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睡籃放在水泥台上,一臉憂傷地接過話筒,說:
“明天午後還要再來這裡一趟,聽腦外科專家的診斷結果。
” “為什麼呢?為什麼這樣處理呢?”嶽母傳來的,恰恰是鳥最不想聽的聲音。
她的問話,似乎是在直接責備鳥。
“如果說為了什麼,那是因為孩子現在還活着吧。
”鳥說完,懷着厭惡的預感,等待着嶽母的話。
但嶽母一直沉默着,隻聽得見痛苦而短促的呼吸聲音回響。
于是,鳥又說:“我馬上回去,見面再細說吧。
”鳥說着,要放下電話。
“啊,你不要回到這兒來!”嶽母連聲咳嗽着制止鳥說,“我對女兒說,你送孩子入心髒病專科醫院了,你若是趕回來,她不是要起疑心嗎?等她多少平靜下來以後,你再回來,就說孩子是因為心髒病死的,這最順理成章了。
現在還是隻用電話聯系吧!” 鳥體諒嶽母的心情。
他說,他這就去向嶽父講一下。
鳥正說着,聽到對方咔嚓一聲放下了電話。
看來嶽母也一直強捺着厭惡情緒。
鳥放下話筒,拎起嬰兒睡籃。
急救車從停車場開了過來,假眼醫生已經乘了上去。
鳥把嬰兒睡籃放到來時自己坐的位置上,向醫生和兩個救護員緻謝說: “多謝你們幫忙,我自己回去。
” “自己回去?”醫生問。
“嗯。
”鳥答應說。
其實他是想說:我自己出去。
必須去嶽父那兒報告妻子的生産情況,但那以後,就完全是鳥的自由時間了。
鳥覺得,比起回到嶽母和妻子那兒,去看望嶽父,簡直可以說是使自己獲得了拯救。
假眼醫生從車廂裡面關上了門,急救車出發了,警笛不鳴,速度遲緩,像一個軟塌塌的怪物。
鳥和司機席上的救護員迎面相向,透過車窗,他看到醫生和管氧氣瓶的救護員東歪西斜地靠在一起;一小時以前,他曾從那窗口流着淚水望着馬路上來往的行人。
但鳥并不顧慮現在車裡的三個人怎樣議論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鳥的頭腦裡集中轉動着的新念頭,是由嶽母的電話不意帶來的空閑,是獨自一人的自由時間。
鳥尾随着急救車穿過醫院前足球場般寬闊的廣場,走到廣場中央,他轉過身,擡頭仰望剛剛把自己的第一個兒子、瀕死的嬰兒丢在裡面的那座建築。
那是一座偉岸如城寨的龐大建築。
初夏的陽光閃耀,嬰兒不知在建築物的哪個角落,張着珍珠般光澤的小嘴,細細地哭叫着;這座龐大的建築,使嬰兒顯得像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砂。
明天,即使我重來此地,與孩子相逢,孩子也許正在這座近代城寨般的迷宮裡彷徨無路,也許已經不在人間,或者正在瀕死的邊緣吧。
鳥這樣想。
這樣的構想把鳥從剛才陷入的不幸裡拉出了一步。
鳥邁開大步,穿過醫院的大門,走到柏油馬路上。
鳥向前走着。
初夏的上午清爽而涼快,微風拂在鳥因睡眠不足而有些發熱的臉頰和耳垂上,使他憶起當年小學校的遠足旅行,使他微微體味到一種快感。
他的肌膚感覺和神經細胞,都遠遠脫離了意識的控制,充分舒展地感受到了這季節的美好,感受到了一種内在的解放。
而這感覺,又漸次擴散到意識的表層。
鳥想去見嶽父之前,應該刮刮胡子,洗洗臉!鳥看到了一家理發店的招牌,便徑直走進去。
略上了年紀的理發師像對待一般顧客一樣,讓鳥坐在椅子上。
