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層層相疊的殺機

關燈
時就這些了。

    我也再好好想想。

    可能還有要拜托您的事情,到時再聯系您吧。

    ” “好的,您盡管找我好了。

    随時待命。

    ” “多虧您的幫助,案子有了很大進展。

    謝謝!” “不客氣不客氣。

    那我們再聯系。

    ” 說完留井挂了電話。

    吉敷也放下了話筒。

     第六節 吉敷猜測,殺害壺井的兇手(有可能就是佐佐木德郎)制定了一個殺人計劃——壺井無依無靠,所以隻要拿走能表明其身份的名片、駕照等證件再将其殺害,屍體就會成為無名屍。

    壺井應該是把那些證件裝在上衣裡面,所以兇手就計劃把壺井的上衣拿走。

     兇手用嶄新的薄夾克換下壺井原來的上衣,計劃順利實現了。

    壺井就這樣身無一物的被殺害了。

     事後,佐佐木逐一檢查壺井的上衣口袋。

    也許和錢包、名片、駕照放在一起的,還有那則“剪報”。

     佐佐木把能表明壺井身份的東西和上衣一并處理掉了,可能隻有這則剪報引起了他的興趣。

    而他覺得一則剪報不會帶來什麼危險,于是把剪報帶回家,藏在自己的抽屜裡。

     難道,佐佐木手上的這則剪報就是他于前年殺害壺井的證據? 那今年的縱火未遂案是不是壺井的親人或朋友企圖報複佐佐木呢。

    但壺井不是沒有什麼親友嗎。

     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縱火犯不針對佐佐木本人、而是隻往他的手提包上倒汽油呢。

    裡面明明隻有佐佐木兒子的考試用具。

     不過,僅憑佐佐木手上有來自旗田旅館的A報紙剪報就斷定佐佐木是殺害壺井的兇手,未免為時過早。

    那麼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現在還無從判斷。

    必須要等留井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壺井真的是九州鹿兒島人嗎。

    即使是鹿兒島的人,那麼他和佐佐木是在鹿兒島認識的嗎。

    如果不能确定這個問題,就無法繼續展開推理。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

    如果是佐佐木殺害了壺井,那麼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三日那個星期五,他肯定沒去上班。

     佐佐木作為工薪一族,如果星期五沒有請假,他能完成殺人計劃嗎?不過,也不是沒有可能。

    壺井被殺是在八月二十四日星期六的深夜。

    從這點來看,犯人仍有可能是上班一族。

    用星期六一上午的時間來東京、再用星期天的時間返回九州就可以了。

    佐佐木可以做到這一點。

     但真是這樣的話,佐佐木應該事先知道壺井來東京的時間。

    那麼,他們在鹿兒島應該是很熟的朋友了—— 壺井這邊,可以确定他用八月三十一日星期五一天的時間來到東京。

    如果佐佐木要緊跟壺井來東京的話,星期五他就必須請假。

    無論怎麼說,如果可以确定佐佐木在那個星期五請了假,他殺害壺井的嫌疑就更大了。

     等等。

    吉敷又想到——佐佐木為了拿走壺井的上衣,需要事先準備好麻質夾克和鴨舌帽。

    這兩件都是新買的。

    如果用自己的衣服,會比較危險,所以佐佐木應該是為了實施殺人計劃現買的。

    如果佐佐木有買衣服的時間,那麼他必須事先知道壺井來東京的時間。

    他并沒有給壺井住的旅館打過電話,但兩個人卻能見面。

    難道這兩個人真的是約好了在東京見面,才分别來到東京的? 一個是東大畢業的精英,一個是遊手好閑之徒,這兩個人怎麼會這麼熟呢?真是怎麼想也想不通。

     除此之外,剪報也是個問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A報紙的剪報是從壺井手上轉到佐佐木手上的。

