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關燈
小
中
大
正如賴伯所預料,就麗莎-布隆邁爾一案而言,這次行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即便是麗莎父母提供名字的、麗莎比較接近的朋友,也隻知道她愛跳舞,愛笑,一個總是快快活活的好夥伴。
吸毒?從來不吸!搖頭丸?不知道!她常去哪幾家迪斯科舞廳?有這麼三家吧,那兒有搖頭丸?從未見過。
我們是清白的,探長先生。
賴伯到處碰壁。
後來再次交流情況時,他對沃特克說:“這都在意料之中。
我們查了所有已知的迪斯科舞廳和俱樂部,但慕尼黑還有多少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這就說不清了。
我還得實施我的老計劃:到技術音樂圈裡去争取舉報人,争取年輕人當我們的釘子。
” 沃特克說:“你永遠不會得到批準。
” “那我就不要批準,自己幹!” “彼得,你多大年紀了?”1“33歲。
” “這點年紀就回家養花了此餘生,也太早了吧。
要是上面知道了,馬上就革你的職。
” “要是我成功了呢?” “成功會被肯定,但你還得下台。
成功并不能抵消越權!夥計,别忘了我們是公務員。
”沃特克從公文包裡拿出兩頁紙,攤在賴伯的寫字台上。
“我這兩頁紙倒更有現實意義,是解剖報告。
我把它先抄下來了;正式文件明天出來。
你聽着:這個小麗莎在死之前還有過性交,雖然她挎包裡有三個避孕套,卻沒有用。
為什麼?” “因為她已經徹底醉了,無法控制自己。
” “不錯,死亡是窒息造成的,由于超劑量的MDMA,即亞甲二氧基苯異丙胺,再加引起幻覺的MDEA和少許海洛因。
” “真是魔鬼的毒藥!”賴伯看了沃特克的記錄後說,“做這種玩意兒的人是殺人犯!” 沃特克點了點賴伯拿着的紙,說,“按我們的法律,隻是觸犯了藥品法。
有意思的是女孩的性交,她不能在一家公開營業的迪斯科舞廳裡幹這事吧?” “為什麼不能?有的是地方,陰暗的角落,後院,走廊,門背後。
” “這都有可能。
但問題是,麗莎在性交後還活着?還是過于激動,加上搖頭丸的作用,當時就死于心力衰竭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麼她的性夥伴在運走屍體的時候不會不被人看見,因此我想……” “她是在一個私人舞會上死的,也許隻有她和她的夥伴兩個人,是在住宅裡,一間房間裡,在某個地下活動場所。
” “反正是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有好多可能性。
” “真他媽的!” “你盡管大聲說!如果隻有一個人在場,沒有别的見證人,那我們就毫無辦法。
” “我就不信!”賴伯把沃特克的記錄往桌上一扔,說:“麗莎的周圍肯定有知情人,我們要逐個訊問,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直到有人說漏了嘴。
特奧,你我都知道,人人都會說漏嘴,隻是早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耐心,要像鑽孔似地問,我就不信有鑽不透的木闆。
” “後天麗莎的遺體下葬。
檢察院已經準許了。
” “我知道。
” “你去參加落葬嗎?” “去,你呢?” “我去,站在一邊觀察。
我曾多次遇到兇手向死者墓裡扔鮮花的事。
” “你遇到的兇手是另一種人!我們要找的那個人隻是運走和掩藏了一具屍體,他害怕,但不是兇手,真正的兇手在别處,我要抓的是真正的兇手。
” 賴伯把解剖報告的抄件揉成一團使勁扔進了字紙簍,流露出他心中的無可奈何。
馮-格來欣又讓人把烏麗克叫去。
