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命案重建
關燈
小
中
大
。
“這又是什麼新的餘興節目?” “去你的!回答我的問題。
” “好——當然——我可以安排。
”馬克漢遲疑地回答,“他們現在多少都還在我的管轄範圍内。
” “所以這項邀請會以和命案有關的名義發出去——喔,是不是?而且他們不太可能拒絕你,親愛的老家夥——對不對?” “對,我認為他們不會拒絕。
……” “等他們來到你家,如果你建議玩幾把撲克牌,他們應該會接受而不會覺得奇怪吧?” “或許吧,”馬克漢雖這麼說,卻對萬斯奇怪的要求感到迷惑,“我知道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都會玩撲克牌,而曼尼克斯應該也會。
但為什麼是玩撲克牌?你是認真的,還是你已經被弄得癡呆而神智不清了?” “哦,我絕對是認真的。
”萬斯的語氣讓人對他所說的事毫無置疑的餘地,“等着瞧吧!玩撲克牌,會是破案的關鍵。
我知道克萊佛是玩牌的個中老手;至于史帕斯伍德,當然,上星期一晚上曾和瑞豐法官玩過。
這讓我有了一個想法。
而曼尼克斯,我們先假設他也會玩。
” 他身子前傾,認真地說着他的計劃。
“馬克漢,撲克牌遊戲十之八九是項心智活動。
一個玩撲克牌的好手可以在一個小時内從牌桌上看出對方的本性,遠勝過相處一年對他的了解。
當我說可以借由犯罪本身的成因引導你找出任何命案的兇手時,你曾經挖苦過我。
但是基本上我得先了解這位我要引導你找到的人,否則我無法把犯罪的心理因素和兇手的本性連結在一起。
在這個案子裡,我知道是什麼樣的人犯罪,不過我對嫌犯們卻因了解不夠而無法指出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無論如何,在我們玩完撲克牌後,我希望能告訴你是誰計劃并且殺害了金絲雀。
”(作者注:最近我無意間看到一篇喬治·陶熙博士寫的文章,他是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并且著有《為什麼我們像個人》一書。
我看到的那篇文章,非常貼切地佐證了萬斯精确無比的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陶熙博士說:“撲克牌是現實生活的橫切面。
一個人牌桌上的牌品如何,現實生活中他的人品就如何。
……他的成功或失敗,從他打牌時的行為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窮極一生之力從人類學和心理學的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然而我發現一種更好的實驗就是,觀察一個人在看到我加注後也跟着加注的反應。
……心理學家所闡述、深信和掌控的行為,會在玩撲克牌時一覽無遺。
……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說,我從撲克牌上了解了人類的行為。
”) 馬克漢非常驚訝地看着萬斯。
他知道萬斯是個撲克牌精,也知道他在玩牌時能出人意表地讀出對方心中的盤算;不過他對萬斯借此方式能夠破案的說法還是存疑:然而萬斯說得如此認真,這讓馬克漢印象深刻。
他不用開口我也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他正在回想前一個謀殺案,萬斯便是借由類似的心理推論讓兇手伏法的。
他也告訴自己,盡管萬斯的要求讓人無法理解,而且看來毫無道理可言,不過要求的背後總是會有他的道理。
“該死!”他終于抱怨起來,“整個計劃看起來愚蠢極了。
……不過,如果你真想和這些人玩牌的話,我不會特别反對。
醜話先說在前頭——它不會有任何幫助的。
想用這個可笑的方法找出兇手,這個想法真是荒謬極了。
” “好了,”萬斯歎氣,“小小消遣嘛,無傷大雅啦。
” “但是你為什麼也要找史帕斯伍德呢?” “我沒有别的意思,真的——當然,除了他是我‘嫌犯四人幫’成員之一外,我們還需要多個人手。
” “好啦,不過可别事後要我以謀殺的罪名把他關起來。
我有我的原則。
有些人可能不這麼認為,但如果我知道一個人實際上不可能犯罪,我是絕對不會去起訴他的。
” “說到這點,”萬斯拉長了聲音,“惟一讓你覺得他不可能犯罪的理由是‘具體事實”而具體事實是可以瞞天過海的。
真的,你知道嗎?如果你們可以徹底地忘記它,你們這些學法律的會幹得更好。
” 馬克漢沒有再回應什麼,隻是相當深沉地看着萬斯。
