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
關燈
小
中
大
反清複明是什麼意思,真要明白的話,那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呢!……”
周榕比出砍頭的手勢。
“我打算在這裡待兩三天,再搭火車往東行。
目的地是紐約。
” 孫文說道。
将目的地及行程告訴跟監者似乎有些奇怪,但孫文認為這樣最省事。
“火車票呢?” “還沒買。
打算托聯勝的老闆代勞。
” “那好!也可坐馬車去,不過總該沿着同胞的血淚印迹走才好。
” “聯勝的老闆最近好像很忙。
今天也還沒見到他的影子。
” “那就由我代勞吧!” “不,那畢竟有些奇怪。
”孫文苦笑着說——“你應該是在我的後面跟監才對吧!若由你代勞,那豈不是很奇怪?” “哈哈哈,再怎麼說都是奇怪了些。
那就拜托那位牧師吧!那個陳先生,也就是陳翰芬先生,這樣就沒問題了。
” “咦?你竟然連這個也知道?” 孫文望了一下周榕的臉孔。
陳翰芬是一位牧師,在唐人之間當然是知名人物。
尤其是舊金山的基督教徒幾乎無人不知。
然而,就連當地的教友也幾乎無人知道,陳翰芬的嶽父便是孫文的漢文老師區鳳墀。
陳牧師行事低調,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妻子是廣州有名的區牧師之女。
區鳳墀曾在柏林大學教漢語。
從夏威夷返回的孫文懂得英語,但與同年齡的人相比,國文(即漢文)尤其是古文的能力就恐怕落後甚多,因而才敦請區牧師特别做個人輔導。
另外孫文在香港接受洗禮時,用“日新”當受洗名,後來區牧師認為“逸仙”之名較佳,所以後來便一直沿用此名。
對方既是老師,也是幫自己命名的長輩,就連在廣州挂起“農學會”招牌開始活動時,也是由他幫忙撰寫計劃書。
“我既然有工作在身,該調查的事還是得調查啊!” 周榕說道。
“你一個人獨立工作嗎?” 聽孫文這樣問起,周榕臉色略微一變,但立即恢複正常,答道: “你是在說吳平吧?那跟我可沒有關系……不,或許也可能大有關系。
他似乎是被派來監視我的。
” “這麼說來,要是被發現你跟我彼此商量,豈非糟了?” “不打緊!那家夥今天要在舊金山出席另一場###。
吳平那家夥自以為了不起,像孫某某這樣的人還隻是無名小卒,不可能會緊盯着不放。
這次他還得跟更要緊的人攀關系,所以在那條線必須全力以赴。
” 周榕說完這話,吐了一口痰。
“哈哈,聽說先前到俄國去的李鴻章在返國時會繞道美國。
” “沒錯!比起你孫文,中堂閣下重要多矣。
或許他會因此而升官發财。
吳平現在一心想博取中堂的青睐,可沒閑工夫管什麼孫文呢!” “其子經方和秘書羅豐祿也會相伴随行吧?……” 孫文憶起往事,前年在日清戰争之前,他曾在天津通過羅豐祿遞上“上李鴻章書”。
事實上,香港的何啟為悼念亡妻雅麗氏而蓋了一間紀念醫院,并設立了附屬其下的“西醫書院”,而李鴻章則列名名譽理事。
此事進展相當順利。
因而,在遞交進言書之際,孫文特地在口頭上附加了一句“在下是中堂閣下擔任名譽理事之西醫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拜托羅豐祿代為轉達。
羅豐祿是否轉達了這句話倒是不得而知。
孫文跟他也僅見面十分鐘。
既然見了面,至少證明他不認為孫文是個怪人吧。
那是前年六月之事,距今已有兩年之久。
從那時算起不到半年,孫文便在夏威夷組織了興中會。
他已經徹底看破了清朝。
“曆史的潮流極其快速。
實在不虛!” 周榕說道。
“那麼陳牧師之處的火車一事就拜托你了。
” 孫文起身。
“以後若再像這樣見面恐怕不妥。
若有必要,我會主動跟你接觸。
” 周榕說完這話,起身飛快環顧了一下四周。
在美國與墨西哥的戰争結束那年(一八四八),舊金山的人口僅不過八百人。
一八六○年來訪的日本“鹹臨丸”上的人們聽當地人在解說時提到舊金山是個人口六萬二千人的城市,便記載下所聽到的數字。
人口為何會在短時間内急遽增加呢?乃因那時候剛巧在東郊的内華達山脈(SierraNevada)發現金礦而掀起一片淘金熱。
淘金熱退燒後,又開始興起建設大陸橫貫鐵路潮,這些都是以舊金山為根據地。
繼淘金熱之後,唐人勞工再度提供了主要的勞動力。
中央太平洋鐵路于一八六九年竣工。
那時金礦也已被采光了。
那麼在此勞動的唐人往後将何去何從呢? 故國唐山雖太平天國之亂已平,但治安仍未恢複,到處都有盜賊橫行。
一根根枕木皆含着華人血淚的中央太平洋鐵路,載着大叫“中國人滾回去”的白人由東向西遷移。
排斥唐人的一個團體“反苦力聯盟”就在此時成立,排華的聲浪越來越高漲。
(必須盡早推翻大清王朝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
最要緊之事莫過于此。
) 走在通往陳牧師家的舊金山街道上,孫文顯得有些興奮。