他說:“我們還得談一次。
”他的面前又擺着不可缺少的幹邑酒,講話聲音很低沉,預示着這将是一場危險的談話。
“對羅伯特-哈比希我考慮了很久,還作了調查。
他父親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官員,典型的俗吏,有養老保險,有自己的住宅,沒有負債。
他的兒子羅伯特,也就是你的相好,是個乖孩子,在讀高中,彈一手好鋼琴,參加童子軍活動,除了音樂以外沒有别的抱負,他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是個寶貝兒子。
而您偏偏把這麼一個人拉到床上去了,烏麗克,您這是變态!” “馮-格來欣先生,您看錯了。
”烏麗克自負地笑了。
她想,你知道的這點情況隻是表面現象……我比你更了解他,是我喚醒了真正的羅伯特-哈比希。
“每個人都是可以發展的。
” “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想,您是信任我的。
” “我相信您什麼都能辦到。
但我認為,這孩子太敏感,太脆弱。
” “這您已說過。
可他已經變了。
” “變成什麼了?” “變成了男子漢,和以前的羅伯特-哈比希完全不同,隻不過還用着原來的名字而已。
” “您真應該當個專門改衣服的女裁縫。
”馮-格來欣的冷嘲熱諷對烏麗克不起作用,她對他動辄以格言警句教訓人已習以為常了。
“這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他要跟我一塊兒做生意。
” “哦?這事可得商量商量。
” “他吃過一粒搖頭丸,從此再也離不開這藥丸了。
” “您這麼肯定?” “他已經失去主見,我讓他幹啥他就幹啥。
他對我說過:‘我就活在你身上,沒有你,我是個空殼子。
’” 馮-格來欣笑了:“這孩子還在讀言情小說嗎?烏麗克,依我看,您是真的愛上他了,您使他服從您了。
可是有朝一日他會醒悟過來,那時怎麼辦?” “這我想都不想。
” “可是我得想到!他的醒悟關系到成百萬馬克的生意,關系到蹲幾年監牢!烏麗克,您很不謹慎。
幹我們這行要用頭腦思考,而不是用下身思考。
昨天我琢磨了一整天:我們拿這個羅伯特怎麼辦?” “他将為我們工作。
” “烏麗克,您這是拿自己腦袋開玩笑!” “我不怕丢腦袋。
”她好鬥地望着馮-格來欣。
她想,你對他了解什麼呀,他不是孩子了,他走進了一個隻有我才能給他提供的天地。
我和他一起做生意,一兩年後我們發了财,就去馬約卡島或馬德拉島享福。
是的,我愛他……但他也是我的工具,我可以利用他到街上去撿錢。
往後呢……别想以後的事了,我即使老了,他也是愛我的。
馮-格來欣對烏麗克說:“您别忘了,我們活得很危險。
昨天夜裡死了一個人,因為超劑量吃了我們出售的搖頭丸。
我這才發現,可惡的波蘭人提供給我們的藥丸不純,有雜質,我們必須立即換掉。
凡是‘花花公子’牌的,全部收回。
” “向誰收回?買主有好幾百人,您都認識?而且絕大部分藥丸都已經吃掉了。
” “要是死人越來越多怎麼辦?不是所有的死人都能悄悄運走的!” “對失去理智的消費者我們不能負責。
一個人要是冰淇淋吃撐了,喝酒喝醉了,不也會得病嗎?” “可是就這件事,警察會找到我們頭上。
” “警察從哪兒下手?” “别看您是個職業老手,有時候您也天真得可笑。
一個人吸毒緻死,有許多知情人,說不定什麼時候有某個知情人就頂不住了。
”馮-格來欣一開始進入毒品圈,就考慮到了一旦與警察發生麻煩時所應采取的一切防範措施。
一個案件的證人總是最危險的,盡管閉口不說是最好的防衛,就為了自我保護也該這麼做,但吸毒成瘾者正好是些性格脆弱的人。
打破這道沉默之牆的最好辦法就是撤離毒品,不是那種謹慎的、臨床的撤離,而是粗暴的撤離,一夜之間什麼毒品也沒有了。
