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築。

    為什麼要建造這麼奢華的大船放在水面上呢?這等于建造了一座大西洋上的白金漢宮。

    ” 沃德貝爾苦笑着說。

     “這應該是英國人在向世界炫耀他們的力量和财富。

    ” “就像古羅馬一樣。

    但是您知道這裡的懸吊裝置嗎?這套懸挂救生艇的設備本來可以挂三十二艘小船,但我剛才路過時清點了一下,發現隻有十六艘。

    如果這艘大船沉沒的話,就意味着現在的兩千多位富翁乘客中會有一半人不得不跟随大船落入海底。

    ” “但是這艘大船不可能沉沒吧?” “就像我們的大英帝國,享有永不沉沒的光榮?那隻不過是大家的自說自話而已。

    不論是大船的設計者,還是白星郵輪公司,都沒有說過它不會沉沒。

    ” “但是,的确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另一艘同樣的泰坦尼克号和它正面相撞,它也不可能沉沒。

    船底的艙室設計了好幾道隔水層,隻要船長一按電鈕,這些隔水層會在瞬間自動關閉閘門,擋住湧入的海水。

    有了這樣的結構,想讓這艘船沉沒可很不容易。

    您的擔心是杞人憂天。

    ” “或許吧,但願不要出什麼意外。

    另外,既然您乘坐了這艘用鈔票糊成的大船,想必一定是在倫敦的辦公室裡運籌帷幄,執世界金融市場之牛耳的成功人士吧?” “您過譽了。

    我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說家,一直想寫一本以世界最大客輪為背景的小說,加上我妻子的苦苦懇求,隻好拿出全部存款和她到船上來體驗生活了。

    ” “噢,原來您是位作家。

    怪不得您不那麼趾高氣揚,剛才在健身房裡我就覺得和您意氣相投。

    而在那些沙龍和娛樂室裡,都是富商和軍人喋喋不休的自我吹噓,我已經非常厭煩了。

    ” “您也是作家?” “我不是。

    但就寫書這一點上,我們有共同點。

    我是倫敦大學的教授,考古學者,名叫沃爾特·赫瓦德。

    ” “考古學?!那可是高深的學問。

    ”小說家說道。

     “請問您對考古學也感興趣嗎?” “當然。

    如果我不是個作家,或許也會拿一柄扁鏟活躍在古代文明遺址周圍。

    ” “這是門枯燥的學問,但是可以從中領會先哲的教導。

    ” “枯燥嗎?” “那種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體驗,在我的研究生涯裡屈指可數。

    我的日常研究,就是在大英博物館的僻靜之處,把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粘土闆潤濕,在本子上把楔形文字一個一個地摹寫下來,然後日複一日孜孜不倦地研讀它們。

    像我這樣的學者還有很多,他們皓首窮經,殚精竭慮。

    但是要想把大英博物館裡所有的粘土闆都解讀出來,至少還得花兩百年。

    ” “兩百年?” “對。

    這還是相當樂觀的估計。

    對這項工作,迄今為止我唯一回味到的興奮之處,就是在粘土闆上發現了和《聖經·舊約》裡諾亞時代的洪水傳說一模一樣的故事。

    那真是美好的回憶。

    ” “噢!” “文明的繁榮肯定會帶來驕奢,驕奢之後就是沒落。

    這正如同太陽,它怎麼也不會在西邊升起,文明這種東西也會重複這一宿命,在曆史長河中顯現,然後光大,最後消失。

    ” “這麼說您研究的是東方文明?” “影響着我們生活的文明都是從東方傳播而來的。

    但是我最喜愛的研究領域還是埃及,也就是您剛才說到的金字塔,我願意為它奉獻出畢生精力。

    埃及、金字塔,隻要我聽到有誰發出這方面的邀請,不管我身在何方,都會立刻打點行裝趕赴那裡。

    可是,我去過的次數最多的地方還是開羅。

    我很喜歡埃及的煙草,在開羅上演的歌舞劇《阿依達》我已經欣賞過五十次了。

    我現在之所以搭乘這艘英國的水上金字塔,也是因為聽說這裡将表演一出名叫《死亡戲劇》的古埃及劇目,隻好勉強同意我妻子的建議陪她來到這裡。

    為什麼女人對這種花錢的事這樣着迷呢?” “真是個謎。

    ” “你們作家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考慮的?” “嗯……我想女人就如同吸墨紙一樣是被動的存在。

    把所有的東西都像油墨一樣吸到身邊來,就是她們的天性。

    ” “那麼怎麼解釋男人呢?” “我們男人啊,是歸根到底總要壞掉的鋼筆尖,到處滴下墨水。

    ” “哈哈,這的确是一個作家的解釋。

    請問您的大名?” “哦,對不起,我還沒有自我介紹呢。

    我叫傑克·沃德貝爾。

    ” “傑克·沃德貝爾先生?那麼您是寫推理小說的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