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額早已滿了。
所以我們可能要繞道。
” “什麼定額?”傑斯特羅說。
這一問使拉賓諾維茨吃了一驚。
“怎麼,教授,英國人每年隻允許少量猶太人到巴勒斯坦去,以免太激怒阿拉伯人。
這件事你不知道嗎?因此産生了一個問題。
關于這件事我想坦白地說出來。
依照目前的情形,我們總可以一直把船開到巴勒斯坦去,也可以開到土耳其去,然後從陸上繼續前進——叙利亞-黎巴嫩,再穿過山脈到加利利“那麼你是說非法入境羅,”傑斯特羅聲音顯得嚴厲。
“如果說一個猶太人回自己的故鄉算是非法的,那麼您說對了。
我們不認為這是非法的。
橫豎我的乘客們沒有别的選擇。
他們都是從德國人那裡逃出來的難民,所有别的國家都對他們關了門,包括你們美國。
他們不能隻是躺着等死啊。
” “我們的情況不是這樣,”傑斯特羅說,“你提出的辦法是不安全的。
” “教授,您在這兒也并不安全。
” “你屬于什麼機構?同時你收多少費?” “我的機構?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我們把猶太人從歐洲運出去。
至于船費——嗯,這可以慢慢談。
你可以問羅斯先生。
錢是次要的,雖說我們幹什麼都少不了花錢。
事實上,我 來到羅馬就是為了弄錢。
我會見羅斯先生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 “一旦我們到了巴勒斯坦——以後怎麼辦呢?” 拉賓諾維茨朝他親切地、愉快地望了一眼。
“唷,為什麼不留在那兒呢?我們有那麼一位偉大的猶太曆史學家,是會感到很榮幸的。
”娜塔麗插進來說:“我還有一個剛滿兩月的小娃娃呢。
” “是的,羅斯先生講過。
” “一個小娃娃能夠走那麼長的旅程嗎?” 拉賓諾維茨在大祭壇旁邊停下腳步,用贊美的目光凝視着螺旋形柱子。
“這座大教堂多麼華貴、多麼美好啊。
真是登峰造極了,您說是不是呢?象這樣的巨大人工,都是為了崇拜一個被羅馬人處死的窮猶太人。
現在這座建築物俯瞰着整個羅馬城。
我想我們應該感到榮幸。
”他咄咄逼人地直盯着娜塔麗的眼睛。
“我說,亨利太太,你聽說過從波蘭和俄國傳來的消息嗎?恐怕您應該冒險把你的小寶寶帶出歐洲去。
” 埃倫-傑斯特羅親切地說:“戰争時期,各式各樣的消息都會聽到的。
” “拉賓諾維茨先生,我們要在九天内離開這兒,”娜塔麗說。
“我們的飛機票都買定了,許可證也領到了。
我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它們弄到手的。
我們要坐飛機回國去。
”拉賓諾維茨用一隻手捂住臉,搖晃着頭。
“您身體不舒服嗎?”娜塔麗摸一摸他的胳膊。
他松開了一道皺起的眉毛,苦笑了一下。
“我有點頭痛,可是現在好了。
您瞧,赫伯特-羅斯先生也有飛機票呢,他卻要跟我一道到那不勒斯去。
要是你們跟我們同路,我們是歡迎的。
别的我就不多說了。
” “即使我們願意考慮采取這個不顧一切的行動,我們也不能換一個出境簽證啊,”傑斯特羅說。
“誰也沒有出境簽證。
您隻作為上船送客人的。
開船的時候,您作為忘記上岸就得啦。
” “要是出了一樁毛病,我們就永遠走不出意大利了,”傑斯特羅堅持說,“直到戰争結束的時候。
” 拉賓諾維茨朝他的表望了一眼。
“說句老實話。
我怎麼也不敢擔保您走得成,傑斯特羅博士。
羅斯先生告訴我你所遇到的麻煩。
我不認為這些都是偶然的。
恐怕您是某些人叫做頭等貨的一種人,”——他用他流暢的德語猶豫地說出了這個美國土話——“那才是您的真正問題。
