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關燈
小
中
大
的對話一來一去的,像打乒乓球。
哈比希挺喜歡茜茜說話時的那種坦率,前幾個月他在慕尼黑同那些“女士”打過交道,受到了鍛煉。
對于他走進的那個世界,他以前雖然有所耳聞,但他對出入那裡的人是極端鄙視的。
他一直以為,那些逛妓院的男人,有的是花大錢買虛假的愛,有的隻是為了洩欲,有的在酒吧裡泡上幾個小時以彌補日常的無聊。
在他這樣一個典型的好公民看來,這些人是想掩蓋自己某種程度的素質低下,然而,如今他也進入了這個世界,介入了這種放縱和抑郁的生活,他對人的看法徹底地變了。
像茜茜這樣的女人,在他眼裡不再是個大樹底下乘涼的人,而是一個辛辛苦苦為生存而搏鬥的人。
“您明天再來,我給您調一杯特種雞尾酒。
”茜茜一面說一面收啤酒的錢,“您喜歡濃的,還是淡的?” “來個不濃不淡的吧。
” “來個‘香料島’怎麼樣?” 哈比希笑了:“那是什麼玩意兒?我隻知道雞尾酒應該好喝。
好了,我現在就上‘中國人’奧托那兒去。
” 那家中國餐館是奧托-富爾曼開的,人們之所以叫他“中國人”奧托,是因為他生下來就長着一對斜吊眼。
餐廳和廚房都很小,而那位中國廚師和他的下手居然能在布置上搞出許多花樣,不能不說是奇迹。
坐的是中國式的木雕椅子,頭上是五顔六色的玻璃吊頂,上面畫着幾條張牙舞爪的龍。
總而言之,歐洲人想象中的中國餐館就該如此。
一進大門擺着一個大魚缸,裡面養着熱帶魚,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這說明“中國人”奧托也向三合會交了保護費。
餐館的座位空着一半,哈比希在最靠裡的房間裡找了張能夠對餐館一覽無餘的桌子坐下,點了一道冬筍蘑菇燒豬肉,一杯紅葡萄酒。
奧托-富爾曼當即走了過來,他有這個習慣,每個客人他都要親自歡迎,按他的說法是:好話說得越多,客人就吃得越滿意。
奧托說:“您選中我的小飯館作為美餐一頓的地點,令我十分榮幸。
我那不成材的廚師願竭誠為您效勞。
” 歐洲人如果隻是從電影或書籍中了解中國,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古代中國的禮節。
不過這辦法還真不錯,“中國人”奧托的這番話總是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客人們受到奉承,感覺自己就像中國古代的大官一樣。
哈比希報以一笑,說:“我倒要看看有什麼出人不意的東西。
是茜茜介紹我來的。
” “是泰加酒吧的那位?那是一朵神仙點化的荷花,隻可聞其香,不可近其身。
” 奧托親自為客人斟紅葡萄酒,一面還說:“您真選對了,這是‘龍血酒’。
” 哈比希喝了一口,笑着看了奧托一眼說:“這是‘卡爾特湖’口味的,不知哪個犄角旮旯的産品……” “噢,您是品酒專家?”“中國人”奧托有點狼狽,“行家們很少來我這兒,對普通的客人我總是說,這酒産自濟南的山區。
” 哈比希大聲問道:“那兒有葡萄酒嗎?” “誰知道。
我有次看中國地圖,發現濟南這個地名挺不錯,幹嗎濟南就不能有葡萄酒?誰會查個明白?我的客人永遠不會去濟南,隻要他們相信就行。
”奧托向哈比希眨眨眼說:“我在地下室裡還有好的勃艮第葡萄酒。
” “恐怕是哪個西班牙小村子出的吧……” “真的,是勃艮第酒。
”“中國人”奧托看來喜歡上了哈比希。
真有這種事,看見一個人馬上就喜歡他了,奧托欣賞哈比希的風度。
哈比希也覺得“中國人”奧托可親,是個機靈鬼,他那套生意經能夠讓人開心。
菜做得并不出色,但口味還不算差,勃艮第葡萄酒倒是貨真價實。
奧托坐在哈比希對面,給他講聖保利的故事,說有個男人在一次群交之後回到家裡,發現自己酒醉之中穿上了别人的褲衩。
他老婆看見後問他:“你怎麼把維利巴爾德的褲衩穿上了?”維利巴爾德是兩口子的鄰居。
哈比希問:“你來聖保利多久了?”這時奧托正準備奉送一小碗熱的烏梅酒作為飯後甜食。
“我出生在這兒。
” “那你認識的人很多。
” “所有的人都認識我。
”還挺自豪的,确實,誰不知道“中國人”奧托? “您也認識那些吧女嗎?” “這不可能!您知道這兒有多少吧女!”——