    如果那時候的A報紙還在,就可以給留井寄去,讓他看看佐佐木抽屜裡的剪報是不是從旗田旅館的報紙上撕下來的。

    但那份報紙肯定已經被旅館扔掉處理了。

    但可以肯定,壺井是在旗田旅館把這則剪報撕下來的。

     而這則剪報被佐佐木煞有介事地藏在自己房間的桌子裡。

    這是為什麼?這個剪報哪裡吸引了佐佐木?難道這則剪報和兩年前的謀殺案有關? 再有就是佐佐木家房頂掉落一事。

    這個昭和六十年兩人來到東京(雖然尚不能确定佐佐木那時來過東京)有什麼關系呢? 兩天後的上午,留井從鹿兒島打來了電話。

     “關于您讓我調查的事情,”他還是那副沙啞的聲音,“壺井合三果然住在鹿兒島。

    ” “是嗎?” “他住在一個很廉價的公寓裡——鹿兒島市裡的東千石町日高公寓六号。

    那個公寓是用木頭和泥漿建的,環境很差。

    房東和其他住戶确認了壺井的照片。

    ” “原來如此,他在日高公寓住到什麼時候?” “住到昭和六十年八月。

    ” “果然是這樣。

    ”吉敷冷靜地回答道。

    終于知道兩年前那個身份不明的死者的住處了。

     “那個叫東千石町的地方,和佐佐木住的池上町離得近嗎?” “不近,隔得很遠呐。

    徒步走的話,也不是走不到,但還是有相當的距離的。

    ” “哦,這樣啊。

    那麼壺井之前是做什麼工作的?” “他沒有工作。

    ” “沒有工作?” “是的。

    ” “那他靠什麼生活?” “一直到死前的半年,他一直在鹿兒島市裡的一個小印刷廠上班,估計是指着失業保險金活過吧。

    還有就是,有傳言說他是靠女人養活。

    ” “靠女人?” “是啊。

    有人說他和市裡俱樂部的一個女子來往密切。

    ” “那找到這個女的了嗎?” “還沒有。

    ” “哦。

    ”吉敷腦子裡浮現出兩年前見到的壺井——雖然上了年紀但仍存一些風貌。

     “我們這邊有壺井合三的戶籍,所以他的出生年月和詳細的背景都查到了。

    ” “哦是嗎。

    請稍等一下。

    ”吉敷準備好記事本。

     “可以了嗎?他于昭和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出生在大連,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

    昭和四十一年在大分縣結過一次婚,但妻子也死了,沒有孩子。

    昭和四十七年開始在鹿兒島市内的福岡印刷廠工作,昭和六十年年辭職。

    就是這些了。

    ” 看來壺井還是個比較老實的人,不是一個痞子或完全遊手好閑的人。

     “那麼壺井和佐佐木德郎……”吉敷接着問道。

    他們兩人的關系很關鍵。

     “這個,完全沒有迹象說明兩人有密切的來往。

    ” 吉敷聽後心裡很苦惱。

     “除了兩人是否交往密切,有沒有證據證明兩個人一起吃過飯喝過酒什麼的?” “哦,這個啊,” 這樣看來,猜測佐佐木德郎是殺害壺井的兇手,完全是無稽之談了。

     “我們調查了昭和六十年壺井常去的酒吧、飯館一類的地方,不僅沒發現他曾在這些地方和N證券的佐佐木見過面,而且根本沒人聽他提過佐佐木這個人,沒人在那些地方見過佐佐木。

    佐佐木好像是個精英意識很強的人,不會去那些地方的。

    ” 留井的這句話引起了吉敷的注意:“您說他是精英意識很強的人?” “是的,我聽别人這麼說的。

    ”留井回答道,“我們打聽到,佐佐木這個人啊,隻去自己指定的酒吧,就連午飯時站着喝一杯酒的小酒屋都隻去固定的一家。

    ‘這裡可以’,或者‘這裡不行’,他是這樣風格的人。

    ” “哦。

    ” 這是預料之中的。

    但是這樣一來就徹底颠覆了吉敷的推理。

    吉敷想,如果兩個人彼此不熟,那關于昭和六十年八月那起案件的推測就不能成立。

     還有一件事也是和預想一樣的——壺井的确是孤家寡人,他的父母和妻子都死去了,也沒有孩子。

    那昭和六十二年的這次縱火案,也不可能是壺井親人對佐佐木的報複了。

     那麼昭和五十五年的時候呢?那時壺井應該在鹿兒島的福岡印刷廠工作。

    但八月那次巴士縱火案發生時,他是不是在東京呢? 吉敷問留井,留井回答說馬上去調查。

     “佐佐木固定去的酒吧,還有與壺井生前關系密切的酒吧女子這方面,還有其他信息嗎?” “現在沒有,如果您需要我們調查,我們馬上去查。

    ”留井畢恭畢敬地說。

     “啊,這個,如果方便調查的話,當然最好了……”吉敷的語氣變得吞吞吐吐的。

    因為即使去調查,也可能毫無所獲。

    再說留井也有自己的工作。

    吉敷在想是不是自己去鹿兒島比較好。

     “壺井生前是不是人緣不好?”吉敷問道。

     “好像不是吧。

    他比較健談,在酒吧也很受女招待的歡迎。

    他甚至可以向女人開口要錢。

    好像挺有女人緣的。

    實際上,他好像為了讨女人歡心什麼都願意做,是很會耍寶的一個人。

    比如他有一次在某酒吧的吧台吹噓說自己正為錢太多而發愁,然後當場燒了一張一萬日元的鈔票給别人看。

    ” “喔……” “真是個傻瓜,口上說自己很有錢,但實際上都是靠保險金過活,還向女人伸手要零花錢,孤零零地住在廉價公寓裡。

    我對這種男人最反感了!”留井的語氣變得粗暴起來,“昭和十一前後出生的人裡的确有壺井這種人。

    我自己也是那時候出生的,所以我知道。

    但看到他們心裡真難受啊。

    ” “這樣啊……”吉敷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以前他和本地的一些黑社會團夥有來往,一度口袋裡也有些錢。

