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補遺:卡夫卡形象的新特征
關燈
小
中
大
就在K.取得進展,抓住伸來的手的同時,對那個女人産生影響的先前的聯系又冒了出來(“城堡”、民衆、社會,尤其是那位神秘的先生克拉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以誇張的、妖魔化了的吓人形象表現出來的密倫娜内心無法擺脫的合法丈夫),夢想中的幸福很快便告終結,因為K.不願隻獲得一半權利,他希望的是獨自将弗麗達娶為妻子,而不能讓她老是為“城堡”的信使們,那些謎一般的助手,為克拉姆所占有。
可是她卻背叛了他,回到了她曾經擺脫的“城堡”的勢力範圍中去。
随着故事的發展而清楚起來,K.心中整體獲救的願望之火燃燒得遠比弗麗達堅決,弗麗達心中的願望像點燃的稻草般一燒便盡,或者很快就失望了。
密倫娜口頭告訴我,她的丈夫得知卡夫卡是他的情敵并想要娶她時,他重新開始對地産生興趣。
這部長篇小說和親身經曆的平行線還可以畫得更遠,可以看到K.身上自我折磨的特征強烈地顯示出來。
在長篇小說中他把自己看成是一手制造一個邀請、一個職位之任命的假想的騙子。
勸他們斷絕來往的密倫娜的女友們在長篇小說中誇大地上升為神話般的、命運女神般的女店主形象。
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代悲劇中的合唱隊。
弗麗達在奧爾加(在長篇小說中)面前表現出來的奇怪的妒忌和蔑視,反映了密倫娜對卡夫卡當時的未婚妻J.W.的态度。
她斷然要求卡夫卡與W.和她的家庭斷絕關系。
她的這個要求提得十分尖銳,甚至不合理,卡夫卡自己就曾這麼指出過,盡管他還是聽從了她。
被社會遺棄的奧爾加一家同樣也要去迎合現實。
像這種現實主義的磚石在《城堡》中還可以找到很多。
而整個建築物大大高出一切這類磚石,作者把人間所有零碎部分富有想象力地改造一番,堆成高大的整體。
假如人們看到了這個給人以強烈預感的、始終在模糊的光線中晃動而又有效地發出預言的整體,看到這整個建築物,人們自然會更加為這部長篇小說深深吸引,産生無窮的贊賞之情。
生活中的細節對于産生一部文藝作品所具有的重要性當然不能估計過高;但如果完全忽視其重要性,那麼非常容易産生錯誤的觀點。
長篇小說《城堡》構成了《談話錄》以及《緻密倫娜》的布景和舞台。
卡夫卡是在1921和1922年之間寫這部小說的。
我可以證明他從事于這部小說之寫作的第一個日期是1922年3月15日。
卡夫卡在這天将這本即将寫出的書開頭相當大的一部分念給我聽。
相似的主題當然在很久以前就出現在他的日記中了(比如1914年6月11日:村才子裡的誘惑D。
卡夫卡1917年在屈勞的經曆構成了書中的環境;我甚至可以證實其材料與他中學時代的讀物的關系(同博切娜·漢姆可娃的優美的捷克文長篇小說《祖母》就有關系,在那部小說中,同樣有一個給人以陌生感的宮殿統治着一個村莊)。
密倫娜的信也隐隐約約地點到了這個古典女作家。
可是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們承認,僅僅通過同密倫娜相識,所有在作者心靈中早已形成的容器才裝滿了沸騰的内容,這種内容使他如癡如醉,使他産生了創作《城堡》這部長篇小說的靈感。
在産生《城堡》的那個時期,除了卡夫卡緻密倫娜的信件和密倫娜緻我的信件外,雅諾施的回憶也成了極重要的文獻。
由于正是在這個時期卡夫卡的日記完全中斷了,而在此後不多的幾年中也殘缺不全。
因此雅諾施的回憶就更顯得重要了。
我将在此首次發表的密倫娜給我的八封信讓我們深入地看到她與卡夫卡之間的整個關系,并且是從女方的角度出發看的。
這樣它們便在重要的特征上補充了由《緻密倫娜》畫出的這個愛情的畫面。
第一封信落款日期是1920年7月ZI日,是(同第二封一樣)用德語寫的,我将不作删改地抄錄于下。
