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賀恭一郎的獨白(一)
關燈
小
中
大
就那麼簡單,沒有特别的理由。
” “所以,我想聽聽你抓狂的原因,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生氣的。
” “因為一點小事,應該說我覺得那是小事。
說老實話,我自己也記不清楚當時怎會那麼生氣,大概是人家所謂的鬼上身吧?所以,就算我想要說明也說不清楚,這是真的。
” “你覺得這種說法我會接受嗎?” “你隻能接受吧。
” 我閉上嘴,盯住他的眼睛,結果他也毫不閃避地望着我,眼神充滿自信。
“關于在老師屋裡找到的筆記本和磁碟片,我想要再度請教您。
”我試着改變話題,而野野口修則露出一副煩死了的表情。
“那個跟案情一點關系都沒有,請你不要亂想。
” “如果真是這樣,可否請你仔細說明那些到底是什麼?” “什麼都不是。
不過是筆記本,不過是磁碟片。
” “不過裡面卻是日高邦彥的小說。
不,正确的說,應該說是酷似日高邦彥小說的作品,簡直耽像是小說的草稿一樣。
” 聽到我的話,他噗哧笑了出來:“所以我是日高背後的捉刀人?荒謬!你想太多了。
” “不過,這樣想有它的道理。
” “讓我告訴你一個更合理的答案吧!那是一種學習。
想要成為作家的人,各有其獨特的學習方法。
像我,就是藉由抄寫日高的作品,以習得他的寫作風格和表現手法。
這并非什麼特别的事,很多尚未成熟的作家都是這麼做的。
” 他的解釋并未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日高邦彥的責任編輯也曾做過相同的推論。
不過,那位編輯說了,這其中還是有三點值得商榷。
其一,發現的原稿和日高邦彥的作品并非完全相同,兩者之間有些微的差異。
其二,就算是一種學習好了,如此大量抄寫别人的作品是不正常的。
其三,日高邦彥雖然是暢銷作家,但模仿他的文章并不代表就能讓自己寫得更好。
于是我提出這三點,試着質問野野口修,看他做何解釋。
沒想到他連眼睛都不眨,馬上回答了我:“關于這些,我可以合乎邏輯地全部回答你。
事實上,一開始我隻是單純地抄寫而已,可是漸漸地我覺得光這樣做是不夠的。
于是當我想到換成自己會怎麼寫、會怎麼表現的時候,我就試着把它寫下來。
這樣你懂嗎?我一邊以日高的文章為範本,一邊嘗試創作更好的東西,這才是我學習的目的。
至于大量抄寫的問題,那隻是代表我學習了很久。
我單身,回家後也沒事可做,所以大可投注所有心力在寫作的練習上。
最後,日高的文章好或不好,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我倒是很欣賞他的文筆,或許其中沒什麼深奧的技巧,卻是簡潔易懂的好文章。
他能吸引這麼多的讀者,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野野口修的這套說辭,确實有其道理。
可是如果這些都是真的,他為什麼不早講清楚,我腦中浮起了這樣的疑惑。
生病卧床以前,他一直三緘其口。
莫非一直要等到他住進醫院,不再接受偵訊,才有空檔想出這樣的藉口?這是我的推理,不過,這會兒要證實這個已經十分困難。
不得已,我隻好提出新發現的證據。
那是在野野口修的抽屜裡找到的幾張便條,上面潦草寫着類似故事大綱的東西。
從出場人物的姓名來看,我知道那與日高邦彥正在連載的《冰之扉》有關。
不過,大綱寫的并非先前已經發表過的内容,怎麼看,都像是《冰之扉》的後續發展。
“你為何要寫《冰之扉》的後續發展?你可以對此提出說明嗎?” 我問野野口修,結果他回答:“那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練習。
隻要是讀者,不管是誰都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去揣想未來的劇情吧?而我隻是稍微積極一點,把它具體化而已,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 “你不是已經辭去教職,往專業作家的路途邁進了嗎?有必要再做這樣的練習?甚至犧牲自己的寫作時間?” “請你不要出言諷刺,我還稱不上是專業作家,技巧更有待磨練。
何況因為根本沒有工作進來,所以我時間特多。
” 野野口修的話依然無法說服我。
或許是我的表情洩漏了這種想法,他看着我繼續說道:“你好像硬要把我當作日高的捉刀人,真是太擡舉我了。
我根本沒有那種本事,相反地,聽你這麼說,我心裡還想,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該有多好。
如果真是如你所推理的,我肯定會大聲高喊:‘那些作品全是我寫的,真正的作者是野野口修!’可是很遺憾,那不是我寫的。
我寫的東西,我當然會用自己的名義發表。
我根本沒有必要借用日高的名字,你不覺得嗎?” “我也是這麼想,所以才會覺得難以理解。
” “根本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你隻是推測偏了,才會導出奇怪的結論,你想得太複雜了。