    ” “那是什麼時候?” “應該是昭和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吧,因為不可能是昭和六十年。

    ” “為什麼這麼說呢?”吉敷追問道。

     “這個嘛,因為5五十九年年底那個暴力團夥被消滅了。

    ” “哦,因為警方的介入?” “不是,不是因為警方,而是因為和關西的黑社會之間起了戰争。

    ” “戰争?” “是啊,作為鹿兒島的人我感到很羞愧,但昭和五十九年十二月,鹿兒島曾發生過槍戰。

    ” “原來如此。

    ” “當時幾乎所有的黑社會成員都在市中心的一棟公寓裡,槍戰就發生在那裡。

    那次死了很多人,但還好沒有普通市民受傷。

    ” “起因是什麼呢?” “還不清楚。

    這也是因為鹿兒島的黑社會成員幾乎都被殺死了。

    不過估計是因為地方權力的争奪吧。

    ” 是這樣嗎,吉敷暗想。

    雖然有可能是因為利益争奪,但這麼大規模的黑社會戰争不是經常發生的。

    是不是為了争奪一大筆利潤而造成了對立呢?應該是因為這樣的事情才爆發槍戰吧。

     吉敷一說,留井馬上表示同意:“您說的沒錯,但其實那時候的情況完全相反——當時因為經濟虧損,雙方是為了争奪僅剩的一點利益而發生争鬥。

    昭和五十九年雖然不是櫻島火山落灰最嚴重的時期,但也降了很多灰,商店什麼的根本沒有盈利。

    因為經濟跌入谷底,所以搜刮商家利潤的黑社會也吃不上飯了。

    ” “原來如此。

    ” “就是這樣。

    總之,死傷的六十個人都是鹿兒島M幫會的人。

    所以M幫會已經名存實亡了。

    市民們當然很高興,但和壺井偶爾有來往的幫會成員也死了。

    所以昭和五十九年年底,壺井曾說覺得身邊有點孤單。

    ” 原來是這樣。

    難怪性格外向的壺井卻沒有什麼朋友。

    如果壺井的朋友都是黑社會成員,那一般的人肯定會避免和壺井交往,這也是人之常情。

    再加上他黑社會的朋友也都死了。

     “不過壺井也不傻,他和黑社會的人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黑社會的人請他喝酒,他也極力避開。

    是一個酒保告訴我們壺井和黑社會的人有來往,壺井本人并不和黑社會的人公開來往。

    ” “哦,這樣。

    ”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需要我們調查的事情嗎?” “不好意思,又要麻煩您了。

    我們想确認一下,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三日星期五,佐佐木是不是缺勤沒去上班?” “缺勤?哦,為什麼要查這個呢?” “那天,壺井坐新幹線來到東京,佐佐木有可能緊跟着他來到東京。

    當然,佐佐木有可能是二十四号坐飛機來到東京的。

    不過,那樣的話他應該清楚的知道壺井的行動,也就是說兩個人應該關系很好才對。

    但剛才從您的話看來,他們似乎根本不可能認識。

    ” “唔,是啊。

    ” “如果佐佐木在二十三日請了一天假,那麼他殺害壺井的嫌疑就大了。

    ” “哦,不過依您所見,佐佐木是兇手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看來留井還是對吉敷的想法抱有懷疑,這也可以理解。

     “這個很難說。

    或許這隻是我憑空的猜測。

    但兩年前壺被殺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不過,剛才聽了您的介紹,我還沒有發現比佐佐木更有嫌疑的人。

    ” “但是佐佐木和壺井沒有來往,這也是事實啊。

    您是靠什麼來判斷佐佐木就是殺害壺井的兇手呢?” “是報紙的剪報。

    ” “啊,原來是剪報啊。

    ” “如果沒有剪報,我的推測完全不能成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那則剪報是從壺井手裡轉到佐佐木手裡的。