第三封到第六封信(包括第六封),包含着最重要的内容,是由密倫娜投入其全副身心熱情奔放地草就的,顯示了她美麗的捷克母語,我在此将嘗試着譯出來。
随着與弗蘭茨關系的弦斷音絕,密倫娜顯然對我也更加有所保留了;所以她的最後兩封信又回到了德語,她的德語比她的捷克語表達方式顯得保守些。
關于密倫娜的捷克語在此再說幾句。
密倫娜·耶申斯卡夫人是一位出色的女作家,而且不是她家庭中唯一的一位。
關于同一姓氏的另一位女作家,假如我沒有弄錯的話,那是她的姑母;由于她捷克沙文主義的、小市民的思想意識,她在我們的圈子裡是受非議的。
相反,密倫娜則經常為布拉格自由派的日報《論壇報》撰稿。
這份報紙是由感到自己是捷克人的猶太人,即激進的同化論者和猶太複國主義的反對者們創立的,這成了文學上頗受重視的一張報紙,捷克最傑出的作家中有許多人參加該報的工作。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密倫娜從維也納寄文章來,至少每星期天在這份報上發表一次。
卡夫卡常以極大的熱情跑到一個報刊亭去,看看新的一期上有沒有密倫娜的文章,此情此景至今曆曆在目。
密倫娜寫關于在維也納的生活的報道,社會圈内的交談,關于書的事,關于女式時裝,關于日常新聞,此外還有一般的心理學觀察。
卡夫卡簡直找不到足夠的贊美言詞來形容這些文章的精巧、活力、風格之輕松自如。
他常将它們同他心愛的作家之一馮塔納的書館和遊記相比。
他買來報紙,大段大段地朗誦給我聽;我承認,這些受到稱贊的描述設有什麼在我腦子裡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什麼也沒有在記憶中留下。
當然可能責任在我這邊。
看來應該花力氣把密倫娜這些記者文章找出來,收集起來;因為卡夫卡對其文學價值的高度評價顯然并非僅僅出自愛情,而且也是出自對密倫娜寫作質量的客觀評價。
他關于文學事務的判斷總是極其獨特、精确的,失誤非常少見。
在出現失誤的地方(比如對格裡爾帕策的《可憐的樂師》的明顯錯誤的評倫,《緻密倫娜》一百零一頁,甚至說它是“淺薄的、矯揉造作的”—一據我看來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再說也與卡夫卡自己在日記中及口頭上對《可憐的樂師》的激動的評價相矛盾),必須始終考慮到,卡夫卡出于自我憎恨攻擊某個作者的觀點,實際上認為必須批判的是自己這種觀點。
這是一種與作者共同進行的自我對号入座。
據我所知,密倫娜沒有出過書籍形式的作品,譯作除外。
第一封信是由一件初看上去流于古怪的事情開頭的。
有人告訴我,在布拉格旁的維勒斯拉文精神病院裡多年來關着一個不幸的人,他家裡人關心他的囚禁狀态。
那人要求我開始為營救無辜受害者幹點什麼。
卡夫卡告訴我,以前密倫娜也在這病院裡待過,認識了隊隊先生。
所以我寫信給密倫娜,請她談談有關NN.的情況。
我以前認識密倫娜,經常與她匆匆見面,那是在韋爾弗或作家保爾·科倫菲德組織的社交場合中。
我知道她在維也納同韋爾弗的朋友恩斯特·波拉克過着極不幸的婚姻生活。
波拉克才華橫溢、知識豐富,也搞些哲學研究(邏輯斯谛論者),被人們稱為“行家波拉克”,他對她有着非常強大的影響(對其他女人也同樣)。
可引為對照的是《城堡》中許多處于克拉姆的描述。
我知道,密倫娜是不顧全家人的反對投入波拉克懷抱的;也許她被迫居留維勒斯拉文與她家裡人把她同波拉克分開的企圖有關。
波拉克同時與維也納一個非常美麗的、智力平平的女人有着愛情關系,這個女人與另一個人有着暧昧關系,與之結了婚。
波拉克想幹什麼就明目張膽地去幹,絲毫不考慮密倫娜的感情——而她看來對他的無所顧忌深感痛苦,卻似乎同時又愛這種折磨。
她必須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她說到過,有時她在維也納一個火車站為遊客提箱子,為求一飽。
布拉格她那百萬豪富家庭許多年内不給這個“失去的女兒”任何資助。