有一天意大利人可以利用您大做交易,所以一直到最後一分鐘要走的時候也是可以出些毛病的。
可是,能夠會見您真是莫大的光榮啊。
要是您同意去,我們可以多談一些。
關于您的那本書我有很多問題。
您的耶稣跟這沒有多大關系,是不是?”他用兩手朝着整個大教堂一揮。
“他是一位猶太人的耶稣,”傑斯特羅說。
“那就是我的論點。
” “那麼請告訴我一件事情,”拉賓諾維茨說。
“這些歐洲人崇拜一個被謀殺的窮猶太人,那個您寫得那麼出色的年輕猶太法典學者——在這些歐洲人看來,他就是上帝——但是他們卻又一直繼續不停地屠殺猶太人。
一個曆史學家怎樣解釋這一點呢?” 傑斯特羅用在課堂裡講課時那種舒舒服服的、含譏帶諷的口氣回答,這種口氣和當時環境是極不相稱的:“對,你應該記住,他們在内心深處多半依舊是挪威的和拉丁的異教徒。
他們一向為他們猶太上帝的猶太法典中的倫理道德所激怒, 因此他們可能從那些信仰同一宗教的人身上發洩他們的憤怒。
” “我從來沒想到過那種解釋,”拉賓諾維茨說。
“這是你應該寫出來的一個理論。
好,我們就這樣抛開這個問題不談吧。
我相信,您是會把這件事再考慮一遍的。
今晚六點鐘羅斯先生要打電話給您,問您要不要歌劇院的票子。
要或者不要,告訴他一聲就行了。
” “好,”娜塔麗說,“我們非常感謝您。
” “感謝什麼?我的任務就是把猶太人送到巴勒斯坦去!您的小寶寶是女的還是男的?” “男的。
可他隻是一半猶太血統。
” 拉賓諾維茨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揮一揮手表示再會,說:“沒關系,咱們可以帶他走。
咱們需要男孩子。
”說罷,他就快步走開了。
當他肥胖的身影消失在正在離開聖彼得大教堂的一群旅客中間時,娜塔麗和她的叔父迷惘地彼此對望着。
“這地方很冷,”傑斯特羅博士說,“而且非常沉悶。
咱們到外面去吧。
” 他們在大廣場的太陽下面散了一會兒步,把這件事情又商量一遍。
埃倫傾向于馬上打消這個念頭,但是娜塔麗主張多考慮一下,或者跟羅斯商量一番。
她一想到他要走,心裡就很不安。
傑斯特羅指出,羅斯并不象他們那麼安全。
一旦美國和意大利之間爆發戰争——那是對日危機中的一個威脅——大使曾經答應為他們在外交人員列車上留兩個座位,和新聞記者及大使館人員一同離開。
羅斯可沒有這種保證。
今年初,大使館一再提出警告要他離開,他情願擔着風險留下,現在他可要承擔後果了。
如果他要冒險試一下非法出境,那并不是說他們兩人也有必要這樣做。
在旅館裡,娜塔麗發現娃娃已經醒來,而且非常煩躁。
這個娃娃似乎太小太柔弱,讓他在海上航行恐怕經受不住,何況這次航行連目的地都不明确,更不用說不合法了;坐在一隻擁擠的破船上航海——毫無疑問食物、水、衛生條件和醫療服務都很有限——還可能讓途跋涉穿過山地:終點是一個原始的、不安定的地方。
的确,娜塔麗隻消朝她的娃娃望一眼,她的主意就打定了。
羅斯準時在六點鐘來了電話。
“喂,你要歌劇院的戲票嗎?”在電話裡,他的聲音是親切的,又仿佛有點焦灼不安。
娜塔麗說:“赫布,我想我們不去了。
多謝你那位替我們弄票子的朋友。
” “娜塔麗,你在犯一個錯誤,”羅斯說。
“我想這是最後一次上演了。
你打定主意了嗎?” “打定了。
” “祝你幸運,年輕人。
我是肯定要去的。
” 在涼爽的清晨,在遠方傳來的教堂鐘聲中,傑妮絲-亨利離開了家,駕車向珍珠市駛去。
維克多在七點鐘把她吵醒了,咳得非常厲害。
他發熱幾乎到了華氏一○五度。
醫生在電話中打着哈欠,開了個用酒精擦皮膚的藥方,以便把娃娃的熱度降下去。
但是家裡沒有擦皮膚用的酒精,所以她先把止咳藥讓這個發燒的、渾身淌汗的娃娃吃下,自己動身到市裡去,留下那個中國保姆照料孩子。
從山頂望出去,在從海面上