    如果佐佐木抽屜裡A報紙的剪報是用刀子或剪子裁下來的,那麼必須考慮他們隻是偶然從報紙上取下了相同的報道。

    但兩邊的剪報都是用手撕下來的。

    ”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此外什麼需要調查的嗎?” “有沒有讓佐佐木的妻子看過壺井的照片呢?” “給她看過了。

    ” “她說什麼?” “她說不記得見過這個人。

    ” “哦……之前我在想,昭和六十年八月十九日佐佐木家房頂掉落這件事,是不是恰好和壺井有關呢。

    這樣看來也沒有關系了。

    ” “好像沒什麼關系……” “還有,六十年八月,佐佐木為了殺壺井來到東京,當時他提前準備了淺灰綠色的薄夾克和同色的鴨舌帽。

    他可能是讓壺井穿上他準備的衣服然後将其殺害的。

    不知佐佐木的妻子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衣帽,能麻煩您确認一下嗎?” “淺灰綠色的麻質夾克和鴨舌帽,明白了。

    除此之外呢?” “之外就是剛才說的女子。

    曾給壺井錢的這名女子現在是不是還在鹿兒島、她的身份背景等等。

    ” “女子……好的,我記下了。

    ” “總之需要知道佐佐木針對壺井的動機。

    如果不知道他的動機,就沒法理清整個事件的脈絡。

    ” “好的,我知道了。

    我會盡快去辦,一有消息馬上聯系您。

    ” “拜托了。

    ”吉敷說道。

     第七節 吉敷又去K賓館見了還留在那裡的佐佐木的兒子——佐佐木浩一。

     浩一說J大考試之後他還要參加W大的考試。

    而母親因為要準備葬禮、接受警察調查等事情,暫時不能離開鹿兒島,所以母親後天才到東京。

    吉敷想,佐佐木是地方上的名流,他一死,肯定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事情吧。

     這是吉敷第二次見佐佐木浩一了。

    浩一是個瘦弱白淨的少年。

    看起來比較内向,話也不多。

     吉敷去了他住的房間,但他說在學習。

    于是吉敷邀請他去樓下的咖啡廳。

    吉敷覺得如果和小谷一起來,浩一可能會緊張,所以他一個人來到賓館。

     坐在一樓的咖啡廳,大廳中央有人在彈奏鋼琴。

    這對命案組的警察來說多少算是精神上的放松。

     “考試考的怎麼樣?”吉敷問道。

     “還行吧。

    ”浩一鼻音很重,好像是感冒了。

     “覺得能考上J大嗎?”吉敷問了個不太禮貌的問題。

     “勉勉強強吧。

    ”浩一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最初在櫻田門[1]見面時,因為父親剛剛去世,浩一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你的成績夠J大的錄取線嗎?” “現在來看成績夠了。

