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貨箱的中型卡車和一輛舊箱形普吉奧轎車(譯注:一種法國轎車。
)在那裡等待開船。
我買票上船,剛在甲闆席擠坐下來,将船固定在碼頭的纜繩便被解開,馬達發出租重的轟鳴。
我籲了口氣,仰望天空。
往下隻消等這艘船把我送往要去的小島就行了。
我脫掉吸足了汗和灰的布外衣,疊起放進手提包。
時值傍晚五時,太陽仍高懸中天,光線銳不可當。
不過在帆布篷下任憑船頭吹來的風拂掠身體,我還是感覺得出心情正一點點趨于平靜。
在成田機場休息室俘虜我的悒郁念頭已不翼而飛,唯獨苦澀的餘味多少剩在嘴裡。
我所去的島作為旅遊點看來不怎麼熱門,甲闆上遊客模樣的人屈指可數。
乘客大半是去羅得島辦完日常瑣事回來的本地人,多是老人。
他們簡直像對待容易受傷的動物似的,把買的東西小心放在腳下,臉上不約而同地溝壑縱橫,不約而同地缺乏表情。
熾熱的太陽和嚴酷的體力勞動已把表情從他們臉上劫掠一空。
年輕士兵也有幾個,眼睛還像孩子一樣清澈,卡其軍用襯衫的背部黑乎乎地沁出汗水。
兩名嬉皮士風度的遊客懷抱背囊癱坐在地闆上,兩人都很瘦,腿長長的,目光咄咄逼人。
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長裙希臘姑娘,眸子又黑又深,一種頗有命中注定意味的美。
她任憑風拂動長發,津津有味地向身邊女友說着什麼,嘴角始終挂着柔和的微笑,俨然在暗示美好事物的所在。
大大的金屬耳飾不時迎着陽光燦然一閃。
年輕士兵手扶甲闆欄杆,以甚為深沉的神情一邊吸煙一邊不時往姑娘那邊發送短促的視線。
我喝着在小賣部買的檸檬汽水,眺望一色湛藍的海面和海面上浮現的小島。
幾乎所有的島都稱不上島而更近乎岩體,上面無人,無水,無植物,獨有白色的海鳥蹲在頂端搜尋魚影,船通過時鳥們也不屑一顧。
波浪拍打岩體底端,四濺的浪花鑲着耀眼的白邊。
時而也可見到有人居住的島,上面稀稀拉拉長着看樣子甚是健壯的樹木,白牆民居散布在斜坡上。
不大的海灣裡漂浮着深色鮮豔的小艇,高聳的桅杆在波濤中劃着弧形。
坐在我旁邊的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勸我吸煙,我用手勢表示不吸、謝謝。
他代之以薄荷口香糖相勸,我高興地接過,嚼着繼續眼望大海。
渡輪抵島時已過七點。
陽光的強度到底有所收斂,但夏日的天空依然光朗朗的,或者莫如說反倒愈發亮麗。
港口建築物的白牆上用黑漆漆的大字寫出島名,俨然門牌。
船一靠碼頭,提着東西的乘客便一個個排隊下棧橋。
港前是露天咖啡館,接船的人在那裡等待要接的人下來。
我下船就搜索敏的姿影,但找不見像是她的女子。
幾個民家客店經營者搭話問我是不是找住處,每次我都搖頭說不是,但他們還是把名片塞到我手裡。
人們下了船後朝各自方向散去。
買東西回來的人回自己的家,遊客去了某處的賓館或民家客店。
接船的人也碰上要接的什麼人,擁抱或握手一陣子後結伴去哪裡消失了。
兩輛卡車和一輛箱形普吉奧轎車也已下船,丢下引擎聲疾馳而去。
受好奇心驅使聚集來的貓們狗們也不覺之間無影無蹤。
最後剩下來的隻有閑着沒事的一夥曬黑的老人和我——提一個與場合不符的塑膠體育包的我。
我在咖啡館桌旁坐下,要了杯冰紅茶,開始考慮下一步怎麼辦。
但怎麼辦也辦不了。
夜即将來臨,又摸不着東南西北。
眼下在這裡我能做的事一件也沒有。
若再等一會兒也誰都不來,隻能先在哪裡投宿,明天早班船時間再來此一次。
我不認為敏會由于一時疏忽而讓我撲空。
因為按堇的說法,她是個十分小心謹慎、中規中矩的女性。
倘來不成碼頭,應有某種緣由才是。
或者敏沒以為我會來得這麼快也有可能。
肚子餓得不行,洶湧的空腹感,似乎身體的另一側都隐約可見了。
大概身體這才意識到出海後光知道猛吸新鮮空氣而從早到晚還什麼都沒投入胃囊。
但我不想錯過敏,決定再在這咖啡館忍耐一會兒。
時而有當地人從我面前走過,不無新奇地往我臉掃上一眼。
我在咖啡館旁邊的書報攤上買了一本關于小島曆史和地理的英文小冊子,邊翻看邊喝味道怪異的咖啡。
島上人口三千至六千,因季節而異。
遊客增多的夏季人口多少上浮,冬季随着人們外出打工而下降。
島上無像樣的産業,農作物也有限,出産的無非橄榄和幾種水果而已。
其餘是漁業和采海綿。
所以,進入本世紀後不少居民移居美國,其中多數住在佛羅裡達,因為漁業和采海綿的經驗能派上用場。
據說佛羅裡達有個名字取自他們島名的小鎮。
島的山頂上有軍用雷達設施。
我現在所在的民用港附近的另一小港供軍事警備艇出入。
因為距土耳其國境近,要防備對方犯境和走私,所以街上可以見到軍人。
若同土耳其發生糾紛(實際上也小摩擦不斷),船隻出入便頻繁起來。
