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賤妾姓禹

關燈
……” “難道怪我不成?你這厮可惡。

    ” “喳”一聲響,劍虹一閃,侯五的右臂應劍而落,痛得“哎”一聲狂叫,扭頭便跑,隻跑了五六步,已痛倒了。

     到得最快的有三個人,三把單刀一齊上,同聲虎吼,火雜雜地卷到。

     青年人冷哼一聲,劍舉起了,仰天長笑,劍湧千朵白蓮,“铮铮铮”三聲暴響,火星飛濺,三把單刀斷成六段,向四面八方飛擲。

     三大漢每人的頰上挨了一記拍擊,血流如注,駭然後退。

     其他的人大駭,心膽俱寒惶然止步。

     人影疾射,到了圍攻綠珠的五名大漢旁,大喝道:“誰再敢出招,大爺卸下他的狗爪子,住手!” 喝聲像石洞裡響起一。

    聲焦雷,震得耳膜欲裂。

    五大漢五方一分,退出丈外。

     姑娘長歎一聲,力竭挫倒。

     青年人輕拂着劍,虎目怒睜,大喝道:“縣城快到了,不管你們誰是誰非,官司你們是打定了。

    ” 青衣兇手們悚然退至一處,共有二十一名,大概準備一擁而上。

     青年人掃了衆人一眼,向前接近,厲聲問:“誰是主事人?站出來說話。

    ” 禹嫂見女兒倒地,一聲哀号,狂叫道:“女兒你……你不能……死……” 青年人吃了一驚,轉身向倒地的綠珠奔去。

     兇手們招子雪亮,知道碰上了可怕的高手,看那青年人的器宇風标,與從容鎮靜無所畏懼的神情,令他們心中發毛。

    不知由誰發起的?不約而同全向江畔狂奔。

     青年人聽到奔跑聲,訝然轉身,不由火起,大叫道:“哪兒走?站住!” 誰肯站住?跑得更快,噗通通全往水裡跳,入水逃命。

     青年人救人要緊,顧不得追人,也不易追上,有垂死的人待救呢。

    他先将半昏迷的綠珠抱至禹嫂身旁,說:“大嫂,你的女兒力竭昏迷而已,歇會兒便好。

    你……” 他一面說,一面放下綠珠,幫忙解下禹嫂背上仍在啼哭的小娃兒。

     “恩公,請……請救忠……忠伯……”禹嫂虛說地叫。

     他扶起忠伯,忠伯已氣息漸弱,血已行将流盡,睜開無神老眼,氣竭地叫:“主……… 母,老……老奴死……死不瞑……目……” 話未完,籲出最後一口氣,老眼瞪得大大的,遽然長逝。

     青年人長歎一聲,将人放下道:“晚了一步,血已流盡,在下無能為力了。

    ” 禹嫂大叫一聲,聲淚俱下,蓦爾昏厥。

     小娃娃一聲尖叫,抱着乃母哀号道:“娘,你醒醒,娘……” 青年人為之酸鼻,歎息道:“這是人間慘事,我怎能不管?” 他先救醒綠珠,說:“姑娘,清醒清醒,你母親受了傷,快幫我照顧你的小弟,我好專心救人。

