證言,其中之一是加州居民也是前國會議員的镂斐迪(),此人曾擔任過駐清公使一職。
他的發言被國務卿西華()引用于報告中。
——中央太平洋鐵路有五分之四是由中國人建造的。
尤其是堤防建築等工程幾乎全由中國人承造。
理由之一是他們的工資低,之二是土地屬山間多濕區對健康有礙,盎格魯撒克遜人種不耐該等工作,雲雲。
委員會提出質詢,該工作若由白人取代,可否立即接手? ——若由白人接手,所耗時間恐将更久。
镂斐迪答道。
這番善意的發言并不能改變排擠中國勞工的既定方針。
為了符合憲法精神,對來自中國的商人和留學生不限人數皆表歡迎,僅對那些有搶走美國公民工作之虞的人進行調查。
在中國,此一“華工問題”亦釀成難題。
孫文幾乎整天都在忙着閱讀各種報紙。
上海的《申報》等通常遲一個月甚至兩個月才送到。
而以夏威夷興中會人士為主力的《檀山新報》當然比《申報》送來的早。
在舊金山,除唐人所經營者外,尚有由外國人所經營的華文報紙。
孫文懂英文,連英文報紙也在閱讀之列。
此時陳牧師現身客廳,邊握着孫文的手邊說道: “逸仙兄,上次我真是失禮!自己年少無知,卻又大言不慚,事後想起來真是汗顔不已。
還請你海涵,别放在心上。
” 陳翰芬是區鳳墀牧師的女婿,區牧師有好幾個女兒,最長的女兒嫁給廣州的醫師尹文楷。
在起義前,孫文每次離開香港,多半都會投宿于廣州的尹文楷家。
陳牧師稱孫文為“逸仙兄”并非隻是客套話。
所謂大言不慚之事,是指前次孫文來訪時,他所說的那番話: ——别再搞什麼革命了!請你為此地的二十萬唐人盡力吧! “真讓你見笑了!”陳翰芬接着說下去——“此地唐人的紛争,得由我自己來解決。
逸仙兄自有逸仙兄須完成的事業。
我先前竟然忘了這一點。
二十萬唐人的事情我自會處理,而唐山四億百姓之事就請你費心了。
” “你能諒解,真是令我高興。
二十萬與四億的數字其實也沒什麼好比較的……說老實話,你先前的那番話的确也曾讓我動搖心意。
現在我的決心還有些動搖。
我要鞭策自己朝着革命的道路前進。
” 孫文露出難掩内心高興的神情。
此次來訪對孫文而言,是橫越美洲大陸的出發點。
待這橫越大陸之旅結束後,自己的決心是否仍堅定不移?就連孫文也隻能賭賭看了。
他盤算着,若是決心仍有些動搖,那就留在美國。
若是堅定不移,那就繼續橫渡大西洋。
孫文伸手到懷中取出康德黎的住址。
——也不知是否能再相見…… 他喃喃自語道。
美國的唐人剛開始主要是居住在加州。
因此地是金礦和鐵路建設的源頭,也就是他們的工作地,所以當然無足為奇。
就連想對唐人進行革命宣傳的孫文也選定舊金山與薩克拉門托為主要舞台。
然而,所能召集起來的人群并不多,讓孫文也不禁感到悲觀。
縱然如此,他還是能找出樂觀的要素,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特長。
洪門弟兄所召集的聽衆大約十人,甚至還有更少的時候。
而與夏威夷的唐人相較,這些聽衆的理解程度相當低。
孫文必須采用連三歲小孩也能理解的方式做說明。
聽衆中甚至還有人不知道現今統治唐山的是異族滿洲人。
一切必須從頭教起,但這也讓教的人從中獲益匪淺。
有一天,洪門弟兄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子前來。
剛開始原本老實地坐在椅子上聽演講,但聽到一半便起身離席,說道: ——我要上廁所。
然後便扔下拐杖徑自走了。
——喂,不是跟你說了很多遍嗎?你不能走路哇! 洪門弟兄叫了起來。
事後孫文從洪門弟兄口中聽到原委。
那個出狀況的男子綽号“大油”,是廣東佛山人,十七八歲便來到此地,已經住了十年左右。
此人努力工作,等賺足了返鄉旅費及娶妻費用後,便在四年前搭船返國。
不幸的是,他在船上和人賭博,不但輸光了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
那應該是一場詐賭騙局,大油被押回舊金山,連船資也算進去成了欠款,被逼着從早工作到晚。
四年後大油終于還清欠債,無債一身輕可以回國,他去找洪門大哥們商量: ——我四肢健全,恐怕還會再被人賣去當苦力。
但若裝出一隻腳殘廢的樣子,就不會有人想騙我去賭博了吧。
所以此人才練習拄着拐杖走路。
類似此一程度的人便是孫文打交道的對象。
排斥外國人的風潮很早便興起。
早在一八五八年,加州議會便通過禁止中國人入境的法案。
但聯邦最高法院以如下理由判定其不成立: ——違背我國憲法之精神。
對日本而言,那是明治維新前十年之事,日本的移民尚未形成問題。
該法案的排斥對象是針對中國勞工。
中央太平洋鐵路工程完成後數年,美國國會組成加州中國勞工調查委員會,任命奧利弗·莫頓(OliverMorton)為主席。
那是一八七六年之事。
在公聽會上聽取有識者的證言,其中之一是加州居民也是前國會議員的镂斐迪(),此人曾擔任過駐清公使一職。
他的發言被國務卿西華()引用于報告中。
——中央太平洋鐵路有五分之四是由中國人建造的。
尤其是堤防建築等工程幾乎全由中國人承造。
理由之一是他們的工資低,之二是土地屬山間多濕區對健康有礙,盎格魯撒克遜人種不耐該等工作,雲雲。
委員會提出質詢,該工作若由白人取代,可否立即接手? ——若由白人接手,所耗時間恐将更久。
镂斐迪答道。
這番善意的發言并不能改變排擠中國勞工的既定方針。
為了符合憲法精神,對來自中國的商人和留學生不限人數皆表歡迎,僅對那些有搶走美國公民工作之虞的人進行調查。
在中國,此一“華工問題”亦釀成難題。
孫文幾乎整天都在忙着閱讀各種報紙。
上海的《申報》等通常遲一個月甚至兩個月才送到。
而以夏威夷興中會人士為主力的《檀山新報》當然比《申報》送來的早。
在舊金山,除唐人所經營者外,尚有由外國人所經營的華文報紙。
孫文懂英文,連英文報紙也在閱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