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悉尼奇遇
關燈
小
中
大
會作何感想。
我也沒有能力接受你的拖累,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從這兒帶出去。
”她不顧一切地說。
凱麗帶着滿腔怒火盯視着莎倫。
她突然一把抓過莎倫給她的衣裙,狂暴地撕下了袖子上的裝飾物。
“我想這就是你該死的賄賂,你給我們的赈濟。
收回去吧,我不需要施舍。
”她把衣裙朝莎倫臉上扔去,又轉身用長統靴把她姐姐的衣箱踢翻在地。
“啊,你這個不知感恩的小巫婆,”莎倫罵了起來,她擡手狠狠地抽了凱麗一個耳光。
因為用力太猛,使凱麗踉踉跄跄地向後退了幾步。
“我辛辛苦苦地工作,花錢買下了這條裙子和所有這些東西。
隻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你就要顯示你看不起它們。
現在,你再别指望我會帶你一起走,不管為了什麼我都絕不。
” 凱麗滿腔仇恨地盯着她,一隻手捂在被抽打的臉頰上。
“為了你抽我的這一耳光,有一天我一定要你加倍地償還。
我發誓。
隻要我活着,我就不會在乎我是否再也不會看見你。
請滾出去。
能擺脫象你這樣的人真是太好了。
”說着,她就從平房中猛沖了出去。
她離去時,她們所說的那些殘忍的話還在空中回響,就象排山倒海般突然發生的雪崩的回聲一樣。
姐妹之愛也随之冰釋。
滾燙的淚水灼傷了莎倫的臉頰,她拼命地抑制住了陣陣湧上心頭的孤獨無助的心緒。
但是已經來不及補救了,她甚至沒有時間去考慮怎樣想法彌合她同凱麗以及布萊德之間的仇隙了。
莎倫能夠關心的唯一事情就是“P£O”聯合輪船公司“奧麗娜”号客輪在地平線上消失了,留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悉尼的碼頭上。
她開始發瘋般地忙碌起來,收拾好那些散落在地闆上的,她視若珍寶的東西。
當她的手碰到那些花邊和緞子時,在想象中她幾乎能夠聽到火車行進在鐵軌上的碰撞聲。
這種铿锵的聲音随着道路向前沿伸,而實踐着給予她自由的承諾。
三個星期之後 莎倫環顧了一圈房間,在帕丁頓租住這個房間已近兩年了。
她怔怔地發了會兒呆。
過去她一向對這兒的破舊寒酸漠不關心——那破爛的地毯,還有扔在牆角的那隻缺口的破盆——這一切都顯示出她隻不過是一個暫時居住者。
她靠在窗邊,沐浴着正午的陽光,等待着車子來接她離開此地。
她取下用花邊裝飾的窗簾,俯瞰着樓下那層層疊疊、參差不齊的房屋輪廓。
這些房屋都帶着用鍛鐵裝修的陽台,傾斜着淩駕于悉尼港那波濤滾滾的藍色海水之上。
一陣溫暖的和風吹拂在她的臉上,令人回想起那些發生在幾個星期之前的烏七八糟的事情。
正是那些事情才導緻了今天這一幕——把她帶到了希望之巅。
在這個山巅上她感到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打住!她對自己嚴厲地說道。
向後看是極其危險的,回憶就象那用勁拖住航船的鐵錨一樣,會成為一個人前行的拖累。
突然她聽到樓下有腳步聲傳來,接着響起了叩門聲。
“嗨,莎倫,接你的大轎車來了。
” 她打開房門迎進了尼克。
他是個塞浦路斯人,莎倫的房東。
莎倫初次到達這個城市,就在他這兒租了一個房間。
他拉過莎倫那些帶滑輪的行李箱,把它們推到樓下,又回頭拎起她的手提行李和大衣走了出去。
莎倫緊随其後,沒有再回顧。
一輛龐大的黑色代姆勒轎車停在路邊,在明亮的太陽光下,車身發出寶石般的光芒。
這時,身穿制服的司機看到了莎倫,馬上為她打開了車門。
“嗨,莎倫,這兒有點東西給你。