弗蘭茨是在她這樣的困境中認識她的。
當他1920年上半年從美蘭休養後回到布拉格時,我簡直認不出他來了;他這個平常多麼平靜的人那樣幸福、那樣興奮地叙述着與密倫娜在維也納度過的日子。
然後他每天給她寫幾封信,也收到許多來信,但遠遠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有時幹脆電報往來。
我不得不經常到弗蘭茨的辦公室(工傷保險公司)去找他,幫助他打發等待密倫娜的電報的漫長時辰。
我發現,這種可怕的激動無疑給他已被疾病動搖了的身體狀況帶來可怕的惡化。
作為我的朋友的忠實助手(後來他在我的關情問題上作了同樣的貢獻),我勸說密倫娜以輕松些的方式對待病人。
對此,密倫娜寄來了第二封信。
第一封信中的氣氛還相當安甯;這表現在這第一封信在開頭和主要部分談的是一件遠離切身關系的事情;但這件事又強烈地照亮了卡夫卡的人性,因為正是他不斷地催我為那個被醫生關起來的N.N先生插手幹預。
那時我們倆還有足夠的精力,不僅關心自己的命運,而且關心第三者的痛苦。
直至今日,我們在保險公司走廊裡不祥地回響着的腳步聲依然在我耳邊震蕩。
隻有在上午弗蘭茨才必須在那座陳舊的大樓裡坐着度過辦公時間,但那時他下午也在辦公室裡度過,因為每時每刻都可能有密倫娜的電報或急信到來。
密倫娜給我的第一封信是這麼開始的: 非常尊敬的博士先生: 您希望我提供某種證據,證明N.N.先生在維勒斯拉文遭遇的是不公正的待遇。
可惜我可以告訴您的有關當局的事沒有多少确定的、成熟的東西,盡管我非常願意這麼做。
我從1917年6月至1918年3月逗留在維勒斯拉文,住在那同一座别墅中,我能為他做的一切無非是:我數次借書給他,他數次使我被關起來;也就是說,他不得與任何人交談;一旦發生了他與任何人交談的事,即使内容無關緊要并當着護理員的面也不行。
那麼一來,所有的人都會被關起來,護理員被解雇。
接下去描寫了那被囚禁者所處的糟透了的處境。
一句也許包含切身經曆的典型的話是:“精神病學如果被濫用,便是一門可怕的學問。
一切都可能是不正常的,每句話都可以成為折磨者的新武器。
我敢起誓,事實便是如此,而N.N先生在世界上别的地方同樣能生存。
但我卻無法證明任何事情。
” 我的幹預一無成效。
但這是後來的事情。
這封信在結尾部分自己把話題轉到了弗蘭茨身上,密倫娜總是把他稱為“弗蘭克”。
我對您還有一個重要的請求,博士先生。
您知道,我從來無法從弗蘭克那裡得知他的近況。
他總是告訴我他的情況“好極了”,這個可愛的人,他總是說健康得不能再健康,甯靜得不能再甯靜等等。
我請求您,真的請求,請求——假如您看到,假如您感覺到他在受苦,為我的緣故肉體在受苦,請您馬上告訴我。
我不會對他說我是從您那兒獲悉的;假如您答應我,我心情會平靜一些的。
我将怎麼幫助他,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幫助他,這我知道得很清楚。
弗蘭克說,必須“愛您,為您而自豪、欽佩您”,現在我做這一切,并預先表示真誠的感謝——首先為我能依靠您表示感謝。
我在回信中沒有隐瞞,卡夫卡的狀況在最近惡化了許多。
7月29口密倫娜寫信給我: 我确實非常恐慌,我不知道弗蘭克的疾病是這麼嚴重。
在這裡時他真像個健康人,我根本沒有聽到過他咳嗽,他精神煥發,心情愉快,睡眠香甜。
您感謝我.親愛的、榮愛的馬克斯,卻不是譴責我已經很久沒到他身邊去了,譴責我坐在這裡僅僅寫寫信。
我請求您——我為此請求您:别認為我是個壞人,别認為我心情輕松。
我在這裡。
心都碎了,完全絕望了(别告訴弗蘭克!),手足無措。
可是您寫道,弗蘭克确實需要我,從我這兒得到點什麼,某種好東西。
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幸福,真的馬克斯。
弗蘭克無疑會到什麼地方去,我将為促成此事盡一切力量。
