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務台,結果得知壓根兒就不存在成田直飛雅典的航班。
幾經周折,買到了KLM(譯注:KoninklikeLuchtvaartMaatschappij之略,荷蘭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飛往阿姆斯特丹的商務艙票。
從那裡可以轉飛雅典。
到雅典再轉乘奧林匹克航空的國内航線直飛羅得島。
KLM可以代為訂票。
隻要不出問題,轉乘兩次應該算是相約順利的了,至少時間上是最佳方案。
回程日期随便,從出發算起三個月内哪-天都可以。
我用信用卡付了票款。
“有托運行李嗎?”我說沒有。
到起飛還有一段時間,便在機場餐廳吃了早餐。
我用銀行卡提出現金,換成美元旅行支票。
之後在候機廳書店裡買了一本希臘旅行指南。
小冊子固然沒有敏所在的小島的名稱,但我需要了解關于希臘貨币、當地情況和氣候方面的基礎知識。
除了古代史和幾部戲劇,我對希臘這個國家所知無多,如同對木星的地質和法拉利車的引擎一樣。
在此之前根本都沒想過自己會有希臘之行,至少在這天淩晨兩點以前沒想過。
快中午時我給一個要好的同事打電話,說自己一個親戚發生不幸,要離開東京一個星期,學校裡的事請她代勞。
“好的。
”她說。
以前我們也曾這樣相互關照過幾次,不用費唇舌。
“那,到哪兒去呢?”她問。
“四國。
”我說。
畢竟不好說這就去雅典。
“夠遠的啦。
不過開學可要趕回來喲。
可以的話,買點特産回來。
”她說。
“那自然。
”我說。
這個事後怎麼都有辦法可想。
我走去商務艙用的休息室,賤進沙發睡一小會兒。
睡得不實。
世界失去了現實性的核心。
色彩有欠自然,細部了無生機,背景是紙糊的,星星是銀紙剪的,漿糊和釘頭觸目可見。
不對傳來播音員的聲音:“乘坐法國航空275航班飛往巴黎的旅客……”我在這沒有脈絡的睡眠中——或者不完全的覺醒中——思考着堇。
我和她一起經曆過的種種時間和空間猶如舊記錄片一般斷斷續續浮上心間。
但置身于這衆多旅客熙來攘往的機場的喧嚣聲中,我和堇共同擁有的世界顯得寒伧凄涼、半死不活、零亂不堪。
我們兩人都不具有像樣的智慧,又沒有加以彌補的本領,沒有指望得上的靠山。
我們無限地接近于零,我們這一存在微不足道,不過從一個“無”被沖往下一個“無”罷了。
不快的汗出得我睜開眼睛,浸濕的襯衫黏糊糊地貼在胸口。
全身乏力,雙腿腫脹,感覺就像一口吞掉了陰沉沉的天空。
臉色大概相當難看。
休息室女服務員走過時擔心地問我要不要緊。
“不要緊,隻是有點中暑。
”我說。
她問要不要拿冷飲,我想了想,請她拿啤酒來。
她拿來冷毛巾、喜力啤酒和一袋鹹幹花生。
擦去臉上的汗,喝去一半啤酒,心情多少有所恢複,又得以睡了一小會兒。
飛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基本準時飛離成田機場,越過北冰洋,降落在阿姆斯特丹。
這時間裡,為了再睡一覺,我喝了兩杯威士忌,醒來吃了一點晚飯。
由于幾乎沒有食欲,早飯沒要。
我懶得想沒用的事,醒着的時間大多看康拉德。
換乘了飛機,在雅典機場下機,移去相鄰的候機廳,幾乎沒等就上了飛往羅得島的波音727。
機艙裡擠滿世界各地眉飛色舞的年輕人,全都曬得可觀,身上全都是T恤、開襟背心和半截牛仔褲。
男的大多留須(或忘記刮了),亂蓬蓬的長發在腦後紮成一束。
我這身打扮——米黃色短褲、白色半袖馬球衫、深藍色布茄克顯得不合場合,令人局促不安。
連太陽鏡都忘了帶來。
可是又有誰能責怪我呢?直到剛才我還在國立市為廚房裡剩下的生濕垃圾傷腦筋來着。
我在羅得機場的問詢處打聽開往小島的渡輪。
得知碼頭離機場不遠,即刻去可以趕上傍晚那班。
“渡輪不會滿員嗎?”為慎重起見,我加問一句。
“滿員多一兩個人也沒問題。
”一個看不明白年齡的尖鼻子女性皺起眉頭,連連揮着手說,“又不是電梯。
” 我攔出租車趕往碼頭。
我請司機盡可能開快些,但看樣子未能溝通。
車内沒有空調,挾帶着白灰的熱風經大敞四開的車窗撲面而來。
途中駕駛員一直用帶有汗臭味兒的粗俗的英語就歐共體統一貨币發表又臭又長的一家之言。
我彬彬有禮地哼哈應和,實際上充耳不聞。
我眯縫起眼睛,觀望窗外令人目眩的羅得島街景。
天空一片雲絮也沒有,下雨的征兆更沒有。
太陽烤着家家戶戶的石牆。
渾身疤節的樹木沾滿灰塵,人們坐在樹蔭下或凸出的遮陽篷裡,沉默寡言地打量這個世界。
眼睛持續追逐如此光景的時間裡,我漸漸沒了自信,懷疑自己是否來到了正确場所。
但是,希臘文寫成的花花綠綠的香煙和葡萄酒廣告,把機場到市區的道路兩側并非神話地擁裹得水洩不通——明明白白告訴我這裡是希臘。
晚班渡輪尚未離岸。
船比預想的大,甲闆後端競有裝載汽車的空間,兩輛裝有食品和雜
