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可破壞的最後的東西
關燈
小
中
大
自己對樹木的關心,與殘疾兒子共同生活,作為核狀況下的生命課題寫進小說。
于是許許多多同一代的或者更年輕的母親們給我寄信來,暢談自己的體驗,說這種類型的市民運動現在正在舉行,雖然自己尚未參加,但對運動無不懷有好感,并給我以鼓勵。
b類的發言,發言者和他說的話,兩者的關系是扭曲的,使接受者不能不感到困惑。
凡是我所看到的,應該說全是這樣,概無例外。
結論是這些發言離間市民反核運動而捏造的一派政治語言。
這些發言者們今後也不可能提高他們的論理和世界觀的水平。
所以,可以舉出他們發言的具體例子,卻不必把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他們不論生活方面的欲望,也不論政治上的野心,無一不是積極得令人驚奇的人,對于他們那仿佛大徹大悟的談論,讓人首先懷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錯了人——列舉出來,現在就已經知道,幾年之後他們任何人對于自己說的話都概不負責,空無一物,留下來的隻有我們給予批判的論評。
所以,倒不如我們主動地把a類、b類的發言提到高水平上來,在這個水平上作一番讨論——也就是以此為媒體,對于自己關于廢除核武器的看法、感想,進行自我批評——更有益。
我對廣島、長崎原子彈災難給人帶來的悲慘十分重視,至于災難對動物、鳥類、魚類造成的災害給予強烈的關心,也常常自覺地表現過多次。
例如,我在《廣島筆記》裡,就把丸木位裡、赤松俊子合著的《原子彈》裡的圖和短文借用過來,作為書中各章的扉頁,其中之一便是“亮光一閃随後便是一聲巨響……從市内向郊外以迅猛之勢跑在最前面的是牛。
”另一個例子是“淺野泉公館的水池裡,屍體與屍體之間鯉魚仍在遊動。
”我以為,我之所以采訪廣島的遭災者,請他談那番痛苦經曆,寫成文章,畫成速寫,都是受這些卓越畫家們的感受性和對待動物和魚類的影響的結果。
我和重藤文夫博士的《對話,原子災難後的人們》裡,從這位原子病醫院院長下面的話得到超過文字記錄多倍的深刻印象。
那上面說:“我們注意到了,除了人的屍體之外,有的小鳥翅膀受傷,飛不了,掉在地上。
看它們這副樣子實在覺得慘。
一瘸一拐,好像往有水的地方奔一般,低着頭逃跑。
常常看見它們出來,但是不會飛。
大多是燕子和麻雀。
這些鳥類看起來覺得比受傷的人還慘。
爆炸當時,許多人都往練兵場跑,跑到那裡就死了,所以練兵場上滿是屍體……” 原民喜①自殺前一年,即廣島被炸之後5年,他那回顧廣島經曆的短文中的一節,至今難忘。
他的另一篇論述《格裡佛遊記》中人面馬身獸的結尾部分,談了如下情景,足見原民喜的心上刻下的廣島慘象是多麼深。
他說,“廣島遭災之後,有一天我随便閑望,看到一件怪事,隻見東練兵場上有一匹馬,那馬并沒有受傷,可它卻愁腸百結一般,像個哲人似地低着頭。
” ①原民喜,小說家,詩人(1905—1951)。
廣島遭原子彈轟炸時正在該地。
為悼念受災而死者與祈禱和平,著有短篇小說《夏季之花》。
朝鮮戰争爆發之後,精神上受到刺激而自殺——譯注。
原民喜的《一匹馬》中是這樣寫的:“然後我就往東照宮的方向走去,猛擡頭隻見練兵場邊上的柳樹附近有一匹馬,隻見它茫然地呆在那裡不動,那馬沒有鞍鞯缰繩等等。
憑眼睛看,它哪裡也沒傷,但是卻無精打采地低着頭。
那神态似乎為什麼而驚歎一般,令人覺得奇怪。
/我回到東照宮廟院之後就躺在石牆的背陰處。
午間領了罹災證明回來不久,從三原市來的救援卡車就到了。
/我兩手捧着領來的兩個大飯團,回到石牆的背陰處。
因為太餓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吃起來。
可是我腦子突然閃出了這樣的偏差:現在你怎麼能在這兒消消停停地吃呢?突然一閃的意識使我傷感備至,覺得這可不行,于是立刻就有‘嘔吐’的感覺,難以下咽。
” 這些證言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我想,如果把這些證言的内容加以整理,也可以分成兩項,即:C,人即使在這麼大的災難之中,人對于動物,包括一些小動物在内,以及周圍的環境,仍然以人的心靈關照它們。
d,而且人即使在這樣的災難之中,并沒有陷于相信無論人和動物都将悲慘地死去那種消極的相對主義之中,而是盡所有力量力求恢複人類所有的一切。
重藤博士在作上述觀察的前後,他本人已是受原子彈傷害的人,但是他為了救助受災者,一刻也沒有停止他作為一名醫學家的工作。