”尼克的小兒子叫道,遞給她一盒巧克力。
當她輕柔地擁抱孩子時,幾個特意來送行的人紛紛叫着她的名字,向她表示良好的祝願。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自希臘和意大利。
莎倫在此居住期間和他們交上了朋友。
“再見,尼克,”她緊緊地擁抱了他,然後又依次擁抱他的妻子和孩子們。
“不要忘了我們,記住了。
”他說着,眼淚奪眶而出。
“我怎能忘得了你們。
”她飽含深情地說道,感到一種戀戀不舍的分離的痛苦占據了她的心。
在悉尼的這片外族人聚居的中心地區,莎倫總是能找到回家的感覺。
她最後一次環顧着帕丁頓那些漂亮的傾斜的小房屋,和那些用鍛鐵裝修的陽台。
她把這兒作為避難所,以此來躲避大都會實質上的冷酷無情。
她在澳大利亞那寬闊無邊的褐色土地上總感到自己象個外國人,而在這些希臘人、意大利人以及來自東方的政治難民們中間,她卻找到了一個暫時的家。
她喜歡他們的笑容和各種友好的表示,就象喜歡他們那地中海式的烹調口味散發出來的芳香一樣。
現在要離開這一切令莎倫感到比以前預想的要困難得多。
當司機關上代姆勒的車門時,她停止了揮手緻意,在龐大的高級大型轎車上舒适地閉上了眼睛。
莎倫知道,她以往生活的又一個片斷從此煙消雲散了。
在大寶灣搭上瓊-奎爾的車後,她們就直接向港口駛去。
莎倫永遠也不會忘記她第一眼看到“P£O”聯合輪船公司的“奧麗娜”号客輪的情形。
這艘巨大的多層客輪象一座袖珍畫像中常見的海上浮城一樣聳立在碼頭上。
它那巨大的煙囪向着明亮的藍色天空吐出陣陣濃煙。
莎倫緊跟在瓊-奎爾身後,竭力顯得象她一樣地神彩飛揚,莎倫觀察着她的同船旅伴們,盡力想找出在他們之間到底存在些什麼樣的共同點。
此刻,她的雙腳已經離開了澳大利亞的土地,心中充滿了離愁别緒。
在服務員的帶領下,她們走向預定好的一等包艙,這時,她感到她們已經把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方式扔在了澳大利亞海岸上,從此就要開始受制于航行時刻表了,這份時刻表将給出一個計劃周全的奇迹,其中的每時每刻都可能充滿了各種各樣新鮮有趣的安排,從演講會到手工藝品展覽、到電影晚會,還有甲闆上的木闆方格遊戲,同時,還會伴随着沒完沒了的宴會、雞尾酒會,其間還會穿插着無休無止的跳舞會。
她們被引到上層甲闆上的一間奢侈豪華的鑲闆包艙之中。
包艙裡早已堆滿了鮮花、水果籃和香槟。
這些都是瓊-奎爾的朋友們送來的。
如論何時,隻要有這類告别聚會,他們都會蜂擁而至。
這之後,服務員又領莎倫去看了自己的住處,那是一間雖小但卻十分舒适的艙房,有一個浴室緊挨着瓊-奎爾的包艙。
當她透過舷窗看到悉尼濱水區那浩浩蕩蕩、一望無際的壯觀景象時,她才第一次真正懂得了自己這次離開澳大利亞所包含的深刻意義。
然而她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沉迷在自己的白日夢中了。
不大一會兒,瓊-奎爾的包艙中已經擠滿了來訪者,他們是前來參加“航行平安”告别聚會的。
他們的到來使整個包艙笑語喧嘩、熱鬧非凡。
莎倫在這些來訪者們當中穿梭往返,替他們斟滿酒杯、倒空煙灰缸、同一些在威特林斯午餐會上認識的、并且仍然還記得她的人交換談話。
她小心翼翼地在人群中移步,感到自己的地位隻是介于服務員和熟人朋友之間。
但是瓊-奎爾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那閃爍不已的雙眸讓莎倫安下心來,她知道她的雇主這時候十分高興,同她陪伴她共同趕赴這航行時沒有什麼兩樣。
