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賤妾姓禹
關燈
小
中
大
外。
”幻劍頗有把握地說。
“好,你加緊進行,我立即前往重慶找人幫忙。
”老道匆匆說完,離座向外走。
“師叔不進食後再走?” “不了,這個事必須趕快解決。
” 傍晚時分,一名仆人風塵仆仆從富陽趕回,禀道:“禀大爺,富陽胡三爺命小的趕回禀報,說是已發覺禹姑娘的下落,請大爺速前往富陽商量。
” 幻劍大喜欲狂,急問道:“胡三爺親見禹姑娘的?” “小的不知,反正胡三爺是說得極為肯定。
” “好,今晚我們就走。
” 先後有三批人連夜趕回富陽,遺憾的是老道尚未返回,未能同行。
富陽在府西南九十裡的富春江畔,五更天,第一批人馬趕到了城東五裡的大嶺山下,那是胡三爺的莊院所在地。
同夜,湧金門的赢洲客棧來了一位英偉照人的年輕遊客,次日一早,這位青年人到了禹郎中的濟世堂舊址,向鄰居打聽名醫禹郎中的下落。
鄰居見他是外鄉人,又聽說他是遠道前來求醫的人,便告訴他禹郎中已經逝去的消息,要他不必再費心了。
青年人謝了鄰居,轉身返回客棧,信步而行,自語道:“我用不着遍訪各地的名醫了,一百位名醫,有一百零一種說法,誰也不知病源,我何必再浪費精力?好吧,我到武夷山走走,找找已殘廢了的雷音大師問毒王的确實消息。
” 次日一早,他動身南下,沿美麗的富春江上行,背了一個大包裹劍挂囊,風塵仆仆上道。
嚴州府,距杭州兩百七十裡。
這一帶除了富春江河谷附近的平原外,全是無盡的山,無窮盡的原始森林,芮蠻出沒,野獸成群。
如果說杭州是人間的天堂,那麼,嚴州至金華這一帶算是人間;而浙西浙南一帶山區,便算是地獄了。
桐廬縣,在府城東北百裡左右。
要說這兒是一座縣城,不如說是一座江邊的小鎮來得恰當些。
全部人口不足四千,僅有五百戶左右。
四周既沒有城,也沒有池,隻建了東南西北四座土石砌就的大屋,名之為城門,怎麼看也不像一座城。
從天目山流下來一條目溪,進入本縣便稱為桐溪,在城東裡餘與富春江會合于桐君山下,在縣北三裡左右,有一處渡口,稱為浮橋渡,這裡原稱裡口渡,早年改搭一座浮橋,浮橋後來被水沖垮,百餘年來皆不曾重建。
這裡是官渡,申牌正,渡夫便回家去也,往來的客商如想過河,可找渡間西首的一座三家小漁村設法,多給兩文渡資便可往來自如。
這天申牌初,渡夫便失蹤了。
兩艘大型渡船也不見了,兩端鬼影俱無。
西面半裡外的小漁村也空曠無人,小舟都被拖上岸來放置。
東面江口的合江亭中,有兩名黑衣人躲在亭内,不時向北面的小徑注視,神情焦慮,似有所待。
水碧山青,晚秋的涼風凜冽。
水碧可知水的深度可觀,風涼可知水冷,沒有渡船,誰也過不了河。
紅日挂在西山頂,倦鳥開始歸林。
遠處群山深處,傳來陣陣獸吼。
四野無人,小徑空蕩蕩,令人感到心中發虛,獸吼聲令人毛骨悚然。
申牌以後,這條路鬼打死人,據說經常有山精木客出現,不怕死的人當然不在乎。
遠處的山角,出現了人影,有一大群人。
兩名健仆在前引路,一人帶刀,一人帶了一根紅纓槍。
中間是兩乘山轎,由四名轎夫擡着走來,轎後是一名穿青緊身少女,青帕包頭,佩劍挂囊,穿了帶鐵尖的小蠻靴,年輕美麗的臉蛋帶有重憂,胸前佩了麻與黑布制的孝花。