” “我不這麼覺得。
” “拜托你就這麼想吧。
我希望這個話題到此為止,你們能盡早對我起訴。
要用什麼動機我都無所謂,報告書上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吧。
”野野口修一副已經豁出去的樣子。
走出病房後,我将剛才的對談反刍了一番。
我左思右想,總覺得他的供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不過,就像他所說的,我的推理确實也不夠周全。
如果他真是日高邦彥的背後代筆,有什麼理由讓他非得這麼做呢? 是因為日高邦彥已是暢銷作家,相較于一個新人,用他的名義出書會賣得比較好嗎?不過,日高還沒走紅之前的作品應該也是野野口修寫的,如果真是這樣,他把它拿來當作自己的處女作發表不是也很好嗎? 因為他同時擔任教職,所以想盡量不要公開自己的身分嗎?不,那就太奇怪了。
就我所知,沒有老師是因為以作家為副業,而在學校混不下去的。
況且,如果要野野口修二選一的話,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舍棄教師這個飯碗。
還有,就像他自己講的,如果他真是影子作家,都到這個節骨眼了,他幹嘛還要否認?對他而言,“日高邦彥的影子作家”的頭銜肯定是光榮的。
這麼說來,野野口修真的不是日高邦彥的捉刀人嗎?而在他屋裡找到的筆記和磁片,就像他自己所供稱的,沒有多餘的意義? 不可能,我敢斷定。
對于野野口修這号人物,我多少有些認識。
根據我的了解,他的自尊心非常強,對自己也很有自信。
說他為了想成為作家而去抄寫誰的作品當作練習,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回到總部後,我把和野野口修的對話呈報給上司。
迫田警部從頭到尾都苦着一張臉,聽取我的報告。
“野野口為何要隐瞞他的殺人動機?”聽完報告後,上司問我。
“我不知道。
連犯罪事實都承認了,卻遲遲不肯說出殺人動機,我想這其中必定藏有天大的秘密。
” “你還是認為那和日高的小說有關嗎?” “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 “你說野野口修是真正的作者,不過他本人并不承認啊。
” 很明顯地,警部不願再為這個案子多花時間。
事實上,部分媒體不知從哪得知消息,已經找上搜查小組,詢問野野口修替日高邦彥捉刀的可能。
當然,警方會盡量避免做出明确的回應。
不過,也許最快明天一早就會看到報紙批露這項消息。
如果真是那樣,打來詢問的電話定然教人應接不暇。
” “所以,我想聽聽你抓狂的原因,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生氣的。
” “因為一點小事,應該說我覺得那是小事。
說老實話,我自己也記不清楚當時怎會那麼生氣,大概是人家所謂的鬼上身吧?所以,就算我想要說明也說不清楚,這是真的。
” “你覺得這種說法我會接受嗎?” “你隻能接受吧。
” 我閉上嘴,盯住他的眼睛,結果他也毫不閃避地望着我,眼神充滿自信。
“關于在老師屋裡找到的筆記本和磁碟片,我想要再度請教您。
”我試着改變話題,而野野口修則露出一副煩死了的表情。
“那個跟案情一點關系都沒有,請你不要亂想。
” “如果真是這樣,可否請你仔細說明那些到底是什麼?” “什麼都不是。
不過是筆記本,不過是磁碟片。
” “不過裡面卻是日高邦彥的小說。
不,正确的說,應該說是酷似日高邦彥小說的作品,簡直耽像是小說的草稿一樣。
” 聽到我的話,他噗哧笑了出來:“所以我是日高背後的捉刀人?荒謬!你想太多了。
” “不過,這樣想有它的道理。
” “讓我告訴你一個更合理的答案吧!那是一種學習。
想要成為作家的人,各有其獨特的學習方法。
像我,就是藉由抄寫日高的作品,以習得他的寫作風格和表現手法。
這并非什麼特别的事,很多尚未成熟的作家都是這麼做的。
” 他的解釋并未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日高邦彥的責任編輯也曾做過相同的推論。
不過,那位編輯說了,這其中還是有三點值得商榷。
其一,發現的原稿和日高邦彥的作品并非完全相同,兩者之間有些微的差異。
其二,就算是一種學習好了,如此大量抄寫别人的作品是不正常的。
其三,日高邦彥雖然是暢銷作家,但模仿他的文章并不代表就能讓自己寫得更好。
于是我提出這三點,試着質問野野口修,看他做何解釋。
沒想到他連眼睛都不眨,馬上回答了我:“關于這些,我可以合乎邏輯地全部回答你。
事實上,一開始我隻是單純地抄寫而已,可是漸漸地我覺得光這樣做是不夠的。
于是當我想到換成自己會怎麼寫、會怎麼表現的時候,我就試着把它寫下來。
這樣你懂嗎?我一邊以日高的文章為範本,一邊嘗試創作更好的東西,這才是我學習的目的。
至于大量抄寫的問題,那隻是代表我學習了很久。
我單身,回家後也沒事可做,所以大可投注所有心力在寫作的練習上。
最後,日高的文章好或不好,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我倒是很欣賞他的文筆,或許其中沒什麼深奧的技巧,卻是簡潔易懂的好文章。