哈比希挺喜歡茜茜說話時的那種坦率,前幾個月他在慕尼黑同那些“女士”打過交道,受到了鍛煉。
對于他走進的那個世界,他以前雖然有所耳聞,但他對出入那裡的人是極端鄙視的。
他一直以為,那些逛妓院的男人,有的是花大錢買虛假的愛,有的隻是為了洩欲,有的在酒吧裡泡上幾個小時以彌補日常的無聊。
在他這樣一個典型的好公民看來,這些人是想掩蓋自己某種程度的素質低下,然而,如今他也進入了這個世界,介入了這種放縱和抑郁的生活,他對人的看法徹底地變了。
像茜茜這樣的女人,在他眼裡不再是個大樹底下乘涼的人,而是一個辛辛苦苦為生存而搏鬥的人。
“您明天再來,我給您調一杯特種雞尾酒。
”茜茜一面說一面收啤酒的錢,“您喜歡濃的,還是淡的?” “來個不濃不淡的吧。
” “來個‘香料島’怎麼樣?” 哈比希笑了:“那是什麼玩意兒?我隻知道雞尾酒應該好喝。
好了,我現在就上‘中國人’奧托那兒去。
” 那家中國餐館是奧托-富爾曼開的,人們之所以叫他“中國人”奧托,是因為他生下來就長着一對斜吊眼。
餐廳和廚房都很小,而那位中國廚師和他的下手居然能在布置上搞出許多花樣,不能不說是奇迹。
坐的是中國式的木雕椅子,頭上是五顔六色的玻璃吊頂,上面畫着幾條張牙舞爪的龍。
總而言之,歐洲人想象中的中國餐館就該如此。
一進大門擺着一個大魚缸,裡面養着熱帶魚,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這說明“中國人”奧托也向三合會交了保護費。
餐館的座位空着一半,哈比希在最靠裡的房間裡找了張能夠對餐館一覽無餘的桌子坐下,點了一道冬筍蘑菇燒豬肉,一杯紅葡萄酒。
奧托-富爾曼當即走了過來,他有這個習慣,每個客人他都要親自歡迎,按他的說法是:好話說得越多,客人就吃得越滿意。
奧托說:“您選中我的小飯館作為美餐一頓的地點,令我十分榮幸。
我那不成材的廚師願竭誠為您效勞。
” 歐洲人如果隻是從電影或書籍中了解中國,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古代中國的禮節。
不過這辦法還真不錯,“中國人”奧托的這番話總是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客人們受到奉承,感覺自己就像中國古代的大官一樣。
哈比希報以一笑,說:“我倒要看看有什麼出人不意的東西。
是茜茜介紹我來的。
” “是泰加酒吧的那位?那是一朵神仙點化的荷花,隻可聞其香,不可近其身。
” 奧托親自為客人斟紅葡萄酒,一面還說:“您真選對了,這是‘龍血酒’。
” 哈比希喝了一口,笑着看了奧托一眼說:“這是‘卡爾特湖’口味的,不知哪個犄角旮旯的産品……” “噢,您是品酒專家?”“中國人”奧托有點狼狽,“行家們很少來我這兒,對普通的客人我總是說,這酒産自濟南的山區。
” 哈比希大聲問道:“那兒有葡萄酒嗎?” “誰知道。
我有次看中國地圖,發現濟南這個地名挺不錯,幹嗎濟南就不能有葡萄酒?誰會查個明白?我的客人永遠不會去濟南,隻要他們相信就行。
”奧托向哈比希眨眨眼說:“我在地下室裡還有好的勃艮第葡萄酒。
” “恐怕是哪個西班牙小村子出的吧……” “真的,是勃艮第酒。
”“中國人”奧托看來喜歡上了哈比希。
真有這種事,看見一個人馬上就喜歡他了,奧托欣賞哈比希的風度。
哈比希也覺得“中國人”奧托可親,是個機靈鬼,他那套生意經能夠讓人開心。
菜做得并不出色,但口味還不算差,勃艮第葡萄酒倒是貨真價實。
奧托坐在哈比希對面,給他講聖保利的故事,說有個男人在一次群交之後回到家裡,發現自己酒醉之中穿上了别人的褲衩。
他老婆看見後問他:“你怎麼把維利巴爾德的褲衩穿上了?”維利巴爾德是兩口子的鄰居。
哈比希問:“你來聖保利多久了?”這時奧托正準備奉送一小碗熱的烏梅酒作為飯後甜食。
“我出生在這兒。
” “那你認識的人很多。
” “所有的人都認識我。
”還挺自豪的,确實,誰不知道“中國人”奧托? “您也認識那些吧女嗎?” “這不可能!您知道這兒有多少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