青緊身将她剛發育完成的胴體,襯得凹凸分明十分惹火,鳳目帶煞,剛健婀娜,渾身散發着青春的氣息。
後面,也有兩名健仆。
斷後的也有兩個仆人打扮的人,其中一人是個老蒼頭,一是豹頭環眼的中年健仆。
所有的人皆帶了兵刃,神色匆忙。
轉過山嘴,便看到了渡口的待船棚屋。
老蒼頭似乎心中大定,向同伴說:“禹德,趕過了江咱們便平安無事了,感謝上蒼庇佑。
” 禹德搖搖頭,洩氣地道:“忠伯,行蹤已露,咱們沒有脫身的機會了。
即使今天我們進了桐廬,明天呢?他們會不會趕上來?顯然他們非趕來不可。
後天呢?來日方長……唉!” “禹德,不可灰心,吉人自有天相,主母自有主張,已經離開了杭州地境,他們怎敢撒野?難道天理國法他們也不怕麼?” “忠怕,你比我清楚,你追随主人二十年,難道不知武林中人是不講天理國法人情的? 算了吧!萬一他們追來……” “走一步算一走,和他們拼了。
” 渡頭到了,山轎停下,領路的仆人站在碼頭上叫:“咦!怎麼沒有渡船?” 少女眉間緊鎖,向一名仆人說:“禹福,你到上遊的小村去看看好不好?” 挾了花槍的健仆應喏一聲,沿河岸的小徑向小漁村走去,隻走了百十走,突然大叫一聲,向前一仆,槍丢了,背心端端正正插着一把飛刀。
他吃力地挺起上身,狂叫道:“小姐快……快逃……” 矮林中跳出一名大漢,鋼刀一閃,砍下了健仆的腦袋,屍身仆倒。
叫聲驚動了少女,駭然叫:“列陣!他們先到了,在此地埋伏等我們。
” 山轎門鑽出一位穿勁裝的中年婦人,依然顯得年輕,鬓邊帶了一朵白孝花,佩了劍,手執一條長帶,以獵豹般的奇速竄至另一乘山轎前。
轎内鑽出一名侍女,扶持着一位四五歲的小後生。
中年婦人一把将小後主抱過,扔上背部叫道:“孩子,别怕,為娘背你走。
”又向侍女叫:“小梅,替我斷後。
” “哈哈哈哈!可等到你們了。
”碼頭右首不遠處的草叢中,跳出四名青衣大漢同聲怪叫。
左首的樹林中,也閃出五名勁裝中年,為首的額角有一條刀疤,臉目陰沉,一面大踏步走近一面傲笑怪笑地道:“哈哈!禹嫂,上轎吧,在下帶你們回杭州。
” 少女挺身攔住,拔劍叫道:“娘,往回路走,女兒斷後。
” 老仆忠伯搶出,大叫道:“小姐,你開路,老奴斷後。
” 臉目陰沉的大漢冷笑道:“誰也走不了,前面山嘴下草叢中,林志耀兄帶了八位高手在斷路呢。
” 忠伯出劍立下門戶切齒地叫道:“李光中,家主人生前待你不薄,前年一場瘟疫,家主人救了你一條狗命,今天你不知感恩,反而助纣為虐半途攔劫,你的心肝是什麼做的?” 李光中臉紅耳赤,退了兩步道:“忠伯,我奉池大哥所差,專誠請禹嫂返回杭州,并無惡意的……” “住口!你……” 少女将忠伯拉至一旁,上前行禮道:“李叔,家父死得冤,李叔當有耳聞……” “好侄女,此言差矣!誰不知令尊是失足跌死的?” “李叔,家父行醫濟世,生前滴酒不沾。
一個練了二十年武藝,行醫濟世走遍窮鄉僻壤行醫的人,大白天會失足跌斃,你老人家居然會相信?” “好侄女,你恐怕……這件事我們不談誰是誰非,令堂帶走了池大哥的拳經劍譜,不會是錯吧?” “見鬼!誰知道什麼是拳經劍譜?别聽那畜生血口噴人的謊言。