他能吸引這麼多的讀者,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野野口修的這套說辭,确實有其道理。
可是如果這些都是真的,他為什麼不早講清楚,我腦中浮起了這樣的疑惑。
生病卧床以前,他一直三緘其口。
莫非一直要等到他住進醫院,不再接受偵訊,才有空檔想出這樣的藉口?這是我的推理,不過,這會兒要證實這個已經十分困難。
不得已,我隻好提出新發現的證據。
那是在野野口修的抽屜裡找到的幾張便條,上面潦草寫着類似故事大綱的東西。
從出場人物的姓名來看,我知道那與日高邦彥正在連載的《冰之扉》有關。
不過,大綱寫的并非先前已經發表過的内容,怎麼看,都像是《冰之扉》的後續發展。
“你為何要寫《冰之扉》的後續發展?你可以對此提出說明嗎?” 我問野野口修,結果他回答:“那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練習。
隻要是讀者,不管是誰都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去揣想未來的劇情吧?而我隻是稍微積極一點,把它具體化而已,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 “你不是已經辭去教職,往專業作家的路途邁進了嗎?有必要再做這樣的練習?甚至犧牲自己的寫作時間?” “請你不要出言諷刺,我還稱不上是專業作家,技巧更有待磨練。
何況因為根本沒有工作進來,所以我時間特多。
” 野野口修的話依然無法說服我。
或許是我的表情洩漏了這種想法,他看着我繼續說道:“你好像硬要把我當作日高的捉刀人,真是太擡舉我了。
我根本沒有那種本事,相反地,聽你這麼說,我心裡還想,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該有多好。
如果真是如你所推理的,我肯定會大聲高喊:‘那些作品全是我寫的,真正的作者是野野口修!’可是很遺憾,那不是我寫的。
我寫的東西,我當然會用自己的名義發表。
我根本沒有必要借用日高的名字,你不覺得嗎?” “我也是這麼想,所以才會覺得難以理解。
” “根本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你隻是推測偏了,才會導出奇怪的結論,你想得太複雜了。
” “我不這麼覺得。
” “拜托你就這麼想吧。
我希望這個話題到此為止,你們能盡早對我起訴。
要用什麼動機我都無所謂,報告書上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吧。
”野野口修一副已經豁出去的樣子。
走出病房後,我将剛才的對談反刍了一番。
我左思右想,總覺得他的供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不過,就像他所說的,我的推理确實也不夠周全。
如果他真是日高邦彥的背後代筆,有什麼理由讓他非得這麼做呢? 是因為日高邦彥已是暢銷作家,相較于一個新人,用他的名義出書會賣得比較好嗎?不過,日高還沒走紅之前的作品應該也是野野口修寫的,如果真是這樣,他把它拿來當作自己的處女作發表不是也很好嗎? 因為他同時擔任教職,所以想盡量不要公開自己的身分嗎?不,那就太奇怪了。
就我所知,沒有老師是因為以作家為副業,而在學校混不下去的。
況且,如果要野野口修二選一的話,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舍棄教師這個飯碗。
還有,就像他自己講的,如果他真是影子作家,都到這個節骨眼了,他幹嘛還要否認?對他而言,“日高邦彥的影子作家”的頭銜肯定是光榮的。
這麼說來,野野口修真的不是日高邦彥的捉刀人嗎?而在他屋裡找到的筆記和磁片,就像他自己所供稱的,沒有多餘的意義? 不可能,我敢斷定。
對于野野口修這号人物,我多少有些認識。
根據我的了解,他的自尊心非常強,對自己也很有自信。
說他為了想成為作家而去抄寫誰的作品當作練習,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回到總部後,我把和野野口修的對話呈報給上司。
迫田警部從頭到尾都苦着一張臉,聽取我的報告。
“野野口為何要隐瞞他的殺人動機?”聽完報告後,上司問我。
“我不知道。
連犯罪事實都承認了,卻遲遲不肯說出殺人動機,我想這其中必定藏有天大的秘密。
” “你還是認為那和日高的小說有關嗎?” “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 “你說野野口修是真正的作者,不過他本人并不承認啊。
” 很明顯地,警部不願再為這個案子多花時間。
事實上,部分媒體不知從哪得知消息,已經找上搜查小組,詢問野野口修替日高邦彥捉刀的可能。
當然,警方會盡量避免做出明确的回應。
不過,也許最快明天一早就會看到報紙批露這項消息。
如果真是那樣,打來詢問的電話定然教人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