當她又一次斟滿他的酒杯時,科洛耐爾-詹金斯,他是一個蓄着淡淡的小胡子的高個男人,熱情地對她說道,“你是一個多麼漂亮的小東西呀,而且我們還聽說你也非常能幹。
有你來照顧我們的瓊-奎爾,我們都感到非常放心。
” “是啊,我親愛的,”他的妻子附和道,她是一個小鳥兒一樣的小個子女人。
“親愛的瓊-奎爾是多麼需要有人精心照料啊。
”說得就好象瓊-奎爾能保持永久魅力的秘密就是永遠顯得象一隻小貓那樣柔弱無助。
到現在為止,包艙裡已是擠得水洩不通,尖叫笑鬧之聲不絕于耳。
看起來,午夜之前他們之中是沒有一個人會離席了。
“為什麼我們九月份不一塊兒到安第貝斯去呢,瓊-奎爾?那将會是多麼快樂……。
” 當莎倫無意中聽到這一談話片斷時,她的心跳突然加劇了。
她花了一會兒工夫去想到底為什麼聽見安第貝斯就心跳,她想起來了,它就是桑曾向自己描述過的一個港口城市。
對她來說,它至今還是形象鮮明,象真的一樣。
她想擺脫開這種容易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回憶的沖擊,她曾多次在想到桑的時候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是毫無希望,即使是偶爾提及一個遙遠的地方,都能激發起一系列關于桑的回憶,這些往事的回憶使她禁不住感到胃部一陣陣的抽搐。
終于,一陣低沉的号角聲震顫了全艙,它在警告來訪者們離開的時間到了。
一陣嘈雜的聲響和充滿深情厚誼的告别言語之後,人群魚貫而出湧上甲闆,同時紛紛囑咐一定要寫信互通消息。
瓊-奎爾——擁抱着他們,同時用手絹輕輕擦着眼睛。
這些老朋友之間表示愛意的道别言辭正碰在莎倫心中的痛處,孤單凄清的境地使她感到喉嚨哽塞。
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的離去。
然而,最重要的是,她将要從這個她以往便知的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了,她将平平靜靜,毫不引人注目地離去。
“覺得有些想流淚,是嗎?”人群散盡後,瓊-奎爾問道。
她同情地注視着莎倫,十分理解這一時刻對莎倫的無比重要。
然後她就拉起莎倫的手緊握在自己手中,就好象她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一樣。
“開始總會有一些痛苦的,事情總是這樣,但是海上旅行是那麼地迷人,你很快就會忘掉你的鄉愁的。
” “我很好,我真的沒事兒。
”莎倫說道。
“你還太年輕了,經受不住回憶的折磨。
唉,即使是在我這樣的年紀,我也是盡量不去回憶往事。
” “我想那就是你的秘密,瓊-奎爾。
”莎倫若有所思地說。
“我要告訴你——還是讓我們到甲闆上去吧。
輪船離開悉尼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壯麗景觀之一,我們可别錯過了這一刻。
” 當她們緊挨着船舷的欄杆邊站定時,“奧麗娜”号開始莊嚴地劃破藍茵茵的海水向海洋深處滑行,一種激動人心的感受使人聯想到神話中的泰坦巨人之一大步移動的情景。
一支樂隊在岸邊演奏着“一路平安”,甲闆上的人紛紛投下五彩缤紛的長飾帶,這情形又讓人體味到新年前夕平安夜的氛圍。
莎倫凝視着悉尼港的這個場面,覺得自己仿佛正被一些巨人那看不見的大手高舉起來帶向遠方。
在夜燈杏黃色的一層光霧中,重重疊疊的塔狀高樓在綠色的、小山狀的遠景上突現出來。
晶瑩清澈的海水沖刷着城市腳下鋸齒形的海岸線和小海灣。
整個場景給人一種海市蜃樓般的夢幻感覺。
在莎倫的自我意識中,随着船離海岸越來越遠,她同這個高聳的、漂亮的城市之間那看不見的聯系也被拉開了。