“這個……你們回到杭州,自有公論……” “回去?哼!那畜生已安排下滅門毒計,我們回去豈不是自投虎口?” “這個……” “李叔,千不念,萬不念,念在家父在世時……” 李光中歎口長氣,搖手苦笑道:“綠珠姑娘,你别說了。
” 忠伯哼了一聲,大聲道:“李光中,如果你有大丈夫的骨氣,便不該忘恩負義。
忘恩負義的人……” “住口!” “我偏要說……” “禹嫂,你們打算往何處投奔?”李光中向遠處的禹嫂問。
禹嫂背着愛子,已撤劍在手,大聲說:“李叔,放過我們,賤妾來生犬馬以報,禹門老少均感恩戴德,休問去處,我們目下是有一步走一步。
” 李光中長歎一聲,凄然一笑道:“禹嫂,目下信息已遠傳千裡外,不但池大哥的朋友全都出動,而觊觎太極門拳經劍譜的人,也紛紛作攔截的打算,不管你們往何處走,皆步步荊棘,兇險重重,不如即返杭州,兄弟願盡全力保護你們的安全。
兄弟相信池大哥隻要求取回拳經劍譜,絕不會對你們過分酷求的。
” “李叔,你想想看,賤妾孤兒寡婦,要拳經劍譜何用?會為了這些廢物而遺棄安樂富裕的家園,而遠走他方亡命?此事是否近情理?” 李光中突然扭身,一把扣住身旁一名同伴的右手脈門,右手兩指扣上對方的眼簾,沉喝道:“餘兄,派人去把渡船駛來。
” “李兄,你……”餘兄變色道。
“兄弟要送禹嫂過江。
” “你……” “船來了便罷,不然休怪兄弟無禮。
” “好,好,兄弟立即派人……”餘兄話未完,猛抖一震,身形暴退,掙脫了手腕。
李光中一聲怒嘯,一掌劈出,用上了霸道的劈空掌力。
餘兄也左手一抖,射出了一枝袖箭。
“嘭”一聲悶響,餘兄連退三步摔倒在地,“哇”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在地上掙紮難起。
李光中的胸中鸠尾穴,露出三寸箭羽,向另三名同伴掃了一眼,轉向綠珠姑娘叫:“快從下遊合江亭找竹筏脫身,快……嗯……快……”話未完,身軀一震,摔倒在地。
殺聲大起,先後趕到的人已超二十餘,三面合圍。
除了四名轎夫外,雙方展開了生死惡鬥。
忠伯一聲怒嘯,回身猛撲圍攻禹嫂的兩名大漢,一劍刺倒了一名,叫道:“主母快從下遊脫身,老奴斷後。
” 禹嫂扭身飛奔,前面一聲慘叫,侍女被一名用齊眉棍的人一棍劈翻,迎面攔住叫:“婆娘,留下啦!”叫聲中,一棍兜心搗到。
禹嫂背了愛子,依然矯捷靈活,閃身避招斜向切入,猛地拂劍,“唰”一聲劍貼棍斜掠,削掉大漢的左掌,乘勢切入,劍出“靈虹吐信”,刺入大漢的左脅。
這瞬間,斜刺裡飛來一枚鋼镖,射入她的左肋,幸而力道已減,入體不足半寸。
但她也大感吃不消,“哎”一聲驚叫,左腿一軟。
糟了!後面沖來一名青衣人,三節棍貼地掃出,“啪啪”兩聲暴響,正中足踝,右足踝骨碎裂,右足毀定了。
“哎……”她狂叫,扭身便倒。
忠伯在後面奔到,大吃一驚,相距三丈餘,猛地脫手擲劍。
青衣人的三節棍正要向地下的禹嫂砸下,劍劃空而至,不偏不倚貫入背心,人向前一仆,倒在禹嫂的左側掙紮。
忠伯到了,拾了禹嫂的劍,一手挽起禹嫂惶然喊叫:“主母,能……能走麼?” 身後怪笑聲刺耳,他隻感到右肩一涼,接着是渾身一震,奇痛徹骨,劍和整條右臂墜地。