原民喜強忍“嘔吐”感,為了活下去,把湧上來的食物咽下,動手寫起受災者的經曆。
于是許許多多同一代的或者更年輕的母親們給我寄信來,暢談自己的體驗,說這種類型的市民運動現在正在舉行,雖然自己尚未參加,但對運動無不懷有好感,并給我以鼓勵。
b類的發言,發言者和他說的話,兩者的關系是扭曲的,使接受者不能不感到困惑。
凡是我所看到的,應該說全是這樣,概無例外。
結論是這些發言離間市民反核運動而捏造的一派政治語言。
這些發言者們今後也不可能提高他們的論理和世界觀的水平。
所以,可以舉出他們發言的具體例子,卻不必把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他們不論生活方面的欲望,也不論政治上的野心,無一不是積極得令人驚奇的人,對于他們那仿佛大徹大悟的談論,讓人首先懷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錯了人——列舉出來,現在就已經知道,幾年之後他們任何人對于自己說的話都概不負責,空無一物,留下來的隻有我們給予批判的論評。
所以,倒不如我們主動地把a類、b類的發言提到高水平上來,在這個水平上作一番讨論——也就是以此為媒體,對于自己關于廢除核武器的看法、感想,進行自我批評——更有益。
我對廣島、長崎原子彈災難給人帶來的悲慘十分重視,至于災難對動物、鳥類、魚類造成的災害給予強烈的關心,也常常自覺地表現過多次。
例如,我在《廣島筆記》裡,就把丸木位裡、赤松俊子合著的《原子彈》裡的圖和短文借用過來,作為書中各章的扉頁,其中之一便是“亮光一閃随後便是一聲巨響……從市内向郊外以迅猛之勢跑在最前面的是牛。
”另一個例子是“淺野泉公館的水池裡,屍體與屍體之間鯉魚仍在遊動。
”我以為,我之所以采訪廣島的遭災者,請他談那番痛苦經曆,寫成文章,畫成速寫,都是受這些卓越畫家們的感受性和對待動物和魚類的影響的結果。
我和重藤文夫博士的《對話,原子災難後的人們》裡,從這位原子病醫院院長下面的話得到超過文字記錄多倍的深刻印象。
那上面說:“我們注意到了,除了人的屍體之外,有的小鳥翅膀受傷,飛不了,掉在地上。
看它們這副樣子實在覺得慘。
一瘸一拐,好像往有水的地方奔一般,低着頭逃跑。
常常看見它們出來,但是不會飛。
大多是燕子和麻雀。
這些鳥類看起來覺得比受傷的人還慘。
爆炸當時,許多人都往練兵場跑,跑到那裡就死了,所以練兵場上滿是屍體……” 原民喜①自殺前一年,即廣島被炸之後5年,他那回顧廣島經曆的短文中的一節,至今難忘。
他的另一篇論述《格裡佛遊記》中人面馬身獸的結尾部分,談了如下情景,足見原民喜的心上刻下的廣島慘象是多麼深。
他說,“廣島遭災之後,有一天我随便閑望,看到一件怪事,隻見東練兵場上有一匹馬,那馬并沒有受傷,可它卻愁腸百結一般,像個哲人似地低着頭。
” ①原民喜,小說家,詩人(1905—1951)。
廣島遭原子彈轟炸時正在該地。
為悼念受災而死者與祈禱和平,著有短篇小說《夏季之花》。
朝鮮戰争爆發之後,精神上受到刺激而自殺——譯注。
原民喜的《一匹馬》中是這樣寫的:“然後我就往東照宮的方向走去,猛擡頭隻見練兵場邊上的柳樹附近有一匹馬,隻見它茫然地呆在那裡不動,那馬沒有鞍鞯缰繩等等。
憑眼睛看,它哪裡也沒傷,但是卻無精打采地低着頭。
那神态似乎為什麼而驚歎一般,令人覺得奇怪。
/我回到東照宮廟院之後就躺在石牆的背陰處。
午間領了罹災證明回來不久,從三原市來的救援卡車就到了。
/我兩手捧着領來的兩個大飯團,回到石牆的背陰處。
因為太餓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吃起來。
可是我腦子突然閃出了這樣的偏差:現在你怎麼能在這兒消消停停地吃呢?突然一閃的意識使我傷感備至,覺得這可不行,于是立刻就有‘嘔吐’的感覺,難以下咽。
” 這些證言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我想,如果把這些證言的内容加以整理,也可以分成兩項,即:C,人即使在這麼大的災難之中,人對于動物,包括一些小動物在内,以及周圍的環境,仍然以人的心靈關照它們。
d,而且人即使在這樣的災難之中,并沒有陷于相信無論人和動物都将悲慘地死去那種消極的相對主義之中,而是盡所有力量力求恢複人類所有的一切。
重藤博士在作上述觀察的前後,他本人已是受原子彈傷害的人,但是他為了救助受災者,一刻也沒有停止他作為一名醫學家的工作。
原民喜強忍“嘔吐”感,為了活下去,把湧上來的食物咽下,動手寫起受災者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