假如沒有其他辦法,那麼我就在秋天自己到布拉格去。
我們會送他離開布拉格的,對不對?我也希望,他在别的地方将很平靜,心靈處于好的狀态。
我(這用得者說嗎?),我将為此盡一切力量。
我的婚姻和我對丈夫的愛情的故事十分複雜,在此一言難盡。
不過這事使我現在難以脫身,也許我
可是她卻背叛了他,回到了她曾經擺脫的“城堡”的勢力範圍中去。
随着故事的發展而清楚起來,K.心中整體獲救的願望之火燃燒得遠比弗麗達堅決,弗麗達心中的願望像點燃的稻草般一燒便盡,或者很快就失望了。
密倫娜口頭告訴我,她的丈夫得知卡夫卡是他的情敵并想要娶她時,他重新開始對地産生興趣。
這部長篇小說和親身經曆的平行線還可以畫得更遠,可以看到K.身上自我折磨的特征強烈地顯示出來。
在長篇小說中他把自己看成是一手制造一個邀請、一個職位之任命的假想的騙子。
勸他們斷絕來往的密倫娜的女友們在長篇小說中誇大地上升為神話般的、命運女神般的女店主形象。
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代悲劇中的合唱隊。
弗麗達在奧爾加(在長篇小說中)面前表現出來的奇怪的妒忌和蔑視,反映了密倫娜對卡夫卡當時的未婚妻J.W.的态度。
她斷然要求卡夫卡與W.和她的家庭斷絕關系。
她的這個要求提得十分尖銳,甚至不合理,卡夫卡自己就曾這麼指出過,盡管他還是聽從了她。
被社會遺棄的奧爾加一家同樣也要去迎合現實。
像這種現實主義的磚石在《城堡》中還可以找到很多。
而整個建築物大大高出一切這類磚石,作者把人間所有零碎部分富有想象力地改造一番,堆成高大的整體。
假如人們看到了這個給人以強烈預感的、始終在模糊的光線中晃動而又有效地發出預言的整體,看到這整個建築物,人們自然會更加為這部長篇小說深深吸引,産生無窮的贊賞之情。
生活中的細節對于産生一部文藝作品所具有的重要性當然不能估計過高;但如果完全忽視其重要性,那麼非常容易産生錯誤的觀點。
長篇小說《城堡》構成了《談話錄》以及《緻密倫娜》的布景和舞台。
卡夫卡是在1921和1922年之間寫這部小說的。
我可以證明他從事于這部小說之寫作的第一個日期是1922年3月15日。
卡夫卡在這天将這本即将寫出的書開頭相當大的一部分念給我聽。
相似的主題當然在很久以前就出現在他的日記中了(比如1914年6月11日:村才子裡的誘惑D。
卡夫卡1917年在屈勞的經曆構成了書中的環境;我甚至可以證實其材料與他中學時代的讀物的關系(同博切娜·漢姆可娃的優美的捷克文長篇小說《祖母》就有關系,在那部小說中,同樣有一個給人以陌生感的宮殿統治着一個村莊)。
密倫娜的信也隐隐約約地點到了這個古典女作家。
可是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們承認,僅僅通過同密倫娜相識,所有在作者心靈中早已形成的容器才裝滿了沸騰的内容,這種内容使他如癡如醉,使他産生了創作《城堡》這部長篇小說的靈感。
在産生《城堡》的那個時期,除了卡夫卡緻密倫娜的信件和密倫娜緻我的信件外,雅諾施的回憶也成了極重要的文獻。
由于正是在這個時期卡夫卡的日記完全中斷了,而在此後不多的幾年中也殘缺不全。
因此雅諾施的回憶就更顯得重要了。
我将在此首次發表的密倫娜給我的八封信讓我們深入地看到她與卡夫卡之間的整個關系,并且是從女方的角度出發看的。
這樣它們便在重要的特征上補充了由《緻密倫娜》畫出的這個愛情的畫面。
第一封信落款日期是1920年7月ZI日,是(同第二封一樣)用德語寫的,我将不作删改地抄錄于下。
第三封到第六封信(包括第六封),包含着最重要的内容,是由密倫娜投入其全副身心熱情奔放地草就的,顯示了她美麗的捷克母語,我在此将嘗試着譯出來。
随着與弗蘭茨關系的弦斷音絕,密倫娜顯然對我也更加有所保留了;所以她的最後兩封信又回到了德語,她的德語比她的捷克語表達方式顯得保守些。
關于密倫娜的捷克語在此再說幾句。
密倫娜·耶申斯卡夫人是一位出色的女作家,而且不是她家庭中唯一的一位。