“嘭嘭!”兩人全倒了。
右面十餘丈,綠珠姑娘渾身是血,被五名黑衣人圍攻,眼看要濺血刀下。
仆人們已經逃散,有兩名仆人死在小徑上,事實上僅逃掉了一人。
青衣人共有三名,到了兩人身前,忠伯年老體衰,斷了一臂怎受得了?痛得渾身抽搐,臉色死灰,吃力地叫:“千刀萬剮老奴承當,饒……饒了家……家主母與少……少主人……” 砍下他一臂的青衣人嘿嘿笑,刀徐徐下戮,怪笑道:“在下隻給你一刀,你忍着些,嘿嘿……” 另兩名大漢一刀一劍,指住了坐起的禹嫂。
禹嫂背上的小娃娃放聲大哭,其聲尖厲刺耳。
禹嫂痛得臉色泛青,絕望地叫:“侯五,别殺忠伯,我跟你們回去。
” “嘿嘿!我侯五今天不聽你的了。
”大漢侯五怪笑着說。
正危急間,蓦地傳來一聲震耳的大吼,聲如霹靂:“住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陽關大道之上,你們膽敢殺人越貨?” 侯五的刀下戮,生死間不容發。
刀突然斜飛,被一段樹枝所射中,接着是人影來勢如電,一閃即至。
侯五剛駭然轉身,眼前劍尖入目.不等他有所舉動,劍尖已抵在咽喉上了。
呐喊聲四起,十餘名大漢聞警趕到。
來人是個英俊的青年,青袍飄飄,背了一個大包裹,人如臨風玉樹,光彩照人,高大修偉的身材,劍眉入鬓,虎目神光炯炯,手中的劍劍鋒狹小而未開鋒,鋒尖也不銳利,但點在咽喉上同樣可怕。
侯五心膽俱寒,硬着頭皮說:“朋友,有話好說……” “有話好說?哼!你居然要下手殺受重傷的人。
”青年人沉聲道。
“朋友,這……這不怪我
”幻劍頗有把握地說。
“好,你加緊進行,我立即前往重慶找人幫忙。
”老道匆匆說完,離座向外走。
“師叔不進食後再走?” “不了,這個事必須趕快解決。
” 傍晚時分,一名仆人風塵仆仆從富陽趕回,禀道:“禀大爺,富陽胡三爺命小的趕回禀報,說是已發覺禹姑娘的下落,請大爺速前往富陽商量。
” 幻劍大喜欲狂,急問道:“胡三爺親見禹姑娘的?” “小的不知,反正胡三爺是說得極為肯定。
” “好,今晚我們就走。
” 先後有三批人連夜趕回富陽,遺憾的是老道尚未返回,未能同行。
富陽在府西南九十裡的富春江畔,五更天,第一批人馬趕到了城東五裡的大嶺山下,那是胡三爺的莊院所在地。
同夜,湧金門的赢洲客棧來了一位英偉照人的年輕遊客,次日一早,這位青年人到了禹郎中的濟世堂舊址,向鄰居打聽名醫禹郎中的下落。
鄰居見他是外鄉人,又聽說他是遠道前來求醫的人,便告訴他禹郎中已經逝去的消息,要他不必再費心了。
青年人謝了鄰居,轉身返回客棧,信步而行,自語道:“我用不着遍訪各地的名醫了,一百位名醫,有一百零一種說法,誰也不知病源,我何必再浪費精力?好吧,我到武夷山走走,找找已殘廢了的雷音大師問毒王的确實消息。
” 次日一早,他動身南下,沿美麗的富春江上行,背了一個大包裹劍挂囊,風塵仆仆上道。
嚴州府,距杭州兩百七十裡。
這一帶除了富春江河谷附近的平原外,全是無盡的山,無窮盡的原始森林,芮蠻出沒,野獸成群。
如果說杭州是人間的天堂,那麼,嚴州至金華這一帶算是人間;而浙西浙南一帶山區,便算是地獄了。