    ” 姑娘爬伏在乃母身上,哭了個天昏地黑。

     他一把将姑娘拉開,大叫道:“你再哭哭啼啼,可就誤了你娘的性命了。

    你要打起精神來,莫令生者抱憾死痛銜哀。

    ” 姑娘悚然一震,止哀拭淨流痕,替乃母捏人中。

    青年人取下了一隻酒葫蘆,不容分說,灌了禹嫂一口酒,察看她全身上下,說:“傷在脅下,已透肋膜,需上藥裹傷,右足踝已碎,需上好的接骨藥方可挽救。

    快,在下找地方安頓令堂上藥。

    ” “上遊有一座村子。

    ”姑娘含淚叫。

     青年人抱起禹嫂,姑娘抱起乃弟,奔向小漁村,四名轎夫也跟來了。

     村中開始有人走動,村民一個個膽戰心驚。

    找到了村主,村主慨然供給他們一座草房安頓了。

     天色已晚,村主熱心地送來了松明茶水等物。

    姑娘取來了轎中的包裹,取出了不少藥瓶藥罐膏丹丸散俱全。

     青年人一怔,問:“姑娘,你像是會醫道的人呢。

    ” “家父是杭州的名醫,賤妾略知歧黃。

    ”姑娘沉着地答。

     “哦!看來姑娘自己可以處理,那麼,在下去料理死者的後事。

    ” 他用五十兩銀子請來了十餘名村民,将留在渡頭的十二具屍體搬至江濱放好。

    等姑娘替乃母裹好傷,方前來認屍。

    六名仆人,留下了五具屍體,另一具是侍女的,隻不見禹德的屍體,大概已經逃脫了。

     姑娘堅持不報官,村主也不願打官司。

     青年人隻好不加過問,給了村主一百兩銀子,請村主派人挖墳。

    六名忠心耿耿的義仆分别掩埋,托村主準備墓碑。

    另五具兇手的屍體做了一坑埋了。

     李光中的屍體,則請村主加以暫時照顧,以便日後李家的人前來收屍。

    直忙至半夜,方回房歇息。

     青年人在外面露宿,替她們護法。

     次日一早,打發一乘山轎回頭。

    村主送來了早膳,席間雙方總算找到機會交談。

     青年在一旁的矮幾進食,向神色萎頓的禹嫂問:“大嫂,昨天的事,在下能問問其中詳情麼?” 禹嫂凄然涕下,語不成聲。

     姑娘臉色蒼白,拭淚道:“恩公,一言難盡。

    賤妾姓禹,家父是杭州的名醫……” “哎呀!令尊是不是安國坊濟世堂的禹郎中鳴遠公?” 姑娘大驚,站起戒備地問:“你……你知道我們?” “知道,在下從杭州來。

    是外鄉人,在杭州聽說過令尊的事。

    ” “恩公是……” “但不知道追殺你們的人,是何來路?” “是家父的師兄幻劍池琦派來的爪牙。

    ” 青年人冷笑一聲,道:“我不該問你們的恩怨是非,但池琦派人追殺孤兒寡婦,太不像話,哼!” “月來我們東藏西躲,滿以為風聲已過,沒想到……” “禹大嫂,你們準備到何處安身?”青年人問。

     “賤妾準備到江西南昌,或者到福建延平府,去投奔親友容身。

    ”禹嫂垂淚說道。

     “路可不近呢。

    ” “先夫隻有這兩地有朋友,隻怕逃不出浙江地境。

    ” 青年人略一沉吟,慨然地說:“好,在下願送你們一程。

    ” 姑娘拜倒在地,叩首再三,泣道:“恩公仗義援手,義薄雲天,賤妾願來生犬馬以報,今天為奴為婢以報萬一。

    ” 他避在一旁,正色道:“姑娘請起。

    扶危濟貧,乃是我輩分内事,不敢望報。

    ” 禹嫂也拜倒在地,泣道:“恩公救賤妾孤兒寡婦于鋒镝之下,此恩此德,沒齒難忘……” “大嫂請起。

    如果你們再如此多禮,在下隻好告退了。

    ”他不安地說。

     禹嫂拜罷而起,含淚道:“恩公的大名,能否見告?賤妾禹張氏,這是小女綠珠,小兒中江。

    ” “在下柏青山,大嫂傷勢不輕,等會兒先到縣城安頓,在下出去招呼。

    ” 進了桐廬,柏青山立即至江邊雇船,渡口出了人命,不久定會走漏消息,必須立即遠走高飛以免被官府查問,同時,也希望扔脫追兵。

     禹大嫂傷甚重,不能行走,唯一的辦法是雇船。

    秋冬水淺,但船仍可通行。

    他花百兩銀子雇了一艘小舟,言定駛往衙州府。

    預計水程是十天至半月。

     雇好小船,他回到街口的候舟街亭。

    糟!山轎不見了,綠珠姑娘一家三口失了蹤,大事不妙了。

    這兒是浙河驿右面街口,客商甚多,人轎怎會失蹤的? 他的包裹也不見啦!那還了得?包裹中有黃金三百兩,銀子百餘兩,還有價值巨萬的金珠,與換洗的衣物。

    他的百寶囊中雖有金銀珠寶,但大包裹被人取走那還了得?顯然禹嫂一家已被擄走,兇手連他的包裹也一并擄去,真正的擄人劫貨,大街之上,未免太過無法無天啦! 他無名火起,立即找到右鄰一家店鋪,沉靜地向掌櫃夥計抱拳一禮問:“掌櫃先生早。