這下可就苦難臨頭,瘾者渾身顫抖,肢體痙攣,心髒
即便是麗莎父母提供名字的、麗莎比較接近的朋友,也隻知道她愛跳舞,愛笑,一個總是快快活活的好夥伴。
吸毒?從來不吸!搖頭丸?不知道!她常去哪幾家迪斯科舞廳?有這麼三家吧,那兒有搖頭丸?從未見過。
我們是清白的,探長先生。
賴伯到處碰壁。
後來再次交流情況時,他對沃特克說:“這都在意料之中。
我們查了所有已知的迪斯科舞廳和俱樂部,但慕尼黑還有多少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這就說不清了。
我還得實施我的老計劃:到技術音樂圈裡去争取舉報人,争取年輕人當我們的釘子。
” 沃特克說:“你永遠不會得到批準。
” “那我就不要批準,自己幹!” “彼得,你多大年紀了?”1“33歲。
” “這點年紀就回家養花了此餘生,也太早了吧。
要是上面知道了,馬上就革你的職。
” “要是我成功了呢?” “成功會被肯定,但你還得下台。
成功并不能抵消越權!夥計,别忘了我們是公務員。
”沃特克從公文包裡拿出兩頁紙,攤在賴伯的寫字台上。
“我這兩頁紙倒更有現實意義,是解剖報告。
我把它先抄下來了;正式文件明天出來。
你聽着:這個小麗莎在死之前還有過性交,雖然她挎包裡有三個避孕套,卻沒有用。
為什麼?” “因為她已經徹底醉了,無法控制自己。
” “不錯,死亡是窒息造成的,由于超劑量的MDMA,即亞甲二氧基苯異丙胺,再加引起幻覺的MDEA和少許海洛因。
” “真是魔鬼的毒藥!”賴伯看了沃特克的記錄後說,“做這種玩意兒的人是殺人犯!” 沃特克點了點賴伯拿着的紙,說,“按我們的法律,隻是觸犯了藥品法。
有意思的是女孩的性交,她不能在一家公開營業的迪斯科舞廳裡幹這事吧?” “為什麼不能?有的是地方,陰暗的角落,後院,走廊,門背後。
” “這都有可能。
但問題是,麗莎在性交後還活着?還是過于激動,加上搖頭丸的作用,當時就死于心力衰竭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麼她的性夥伴在運走屍體的時候不會不被人看見,因此我想……” “她是在一個私人舞會上死的,也許隻有她和她的夥伴兩個人,是在住宅裡,一間房間裡,在某個地下活動場所。
” “反正是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有好多可能性。
” “真他媽的!” “你盡管大聲說!如果隻有一個人在場,沒有别的見證人,那我們就毫無辦法。
” “我就不信!”賴伯把沃特克的記錄往桌上一扔,說:“麗莎的周圍肯定有知情人,我們要逐個訊問,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直到有人說漏了嘴。
特奧,你我都知道,人人都會說漏嘴,隻是早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耐心,要像鑽孔似地問,我就不信有鑽不透的木闆。
” “後天麗莎的遺體下葬。
檢察院已經準許了。
” “我知道。
” “你去參加落葬嗎?” “去,你呢?” “我去,站在一邊觀察。
我曾多次遇到兇手向死者墓裡扔鮮花的事。
” “你遇到的兇手是另一種人!我們要找的那個人隻是運走和掩藏了一具屍體,他害怕,但不是兇手,真正的兇手在别處,我要抓的是真正的兇手。
” 賴伯把解剖報告的抄件揉成一團使勁扔進了字紙簍,流露出他心中的無可奈何。
馮-格來欣又讓人把烏麗克叫去。
他說:“我們還得談一次。
”他的面前又擺着不可缺少的幹邑酒,講話聲音很低沉,預示着這将是一場危險的談話。
“對羅伯特-哈比希我考慮了很久,還作了調查。