桐廬縣,在府城東北百裡左右。
要說這兒是一座縣城,不如說是一座江邊的小鎮來得恰當些。
全部人口不足四千,僅有五百戶左右。
四周既沒有城,也沒有池,隻建了東南西北四座土石砌就的大屋,名之為城門,怎麼看也不像一座城。
從天目山流下來一條目溪,進入本縣便稱為桐溪,在城東裡餘與富春江會合于桐君山下,在縣北三裡左右,有一處渡口,稱為浮橋渡,這裡原稱裡口渡,早年改搭一座浮橋,浮橋後來被水沖垮,百餘年來皆不曾重建。
這裡是官渡,申牌正,渡夫便回家去也,往來的客商如想過河,可找渡間西首的一座三家小漁村設法,多給兩文渡資便可往來自如。
這天申牌初,渡夫便失蹤了。
兩艘大型渡船也不見了,兩端鬼影俱無。
西面半裡外的小漁村也空曠無人,小舟都被拖上岸來放置。
東面江口的合江亭中,有兩名黑衣人躲在亭内,不時向北面的小徑注視,神情焦慮,似有所待。
水碧山青,晚秋的涼風凜冽。
水碧可知水的深度可觀,風涼可知水冷,沒有渡船,誰也過不了河。
紅日挂在西山頂,倦鳥開始歸林。
遠處群山深處,傳來陣陣獸吼。
四野無人,小徑空蕩蕩,令人感到心中發虛,獸吼聲令人毛骨悚然。
申牌以後,這條路鬼打死人,據說經常有山精木客出現,不怕死的人當然不在乎。
遠處的山角,出現了人影,有一大群人。
兩名健仆在前引路,一人帶刀,一人帶了一根紅纓槍。
中間是兩乘山轎,由四名轎夫擡着走來,轎後是一名穿青緊身少女,青帕包頭,佩劍挂囊,穿了帶鐵尖的小蠻靴,年輕美麗的臉蛋帶有重憂,胸前佩了麻與黑布制的孝花。
青緊身将她剛發育完成的胴體,襯得凹凸分明十分惹火,鳳目帶煞,剛健婀娜,渾身散發着青春的氣息。
後面,也有兩名健仆。
斷後的也有兩個仆人打扮的人,其中一人是個老蒼頭,一是豹頭環眼的中年健仆。
所有的人皆帶了兵刃,神色匆忙。
轉過山嘴,便看到了渡口的待船棚屋。
老蒼頭似乎心中大定,向同伴說:“禹德,趕過了江咱們便平安無事了,感謝上蒼庇佑。
” 禹德搖搖頭,洩氣地道:“忠伯,行蹤已露,咱們沒有脫身的機會了。
即使今天我們進了桐廬,明天呢?他們會不會趕上來?顯然他們非趕來不可。
後天呢?來日方長……唉!” “禹德,不可灰心,吉人自有天相,主母自有主張,已經離開了杭州地境,他們怎敢撒野?難道天理國法他們也不怕麼?” “忠怕,你比我清楚,你追随主人二十年,難道不知武林中人是不講天理國法人情的? 算了吧!萬一他們追來……” “走一步算一走,和他們拼了。
” 渡頭到了,山轎停下,領路的仆人站在碼頭上叫:“咦!怎麼沒有渡船?” 少女眉間緊鎖,向一名仆人說:“禹福,你到上遊的小村去看看好不好?” 挾了花槍的健仆應喏一聲,沿河岸的小徑向小漁村走去,隻走了百十走,突然大叫一聲,向前一仆,槍丢了,背心端端正正插着一把飛刀。
他吃力地挺起上身,狂叫道:“小姐快……快逃……” 矮林中跳出一名大漢,鋼刀一閃,砍下了健仆的腦袋,屍身仆倒。
叫聲驚動了少女,駭然叫:“列陣!他們先到了,在此地埋伏等我們。
” 山轎門鑽出一位穿勁裝的中年婦人,依然顯得年輕,鬓邊帶了一朵白孝花,佩了劍,手執一條長帶,以獵豹般的奇速竄至另一乘山轎前。
轎内鑽出一名侍女,扶持着一位四五歲的小後生。