澳大利亞曾經是她的家,但不管它是多麼廣大,又是多麼無情,她都要讓它從此遠離自己的生活,就象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她已經同瓊-奎爾一道登上了“奧麗娜”号客輪,就象一個孩子跳上了旋轉木馬的背一樣,它将把她帶到哪兒,就讓别人去猜想吧。
當最後一下牽引已告完成,啟航的汽笛嗚嗚吹響的時候,刮起了一陣涼涼地略帶鹹味的海風。
“奧麗娜”号客輪通過了宏偉壯觀的悉尼港,駛向廣闊無垠的海洋深處。
在那兒,在前方那海天交接之處正幻化出橙色和檸檬色的光彩。
瓊-奎爾從幻想之中驚醒,她擡手向澳大利亞飛了一吻。
“再見一alaprochainefois!”她愉快地叫道。
莎倫不住地朝着無人相送的海岸揮手,揮手。
“現在,好戲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高高興興地過上三周神仙日子吧。
”瓊-奎爾喜氣洋洋地說。
當瓊-奎爾到船長室去安排雞尾酒會時,莎倫被留在包艙整理行李物品,這是她的賞心樂事。
帶着那種喜愛漂亮東西的人所特有的欣賞本能,她小心翼翼地把兩打夜禮服裙挂進衣櫥,把一堆鴨絨般柔軟的女内衣折疊整齊放進抽屜,然後取出那隻淡紫色的鴕鳥皮梳裝盒放在梳妝台上。
化裝盒上有着瓊-奎爾名字的花押字母,它裡面擺放的每一個瓶子都帶着銀蓋。
最後,她整理好床鋪,又在緞子床罩上放了一條雙绉睡裙。
她知道,還有許多未知的事要等着她去做。
她十分滿意剛才的一番收拾整理,這符合她愛整潔,愛美的天性。
她細細地掃視着渙然一新的包艙,内心感到無比的喜悅。
莎倫鄭重其事地為自己斟了一杯香槟,然後就回到自己的艙房。
她準備打扮打扮自己,因為她将陪同瓊-奎爾與船長共進晚餐。
莎倫打開她的手提包,無意中又看到了自己的護照
我也沒有能力接受你的拖累,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從這兒帶出去。
”她不顧一切地說。
凱麗帶着滿腔怒火盯視着莎倫。
她突然一把抓過莎倫給她的衣裙,狂暴地撕下了袖子上的裝飾物。
“我想這就是你該死的賄賂,你給我們的赈濟。
收回去吧,我不需要施舍。
”她把衣裙朝莎倫臉上扔去,又轉身用長統靴把她姐姐的衣箱踢翻在地。
“啊,你這個不知感恩的小巫婆,”莎倫罵了起來,她擡手狠狠地抽了凱麗一個耳光。
因為用力太猛,使凱麗踉踉跄跄地向後退了幾步。
“我辛辛苦苦地工作,花錢買下了這條裙子和所有這些東西。
隻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你就要顯示你看不起它們。
現在,你再别指望我會帶你一起走,不管為了什麼我都絕不。
” 凱麗滿腔仇恨地盯着她,一隻手捂在被抽打的臉頰上。
“為了你抽我的這一耳光,有一天我一定要你加倍地償還。
我發誓。
隻要我活着,我就不會在乎我是否再也不會看見你。
請滾出去。
能擺脫象你這樣的人真是太好了。
”說着,她就從平房中猛沖了出去。
她離去時,她們所說的那些殘忍的話還在空中回響,就象排山倒海般突然發生的雪崩的回聲一樣。
姐妹之愛也随之冰釋。
滾燙的淚水灼傷了莎倫的臉頰,她拼命地抑制住了陣陣湧上心頭的孤獨無助的心緒。
但是已經來不及補救了,她甚至沒有時間去考慮怎樣想法彌合她同凱麗以及布萊德之間的仇隙了。
莎倫能夠關心的唯一事情就是“P£O”聯合輪船公司“奧麗娜”号客輪在地平線上消失了,留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悉尼的碼頭上。
她開始發瘋般地忙碌起來,收拾好那些散落在地闆上的,她視若珍寶的東西。