關于同一姓氏的另一位女作家,假如我沒有弄錯的話,那是她的姑母;由于她捷克沙文主義的、小市民的思想意識,她在我們的圈子裡是受非議的。
相反,密倫娜則經常為布拉格自由派的日報《論壇報》撰稿。
這份報紙是由感到自己是捷克人的猶太人,即激進的同化論者和猶太複國主義的反對者們創立的,這成了文學上頗受重視的一張報紙,捷克最傑出的作家中有許多人參加該報的工作。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密倫娜從維也納寄文章來,至少每星期天在這份報上發表一次。
卡夫卡常以極大的熱情跑到一個報刊亭去,看看新的一期上有沒有密倫娜的文章,此情此景至今曆曆在目。
密倫娜寫關于在維也納的生活的報道,社會圈内的交談,關于書的事,關于女式時裝,關于日常新聞,此外還有一般的心理學觀察。
卡夫卡簡直找不到足夠的贊美言詞來形容這些文章的精巧、活力、風格之輕松自如。
他常将它們同他心愛的作家之一馮塔納的書館和遊記相比。
他買來報紙,大段大段地朗誦給我聽;我承認,這些受到稱贊的描述設有什麼在我腦子裡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什麼也沒有在記憶中留下。
當然可能責任在我這邊。
看來應該花力氣把密倫娜這些記者文章找出來,收集起來;因為卡夫卡對其文學價值的高度評價顯然并非僅僅出自愛情,而且也是出自對密倫娜寫作質量的客觀評價。
他關于文學事務的判斷總是極其獨特、精确的,失誤非常少見。
在出現失誤的地方(比如對格裡爾帕策的《可憐的樂師》的明顯錯誤的評倫,《緻密倫娜》一百零一頁,甚至說它是“淺薄的、矯揉造作的”—一據我看來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再說也與卡夫卡自己在日記中及口頭上對《可憐的樂師》的激動的評價相矛盾),必須始終考慮到,卡夫卡出于自我憎恨攻擊某個作者的觀點,實際上認為必須批判的是自己這種觀點。
這是一種與作者共同進行的自我對号入座。
據我所知,密倫娜沒有出過書籍形式的作品,譯作除外。
第一封信是由一件初看上去流于古怪的事情開頭的。
有人告訴我,在布拉格旁的維勒斯拉文精神病院裡多年來關着一個不幸的人,他家裡人關心他的囚禁狀态。
那人要求我開始為營救無辜受害者幹點什麼。
卡夫卡告訴我,以前密倫娜也在這病院裡待過,認識了隊隊先生。
所以我寫信給密倫娜,請她談談有關NN.的情況。
我以前認識密倫娜,經常與她匆匆見面,那是在韋爾弗或作家保爾·科倫菲德組織的社交場合中。
我知道她在維也納同韋爾弗的朋友恩斯特·波拉克過着極不幸的婚姻生活。
波拉克才華橫溢、知識豐富,也搞些哲學研究(邏輯斯谛論者),被人們稱為“行家波拉克”,他對她有着非常強大的影響(對其他女人也同樣)。
可引為對照的是《城堡》中許多處于克拉姆的描述。
我知道,密倫娜是不顧全家人的反對投入波拉克懷抱的;也許她被迫居留維勒斯拉文與她家裡人把她同波拉克分開的企圖有關。
波拉克同時與維也納一個非常美麗的、智力平平的女人有着愛情關系,這個女人與另一個人有着暧昧關系,與之結了婚。
波拉克想幹什麼就明目張膽地去幹,絲毫不考慮密倫娜的感情——而她看來對他的無所顧忌深感痛苦,卻似乎同時又愛這種折磨。
她必須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她說到過,有時她在維也納一個火車站為遊客提箱子,為求一飽。
布拉格她那百萬豪富家庭許多年内不給這個“失去的女兒”任何資助。
弗蘭茨是在她這樣的困境中認識她的。
當他1920年上半年從美蘭休養後回到布拉格時,我簡直認不出他來了;他這個平常多麼平靜的人那樣幸福、那樣興奮地叙述着與密倫娜在維也納度過的日子。
然後他每天給她寫幾封信,也收到許多來信,但遠遠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有時幹脆電報往來。