所以我們可能要繞道。
” “什麼定額?”傑斯特羅說。
這一問使拉賓諾維茨吃了一驚。
“怎麼,教授,英國人每年隻允許少量猶太人到巴勒斯坦去,以免太激怒阿拉伯人。
這件事你不知道嗎?因此産生了一個問題。
關于這件事我想坦白地說出來。
依照目前的情形,我們總可以一直把船開到巴勒斯坦去,也可以開到土耳其去,然後從陸上繼續前進——叙利亞-黎巴嫩,再穿過山脈到加利利“那麼你是說非法入境羅,”傑斯特羅聲音顯得嚴厲。
“如果說一個猶太人回自己的故鄉算是非法的,那麼您說對了。
我們不認為這是非法的。
橫豎我的乘客們沒有别的選擇。
他們都是從德國人那裡逃出來的難民,所有别的國家都對他們關了門,包括你們美國。
他們不能隻是躺着等死啊。
” “我們的情況不是這樣,”傑斯特羅說,“你提出的辦法是不安全的。
” “教授,您在這兒也并不安全。
” “你屬于什麼機構?同時你收多少費?” “我的機構?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我們把猶太人從歐洲運出去。
至于船費——嗯,這可以慢慢談。
你可以問羅斯先生。
錢是次要的,雖說我們幹什麼都少不了花錢。
事實上,我 來到羅馬就是為了弄錢。
我會見羅斯先生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 “一旦我們到了巴勒斯坦——以後怎麼辦呢?” 拉賓諾維茨朝他親切地、愉快地望了一眼。
“唷,為什麼不留在那兒呢?我們有那麼一位偉大的猶太曆史學家,是會感到很榮幸的。
”娜塔麗插進來說:“我還有一個剛滿兩月的小娃娃呢。
” “是的,羅斯先生講過。
” “一個小娃娃能夠走那麼長的旅程嗎?” 拉賓諾維茨在大祭壇旁邊停下腳步,用贊美的目光凝視着螺旋形柱子。
“這座大教堂多麼華貴、多麼美好啊。
真是登峰造極了,您說是不是呢?象這樣的巨大人工,都是為了崇拜一個被羅馬人處死的窮猶太人。
現在這座建築物俯瞰着整個羅馬城。
我想我們應該感到榮幸。
”他咄咄逼人地直盯着娜塔麗的眼睛。
“我說,亨利太太,你聽說過從波蘭和俄國傳來的消息嗎?恐怕您應該冒險把你的小寶寶帶出歐洲去。
” 埃倫-傑斯特羅親切地說:“戰争時期,各式各樣的消息都會聽到的。
” “拉賓諾維茨先生,我們要在九天内離開這兒,”娜塔麗說。
“我們的飛機票都買定了,許可證也領到了。
我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它們弄到手的。
我們要坐飛機回國去。
”拉賓諾維茨用一隻手捂住臉,搖晃着頭。
“您身體不舒服嗎?”娜塔麗摸一摸他的胳膊。
他松開了一道皺起的眉毛,苦笑了一下。
“我有點頭痛,可是現在好了。
您瞧,赫伯特-羅斯先生也有飛機票呢,他卻要跟我一道到那不勒斯去。
要是你們跟我們同路,我們是歡迎的。
别的我就不多說了。
” “即使我們願意考慮采取這個不顧一切的行動,我們也不能換一個出境簽證啊,”傑斯特羅說。
“誰也沒有出境簽證。
您隻作為上船送客人的。
開船的時候,您作為忘記上岸就得啦。
” “要是出了一樁毛病,我們就永遠走不出意大利了,”傑斯特羅堅持說,“直到戰争結束的時候。
” 拉賓諾維茨朝他的表望了一眼。
“說句老實話。
我怎麼也不敢擔保您走得成,傑斯特羅博士。
羅斯先生告訴我你所遇到的麻煩。
我不認為這些都是偶然的。
恐怕您是某些人叫做頭等貨的一種人,”——他用他流暢的德語猶豫地說出了這個美國土話——“那才是您的真正問題。
有一天意大利人可以利用您大做交易,所以一直到最後一分鐘要走的時候也是可以出些毛病的。
可是,能夠會見您真是莫大的光榮啊。
要是您同意去,我們可以多談一些。