“這又是什麼新的餘興節目?” “去你的!回答我的問題。
” “好——當然——我可以安排。
”馬克漢遲疑地回答,“他們現在多少都還在我的管轄範圍内。
” “所以這項邀請會以和命案有關的名義發出去——喔,是不是?而且他們不太可能拒絕你,親愛的老家夥——對不對?” “對,我認為他們不會拒絕。
……” “等他們來到你家,如果你建議玩幾把撲克牌,他們應該會接受而不會覺得奇怪吧?” “或許吧,”馬克漢雖這麼說,卻對萬斯奇怪的要求感到迷惑,“我知道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都會玩撲克牌,而曼尼克斯應該也會。
但為什麼是玩撲克牌?你是認真的,還是你已經被弄得癡呆而神智不清了?” “哦,我絕對是認真的。
”萬斯的語氣讓人對他所說的事毫無置疑的餘地,“等着瞧吧!玩撲克牌,會是破案的關鍵。
我知道克萊佛是玩牌的個中老手;至于史帕斯伍德,當然,上星期一晚上曾和瑞豐法官玩過。
這讓我有了一個想法。
而曼尼克斯,我們先假設他也會玩。
” 他身子前傾,認真地說着他的計劃。
“馬克漢,撲克牌遊戲十之八九是項心智活動。
一個玩撲克牌的好手可以在一個小時内從牌桌上看出對方的本性,遠勝過相處一年對他的了解。
當我說可以借由犯罪本身的成因引導你找出任何命案的兇手時,你曾經挖苦過我。
但是基本上我得先了解這位我要引導你找到的人,否則我無法把犯罪的心理因素和兇手的本性連結在一起。
在這個案子裡,我知道是什麼樣的人犯罪,不過我對嫌犯們卻因了解不夠而無法指出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無論如何,在我們玩完撲克牌後,我希望能告訴你是誰計劃并且殺害了金絲雀。
”(作者注:最近我無意間看到一篇喬治·陶熙博士寫的文章,他是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并且著有《為什麼我們像個人》一書。
我看到的那篇文章,非常貼切地佐證了萬斯精确無比的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陶熙博士說:“撲克牌是現實生活的橫切面。
一個人牌桌上的牌品如何,現實生活中他的人品就如何。
……他的成功或失敗,從他打牌時的行為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窮極一生之力從人類學和心理學的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然而我發現一種更好的實驗就是,觀察一個人在看到我加注後也跟着加注的反應。
……心理學家所闡述、深信和掌控的行為,會在玩撲克牌時一覽無遺。
……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說,我從撲克牌上了解了人類的行為。
”) 馬克漢非常驚訝地看着萬斯。
他知道萬斯是個撲克牌精,也知道他在玩牌時能出人意表地讀出對方心中的盤算;不過他對萬斯借此方式能夠破案的說法還是存疑:然而萬斯說得如此認真,這讓馬克漢印象深刻。
他不用開口我也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他正在回想前一個謀殺案,萬斯便是借由類似的心理推論讓兇手伏法的。
他也告訴自己,盡管萬斯的要求讓人無法理解,而且看來毫無道理可言,不過要求的背後總是會有他的道理。
“該死!”他終于抱怨起來,“整個計劃看起來愚蠢極了。
……不過,如果你真想和這些人玩牌的話,我不會特别反對。
醜話先說在前頭——它不會有任何幫助的。
想用這個可笑的方法找出兇手,這個想法真是荒謬極了。
” “好了,”萬斯歎氣,“小小消遣嘛,無傷大雅啦。
” “但是你為什麼也要找史帕斯伍德呢?” “我沒有别的意思,真的——當然,除了他是我‘嫌犯四人幫’成員之一外,我們還需要多個人手。
” “好啦,不過可别事後要我以謀殺的罪名把他關起來。
我有我的原則。
有些人可能不這麼認為,但如果我知道一個人實際上不可能犯罪,我是絕對不會去起訴他的。
” “說到這點,”萬斯拉長了聲音,“惟一讓你覺得他不可能犯罪的理由是‘具體事實”而具體事實是可以瞞天過海的。
真的,你知道嗎?如果你們可以徹底地忘記它,你們這些學法律的會幹得更好。
” 馬克漢沒有再回應什麼,隻是相當深沉地看着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