我不得不經常到弗蘭茨的辦公室(工傷保險公司)去找他,幫助他打發等待密倫娜的電報的漫長時辰。
我發現,這種可怕的激動無疑給他已被疾病動搖了的身體狀況帶來可怕的惡化。
作為我的朋友的忠實助手(後來他在我的關情問題上作了同樣的貢獻),我勸說密倫娜以輕松些的方式對待病人。
對此,密倫娜寄來了第二封信。
第一封信中的氣氛還相當安甯;這表現在這第一封信在開頭和主要部分談的是一件遠離切身關系的事情;但這件事又強烈地照亮了卡夫卡的人性,因為正是他不斷地催我為那個被醫生關起來的N.N先生插手幹預。
那時我們倆還有足夠的精力,不僅關心自己的命運,而且關心第三者的痛苦。
直至今日,我們在保險公司走廊裡不祥地回響着的腳步聲依然在我耳邊震蕩。
隻有在上午弗蘭茨才必須在那座陳舊的大樓裡坐着度過辦公時間,但那時他下午也在辦公室裡度過,因為每時每刻都可能有密倫娜的電報或急信到來。
密倫娜給我的第一封信是這麼開始的: 非常尊敬的博士先生: 您希望我提供某種證據,證明N.N.先生在維勒斯拉文遭遇的是不公正的待遇。
可惜我可以告訴您的有關當局的事沒有多少确定的、成熟的東西,盡管我非常願意這麼做。
我從1917年6月至1918年3月逗留在維勒斯拉文,住在那同一座别墅中,我能為他做的一切無非是:我數次借書給他,他數次使我被關起來;也就是說,他不得與任何人交談;一旦發生了他與任何人交談的事,即使内容無關緊要并當着護理員的面也不行。
那麼一來,所有的人都會被關起來,護理員被解雇。
接下去描寫了那被囚禁者所處的糟透了的處境。
一句也許包含切身經曆的典型的話是:“精神病學如果被濫用,便是一門可怕的學問。
一切都可能是不正常的,每句話都可以成為折磨者的新武器。
我敢起誓,事實便是如此,而N.N先生在世界上别的地方同樣能生存。
但我卻無法證明任何事情。
” 我的幹預一無成效。
但這是後來的事情。
這封信在結尾部分自己把話題轉到了弗蘭茨身上,密倫娜總是把他稱為“弗蘭克”。
我對您還有一個重要的請求,博士先生。
您知道,我從來無法從弗蘭克那裡得知他的近況。
他總是告訴我他的情況“好極了”,這個可愛的人,他總是說健康得不能再健康,甯靜得不能再甯靜等等。
我請求您,真的請求,請求——假如您看到,假如您感覺到他在受苦,為我的緣故肉體在受苦,請您馬上告訴我。
我不會對他說我是從您那兒獲悉的;假如您答應我,我心情會平靜一些的。
我将怎麼幫助他,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幫助他,這我知道得很清楚。
弗蘭克說,必須“愛您,為您而自豪、欽佩您”,現在我做這一切,并預先表示真誠的感謝——首先為我能依靠您表示感謝。
我在回信中沒有隐瞞,卡夫卡的狀況在最近惡化了許多。
7月29口密倫娜寫信給我: 我确實非常恐慌,我不知道弗蘭克的疾病是這麼嚴重。
在這裡時他真像個健康人,我根本沒有聽到過他咳嗽,他精神煥發,心情愉快,睡眠香甜。
您感謝我.親愛的、榮愛的馬克斯,卻不是譴責我已經很久沒到他身邊去了,譴責我坐在這裡僅僅寫寫信。
我請求您——我為此請求您:别認為我是個壞人,别認為我心情輕松。
我在這裡。
心都碎了,完全絕望了(别告訴弗蘭克!),手足無措。
可是您寫道,弗蘭克确實需要我,從我這兒得到點什麼,某種好東西。
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幸福,真的馬克斯。
弗蘭克無疑會到什麼地方去,我将為促成此事盡一切力量。
假如沒有其他辦法,那麼我就在秋天自己到布拉格去。
我們會送他離開布拉格的,對不對?我也希望,他在别的地方将很平靜,心靈處于好的狀态。
我(這用得者說嗎?),我将為此盡一切力量。
我的婚姻和我對丈夫的愛情的故事十分複雜,在此一言難盡。
不過這事使我現在難以脫身,也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