當她的手碰到那些花邊和緞子時,在想象中她幾乎能夠聽到火車行進在鐵軌上的碰撞聲。
這種铿锵的聲音随着道路向前沿伸,而實踐着給予她自由的承諾。
三個星期之後 莎倫環顧了一圈房間,在帕丁頓租住這個房間已近兩年了。
她怔怔地發了會兒呆。
過去她一向對這兒的破舊寒酸漠不關心——那破爛的地毯,還有扔在牆角的那隻缺口的破盆——這一切都顯示出她隻不過是一個暫時居住者。
她靠在窗邊,沐浴着正午的陽光,等待着車子來接她離開此地。
她取下用花邊裝飾的窗簾,俯瞰着樓下那層層疊疊、參差不齊的房屋輪廓。
這些房屋都帶着用鍛鐵裝修的陽台,傾斜着淩駕于悉尼港那波濤滾滾的藍色海水之上。
一陣溫暖的和風吹拂在她的臉上,令人回想起那些發生在幾個星期之前的烏七八糟的事情。
正是那些事情才導緻了今天這一幕——把她帶到了希望之巅。
在這個山巅上她感到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打住!她對自己嚴厲地說道。
向後看是極其危險的,回憶就象那用勁拖住航船的鐵錨一樣,會成為一個人前行的拖累。
突然她聽到樓下有腳步聲傳來,接着響起了叩門聲。
“嗨,莎倫,接你的大轎車來了。
” 她打開房門迎進了尼克。
他是個塞浦路斯人,莎倫的房東。
莎倫初次到達這個城市,就在他這兒租了一個房間。
他拉過莎倫那些帶滑輪的行李箱,把它們推到樓下,又回頭拎起她的手提行李和大衣走了出去。
莎倫緊随其後,沒有再回顧。
一輛龐大的黑色代姆勒轎車停在路邊,在明亮的太陽光下,車身發出寶石般的光芒。
這時,身穿制服的司機看到了莎倫,馬上為她打開了車門。
“嗨,莎倫,這兒有點東西給你。
”尼克的小兒子叫道,遞給她一盒巧克力。
當她輕柔地擁抱孩子時,幾個特意來送行的人紛紛叫着她的名字,向她表示良好的祝願。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自希臘和意大利。
莎倫在此居住期間和他們交上了朋友。
“再見,尼克,”她緊緊地擁抱了他,然後又依次擁抱他的妻子和孩子們。
“不要忘了我們,記住了。
”他說着,眼淚奪眶而出。
“我怎能忘得了你們。
”她飽含深情地說道,感到一種戀戀不舍的分離的痛苦占據了她的心。
在悉尼的這片外族人聚居的中心地區,莎倫總是能找到回家的感覺。
她最後一次環顧着帕丁頓那些漂亮的傾斜的小房屋,和那些用鍛鐵裝修的陽台。
她把這兒作為避難所,以此來躲避大都會實質上的冷酷無情。
她在澳大利亞那寬闊無邊的褐色土地上總感到自己象個外國人,而在這些希臘人、意大利人以及來自東方的政治難民們中間,她卻找到了一個暫時的家。
她喜歡他們的笑容和各種友好的表示,就象喜歡他們那地中海式的烹調口味散發出來的芳香一樣。
現在要離開這一切令莎倫感到比以前預想的要困難得多。
當司機關上代姆勒的車門時,她停止了揮手緻意,在龐大的高級大型轎車上舒适地閉上了眼睛。
莎倫知道,她以往生活的又一個片斷從此煙消雲散了。
在大寶灣搭上瓊-奎爾的車後,她們就直接向港口駛去。
莎倫永遠也不會忘記她第一眼看到“P£O”聯合輪船公司的“奧麗娜”号客輪的情形。
這艘巨大的多層客輪象一座袖珍畫像中常見的海上浮城一樣聳立在碼頭上。
它那巨大的煙囪向着明亮的藍色天空吐出陣陣濃煙。
莎倫緊跟在瓊-奎爾身後,竭力顯得象她一樣地神彩飛揚,莎倫觀察着她的同船旅伴們,盡力想找出在他們之間到底存在些什麼樣的共同點。
此刻,她的雙腳已經離開了澳大利亞的土地,心中充滿了離愁别緒。