    但隻看成績還拿不準。

    ” “嗯。

    關于你的父親,他是個精英意識很強的人嗎?” “是的。

    ” 這就是浩一全部的回答,他好像不想再多說什麼了。

    吉敷不知怎麼辦好。

    他從包裡拿出壺井的照片。

    那是兩年前的資料了,照片上市壺井的遺容。

     給一個參加高考的學生看死人的照片的确有點說不過去。

    但現在除了這張也沒有其他照片了。

    況且照片上壺井的樣子就像是睡着了一樣,看起來是張不錯的照片。

     “你知道這個人嗎?” 浩一仔細的看了照片,臉上瞬間掠過一絲詫異的神情,但接着馬上搖頭說道:“不認識。

    ” “他看起來像不像你父親的某個朋友?” “我不知道。

    爸爸的朋友,我一個也不認識。

    ” “這樣啊。

    那他有沒有去過你家呢?” “我不知道,我媽媽可能知道。

    ” 是啊,佐佐木的妻子都說不知道,兒子就更不知道了。

     吉敷原本還想問問佐佐木德郎在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和六十年八月的情況。

    但總是拿死去的父親的事情問浩一,容易讓他分心,再影響了考試就不好了。

    更何況吉敷在懷疑他父親是殺人犯。

    再說,浩一對這麼久以前的事情可能也記不清楚了。

    看來他們父子的關系并不是很親密。

     “你和父親,感情不親嗎?” “完全不親。

    幾乎沒怎麼說過話。

    ” “你沒有兄弟姐妹是吧?” “是的。

    ” “你喜歡你父親嗎?” 浩一聽後低下了頭,默默想着,看起來有些為難。

    吉敷覺得自己好像問了不該問的問題。

     過了一會兒,浩一嘟囔着說了一句:“不怎麼喜歡……” “浩一,其實我想知道的是你父親去世當天早上他的舉動。

    他帶着裝有你考試用具的包,卻沒去J大考場給你送文具,反而坐上了開往中野的巴士。

    這讓人很難理解。

    他是不是在中野有什麼朋友?” 吉敷說完,浩一又低下了頭:“這個……” “有沒有想到什麼?” “爸爸的朋友我都不認識。

    ” “那你母親認識嗎?” “嗯,她有可能認識。

    ” “你父親是在東京上的大學吧?” “對。

    ” “畢業後馬上回了九州?” “據說是這樣。

    ” “他有東京的朋友嗎?” “我不清楚。

    ” “哦……” 看來兒子對父親的事情一概不知。

     “那出事當天早上,你父親的行為舉止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沒什麼特别的……” “你們是住在一間房間吧?” “是的。

    ” “有沒有找他的電話,或者有什麼人來找過他嗎?” “沒有。

    ” “一次也沒有?” “沒有。

    ” “如果有人留口訊,屋子裡的紅色煤油燈會亮,燈亮過嗎?” “這麼……” “沒注意過?” “嗯。

    ” 總之,佐佐木德郎并沒有什麼異常。

     “至于你父親是要坐巴士去哪裡,你也沒什麼頭緒吧。

    ” “是的,沒有。

    ” “嗯……” 吉敷抱着胳膊思考着。

    浩一不像是在撒謊。

     “但上次你說每到晚上他都會外出?” “是的。

    ” “從到東京的第一天開始?” “對。

    他讓我在房間學習,說為了不打擾我複習,他出去一下。

    ” “他說沒說去哪裡?” “沒說。

    ” “父親有沒有和平時不一樣的表現?” “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不過回來時好像喝過酒一樣,臉是紅的。

    ” “喝過酒?” “是的。

    ” “每天都這樣嗎?” “好像是的。

    ” “可能是去見誰了吧……” “這種事他從不對我說。

    隻是……” “隻是什麼?” “他總是一邊說‘太髒了、太髒了’,一邊撣衣服。

    然後馬上去洗澡。

    ” “哦?一直是這樣嗎?” “對,每天晚上都是這樣。

    ” 之後吉敷開始尋找昭和五十五年巴士縱火案的相關人物——做土木建築的谷川的下落。

    吉敷不久就找到了他,但可以确定這次巴士縱火案發生時他在别的地方,因此和此案無關。

     吉敷把這次縱火案嫌疑犯的模拟畫像拿給谷川看,谷川說完全不認識。

     之後,吉敷和小谷在新宿地下街走了一天,把模拟畫像一個個拿給睡在地上的流浪漢看。

     過了兩天,沒有任何成果。

    蓬頭垢面的流浪漢都搖頭說沒見過。

    其實其中很多人喝劣等酒都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沒仔細看。

     深夜他們返回警察局一科,吉敷發現自己的西裝髒得不行了。

    他不自主的撣起了西裝。

    突然,他的手停下了,因為他想到了佐佐木德郎的話—— “太髒了,太髒了”。

     這和自己現在的樣子是一樣的。

     再看桌子上,有一條留言——“鹿兒島警署的人來過電話,請你給他回電話,他今天值夜班。

    ” 吉敷立刻撥通了電話,留井馬上來接了。

     “我是東京警署的吉敷。

    ” 留井好像分外想念吉敷,他大聲說:“哦哦,我一直在等您的電話呢。

    您現在還在工作呐?” “是的,剛去新宿地下街問了一圈。

    ” “您辛苦了。

    那麼,有什麼收獲嗎?” “很遺憾,毫無所獲啊。

    我們在找這次縱火案的嫌疑犯。

    當然,他在新宿的可能性很小,但我們以為,說不定那些流浪漢裡會有人認識他。

    ” “您是帶着模拟畫像去的嗎?” “是的。

    ” “哦,這樣啊,您辛苦了。

    我們這邊的話,要說流浪漢具體有多少人,也說不清,但人數和東京那邊差不多,所以也是相當可觀啊。

    ” “的确很多。

    那您那邊有什麼進展嗎?” “哦,您吩咐我們調查的事,首先是關于兩年前的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三日星期五那一天。

    ” “對對,有什麼發現嗎?”吉敷不由自主得探出身子問道。

     “佐佐木請假了,沒去上班。

    ” “請假了是嗎?!” “對,佐佐木隻請過這一次假,他母親去世時他都沒請假。

    所以他的同事回想起來,都說覺得不可思議。

    ” “是嗎。

    ” 佐佐木在壺井死的前一天請了假,這樣一來他的嫌疑就更大了。

    —— 即使星期五不請假,佐佐木也可以完成殺人,因為有周末兩天時間就夠了。

    因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