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山
關燈
小
中
大
江英華是孫文唯一的同屆生,雖也幫忙革命工作,但孫文對他的期待卻是,對外地的華僑宣傳革命精神并募集革命資金。
江英華其後在婆羅洲的山打根開業行醫,被譽為名醫。
他與孫文互有書信往來,友情一如以往。
關景良的父親是倫敦教會的牧師,借由信仰,孫文與關景良成為終生摯友。
在西醫書院雖是同屆入學的第一屆學生,但他晚了一年畢業。
畢業後,他任職江南沿江炮台的醫務官,随後在香港開業。
至于鐘工宇,在興中會創立時,因其妻染病而無暇他顧。
不久其妻過世,他又新娶一婦。
當孫文再度見到他時,他正熱衷于計劃蓋一間新式的制粉工廠。
“緊要關頭究竟是何時?” 鐘工宇問孫文。
“不想再擋子彈、原本的夥伴萌生私欲而熱衷于金錢與權勢之時。
” 孫文雙肩一松,如此答道。
“在秘密從事運動時是否最快樂?” 鐘工宇喃喃說道。
“我還是聽從你的意見,拉攏阿芳一事就作罷了。
” 孫文解決掉一個問題。
他聽從鐘工宇的意見,覺得别拉攏阿芳比較好。
夏威夷有數萬唐人,其中當然有大富翁。
唐人陳國芳以阿芳之名廣為人知。
唐人在入境之際登錄姓名時,常隻寫二字。
CHUN(陳)FONG(芳)。
但夏威夷當局依歐美慣例,将後面的名字當成姓氏。
冠以“阿”字稱呼人表親昵之意。
名字“芳”竟然變成了姓氏,但陳國芳絲毫不介意。
——入鄉随俗嘛! 他說道。
這話也成了芳家的調調。
阿芳并非不識字,相反地,他還是個相當有墨水的學者。
他是以商人身份移居夏威夷,不同于一般唐人以甘蔗田苦力的身份到此。
小說家傑克·倫敦(JackLondon)所著ChunAhChun一書據說就是以阿芳為書中主角,獨樹一格。
但從甘蔗園裡懼怕主人鞭子的苦力一躍而出人頭地的情節,則是傑克·倫敦虛構出來的。
阿芳後來還成了音樂劇的主角,在劇中他有十三個女兒。
現實生活裡的阿芳則有四個兒子和十二個女兒。
孫文避免和這位大富翁阿芳接觸。
他聽從台灣友人林炳文的忠告。
“阿芳已經退休并返國。
直到數年前他還擔任大清國的駐夏威夷名譽領事一職。
雖說隻是個虛銜,但總是個清朝官員,你若去勸這人造反,那豈非奇怪?光是勸誘就夠讓他覺得煩,有可能在擔心之餘向官府密告。
就算阿芳本人度量大不做暗事,但管家等人卻都是膽小怕事呢。
别,别,你别去勸阿芳。
” 林炳文說道。
“阿芳應該已取得美國國籍了……” “取得美國國籍就不必怕清朝官員。
的确,阿芳本人可能是。
但在故鄉還有許多阿芳的親戚。
而且别忘了,想從阿芳身上榨出油水的官員也是一大串呢!” “明白了。
多謝忠告!”孫文說道——“哈哈哈。
一來到夏威夷,總覺得警覺性好像放松了。
” “大概吧。
就連跟夏威夷毫無淵源的我,一到此地也覺得一下子放松了。
是否因為跟我的故鄉台灣有些類似呢?” 林炳文說道。
“今後不會再找過度有錢的人當對象。
雖急欲籌得軍費,但也隻好暫且忍耐。
” 孫文仰頭望着天井說道。
“或許未必有多大用處,但還是應該求助于洪門中人。
至少他們不會出賣别人……明白了嗎?用處雖不大,但也不會被出賣。
一開始若能這樣想就好了。
嗯,我嗎?我喜歡此地,所以決定暫時留在這裡。
” 林炳文說道。
在同時間剪掉辮子,但林炳文的頭發長得最密。
“對那些擁有較多卻又害怕失去的人,從一開始我便不跟他們打交道。
隻是基于軍費問題,我才多方考慮。
” 孫文環抱着雙臂。
——士大夫(高等官僚及其階層)不可入夥。
這是自廣州起義以來孫文一向的原則。
人員來路依賴會黨。
從良莠不齊的會黨中挑選出“良玉”,負責此一任務的便是鄭士良。
孫文決定讓會黨成為夏威夷興中會的主幹。
林炳文對此亦表同意,他口中的洪門便是指會黨。
隻是鄭士良所接觸的會黨與在夏威夷所說的洪門大有差别。
總之,就是熱度有差别。
不僅廣州,在清朝統治下的土地皆禁止結社。
在這塊由少數者統治多數者的土地上,統治者極度害怕百姓的團結,這是因為攸關政權的存亡。
故而取締結社之事一向嚴格執行。
然而,夏威夷一來遠離中國本土,二來又無法律禁止結社。
因此,也沒什麼取締之事可言。
與在鎮壓中求生存的中國本土會黨相較,夏威夷簡直感受不到絲毫壓迫。
正如林炳文所言,在比夏威夷更遠的美國,那種緊張感就更淡薄了。
據說居留美國的唐人有七成是洪門中人,亦即會黨人士。
一般人稱同鄉聚集為會,那是銀會,也就是标會。
既無遭到鎮壓的疑慮,當然也就缺乏秘密###的緊張感。
要去到那樣的地方進行革命宣傳,可真是件辛苦之事。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會黨###和标會###之間的差别,隻知那是個類似結社的團體,而一味與團體成員拉關系。