他沒有看出鳥身陷不幸的迹象。
現在,鳥因為成了理發師、亦即“他人”眼裡的自己,因而能把自己從悲傷與不安中解放出來。
鳥閉上了眼睛。
他的臉頰和下颚,都被消毒液氣味濃重的熱毛巾捂住了。
孩提時代,鳥曾在理發店看過滑稽的“落語”節目。
那時,店裡的小夥計給顧客送熱毛巾,毛巾太熱,等不及放在手上涼一涼,就趕緊往顧客的臉上放,打那以來,每當熱毛巾貼到臉上,鳥就發笑。
現在,鳥感覺到自己又微微笑了。
但這次未免太過分了。
鳥戰栗着驅走自己臉上的微笑,又開始思考起自己孩子的不幸。
他從剛才微笑的自己的身上,發現了罪證。
植物似的嬰兒的死,鳥從尖銳剖析自己的角度,分析嬰兒的不幸。
嬰兒和植物一樣,死時沒有痛苦相随,但即便如此,這嬰兒的死到底意味着什麼呢?或者說,他的生意味着什麼呢?橫亘數億年的“空無”的曠野上,一粒生命的種籽發芽、生長,經過十個月的孕育。
當然,胎兒可能毫無意識、感覺,他蜷曲在溫暖、柔和、暗黑的世界裡。
然後,他冒險探頭來到外部世界。
這裡冷嗖嗖硬梆梆,幹燥,光線明亮刺眼。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他獨自安甯的藏身之地,他和數量衆多的陌生人住在一起。
然而,對于植物嬰兒來說,置身外部世界,可能隻不過是幾個小時莫名其妙的微痛罷了。
随後,便在呼吸窒息的瞬間,成為橫亘數億年“空無”曠野上一粒“空無”的細砂。
就算真有所謂末日的審判,那麼,出生之後不久猝然而死的植物嬰兒,能作為怎樣的死者被傳訊、檢訴和判決呢?他張着珍珠般光澤的小嘴,舌頭一舐舐地,哭泣着在世間停留了幾個小時。
這無論對怎樣的審
” “為什麼呢?為什麼這樣處理呢?”嶽母傳來的,恰恰是鳥最不想聽的聲音。
她的問話,似乎是在直接責備鳥。
“如果說為了什麼,那是因為孩子現在還活着吧。
”鳥說完,懷着厭惡的預感,等待着嶽母的話。
但嶽母一直沉默着,隻聽得見痛苦而短促的呼吸聲音回響。
于是,鳥又說:“我馬上回去,見面再細說吧。
”鳥說着,要放下電話。
“啊,你不要回到這兒來!”嶽母連聲咳嗽着制止鳥說,“我對女兒說,你送孩子入心髒病專科醫院了,你若是趕回來,她不是要起疑心嗎?等她多少平靜下來以後,你再回來,就說孩子是因為心髒病死的,這最順理成章了。
現在還是隻用電話聯系吧!” 鳥體諒嶽母的心情。
他說,他這就去向嶽父講一下。
鳥正說着,聽到對方咔嚓一聲放下了電話。
看來嶽母也一直強捺着厭惡情緒。
鳥放下話筒,拎起嬰兒睡籃。
急救車從停車場開了過來,假眼醫生已經乘了上去。
鳥把嬰兒睡籃放到來時自己坐的位置上,向醫生和兩個救護員緻謝說: “多謝你們幫忙,我自己回去。
” “自己回去?”醫生問。
“嗯。
”鳥答應說。
其實他是想說:我自己出去。
必須去嶽父那兒報告妻子的生産情況,但那以後,就完全是鳥的自由時間了。
鳥覺得,比起回到嶽母和妻子那兒,去看望嶽父,簡直可以說是使自己獲得了拯救。
假眼醫生從車廂裡面關上了門,急救車出發了,警笛不鳴,速度遲緩,像一個軟塌塌的怪物。
鳥和司機席上的救護員迎面相向,透過車窗,他看到醫生和管氧氣瓶的救護員東歪西斜地靠在一起;一小時以前,他曾從那窗口流着淚水望着馬路上來往的行人。