中年婦人一把将小後主抱過,扔上背部叫道:“孩子,别怕,為娘背你走。
”又向侍女叫:“小梅,替我斷後。
” “哈哈哈哈!可等到你們了。
”碼頭右首不遠處的草叢中,跳出四名青衣大漢同聲怪叫。
左首的樹林中,也閃出五名勁裝中年,為首的額角有一條刀疤,臉目陰沉,一面大踏步走近一面傲笑怪笑地道:“哈哈!禹嫂,上轎吧,在下帶你們回杭州。
” 少女挺身攔住,拔劍叫道:“娘,往回路走,女兒斷後。
” 老仆忠伯搶出,大叫道:“小姐,你開路,老奴斷後。
” 臉目陰沉的大漢冷笑道:“誰也走不了,前面山嘴下草叢中,林志耀兄帶了八位高手在斷路呢。
” 忠伯出劍立下門戶切齒地叫道:“李光中,家主人生前待你不薄,前年一場瘟疫,家主人救了你一條狗命,今天你不知感恩,反而助纣為虐半途攔劫,你的心肝是什麼做的?” 李光中臉紅耳赤,退了兩步道:“忠伯,我奉池大哥所差,專誠請禹嫂返回杭州,并無惡意的……” “住口!你……” 少女将忠伯拉至一旁,上前行禮道:“李叔,家父死得冤,李叔當有耳聞……” “好侄女,此言差矣!誰不知令尊是失足跌死的?” “李叔,家父行醫濟世,生前滴酒不沾。
一個練了二十年武藝,行醫濟世走遍窮鄉僻壤行醫的人,大白天會失足跌斃,你老人家居然會相信?” “好侄女,你恐怕……這件事我們不談誰是誰非,令堂帶走了池大哥的拳經劍譜,不會是錯吧?” “見鬼!誰知道什麼是拳經劍譜?别聽那畜生血口噴人的謊言。
“這個……你們回到杭州,自有公論……” “回去?哼!那畜生已安排下滅門毒計,我們回去豈不是自投虎口?” “這個……” “李叔,千不念,萬不念,念在家父在世時……” 李光中歎口長氣,搖手苦笑道:“綠珠姑娘,你别說了。
” 忠伯哼了一聲,大聲道:“李光中,如果你有大丈夫的骨氣,便不該忘恩負義。
忘恩負義的人……” “住口!” “我偏要說……” “禹嫂,你們打算往何處投奔?”李光中向遠處的禹嫂問。
禹嫂背着愛子,已撤劍在手,大聲說:“李叔,放過我們,賤妾來生犬馬以報,禹門老少均感恩戴德,休問去處,我們目下是有一步走一步。
” 李光中長歎一聲,凄然一笑道:“禹嫂,目下信息已遠傳千裡外,不但池大哥的朋友全都出動,而觊觎太極門拳經劍譜的人,也紛紛作攔截的打算,不管你們往何處走,皆步步荊棘,兇險重重,不如即返杭州,兄弟願盡全力保護你們的安全。
兄弟相信池大哥隻要求取回拳經劍譜,絕不會對你們過分酷求的。
” “李叔,你想想看,賤妾孤兒寡婦,要拳經劍譜何用?會為了這些廢物而遺棄安樂富裕的家園,而遠走他方亡命?此事是否近情理?” 李光中突然扭身,一把扣住身旁一名同伴的右手脈門,右手兩指扣上對方的眼簾,沉喝道:“餘兄,派人去把渡船駛來。
” “李兄,你……”餘兄變色道。
“兄弟要送禹嫂過江。
” “你……” “船來了便罷,不然休怪兄弟無禮。
” “好,好,兄弟立即派人……”餘兄話未完,猛抖一震,身形暴退,掙脫了手腕。
李光中一聲怒嘯,一掌劈出,用上了霸道的劈空掌力。
餘兄也左手一抖,射出了一枝袖箭。
“嘭”一聲悶響,餘兄連退三步摔倒在地,“哇”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在地上掙紮難起。
