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女性成為主角的八十年代
關燈
小
中
大
顯現出放下心來的模樣。
在這部作品問世前不久,您發表了花伯母與女先生激烈論戰、森林裡的神話與千年前的和歌交相共鳴的《另一位和泉式部誕生之日》(1984),以及把革命的學生運動中的女鬥士作為主人公的電影腳本底稿《革命女性》(1986)。
您在非常大的範圍内描繪了那些具有很強個性的積極的女性,可我們卻沒有從中看到足以貫穿大江作品整體的所謂浪漫的戲劇性場面得以展開。
那是為什麼?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周圍所有女性讀者長年以來共同抱有的疑問。
就這個問題接受你的采訪,這還是第一次。
我認為,情況确實像你所說的那樣。
我是一個從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時代——也是從布萊克到葉芝的英國浪漫主義時代——接受深刻影響的作家。
話雖如此,在實際與女性交往的關系中,我與浪漫可就沒什麼緣分了。
相互痛苦折磨、深陷于悲劇性狀态,或以英雄般氣概超越這一切……我從不曾經曆過這樣的戀愛。
因此,也就無法在小說裡寫出這些内容。
結果,當現在回顧這漫長的一生時,覺得唯有如此才是“大江健三郎的人生”,這可能是因為與我關系親密的女性,并不是對等地進行戀愛,或折磨對方或被對方所折磨,其後共同成長的那種女性吧。
我所接受的影響,來自于母親和妹妹以及妻子,是的,就連我的結婚對象也是朋友的妹妹。
我總是受到她們的庇護并得到她們的照顧。
嗯,好像一直是作為孩子生活過來的,這就是我的人生。
——總覺得這好像是一個讓朋友灰心喪氣的回答(笑)。
我也不認為你們夫妻會是那樣的關系。
不,我和妻子的關系,恰恰就是那樣的。
身為男性的丈夫一直受到身為女性的妻子的庇護,這種生活在一般的婚姻生活裡是不多見的,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生下患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以來,已經四十三年了,在生活中妻子一直庇護着智力停留在四五歲階段的孩子,我則像是那個庇護行為的助手一般跟随在妻子身旁。
我們就是這樣做過來的。
在那種時候,與其說我身處庇護孩子的一方,不如說我與那智力障礙的孩子一道依賴妻子,我們就這樣一同生活着(笑)。
總是在某個處所得到妻子的幫助。
我在這樣一種感覺中走到了今天。
所以我認為,在迄今的生活裡,我和妻子不曾有過那種平等相對或非難或道歉的男女間争執不休的經曆。
即便在我的小說裡,也會有男性與女性相互沖突的場面。
一般說來,發生了沖突之後,在下一段情節裡,大緻就會向和解并戀愛的方向發展。
在我的小說中,這樣的事情則不可能發生。
一旦出現對立,就絕不會再相會。
我所描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的男女關系。
我認為這一點是作為小說家的巨大缺失。
細想起來,我從高中進了大學,除了伊丹的妹妹以外,從沒得到過來自女性的真誠關愛。
她們對我的感覺,大概會因奇異和滑稽而稱為——初期短篇小說中的有趣之處基本上也在這裡——家夥這個稱謂吧。
——不過,最近也是如此,在後援會和簽售會上,從年輕的學生到上了年歲的老人,其中女性讀者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我覺得大家都是大江先生您本身的熱情“粉絲”。
母親曾嘲諷地說道:當上了小說家,可真好啊(笑)!最為根本的是,我知道,自己這個人沒有魅力。
在我上叫做國民學校的小學一年級時,和附近的孩子們一同背着兒童書包前去學校。
當時看見了自己的朋友,我就在想,這家夥确實有着孩子應有的快樂和美麗啊!在自我意識裡,我為自己已經失去了孩童那種自然魅力而感到失望。
在玩棒球時,大家都說我的投球方式顯得滑稽可笑。
于是我就閱讀棒球的相關雜志,學習如何投好那球并不斷訂正錯誤。
由于這個緣故,我的投球方式就越發滑稽可笑了,就連說話方式以及走路姿勢也是如此。
其實,我是一個處處都顯得不自然的孩子,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從不曾因為自己自然而然地采取行動并因此被大家認為“這是個有趣的家夥”而獲得成功。
成為青年之後情況仍一如既往。
實際上,我不記得曾被女性說過“你真是個優秀的人”。
妻子之所以願意和我結婚,大概也是考慮到“對于自己的哥哥來說,此人似乎是很重要的朋友,就與這個男人一起過日子,建設穩定的生活吧”。
總之,我呀,要說是同年代的人,與石原慎太郎、開高健那種擁有很大魅力的人物不同,不會以自我陶醉的心态面對他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編造小說故事的人,是通過塑造典型人物進行工作的人。
因此,我成了小說家。
那時也好現在也罷,對于女性,唯有心懷敬意,自己則樂于并喜歡作為醜角予以表現。
——原來是這樣啊。
非常感謝您的寶貴箴言(笑)。
關于以女性為中心而創作的作品,如果進一步探讨下去的話,那就是在出版于一九九〇年的《安靜的生活》裡,這一次的講述人變成了您女兒這一輩的“我”=真兒。
倘若隻讀下面這一段文章,我甚至認為,由于這過分的輕快,讀者也許很難相信其作者會是“大江健三郎”: 這一年裡唯有今天,才是冬天開始的日子。
在這個鄭重其事的思考中,我感覺到了晴朗的早晨。
為了趕在陽光持續照射期間把洗好的衣物晾幹,我勤快地忙活起來。
這時,我從廚房角落處往外看去,隻見獨自換好衣服的伊耀正站起身來,環顧着陽光透射進來的玻