但鳥并不顧慮現在車裡的三個人怎樣議論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鳥的頭腦裡集中轉動着的新念頭,是由嶽母的電話不意帶來的空閑,是獨自一人的自由時間。
鳥尾随着急救車穿過醫院前足球場般寬闊的廣場,走到廣場中央,他轉過身,擡頭仰望剛剛把自己的第一個兒子、瀕死的嬰兒丢在裡面的那座建築。
那是一座偉岸如城寨的龐大建築。
初夏的陽光閃耀,嬰兒不知在建築物的哪個角落,張着珍珠般光澤的小嘴,細細地哭叫着;這座龐大的建築,使嬰兒顯得像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砂。
明天,即使我重來此地,與孩子相逢,孩子也許正在這座近代城寨般的迷宮裡彷徨無路,也許已經不在人間,或者正在瀕死的邊緣吧。
鳥這樣想。
這樣的構想把鳥從剛才陷入的不幸裡拉出了一步。
鳥邁開大步,穿過醫院的大門,走到柏油馬路上。
鳥向前走着。
初夏的上午清爽而涼快,微風拂在鳥因睡眠不足而有些發熱的臉頰和耳垂上,使他憶起當年小學校的遠足旅行,使他微微體味到一種快感。
他的肌膚感覺和神經細胞,都遠遠脫離了意識的控制,充分舒展地感受到了這季節的美好,感受到了一種内在的解放。
而這感覺,又漸次擴散到意識的表層。
鳥想去見嶽父之前,應該刮刮胡子,洗洗臉!鳥看到了一家理發店的招牌,便徑直走進去。
略上了年紀的理發師像對待一般顧客一樣,讓鳥坐在椅子上。
他沒有看出鳥身陷不幸的迹象。
現在,鳥因為成了理發師、亦即“他人”眼裡的自己,因而能把自己從悲傷與不安中解放出來。
鳥閉上了眼睛。
他的臉頰和下颚,都被消毒液氣味濃重的熱毛巾捂住了。
孩提時代,鳥曾在理發店看過滑稽的“落語”節目。
那時,店裡的小夥計給顧客送熱毛巾,毛巾太熱,等不及放在手上涼一涼,就趕緊往顧客的臉上放,打那以來,每當熱毛巾貼到臉上,鳥就發笑。
現在,鳥感覺到自己又微微笑了。
但這次未免太過分了。
鳥戰栗着驅走自己臉上的微笑,又開始思考起自己孩子的不幸。
他從剛才微笑的自己的身上,發現了罪證。
植物似的嬰兒的死,鳥從尖銳剖析自己的角度,分析嬰兒的不幸。
嬰兒和植物一樣,死時沒有痛苦相随,但即便如此,這嬰兒的死到底意味着什麼呢?或者說,他的生意味着什麼呢?橫亘數億年的“空無”的曠野上,一粒生命的種籽發芽、生長,經過十個月的孕育。
當然,胎兒可能毫無意識、感覺,他蜷曲在溫暖、柔和、暗黑的世界裡。
然後,他冒險探頭來到外部世界。
這裡冷嗖嗖硬梆梆,幹燥,光線明亮刺眼。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他獨自安甯的藏身之地,他和數量衆多的陌生人住在一起。
然而,對于植物嬰兒來說,置身外部世界,可能隻不過是幾個小時莫名其妙的微痛罷了。
随後,便在呼吸窒息的瞬間,成為橫亘數億年“空無”曠野上一粒“空無”的細砂。
就算真有所謂末日的審判,那麼,出生之後不久猝然而死的植物嬰兒,能作為怎樣的死者被傳訊、檢訴和判決呢?他張着珍珠般光澤的小嘴,舌頭一舐舐地,哭泣着在世間停留了幾個小時。
這無論對怎樣的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