江英華其後在婆羅洲的山打根開業行醫,被譽為名醫。
他與孫文互有書信往來,友情一如以往。
關景良的父親是倫敦教會的牧師,借由信仰,孫文與關景良成為終生摯友。
在西醫書院雖是同屆入學的第一屆學生,但他晚了一年畢業。
畢業後,他任職江南沿江炮台的醫務官,随後在香港開業。
至于鐘工宇,在興中會創立時,因其妻染病而無暇他顧。
不久其妻過世,他又新娶一婦。
當孫文再度見到他時,他正熱衷于計劃蓋一間新式的制粉工廠。
“緊要關頭究竟是何時?” 鐘工宇問孫文。
“不想再擋子彈、原本的夥伴萌生私欲而熱衷于金錢與權勢之時。
” 孫文雙肩一松,如此答道。
“在秘密從事運動時是否最快樂?” 鐘工宇喃喃說道。
“我還是聽從你的意見,拉攏阿芳一事就作罷了。
” 孫文解決掉一個問題。
他聽從鐘工宇的意見,覺得别拉攏阿芳比較好。
夏威夷有數萬唐人,其中當然有大富翁。
唐人陳國芳以阿芳之名廣為人知。
唐人在入境之際登錄姓名時,常隻寫二字。
CHUN(陳)FONG(芳)。
但夏威夷當局依歐美慣例,将後面的名字當成姓氏。
冠以“阿”字稱呼人表親昵之意。
名字“芳”竟然變成了姓氏,但陳國芳絲毫不介意。
——入鄉随俗嘛! 他說道。
這話也成了芳家的調調。
阿芳并非不識字,相反地,他還是個相當有墨水的學者。
他是以商人身份移居夏威夷,不同于一般唐人以甘蔗田苦力的身份到此。
小說家傑克·倫敦(JackLondon)所著ChunAhChun一書據說就是以阿芳為書中主角,獨樹一格。
但從甘蔗園裡懼怕主人鞭子的苦力一躍而出人頭地的情節,則是傑克·倫敦虛構出來的。
阿芳後來還成了音樂劇的主角,在劇中他有十三個女兒。
現實生活裡的阿芳則有四個兒子和十二個女兒。
孫文避免和這位大富翁阿芳接觸。
他聽從台灣友人林炳文的忠告。
“阿芳已經退休并返國。
直到數年前他還擔任大清國的駐夏威夷名譽領事一職。
雖說隻是個虛銜,但總是個清朝官員,你若去勸這人造反,那豈非奇怪?光是勸誘就夠讓他覺得煩,有可能在擔心之餘向官府密告。
就算阿芳本人度量大不做暗事,但管家等人卻都是膽小怕事呢。
别,别,你别去勸阿芳。
” 林炳文說道。
“阿芳應該已取得美國國籍了……” “取得美國國籍就不必怕清朝官員。
的确,阿芳本人可能是。
但在故鄉還有許多阿芳的親戚。
而且别忘了,想從阿芳身上榨出油水的官員也是一大串呢!” “明白了。
多謝忠告!”孫文說道——“哈哈哈。
一來到夏威夷,總覺得警覺性好像放松了。
” “大概吧。
就連跟夏威夷毫無淵源的我,一到此地也覺得一下子放松了。
是否因為跟我的故鄉台灣有些類似呢?” 林炳文說道。
“今後不會再找過度有錢的人當對象。
雖急欲籌得軍費,但也隻好暫且忍耐。
” 孫文仰頭望着天井說道。
“或許未必有多大用處,但還是應該求助于洪門中人。
至少他們不會出賣别人……明白了嗎?用處雖不大,但也不會被出賣。
一開始若能這樣想就好了。
嗯,我嗎?我喜歡此地,所以決定暫時留在這裡。
” 林炳文說道。
在同時間剪掉辮子,但林炳文的頭發長得最密。
“對那些擁有較多卻又害怕失去的人,從一開始我便不跟他們打交道。
隻是基于軍費問題,我才多方考慮。
” 孫文環抱着雙臂。
——士大夫(高等官僚及其階層)不可入夥。
這是自廣州起義以來孫文一向的原則。
人員來路依賴會黨。
從良莠不齊的會黨中挑選出“良玉”,負責此一任務的便是鄭士良。
孫文決定讓會黨成為夏威夷興中會的主幹。
林炳文對此亦表同意,他口中的洪門便是指會黨。
隻是鄭士良所接觸的會黨與在夏威夷所說的洪門大有差别。
總之,就是熱度有差别。
不僅廣州,在清朝統治下的土地皆禁止結社。
在這塊由少數者統治多數者的土地上,統治者極度害怕百姓的團結,這是因為攸關政權的存亡。
故而取締結社之事一向嚴格執行。
然而,夏威夷一來遠離中國本土,二來又無法律禁止結社。
因此,也沒什麼取締之事可言。
與在鎮壓中求生存的中國本土會黨相較,夏威夷簡直感受不到絲毫壓迫。
正如林炳文所言,在比夏威夷更遠的美國,那種緊張感就更淡薄了。
據說居留美國的唐人有七成是洪門中人,亦即會黨人士。
一般人稱同鄉聚集為會,那是銀會,也就是标會。
既無遭到鎮壓的疑慮,當然也就缺乏秘密###的緊張感。
要去到那樣的地方進行革命宣傳,可真是件辛苦之事。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會黨###和标會###之間的差别,隻知那是個類似結社的團體,而一味與團體成員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