——既然你會說英語,那何不就遷居此地,為這裡的唐人盡力呢?不必苛責那些為了小事便喧嘩打架的唐人。
我相信你做得到。
别再提什麼革命、暴動的
“我打算在這裡待兩三天,再搭火車往東行。
目的地是紐約。
” 孫文說道。
将目的地及行程告訴跟監者似乎有些奇怪,但孫文認為這樣最省事。
“火車票呢?” “還沒買。
打算托聯勝的老闆代勞。
” “那好!也可坐馬車去,不過總該沿着同胞的血淚印迹走才好。
” “聯勝的老闆最近好像很忙。
今天也還沒見到他的影子。
” “那就由我代勞吧!” “不,那畢竟有些奇怪。
”孫文苦笑着說——“你應該是在我的後面跟監才對吧!若由你代勞,那豈不是很奇怪?” “哈哈哈,再怎麼說都是奇怪了些。
那就拜托那位牧師吧!那個陳先生,也就是陳翰芬先生,這樣就沒問題了。
” “咦?你竟然連這個也知道?” 孫文望了一下周榕的臉孔。
陳翰芬是一位牧師,在唐人之間當然是知名人物。
尤其是舊金山的基督教徒幾乎無人不知。
然而,就連當地的教友也幾乎無人知道,陳翰芬的嶽父便是孫文的漢文老師區鳳墀。
陳牧師行事低調,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妻子是廣州有名的區牧師之女。
區鳳墀曾在柏林大學教漢語。
從夏威夷返回的孫文懂得英語,但與同年齡的人相比,國文(即漢文)尤其是古文的能力就恐怕落後甚多,因而才敦請區牧師特别做個人輔導。
另外孫文在香港接受洗禮時,用“日新”當受洗名,後來區牧師認為“逸仙”之名較佳,所以後來便一直沿用此名。
對方既是老師,也是幫自己命名的長輩,就連在廣州挂起“農學會”招牌開始活動時,也是由他幫忙撰寫計劃書。
“我既然有工作在身,該調查的事還是得調查啊!” 周榕說道。
“你一個人獨立工作嗎?” 聽孫文這樣問起,周榕臉色略微一變,但立即恢複正常,答道: “你是在說吳平吧?那跟我可沒有關系……不,或許也可能大有關系。
他似乎是被派來監視我的。
” “這麼說來,要是被發現你跟我彼此商量,豈非糟了?” “不打緊!那家夥今天要在舊金山出席另一場###。
吳平那家夥自以為了不起,像孫某某這樣的人還隻是無名小卒,不可能會緊盯着不放。
這次他還得跟更要緊的人攀關系,所以在那條線必須全力以赴。
” 周榕說完這話,吐了一口痰。
“哈哈,聽說先前到俄國去的李鴻章在返國時會繞道美國。
” “沒錯!比起你孫文,中堂閣下重要多矣。
或許他會因此而升官發财。
吳平現在一心想博取中堂的青睐,可沒閑工夫管什麼孫文呢!” “其子經方和秘書羅豐祿也會相伴随行吧?……” 孫文憶起往事,前年在日清戰争之前,他曾在天津通過羅豐祿遞上“上李鴻章書”。
事實上,香港的何啟為悼念亡妻雅麗氏而蓋了一間紀念醫院,并設立了附屬其下的“西醫書院”,而李鴻章則列名名譽理事。
此事進展相當順利。
因而,在遞交進言書之際,孫文特地在口頭上附加了一句“在下是中堂閣下擔任名譽理事之西醫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拜托羅豐祿代為轉達。
羅豐祿是否轉達了這句話倒是不得而知。
孫文跟他也僅見面十分鐘。
既然見了面,至少證明他不認為孫文是個怪人吧。
那是前年六月之事,距今已有兩年之久。
從那時算起不到半年,孫文便在夏威夷組織了興中會。
他已經徹底看破了清朝。
“曆史的潮流極其快速。
實在不虛!” 周榕說道。
“那麼陳牧師之處的火車一事就拜托你了。
” 孫文起身。
“以後若再像這樣見面恐怕不妥。
若有必要,我會主動跟你接觸。
” 周榕說完這話,起身飛快環顧了一下四周。
在美國與墨西哥的戰争結束那年(一八四八),舊金山的人口僅不過八百人。
一八六○年來訪的日本“鹹臨丸”上的人們聽當地人在解說時提到舊金山是個人口六萬二千人的城市,便記載下所聽到的數字。
人口為何會在短時間内急遽增加呢?乃因那時候剛巧在東郊的内華達山脈(SierraNevada)發現金礦而掀起一片淘金熱。
淘金熱退燒後,又開始興起建設大陸橫貫鐵路潮,這些都是以舊金山為根據地。
繼淘金熱之後,唐人勞工再度提供了主要的勞動力。
中央太平洋鐵路于一八六九年竣工。
那時金礦也已被采光了。
那麼在此勞動的唐人往後将何去何從呢? 故國唐山雖太平天國之亂已平,但治安仍未恢複,到處都有盜賊橫行。
一根根枕木皆含着華人血淚的中央太平洋鐵路,載着大叫“中國人滾回去”的白人由東向西遷移。
排斥唐人的一個團體“反苦力聯盟”就在此時成立,排華的聲浪越來越高漲。
(必須盡早推翻大清王朝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
最要緊之事莫過于此。
) 走在通往陳牧師家的舊金山街道上,孫文顯得有些興奮。
——既然你會說英語,那何不就遷居此地,為這裡的唐人盡力呢?不必苛責那些為了小事便喧嘩打架的唐人。
我相信你做得到。
别再提什麼革命、暴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