在這部作品問世前不久,您發表了花伯母與女先生激烈論戰、森林裡的神話與千年前的和歌交相共鳴的《另一位和泉式部誕生之日》(1984),以及把革命的學生運動中的女鬥士作為主人公的電影腳本底稿《革命女性》(1986)。
您在非常大的範圍内描繪了那些具有很強個性的積極的女性,可我們卻沒有從中看到足以貫穿大江作品整體的所謂浪漫的戲劇性場面得以展開。
那是為什麼?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周圍所有女性讀者長年以來共同抱有的疑問。
就這個問題接受你的采訪,這還是第一次。
我認為,情況确實像你所說的那樣。
我是一個從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時代——也是從布萊克到葉芝的英國浪漫主義時代——接受深刻影響的作家。
話雖如此,在實際與女性交往的關系中,我與浪漫可就沒什麼緣分了。
相互痛苦折磨、深陷于悲劇性狀态,或以英雄般氣概超越這一切……我從不曾經曆過這樣的戀愛。
因此,也就無法在小說裡寫出這些内容。
結果,當現在回顧這漫長的一生時,覺得唯有如此才是“大江健三郎的人生”,這可能是因為與我關系親密的女性,并不是對等地進行戀愛,或折磨對方或被對方所折磨,其後共同成長的那種女性吧。
我所接受的影響,來自于母親和妹妹以及妻子,是的,就連我的結婚對象也是朋友的妹妹。
我總是受到她們的庇護并得到她們的照顧。
嗯,好像一直是作為孩子生活過來的,這就是我的人生。
——總覺得這好像是一個讓朋友灰心喪氣的回答(笑)。
我也不認為你們夫妻會是那樣的關系。
不,我和妻子的關系,恰恰就是那樣的。
身為男性的丈夫一直受到身為女性的妻子的庇護,這種生活在一般的婚姻生活裡是不多見的,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生下患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以來,已經四十三年了,在生活中妻子一直庇護着智力停留在四五歲階段的孩子,我則像是那個庇護行為的助手一般跟随在妻子身旁。
我們就是這樣做過來的。
在那種時候,與其說我身處庇護孩子的一方,不如說我與那智力障礙的孩子一道依賴妻子,我們就這樣一同生活着(笑)。
總是在某個處所得到妻子的幫助。
我在這樣一種感覺中走到了今天。
所以我認為,在迄今的生活裡,我和妻子不曾有過那種平等相對或非難或道歉的男女間争執不休的經曆。
即便在我的小說裡,也會有男性與女性相互沖突的場面。
一般說來,發生了沖突之後,在下一段情節裡,大緻就會向和解并戀愛的方向發展。
在我的小說中,這樣的事情則不可能發生。
一旦出現對立,就絕不會再相會。
我所描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的男女關系。
我認為這一點是作為小說家的巨大缺失。
細想起來,我從高中進了大學,除了伊丹的妹妹以外,從沒得到過來自女性的真誠關愛。
她們對我的感覺,大概會因奇異和滑稽而稱為——初期短篇小說中的有趣之處基本上也在這裡——家夥這個稱謂吧。
——不過,最近也是如此,在後援會和簽售會上,從年輕的學生到上了年歲的老人,其中女性讀者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我覺得大家都是大江先生您本身的熱情“粉絲”。
母親曾嘲諷地說道:當上了小說家,可真好啊(笑)!最為根本的是,我知道,自己這個人沒有魅力。
在我上叫做國民學校的小學一年級時,和附近的孩子們一同背着兒童書包前去學校。
當時看見了自己的朋友,我就在想,這家夥确實有着孩子應有的快樂和美麗啊!在自我意識裡,我為自己已經失去了孩童那種自然魅力而感到失望。
在玩棒球時,大家都說我的投球方式顯得滑稽可笑。
于是我就閱讀棒球的相關雜志,學習如何投好那球并不斷訂正錯誤。
由于這個緣故,我的投球方式就越發滑稽可笑了,就連說話方式以及走路姿勢也是如此。
其實,我是一個處處都顯得不自然的孩子,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從不曾因為自己自然而然地采取行動并因此被大家認為“這是個有趣的家夥”而獲得成功。
成為青年之後情況仍一如既往。
實際上,我不記得曾被女性說過“你真是個優秀的人”。
妻子之所以願意和我結婚,大概也是考慮到“對于自己的哥哥來說,此人似乎是很重要的朋友,就與這個男人一起過日子,建設穩定的生活吧”。
總之,我呀,要說是同年代的人,與石原慎太郎、開高健那種擁有很大魅力的人物不同,不會以自我陶醉的心态面對他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編造小說故事的人,是通過塑造典型人物進行工作的人。
因此,我成了小說家。
那時也好現在也罷,對于女性,唯有心懷敬意,自己則樂于并喜歡作為醜角予以表現。
——原來是這樣啊。
非常感謝您的寶貴箴言(笑)。
關于以女性為中心而創作的作品,如果進一步探讨下去的話,那就是在出版于一九九〇年的《安靜的生活》裡,這一次的講述人變成了您女兒這一輩的“我”=真兒。
倘若隻讀下面這一段文章,我甚至認為,由于這過分的輕快,讀者也許很難相信其作者會是“大江健三郎”: 這一年裡唯有今天,才是冬天開始的日子。
在這個鄭重其事的思考中,我感覺到了晴朗的早晨。
為了趕在陽光持續照射期間把洗好的衣物晾幹,我勤快地忙活起來。
這時,我從廚房角落處往外看去,隻見獨自換好衣服的伊耀正站起身來,環顧着陽光透射進來的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