他父親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官員,典型的俗吏,有養老保險,有自己的住宅,沒有負債。
他的兒子羅伯特,也就是你的相好,是個乖孩子,在讀高中,彈一手好鋼琴,參加童子軍活動,除了音樂以外沒有别的抱負,他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是個寶貝兒子。
而您偏偏把這麼一個人拉到床上去了,烏麗克,您這是變态!” “馮-格來欣先生,您看錯了。
”烏麗克自負地笑了。
她想,你知道的這點情況隻是表面現象……我比你更了解他,是我喚醒了真正的羅伯特-哈比希。
“每個人都是可以發展的。
” “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想,您是信任我的。
” “我相信您什麼都能辦到。
但我認為,這孩子太敏感,太脆弱。
” “這您已說過。
可他已經變了。
” “變成什麼了?” “變成了男子漢,和以前的羅伯特-哈比希完全不同,隻不過還用着原來的名字而已。
” “您真應該當個專門改衣服的女裁縫。
”馮-格來欣的冷嘲熱諷對烏麗克不起作用,她對他動辄以格言警句教訓人已習以為常了。
“這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他要跟我一塊兒做生意。
” “哦?這事可得商量商量。
” “他吃過一粒搖頭丸,從此再也離不開這藥丸了。
” “您這麼肯定?” “他已經失去主見,我讓他幹啥他就幹啥。
他對我說過:‘我就活在你身上,沒有你,我是個空殼子。
’” 馮-格來欣笑了:“這孩子還在讀言情小說嗎?烏麗克,依我看,您是真的愛上他了,您使他服從您了。
可是有朝一日他會醒悟過來,那時怎麼辦?” “這我想都不想。
” “可是我得想到!他的醒悟關系到成百萬馬克的生意,關系到蹲幾年監牢!烏麗克,您很不謹慎。
幹我們這行要用頭腦思考,而不是用下身思考。
昨天我琢磨了一整天:我們拿這個羅伯特怎麼辦?” “他将為我們工作。
” “烏麗克,您這是拿自己腦袋開玩笑!” “我不怕丢腦袋。
”她好鬥地望着馮-格來欣。
她想,你對他了解什麼呀,他不是孩子了,他走進了一個隻有我才能給他提供的天地。
我和他一起做生意,一兩年後我們發了财,就去馬約卡島或馬德拉島享福。
是的,我愛他……但他也是我的工具,我可以利用他到街上去撿錢。
往後呢……别想以後的事了,我即使老了,他也是愛我的。
馮-格來欣對烏麗克說:“您别忘了,我們活得很危險。
昨天夜裡死了一個人,因為超劑量吃了我們出售的搖頭丸。
我這才發現,可惡的波蘭人提供給我們的藥丸不純,有雜質,我們必須立即換掉。
凡是‘花花公子’牌的,全部收回。
” “向誰收回?買主有好幾百人,您都認識?而且絕大部分藥丸都已經吃掉了。
” “要是死人越來越多怎麼辦?不是所有的死人都能悄悄運走的!” “對失去理智的消費者我們不能負責。
一個人要是冰淇淋吃撐了,喝酒喝醉了,不也會得病嗎?” “可是就這件事,警察會找到我們頭上。
” “警察從哪兒下手?” “别看您是個職業老手,有時候您也天真得可笑。
一個人吸毒緻死,有許多知情人,說不定什麼時候有某個知情人就頂不住了。
”馮-格來欣一開始進入毒品圈,就考慮到了一旦與警察發生麻煩時所應采取的一切防範措施。
一個案件的證人總是最危險的,盡管閉口不說是最好的防衛,就為了自我保護也該這麼做,但吸毒成瘾者正好是些性格脆弱的人。
打破這道沉默之牆的最好辦法就是撤離毒品,不是那種謹慎的、臨床的撤離,而是粗暴的撤離,一夜之間什麼毒品也沒有了。
這下可就苦難臨頭,瘾者渾身顫抖,肢體痙攣,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