李光中的胸中鸠尾穴,露出三寸箭羽,向另三名同伴掃了一眼,轉向綠珠姑娘叫:“快從下遊合江亭找竹筏脫身,快……嗯……快……”話未完,身軀一震,摔倒在地。
殺聲大起,先後趕到的人已超二十餘,三面合圍。
除了四名轎夫外,雙方展開了生死惡鬥。
忠伯一聲怒嘯,回身猛撲圍攻禹嫂的兩名大漢,一劍刺倒了一名,叫道:“主母快從下遊脫身,老奴斷後。
” 禹嫂扭身飛奔,前面一聲慘叫,侍女被一名用齊眉棍的人一棍劈翻,迎面攔住叫:“婆娘,留下啦!”叫聲中,一棍兜心搗到。
禹嫂背了愛子,依然矯捷靈活,閃身避招斜向切入,猛地拂劍,“唰”一聲劍貼棍斜掠,削掉大漢的左掌,乘勢切入,劍出“靈虹吐信”,刺入大漢的左脅。
這瞬間,斜刺裡飛來一枚鋼镖,射入她的左肋,幸而力道已減,入體不足半寸。
但她也大感吃不消,“哎”一聲驚叫,左腿一軟。
糟了!後面沖來一名青衣人,三節棍貼地掃出,“啪啪”兩聲暴響,正中足踝,右足踝骨碎裂,右足毀定了。
“哎……”她狂叫,扭身便倒。
忠伯在後面奔到,大吃一驚,相距三丈餘,猛地脫手擲劍。
青衣人的三節棍正要向地下的禹嫂砸下,劍劃空而至,不偏不倚貫入背心,人向前一仆,倒在禹嫂的左側掙紮。
忠伯到了,拾了禹嫂的劍,一手挽起禹嫂惶然喊叫:“主母,能……能走麼?” 身後怪笑聲刺耳,他隻感到右肩一涼,接着是渾身一震,奇痛徹骨,劍和整條右臂墜地。
“嘭嘭!”兩人全倒了。
右面十餘丈,綠珠姑娘渾身是血,被五名黑衣人圍攻,眼看要濺血刀下。
仆人們已經逃散,有兩名仆人死在小徑上,事實上僅逃掉了一人。
青衣人共有三名,到了兩人身前,忠伯年老體衰,斷了一臂怎受得了?痛得渾身抽搐,臉色死灰,吃力地叫:“千刀萬剮老奴承當,饒……饒了家……家主母與少……少主人……” 砍下他一臂的青衣人嘿嘿笑,刀徐徐下戮,怪笑道:“在下隻給你一刀,你忍着些,嘿嘿……” 另兩名大漢一刀一劍,指住了坐起的禹嫂。
禹嫂背上的小娃娃放聲大哭,其聲尖厲刺耳。
禹嫂痛得臉色泛青,絕望地叫:“侯五,别殺忠伯,我跟你們回去。
” “嘿嘿!我侯五今天不聽你的了。
”大漢侯五怪笑着說。
正危急間,蓦地傳來一聲震耳的大吼,聲如霹靂:“住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陽關大道之上,你們膽敢殺人越貨?” 侯五的刀下戮,生死間不容發。
刀突然斜飛,被一段樹枝所射中,接着是人影來勢如電,一閃即至。
侯五剛駭然轉身,眼前劍尖入目.不等他有所舉動,劍尖已抵在咽喉上了。
呐喊聲四起,十餘名大漢聞警趕到。
來人是個英俊的青年,青袍飄飄,背了一個大包裹,人如臨風玉樹,光彩照人,高大修偉的身材,劍眉入鬓,虎目神光炯炯,手中的劍劍鋒狹小而未開鋒,鋒尖也不銳利,但點在咽喉上同樣可怕。
侯五心膽俱寒,硬着頭皮說:“朋友,有話好說……” “有話好說?哼!你居然要下手殺受重傷的人。
”青年人沉聲道。
“朋友,這……這不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