關于您的那本書我有很多問題。
您的耶稣跟這沒有多大關系,是不是?”他用兩手朝着整個大教堂一揮。
“他是一位猶太人的耶稣,”傑斯特羅說。
“那就是我的論點。
” “那麼請告訴我一件事情,”拉賓諾維茨說。
“這些歐洲人崇拜一個被謀殺的窮猶太人,那個您寫得那麼出色的年輕猶太法典學者——在這些歐洲人看來,他就是上帝——但是他們卻又一直繼續不停地屠殺猶太人。
一個曆史學家怎樣解釋這一點呢?” 傑斯特羅用在課堂裡講課時那種舒舒服服的、含譏帶諷的口氣回答,這種口氣和當時環境是極不相稱的:“對,你應該記住,他們在内心深處多半依舊是挪威的和拉丁的異教徒。
他們一向為他們猶太上帝的猶太法典中的倫理道德所激怒, 因此他們可能從那些信仰同一宗教的人身上發洩他們的憤怒。
” “我從來沒想到過那種解釋,”拉賓諾維茨說。
“這是你應該寫出來的一個理論。
好,我們就這樣抛開這個問題不談吧。
我相信,您是會把這件事再考慮一遍的。
今晚六點鐘羅斯先生要打電話給您,問您要不要歌劇院的票子。
要或者不要,告訴他一聲就行了。
” “好,”娜塔麗說,“我們非常感謝您。
” “感謝什麼?我的任務就是把猶太人送到巴勒斯坦去!您的小寶寶是女的還是男的?” “男的。
可他隻是一半猶太血統。
” 拉賓諾維茨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揮一揮手表示再會,說:“沒關系,咱們可以帶他走。
咱們需要男孩子。
”說罷,他就快步走開了。
當他肥胖的身影消失在正在離開聖彼得大教堂的一群旅客中間時,娜塔麗和她的叔父迷惘地彼此對望着。
“這地方很冷,”傑斯特羅博士說,“而且非常沉悶。
咱們到外面去吧。
” 他們在大廣場的太陽下面散了一會兒步,把這件事情又商量一遍。
埃倫傾向于馬上打消這個念頭,但是娜塔麗主張多考慮一下,或者跟羅斯商量一番。
她一想到他要走,心裡就很不安。
傑斯特羅指出,羅斯并不象他們那麼安全。
一旦美國和意大利之間爆發戰争——那是對日危機中的一個威脅——大使曾經答應為他們在外交人員列車上留兩個座位,和新聞記者及大使館人員一同離開。
羅斯可沒有這種保證。
今年初,大使館一再提出警告要他離開,他情願擔着風險留下,現在他可要承擔後果了。
如果他要冒險試一下非法出境,那并不是說他們兩人也有必要這樣做。
在旅館裡,娜塔麗發現娃娃已經醒來,而且非常煩躁。
這個娃娃似乎太小太柔弱,讓他在海上航行恐怕經受不住,何況這次航行連目的地都不明确,更不用說不合法了;坐在一隻擁擠的破船上航海——毫無疑問食物、水、衛生條件和醫療服務都很有限——還可能讓途跋涉穿過山地:終點是一個原始的、不安定的地方。
的确,娜塔麗隻消朝她的娃娃望一眼,她的主意就打定了。
羅斯準時在六點鐘來了電話。
“喂,你要歌劇院的戲票嗎?”在電話裡,他的聲音是親切的,又仿佛有點焦灼不安。
娜塔麗說:“赫布,我想我們不去了。
多謝你那位替我們弄票子的朋友。
” “娜塔麗,你在犯一個錯誤,”羅斯說。
“我想這是最後一次上演了。
你打定主意了嗎?” “打定了。
” “祝你幸運,年輕人。
我是肯定要去的。
” 在涼爽的清晨,在遠方傳來的教堂鐘聲中,傑妮絲-亨利離開了家,駕車向珍珠市駛去。
維克多在七點鐘把她吵醒了,咳得非常厲害。
他發熱幾乎到了華氏一○五度。
醫生在電話中打着哈欠,開了個用酒精擦皮膚的藥方,以便把娃娃的熱度降下去。
但是家裡沒有擦皮膚用的酒精,所以她先把止咳藥讓這個發燒的、渾身淌汗的娃娃吃下,自己動身到市裡去,留下那個中國保姆照料孩子。
從山頂望出去,在從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