幾經周折,買到了KLM(譯注:KoninklikeLuchtvaartMaatschappij之略,荷蘭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飛往阿姆斯特丹的商務艙票。
從那裡可以轉飛雅典。
到雅典再轉乘奧林匹克航空的國内航線直飛羅得島。
KLM可以代為訂票。
隻要不出問題,轉乘兩次應該算是相約順利的了,至少時間上是最佳方案。
回程日期随便,從出發算起三個月内哪-天都可以。
我用信用卡付了票款。
“有托運行李嗎?”我說沒有。
到起飛還有一段時間,便在機場餐廳吃了早餐。
我用銀行卡提出現金,換成美元旅行支票。
之後在候機廳書店裡買了一本希臘旅行指南。
小冊子固然沒有敏所在的小島的名稱,但我需要了解關于希臘貨币、當地情況和氣候方面的基礎知識。
除了古代史和幾部戲劇,我對希臘這個國家所知無多,如同對木星的地質和法拉利車的引擎一樣。
在此之前根本都沒想過自己會有希臘之行,至少在這天淩晨兩點以前沒想過。
快中午時我給一個要好的同事打電話,說自己一個親戚發生不幸,要離開東京一個星期,學校裡的事請她代勞。
“好的。
”她說。
以前我們也曾這樣相互關照過幾次,不用費唇舌。
“那,到哪兒去呢?”她問。
“四國。
”我說。
畢竟不好說這就去雅典。
“夠遠的啦。
不過開學可要趕回來喲。
可以的話,買點特産回來。
”她說。
“那自然。
”我說。
這個事後怎麼都有辦法可想。
我走去商務艙用的休息室,賤進沙發睡一小會兒。
睡得不實。
世界失去了現實性的核心。
色彩有欠自然,細部了無生機,背景是紙糊的,星星是銀紙剪的,漿糊和釘頭觸目可見。
不對傳來播音員的聲音:“乘坐法國航空275航班飛往巴黎的旅客……”我在這沒有脈絡的睡眠中——或者不完全的覺醒中——思考着堇。
我和她一起經曆過的種種時間和空間猶如舊記錄片一般斷斷續續浮上心間。
但置身于這衆多旅客熙來攘往的機場的喧嚣聲中,我和堇共同擁有的世界顯得寒伧凄涼、半死不活、零亂不堪。
我們兩人都不具有像樣的智慧,又沒有加以彌補的本領,沒有指望得上的靠山。
我們無限地接近于零,我們這一存在微不足道,不過從一個“無”被沖往下一個“無”罷了。
不快的汗出得我睜開眼睛,浸濕的襯衫黏糊糊地貼在胸口。
全身乏力,雙腿腫脹,感覺就像一口吞掉了陰沉沉的天空。
臉色大概相當難看。
休息室女服務員走過時擔心地問我要不要緊。
“不要緊,隻是有點中暑。
”我說。
她問要不要拿冷飲,我想了想,請她拿啤酒來。
她拿來冷毛巾、喜力啤酒和一袋鹹幹花生。
擦去臉上的汗,喝去一半啤酒,心情多少有所恢複,又得以睡了一小會兒。
飛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基本準時飛離成田機場,越過北冰洋,降落在阿姆斯特丹。
這時間裡,為了再睡一覺,我喝了兩杯威士忌,醒來吃了一點晚飯。
由于幾乎沒有食欲,早飯沒要。
我懶得想沒用的事,醒着的時間大多看康拉德。
換乘了飛機,在雅典機場下機,移去相鄰的候機廳,幾乎沒等就上了飛往羅得島的波音727。
機艙裡擠滿世界各地眉飛色舞的年輕人,全都曬得可觀,身上全都是T恤、開襟背心和半截牛仔褲。
男的大多留須(或忘記刮了),亂蓬蓬的長發在腦後紮成一束。
我這身打扮——米黃色短褲、白色半袖馬球衫、深藍色布茄克顯得不合場合,令人局促不安。
連太陽鏡都忘了帶來。
可是又有誰能責怪我呢?直到剛才我還在國立市為廚房裡剩下的生濕垃圾傷腦筋來着。
我在羅得機場的問詢處打聽開往小島的渡輪。
得知碼頭離機場不遠,即刻去可以趕上傍晚那班。
“渡輪不會滿員嗎?”為慎重起見,我加問一句。
“滿員多一兩個人也沒問題。
”一個看不明白年齡的尖鼻子女性皺起眉頭,連連揮着手說,“又不是電梯。
” 我攔出租車趕往碼頭。
我請司機盡可能開快些,但看樣子未能溝通。
車内沒有空調,挾帶着白灰的熱風經大敞四開的車窗撲面而來。
途中駕駛員一直用帶有汗臭味兒的粗俗的英語就歐共體統一貨币發表又臭又長的一家之言。
我彬彬有禮地哼哈應和,實際上充耳不聞。
我眯縫起眼睛,觀望窗外令人目眩的羅得島街景。
天空一片雲絮也沒有,下雨的征兆更沒有。
太陽烤着家家戶戶的石牆。
渾身疤節的樹木沾滿灰塵,人們坐在樹蔭下或凸出的遮陽篷裡,沉默寡言地打量這個世界。
眼睛持續追逐如此光景的時間裡,我漸漸沒了自信,懷疑自己是否來到了正确場所。
但是,希臘文寫成的花花綠綠的香煙和葡萄酒廣告,把機場到市區的道路兩側并非神話地擁裹得水洩不通——明明白白告訴我這裡是希臘。
晚班渡輪尚未離岸。
船比預想的大,甲闆後端競有裝載汽車的空間,兩輛裝有食品和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