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牌局
關燈
小
中
大
九月十七日,星期一,晚上九點
萬斯和我在午餐後回到了家。
四點左右,馬克漢打電話來,說他已經邀約好史帕斯伍德、曼尼克斯和克萊佛晚上前來一聚。
一得到這個消息後,萬斯随即出門,直到晚上快八點才回來。
雖然我對他這不尋常的舉動感到好奇,但他拒絕透露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八點四十五分我們下樓走向等在那的車子時,已經有位我不認識的男人坐在後座。
我馬上聯想到他和萬斯神秘的行蹤有關。
“我邀艾倫先生參加我們今晚的聚會,”萬斯介紹我們認識時說,“你不玩撲克牌,而我們真的需要加入一位讓牌局變得刺激有趣的人。
艾倫先生可說是我以前牌桌上的敵手呢。
” 我很驚訝萬斯未經同意就帶個沒被邀請的客人到馬克漢家,同樣讓人吃驚的是這人的外表。
艾倫先生五短身材,外表精明幹練;而且我注意到在他時髦帽子下的頭發黑亮柔順,很像畫報上畫的日本娃娃頭發。
另外,我還注意到他的領帶是那種綴飾勿忘我小白花的活潑款式,襯衫前緣則是一排鑽石鈕扣。
他和喜歡素淨精緻品味的萬斯正好成了強烈對比,我懷疑他們倆是怎麼湊在一起的。
顯然,既不是來自社交場合,也不是因為品味相投的緣故。
我們被帶進馬克漢的客廳時,克萊佛和曼尼克斯已經到了,沒過幾分鐘,史帕斯伍德也來了。
在禮貌性的介紹後,我們舒适地坐在壁爐前,大夥兒抽着煙,并且啜飲着上好的威士忌。
當然,馬克漢也非常熱情地招呼着未在邀請之列的艾倫先生,不過他不經意地看着艾倫先生的眼神,卻告訴我他不知道萬斯為什麼要帶這個人來。
在這個刻意營造友善的聚會裡,暗藏着一股緊張的氣氛。
的确,目前的情況一點也無法讓人感到自在。
這裡有三個男人,彼此都知道對方,而且心知肚明大家都對同一個女人有興趣;三人之所以會聚在一起,就是因為這女人被殺了。
無論如何,馬克漢非常技巧地掌控全局,好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隻是以關系人的身份,被傳喚來此讨論一個難以理清的問題。
他一開始便解釋這個聚會純粹是他個人為了想找出謀殺案疑點而發起的,希望借由這擺脫模式和強迫性的非正式讨論,能夠為這命案找出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
他的态度友善而誠懇,因此在他說完後,原來緊張的氣氛頓時得到纖解。
在接下來的讨論中,我對這三個和命案有關聯的家夥的态度極感興趣。
克萊佛痛苦地陳述他的戀情,自責多過于建議。
曼尼克斯則是口若懸河而且相當坦率,但言談中多半是深感抱歉之類的話。
與曼尼克斯不同,史帕斯伍德似乎不願意談論這件事,經常保持着沉默。
雖然他禮貌地回答馬克漢的問題,卻無法完全掩飾他對讨論這件事的不滿。
萬斯話說得不多,偶爾開口,對象也僅限于馬克漢。
艾倫則是一語不發地坐在那裡,帶着一種玩味的眼神看着其他人。
整個讨論讓我感覺完全沒有幫助。
如果馬克漢真希望從中得到什麼線索,勢必要大失所望。
但我知道他隻是在努力扮演好這不尋常的角色,并為萬斯所要求的牌局鋪路。
不過,要他提出這項建議似乎也不是件難事。
十一點整,他提出玩牌的建議。
他語調親切客氣,不過他暗示邀大家上桌完全出于他個人的意思,這樣的暗示自然讓人不好拒絕。
但我覺得他這麼說有點多此一舉。
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兩人看來都相當高興能借玩牌轉移那讓人不愉快的話題,而萬斯和艾倫自然是表示贊同。
惟獨曼尼克斯拒絕。
他解釋說他隻懂一點點,而且也不喜歡玩,不過他倒是有興趣在旁邊看大家玩。
萬斯向他勸進,不過沒成功。
最後馬克漢要他的下人安排一張五人座的桌子。
我注意到萬斯等艾倫坐定後,才選在他右手邊的位子坐下來。
克萊佛坐在艾倫左手邊,史帕斯伍德坐在萬斯的右邊,接着是馬克漢,曼尼克斯則坐在馬克漢和克萊佛中間的後方位置。
克萊佛首先指定賭注大小限制,但是史帕斯伍德随即建議提高賭注上限,萬斯接着要求再提高,馬克漢和艾倫兩人則是表示同意。
最後大家接受了萬斯提出的賭注數字。
籌碼的金額讓我有點吃驚,就連曼尼克斯也在那竊竊私語。
牌局才進行了十分鐘,就可以明顯地看出桌上的這五個人都是個中好手。
這晚一開始,萬斯的朋友艾倫似乎是如魚得水,牌打得非常順手。
艾倫赢了前兩把牌,萬斯則赢了第三、四把。
史帕斯伍德跟着也小赢一些;接着則是由拿到好牌的馬克漢稍稍領先。
幾把下來克萊佛是惟一的輸家。
不過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他卻烏龜翻身,赢回了原先輸掉的大部分籌碼。
之後萬斯緩緩超前,僅次于艾倫。
過了一會兒,牌桌上幾乎呈現不輸不赢的局面。
不過後來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又變成了最大輸家。