公元前,希臘文明曾包籠在曆史榮光之中——在那
)在那裡等待開船。
我買票上船,剛在甲闆席擠坐下來,将船固定在碼頭的纜繩便被解開,馬達發出租重的轟鳴。
我籲了口氣,仰望天空。
往下隻消等這艘船把我送往要去的小島就行了。
我脫掉吸足了汗和灰的布外衣,疊起放進手提包。
時值傍晚五時,太陽仍高懸中天,光線銳不可當。
不過在帆布篷下任憑船頭吹來的風拂掠身體,我還是感覺得出心情正一點點趨于平靜。
在成田機場休息室俘虜我的悒郁念頭已不翼而飛,唯獨苦澀的餘味多少剩在嘴裡。
我所去的島作為旅遊點看來不怎麼熱門,甲闆上遊客模樣的人屈指可數。
乘客大半是去羅得島辦完日常瑣事回來的本地人,多是老人。
他們簡直像對待容易受傷的動物似的,把買的東西小心放在腳下,臉上不約而同地溝壑縱橫,不約而同地缺乏表情。
熾熱的太陽和嚴酷的體力勞動已把表情從他們臉上劫掠一空。
年輕士兵也有幾個,眼睛還像孩子一樣清澈,卡其軍用襯衫的背部黑乎乎地沁出汗水。
兩名嬉皮士風度的遊客懷抱背囊癱坐在地闆上,兩人都很瘦,腿長長的,目光咄咄逼人。
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長裙希臘姑娘,眸子又黑又深,一種頗有命中注定意味的美。
她任憑風拂動長發,津津有味地向身邊女友說着什麼,嘴角始終挂着柔和的微笑,俨然在暗示美好事物的所在。
大大的金屬耳飾不時迎着陽光燦然一閃。
年輕士兵手扶甲闆欄杆,以甚為深沉的神情一邊吸煙一邊不時往姑娘那邊發送短促的視線。
我喝着在小賣部買的檸檬汽水,眺望一色湛藍的海面和海面上浮現的小島。
幾乎所有的島都稱不上島而更近乎岩體,上面無人,無水,無植物,獨有白色的海鳥蹲在頂端搜尋魚影,船通過時鳥們也不屑一顧。
波浪拍打岩體底端,四濺的浪花鑲着耀眼的白邊。
時而也可見到有人居住的島,上面稀稀拉拉長着看樣子甚是健壯的樹木,白牆民居散布在斜坡上。
不大的海灣裡漂浮着深色鮮豔的小艇,高聳的桅杆在波濤中劃着弧形。
坐在我旁邊的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勸我吸煙,我用手勢表示不吸、謝謝。
他代之以薄荷口香糖相勸,我高興地接過,嚼着繼續眼望大海。
渡輪抵島時已過七點。
陽光的強度到底有所收斂,但夏日的天空依然光朗朗的,或者莫如說反倒愈發亮麗。
港口建築物的白牆上用黑漆漆的大字寫出島名,俨然門牌。
船一靠碼頭,提着東西的乘客便一個個排隊下棧橋。
港前是露天咖啡館,接船的人在那裡等待要接的人下來。
我下船就搜索敏的姿影,但找不見像是她的女子。
幾個民家客店經營者搭話問我是不是找住處,每次我都搖頭說不是,但他們還是把名片塞到我手裡。
人們下了船後朝各自方向散去。
買東西回來的人回自己的家,遊客去了某處的賓館或民家客店。
接船的人也碰上要接的什麼人,擁抱或握手一陣子後結伴去哪裡消失了。
兩輛卡車和一輛箱形普吉奧轎車也已下船,丢下引擎聲疾馳而去。
受好奇心驅使聚集來的貓們狗們也不覺之間無影無蹤。
最後剩下來的隻有閑着沒事的一夥曬黑的老人和我——提一個與場合不符的塑膠體育包的我。
我在咖啡館桌旁坐下,要了杯冰紅茶,開始考慮下一步怎麼辦。
但怎麼辦也辦不了。
夜即将來臨,又摸不着東南西北。
眼下在這裡我能做的事一件也沒有。
若再等一會兒也誰都不來,隻能先在哪裡投宿,明天早班船時間再來此一次。
我不認為敏會由于一時疏忽而讓我撲空。
因為按堇的說法,她是個十分小心謹慎、中規中矩的女性。
倘來不成碼頭,應有某種緣由才是。
或者敏沒以為我會來得這麼快也有可能。
肚子餓得不行,洶湧的空腹感,似乎身體的另一側都隐約可見了。
大概身體這才意識到出海後光知道猛吸新鮮空氣而從早到晚還什麼都沒投入胃囊。
但我不想錯過敏,決定再在這咖啡館忍耐一會兒。
時而有當地人從我面前走過,不無新奇地往我臉掃上一眼。
我在咖啡館旁邊的書報攤上買了一本關于小島曆史和地理的英文小冊子,邊翻看邊喝味道怪異的咖啡。
島上人口三千至六千,因季節而異。
遊客增多的夏季人口多少上浮,冬季随着人們外出打工而下降。
島上無像樣的産業,農作物也有限,出産的無非橄榄和幾種水果而已。
其餘是漁業和采海綿。
所以,進入本世紀後不少居民移居美國,其中多數住在佛羅裡達,因為漁業和采海綿的經驗能派上用場。
據說佛羅裡達有個名字取自他們島名的小鎮。
島的山頂上有軍用雷達設施。
我現在所在的民用港附近的另一小港供軍事警備艇出入。
因為距土耳其國境近,要防備對方犯境和走私,所以街上可以見到軍人。
若同土耳其發生糾紛(實際上也小摩擦不斷),船隻出入便頻繁起來。
公元前,希臘文明曾包籠在曆史榮光之中——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