     剛才街亭的那乘山轎,不知到何去了,請問有哪一位大哥看到山轎的去向麼?務請見告,感激不盡的。

    ” 掌櫃的召來兩名店夥詢問,一名小店夥笑道:“哦!是不是還有一位好美的姑娘?” “正是,姑娘還佩了劍。

    ” “那就對了。

    ” “小兄弟,她們到何處去了?” “他們随青溪莊的富大爺走了。

    ” 另一名店夥接口道:“富大爺不久前帶了六名從人,偕同圓通寺的法雲大師經過此地,與那位姑娘交談片刻,便随他們走了。

    ” “青溪莊在何處?富大爺又是誰?”他急問。

     “青溪莊在西門外三四裡牛山下,過圓通寺還有兩裡地,站在寺門向西望,青溪莊距江三四裡,那座高有三層的聚星樓聳立在樹影中,那就是富大爺的青溪莊。

    富大爺名叫文星,是本縣的鄉紳。

    ” 小店夥撇嘴冷笑,說:“其實他是私鹽販子頭,與江邊水關的官兵勾結……” “你要死了?滾!”掌櫃的變色怒叱。

     小店夥一面走,一面冷笑道:“這又不是奇聞,我們桐廬的人誰不知道這件事?這是公開的秘密嘛!” 柏青山行禮告辭,含笑道謝,取道西街。

     西街口便是像征性的城門樓,其實沒有城牆。

    沿小徑西行,這條小徑也就是驿道,經過牛山的險道要沖。

    驿道内倚山崖,外臨河壁,綿延十餘裡,窪凸屈曲,步步生險。

     原來此地建有七百座石扶欄防險,後來張士誠盤據浙江,拆除石欄用來築桐廬的城牆,城未建成,朱元璋已率大兵壓境,石欄便草草築成四座城門樓,城牆仍然沒有下落,石欄沒有了,這條驿道經常出人命。

     圓通寺在望,這座本城第一大寺香火鼎盛,位于路左半裡左右,面臨江,有一條小徑岔入繞至寺門。

     他冷哼一聲,忖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既然圓通寺的和尚算上一份,且先找他們評評理。

    ” 圓通寺有三重大殿,寺前花樹成蔭,翠竹幽篁搖曳生姿,面臨碧水,風景頗為绮麗。

    一進寺門,他沖四大金剛冷冷一笑,自語道:“快叫你們的菩薩出來保佑,你這四位四金剛護不了法。

    ” 殿廊下迎出一名僧人,合掌含笑相迎,道:“阿彌陀佛!施主萬安。

    貧僧釋法生,請施主移玉知客院待茶。

    ” 他客氣地回禮,沉着地說:“大和尚客氣了,在下不是來随喜的。

    請問貴寺的法雲大師可在嗎?” “哦!那是貧僧的師兄,請問施主……” “相煩通報一聲,說是故人柏青山前來向他請安來了。

    ” “施主來得真不巧,敝師兄昨晚便離寺他往。

    ” “到何處去了,何時返寺?” “這個……貧僧不知,敝師兄并未留話。

    ” 談說間,已進入大殿,迎面是一個坐全身韋陀像,高有丈二,威風凜凜倒也傳神,心中有鬼的朋友,見到後可能心中發虛。

     他一手扳住降魔杵,臉色一沉,問:“大和尚口才不差,是不是知客?” “貧僧職司監院。

    ” “很好,出家人不打诳語,在下再問你一次。

    ” “施主之意……” “法雲大師目下在何處?” 法生臉色一變,轉首四顧。

     大殿左右偏殿口,出現了十餘名僧侶。

     青山冷笑一聲,冷冷地道:“大和尚,柏某既然敢來,當然不怕貴縣的人搗鬼,如果你有心敷衍柏某,在下就拆了你這個圓通寺,或者幹脆放上一把野火,燒個精光大吉。

    叫那些僧侶回避不然便會出人命!我等你一句話。

    ” 法生向後退,臉色一變。

     “首先,這座韋陀菩薩金身要垮台。

    ”他陰森森地說,手上一緊。

     韋陀像有抖動之像,抓住的降魔杵徐徐下沉,佛手的泥金發現了裂紋。

     “施主手下留情。

    ”後殿有人叫。

     出來了一本寺的方丈,披着大紅袈裟,手扣念珠,急步而至。

     “你是方丈麼?”他問,看衣袍便可猜出身分。

     “阿彌陀佛!老衲正是本寺住持。

    施主為何大發雷霆……” 他重重地哼了一聲,沉聲道:“貴寺的法雲和尚,勾結江洋大盜,不久前在江邊街口,擄劫在下的内眷男女三口與兩名轎夫,劫去十萬金珠。

    ” 方丈大吓,駭得倒退三步,臉色大變,駭然道:“施主不可亂說,這可是殺頭淩遲的罪名,這……” “人證俱在,貴寺難逃窩藏罪犯的罪名。

    說,法雲和尚現在何處?僧侶的寺内寺外行止,惟方丈是問。

    ” 方丈打了一個冷戰,急向法生道:“監院執事何在?快去找來。

    ” 法生轉身便走,去意匆匆。

     青山舉步便走,向方丈說:“你推搪得幹幹淨淨,等在下查明實據,一把火燒光你這賊窩。

    ” “施主請……” 他已經走了,閃入一處院角。

     法生一面走,一面不住回頭察看身後的動靜,并未發現青山跟來,急急從寺後脫身,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