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伊丹十三的邂逅
關燈
小
中
大
”這句在該書中被反複提及的話語,為我指示出了通往未來的道路。
當時我認為,這句話就是為我而說的,因為在新制中學裡,我為自己确定了一個方向,以自由地進行調查、自由地思考問題為中心的方向。
如果原樣援引當時抄錄到筆記本上的、這本新書中使用日語文言文标注的原文,則是這樣的:“文藝複興,據說是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絕對制度中将人們解放出來并确立了人性的運動。
這樣說也未嘗不可,不過若用其他話語表述的話,則是對人們自古以來即被賦予的自由檢讨/libreexamen之精神進行重新認知、複位、複權和前進,因于這種精神所具有的生動活力,文藝複興亦可說是近代的開幕。
”就是這種對高中生來說艱澀難懂,更是我第一次讀到的文體。
在那以後,我從這本書中産生了這樣一種感覺:弱勢者在設法進行抵抗,試圖傳播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甚至在這場戰鬥中因失敗而被殺死,不過,他們的可貴也被記叙下來了,如果我學習了法國文藝複興,就會遇見若幹自己所喜歡的那種類型的人。
于是我買下這本書,回去後便徹夜閱讀,第二天因此而沒能去學校上課。
其實,在那之前,我并不怎麼想去大學,因為我不知道該在那裡學習什麼,加之母親也一直對我說,要盡快回到森林中來。
然而,此時我卻下了決心,要去學習法國文藝複興。
因此,第三天,到了學校後我便去尋找伊丹,終于在眼看就要遲到時在校門口等到了他,然後一面走向教室一面告訴他“我讀了渡邊一夫的《法國文藝複興斷章》”。
他聽後應了一句“啊,是嗎?”,于是我又說道:“在迄今讀過的所有書中,我覺得這位作者最了不起。
”他就說:“那人在東京大學的法國文學專業教書。
”此時,我覺察到自己未來的道路已經開通,在伊丹的教室前與其分手後走向自己教室的那段時間裡,我一直沉溺于這個想法之中,及至放學後又找到伊丹并對他說:“我要去東大的法國文學專業,因此從現在起需要開始學習。
如果每天都和你說話,就考不上大學了,所以今後不再與你交往!”他聽了後也表示“那很好呀”。
從此,我就開始了報考大學前的種種準備。
總之,我在高二臨近結束之際開始了考前準備,經曆了高中三年級,後來又因為沒考上大學而在家複習了一年,最終于十九歲時考進了東京大學當時的文科二類①。
——後來第一次面對真正的渡邊先生其人,是二十歲的時候吧? 是二十歲快結束時?還是剛進入二十一歲時?總之,在上完駒場校區的教養學部課程之前,已經讀完了渡邊先生的随筆集和所有翻譯作品,随後升到本鄉校區的法國文學專業,第一次上渡邊先生的課,已記不清是在此前于駒場校區接受新生入學教育時還是在本鄉校區的十八号教室裡了。
我們在教室裡等候着,先生走進教室後突然脫下外套,把外套裹成一團後放置在教壇旁的地闆上,接着便開始講起課來,那個作派确實非常潇灑(笑)。
先生的臉型很好看,聲音也較尋常略高,具有一種張力,與江戶口音的喜劇演員Enoken①比較相似。
當時我在想,所謂精粹的講述方式,原來就是這樣的啊。
業已形成獨特個性的演員正在自己的眼前顯示着他的演技,而且,這整場表演亦包括渡邊一夫之本身,我為此而感動不已,意識到新的人生已從現在這個瞬間開始。
——當時,在考入法國文學專業的同班同學中,都有些什麼樣的人呀? 在駒場校區,我們被劃分為已修法語和未修法語這兩個班,專業課程就這樣開始了,已修法語那個班的人将來一定會成為研究者,例如我們剛進入本科班時的助教清水徹②他們。
升入法文專業後與其結交為朋友的石井晴一,現在正要出版巴爾紮克的《滑稽故事集》③那部有趣且龐大的譯著,他好像也是已修班的。