十二點半的時候,牌桌上的氣氛愈來愈凝重;因為賭金如此之高,牌桌中央賭注堆成小山的速度如此之快,即使對有錢人來說——他們這些人毫無疑問絕對是——這不
四點左右,馬克漢打電話來,說他已經邀約好史帕斯伍德、曼尼克斯和克萊佛晚上前來一聚。
一得到這個消息後,萬斯随即出門,直到晚上快八點才回來。
雖然我對他這不尋常的舉動感到好奇,但他拒絕透露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八點四十五分我們下樓走向等在那的車子時,已經有位我不認識的男人坐在後座。
我馬上聯想到他和萬斯神秘的行蹤有關。
“我邀艾倫先生參加我們今晚的聚會,”萬斯介紹我們認識時說,“你不玩撲克牌,而我們真的需要加入一位讓牌局變得刺激有趣的人。
艾倫先生可說是我以前牌桌上的敵手呢。
” 我很驚訝萬斯未經同意就帶個沒被邀請的客人到馬克漢家,同樣讓人吃驚的是這人的外表。
艾倫先生五短身材,外表精明幹練;而且我注意到在他時髦帽子下的頭發黑亮柔順,很像畫報上畫的日本娃娃頭發。
另外,我還注意到他的領帶是那種綴飾勿忘我小白花的活潑款式,襯衫前緣則是一排鑽石鈕扣。
他和喜歡素淨精緻品味的萬斯正好成了強烈對比,我懷疑他們倆是怎麼湊在一起的。
顯然,既不是來自社交場合,也不是因為品味相投的緣故。
我們被帶進馬克漢的客廳時,克萊佛和曼尼克斯已經到了,沒過幾分鐘,史帕斯伍德也來了。
在禮貌性的介紹後,我們舒适地坐在壁爐前,大夥兒抽着煙,并且啜飲着上好的威士忌。
當然,馬克漢也非常熱情地招呼着未在邀請之列的艾倫先生,不過他不經意地看着艾倫先生的眼神,卻告訴我他不知道萬斯為什麼要帶這個人來。
在這個刻意營造友善的聚會裡,暗藏着一股緊張的氣氛。
的确,目前的情況一點也無法讓人感到自在。
這裡有三個男人,彼此都知道對方,而且心知肚明大家都對同一個女人有興趣;三人之所以會聚在一起,就是因為這女人被殺了。
無論如何,馬克漢非常技巧地掌控全局,好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隻是以關系人的身份,被傳喚來此讨論一個難以理清的問題。
他一開始便解釋這個聚會純粹是他個人為了想找出謀殺案疑點而發起的,希望借由這擺脫模式和強迫性的非正式讨論,能夠為這命案找出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
他的态度友善而誠懇,因此在他說完後,原來緊張的氣氛頓時得到纖解。
在接下來的讨論中,我對這三個和命案有關聯的家夥的态度極感興趣。
克萊佛痛苦地陳述他的戀情,自責多過于建議。
曼尼克斯則是口若懸河而且相當坦率,但言談中多半是深感抱歉之類的話。
與曼尼克斯不同,史帕斯伍德似乎不願意談論這件事,經常保持着沉默。
雖然他禮貌地回答馬克漢的問題,卻無法完全掩飾他對讨論這件事的不滿。
萬斯話說得不多,偶爾開口,對象也僅限于馬克漢。
艾倫則是一語不發地坐在那裡,帶着一種玩味的眼神看着其他人。
整個讨論讓我感覺完全沒有幫助。
如果馬克漢真希望從中得到什麼線索,勢必要大失所望。
但我知道他隻是在努力扮演好這不尋常的角色,并為萬斯所要求的牌局鋪路。
不過,要他提出這項建議似乎也不是件難事。
十一點整,他提出玩牌的建議。
他語調親切客氣,不過他暗示邀大家上桌完全出于他個人的意思,這樣的暗示自然讓人不好拒絕。
但我覺得他這麼說有點多此一舉。
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兩人看來都相當高興能借玩牌轉移那讓人不愉快的話題,而萬斯和艾倫自然是表示贊同。
惟獨曼尼克斯拒絕。
他解釋說他隻懂一點點,而且也不喜歡玩,不過他倒是有興趣在旁邊看大家玩。
萬斯向他勸進,不過沒成功。
最後馬克漢要他的下人安排一張五人座的桌子。
我注意到萬斯等艾倫坐定後,才選在他右手邊的位子坐下來。
克萊佛坐在艾倫左手邊,史帕斯伍德坐在萬斯的右邊,接着是馬克漢,曼尼克斯則坐在馬克漢和克萊佛中間的後方位置。
克萊佛首先指定賭注大小限制,但是史帕斯伍德随即建議提高賭注上限,萬斯接着要求再提高,馬克漢和艾倫兩人則是表示同意。
最後大家接受了萬斯提出的賭注數字。
籌碼的金額讓我有點吃驚,就連曼尼克斯也在那竊竊私語。
牌局才進行了十分鐘,就可以明顯地看出桌上的這五個人都是個中好手。
這晚一開始,萬斯的朋友艾倫似乎是如魚得水,牌打得非常順手。
艾倫赢了前兩把牌,萬斯則赢了第三、四把。
史帕斯伍德跟着也小赢一些;接着則是由拿到好牌的馬克漢稍稍領先。
幾把下來克萊佛是惟一的輸家。
不過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他卻烏龜翻身,赢回了原先輸掉的大部分籌碼。
之後萬斯緩緩超前,僅次于艾倫。
過了一會兒,牌桌上幾乎呈現不輸不赢的局面。
不過後來克萊佛和史帕斯伍德又變成了最大輸家。
十二點半的時候,牌桌上的氣氛愈來愈凝重;因為賭金如此之高,牌桌中央賭注堆成小山的速度如此之快,即使對有錢人來說——他們這些人毫無疑問絕對是——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