在服務員的帶領下,她們走向預定好的一等包艙,這時,她感到她們已經把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方式扔在了澳大利亞海岸上,從此就要開始受制于航行時刻表了,這份時刻表将給出一個計劃周全的奇迹,其中的每時每刻都可能充滿了各種各樣新鮮有趣的安排,從演講會到手工藝品展覽、到電影晚會,還有甲闆上的木闆方格遊戲,同時,還會伴随着沒完沒了的宴會、雞尾酒會,其間還會穿插着無休無止的跳舞會。
她們被引到上層甲闆上的一間奢侈豪華的鑲闆包艙之中。
包艙裡早已堆滿了鮮花、水果籃和香槟。
這些都是瓊-奎爾的朋友們送來的。
如論何時,隻要有這類告别聚會,他們都會蜂擁而至。
這之後,服務員又領莎倫去看了自己的住處,那是一間雖小但卻十分舒适的艙房,有一個浴室緊挨着瓊-奎爾的包艙。
當她透過舷窗看到悉尼濱水區那浩浩蕩蕩、一望無際的壯觀景象時,她才第一次真正懂得了自己這次離開澳大利亞所包含的深刻意義。
然而她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沉迷在自己的白日夢中了。
不大一會兒,瓊-奎爾的包艙中已經擠滿了來訪者,他們是前來參加“航行平安”告别聚會的。
他們的到來使整個包艙笑語喧嘩、熱鬧非凡。
莎倫在這些來訪者們當中穿梭往返,替他們斟滿酒杯、倒空煙灰缸、同一些在威特林斯午餐會上認識的、并且仍然還記得她的人交換談話。
她小心翼翼地在人群中移步,感到自己的地位隻是介于服務員和熟人朋友之間。
但是瓊-奎爾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那閃爍不已的雙眸讓莎倫安下心來,她知道她的雇主這時候十分高興,同她陪伴她共同趕赴這航行時沒有什麼兩樣。
當她又一次斟滿他的酒杯時,科洛耐爾-詹金斯,他是一個蓄着淡淡的小胡子的高個男人,熱情地對她說道,“你是一個多麼漂亮的小東西呀,而且我們還聽說你也非常能幹。
有你來照顧我們的瓊-奎爾,我們都感到非常放心。
” “是啊,我親愛的,”他的妻子附和道,她是一個小鳥兒一樣的小個子女人。
“親愛的瓊-奎爾是多麼需要有人精心照料啊。
”說得就好象瓊-奎爾能保持永久魅力的秘密就是永遠顯得象一隻小貓那樣柔弱無助。
到現在為止,包艙裡已是擠得水洩不通,尖叫笑鬧之聲不絕于耳。
看起來,午夜之前他們之中是沒有一個人會離席了。
“為什麼我們九月份不一塊兒到安第貝斯去呢,瓊-奎爾?那将會是多麼快樂……。
” 當莎倫無意中聽到這一談話片斷時,她的心跳突然加劇了。
她花了一會兒工夫去想到底為什麼聽見安第貝斯就心跳,她想起來了,它就是桑曾向自己描述過的一個港口城市。
對她來說,它至今還是形象鮮明,象真的一樣。
她想擺脫開這種容易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回憶的沖擊,她曾多次在想到桑的時候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是毫無希望,即使是偶爾提及一個遙遠的地方,都能激發起一系列關于桑的回憶,這些往事的回憶使她禁不住感到胃部一陣陣的抽搐。
終于,一陣低沉的号角聲震顫了全艙,它在警告來訪者們離開的時間到了。
一陣嘈雜的聲響和充滿深情厚誼的告别言語之後,人群魚貫而出湧上甲闆,同時紛紛囑咐一定要寫信互通消息。
瓊-奎爾——擁抱着他們,同時用手絹輕輕擦着眼睛。
這些老朋友之間表示愛意的道别言辭正碰在莎倫心中的痛處,孤單凄清的境地使她感到喉嚨哽塞。
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的離去。
然而,最重要的是,她将要從這個她以往便知的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了,她将平平靜靜,毫不引人注目地離去。