并沒有成為研究者卻當上編輯,借助《海
當時我認為,這句話就是為我而說的,因為在新制中學裡,我為自己确定了一個方向,以自由地進行調查、自由地思考問題為中心的方向。
如果原樣援引當時抄錄到筆記本上的、這本新書中使用日語文言文标注的原文,則是這樣的:“文藝複興,據說是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絕對制度中将人們解放出來并确立了人性的運動。
這樣說也未嘗不可,不過若用其他話語表述的話,則是對人們自古以來即被賦予的自由檢讨/libreexamen之精神進行重新認知、複位、複權和前進,因于這種精神所具有的生動活力,文藝複興亦可說是近代的開幕。
”就是這種對高中生來說艱澀難懂,更是我第一次讀到的文體。
在那以後,我從這本書中産生了這樣一種感覺:弱勢者在設法進行抵抗,試圖傳播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甚至在這場戰鬥中因失敗而被殺死,不過,他們的可貴也被記叙下來了,如果我學習了法國文藝複興,就會遇見若幹自己所喜歡的那種類型的人。
于是我買下這本書,回去後便徹夜閱讀,第二天因此而沒能去學校上課。
其實,在那之前,我并不怎麼想去大學,因為我不知道該在那裡學習什麼,加之母親也一直對我說,要盡快回到森林中來。
然而,此時我卻下了決心,要去學習法國文藝複興。
因此,第三天,到了學校後我便去尋找伊丹,終于在眼看就要遲到時在校門口等到了他,然後一面走向教室一面告訴他“我讀了渡邊一夫的《法國文藝複興斷章》”。
他聽後應了一句“啊,是嗎?”,于是我又說道:“在迄今讀過的所有書中,我覺得這位作者最了不起。
”他就說:“那人在東京大學的法國文學專業教書。
”此時,我覺察到自己未來的道路已經開通,在伊丹的教室前與其分手後走向自己教室的那段時間裡,我一直沉溺于這個想法之中,及至放學後又找到伊丹并對他說:“我要去東大的法國文學專業,因此從現在起需要開始學習。
如果每天都和你說話,就考不上大學了,所以今後不再與你交往!”他聽了後也表示“那很好呀”。
從此,我就開始了報考大學前的種種準備。
總之,我在高二臨近結束之際開始了考前準備,經曆了高中三年級,後來又因為沒考上大學而在家複習了一年,最終于十九歲時考進了東京大學當時的文科二類①。
——後來第一次面對真正的渡邊先生其人,是二十歲的時候吧? 是二十歲快結束時?還是剛進入二十一歲時?總之,在上完駒場校區的教養學部課程之前,已經讀完了渡邊先生的随筆集和所有翻譯作品,随後升到本鄉校區的法國文學專業,第一次上渡邊先生的課,已記不清是在此前于駒場校區接受新生入學教育時還是在本鄉校區的十八号教室裡了。
我們在教室裡等候着,先生走進教室後突然脫下外套,把外套裹成一團後放置在教壇旁的地闆上,接着便開始講起課來,那個作派确實非常潇灑(笑)。
先生的臉型很好看,聲音也較尋常略高,具有一種張力,與江戶口音的喜劇演員Enoken①比較相似。
當時我在想,所謂精粹的講述方式,原來就是這樣的啊。
業已形成獨特個性的演員正在自己的眼前顯示着他的演技,而且,這整場表演亦包括渡邊一夫之本身,我為此而感動不已,意識到新的人生已從現在這個瞬間開始。
——當時,在考入法國文學專業的同班同學中,都有些什麼樣的人呀? 在駒場校區,我們被劃分為已修法語和未修法語這兩個班,專業課程就這樣開始了,已修法語那個班的人将來一定會成為研究者,例如我們剛進入本科班時的助教清水徹②他們。
升入法文專業後與其結交為朋友的石井晴一,現在正要出版巴爾紮克的《滑稽故事集》③那部有趣且龐大的譯著,他好像也是已修班的。
并沒有成為研究者卻當上編輯,借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