“覺得有些想流淚,是嗎?”人群散盡後,瓊-奎爾問道。
她同情地注視着莎倫,十分理解這一時刻對莎倫的無比重要。
然後她就拉起莎倫的手緊握在自己手中,就好象她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一樣。
“開始總會有一些痛苦的,事情總是這樣,但是海上旅行是那麼地迷人,你很快就會忘掉你的鄉愁的。
” “我很好,我真的沒事兒。
”莎倫說道。
“你還太年輕了,經受不住回憶的折磨。
唉,即使是在我這樣的年紀,我也是盡量不去回憶往事。
” “我想那就是你的秘密,瓊-奎爾。
”莎倫若有所思地說。
“我要告訴你——還是讓我們到甲闆上去吧。
輪船離開悉尼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壯麗景觀之一,我們可别錯過了這一刻。
” 當她們緊挨着船舷的欄杆邊站定時,“奧麗娜”号開始莊嚴地劃破藍茵茵的海水向海洋深處滑行,一種激動人心的感受使人聯想到神話中的泰坦巨人之一大步移動的情景。
一支樂隊在岸邊演奏着“一路平安”,甲闆上的人紛紛投下五彩缤紛的長飾帶,這情形又讓人體味到新年前夕平安夜的氛圍。
莎倫凝視着悉尼港的這個場面,覺得自己仿佛正被一些巨人那看不見的大手高舉起來帶向遠方。
在夜燈杏黃色的一層光霧中,重重疊疊的塔狀高樓在綠色的、小山狀的遠景上突現出來。
晶瑩清澈的海水沖刷着城市腳下鋸齒形的海岸線和小海灣。
整個場景給人一種海市蜃樓般的夢幻感覺。
在莎倫的自我意識中,随着船離海岸越來越遠,她同這個高聳的、漂亮的城市之間那看不見的聯系也被拉開了。
澳大利亞曾經是她的家,但不管它是多麼廣大,又是多麼無情,她都要讓它從此遠離自己的生活,就象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她已經同瓊-奎爾一道登上了“奧麗娜”号客輪,就象一個孩子跳上了旋轉木馬的背一樣,它将把她帶到哪兒,就讓别人去猜想吧。
當最後一下牽引已告完成,啟航的汽笛嗚嗚吹響的時候,刮起了一陣涼涼地略帶鹹味的海風。
“奧麗娜”号客輪通過了宏偉壯觀的悉尼港,駛向廣闊無垠的海洋深處。
在那兒,在前方那海天交接之處正幻化出橙色和檸檬色的光彩。
瓊-奎爾從幻想之中驚醒,她擡手向澳大利亞飛了一吻。
“再見一alaprochainefois!”她愉快地叫道。
莎倫不住地朝着無人相送的海岸揮手,揮手。
“現在,好戲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高高興興地過上三周神仙日子吧。
”瓊-奎爾喜氣洋洋地說。
當瓊-奎爾到船長室去安排雞尾酒會時,莎倫被留在包艙整理行李物品,這是她的賞心樂事。
帶着那種喜愛漂亮東西的人所特有的欣賞本能,她小心翼翼地把兩打夜禮服裙挂進衣櫥,把一堆鴨絨般柔軟的女内衣折疊整齊放進抽屜,然後取出那隻淡紫色的鴕鳥皮梳裝盒放在梳妝台上。
化裝盒上有着瓊-奎爾名字的花押字母,它裡面擺放的每一個瓶子都帶着銀蓋。
最後,她整理好床鋪,又在緞子床罩上放了一條雙绉睡裙。
她知道,還有許多未知的事要等着她去做。
她十分滿意剛才的一番收拾整理,這符合她愛整潔,愛美的天性。
她細細地掃視着渙然一新的包艙,内心感到無比的喜悅。
莎倫鄭重其事地為自己斟了一杯香槟,然後就回到自己的艙房。
她準備打扮打扮自己,因為她将陪同瓊-奎爾與船長共進晚餐。
莎倫打開她的手提包,無意中又看到了自己的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