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關燈
迹。

    沒有人能動搖我們這個決心——沒有人……與納粹作戰的任何個人、任何國家,我們都要支持。

    與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任何個人、任何國家,都是我們的敵人…… “俄國人的危難就是我們的危難,就是美國的危難……” 梅德琳沖進辦公室,滿臉通紅,兩眼放光,對她的上司拼命做手勢。

     “等一等,契特,她回來了。

    ”克裡弗蘭用手捂着耳機問她,“有什麼好消息?” “我把大使弄來了。

    他正在紐約,我把他弄來啦。

    ” “神聖的耶稣!你不是騙人吧?大使?他叫什麼名字,奧斯金斯基?” “奧曼斯基。

    ”她興奮地點頭說。

    “他八點五十分到這兒。

    領事陪他來。

    ” “喂,契特,你聽着嗎?這姑娘把奧曼斯基大使弄來了。

    我向基督發誓!是奧曼斯基!聽着,我得給他去作準備。

    當然,當然,謝謝。

    ”他把耳機扔下。

    “你是怎麼搞到的,梅德琳?為什麼他不在華盛頓?”丘吉爾的聲音在演說快結束時高了起來,克裡弗蘭伸手把收音機關掉了。

     “休,我要求見領事,對那做傳達的胖姑娘說我是‘市内名人動态’節目派來的。

    就是這樣。

    然後我到了一間很大的辦公室,牆上一幅很大的列甯像瞪着我,奧曼斯基大使就在那裡,他說他到廣播電台來。

    他是個很好的人,态度和氣極了。

    ” “妙啊!絕啦!真了不起!”克裡弗蘭看看表,伸手摸了摸滿是胡子茬的臉。

    “老天爺!布爾什維克大使親自來!真是好運氣!”他跳起來,把這個矮小的姑娘拉到懷裡,吻了她一下。

     梅德琳掙開他,臉漲得通紅,回頭看了看敞着的門,整了整衣服。

     “你真是個好姑娘,梅德琳。

    現在聽着,我去梳洗一下,你就寫一個介紹,想幾個問題,拿到化妝室來給我,行嗎?” 大使準時來到。

    休-克裡弗蘭這輩子還沒有看見過一個俄國的共産黨人。

    奧曼斯基的考究衣服、從容舉止、流利英語,都使他驚訝。

    那位領事說得還要流利。

    這兩位俄國人泰然自若地坐到了擴音器前面。

     “大使先生,我十分榮幸地代表我自己,也代表‘市内名人動态’節目,歡迎您在這曆史性的時刻——”克裡弗蘭開始了,但是沒有說下去。

     “十分感謝。

    既然我們兩個國家現在正在進行共同的鬥争,”奧曼斯基說,“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在你們的流行節目‘市内名人動态’裡,把我的祖國的戰鬥精神向美國人民作一個保證。

    請允許我念一念莫洛托夫先生的廣播講話。

    ” 領事把一份打印的文件遞給奧曼斯基,這使克裡弗蘭大為惱火,他的鐵一般的規則是斷然拒絕事先準備的講稿。

     “好吧,大使先生,我隻是想說——” “謝謝你。

    為了節省時間,我已經把他的講話進行了節略,不過這裡有幾段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親口講的重要部分:‘沒有對蘇聯提出任何要求,沒有正式宣戰,德國軍隊就向我國進攻,德國飛機就轟炸我們的城市……’”克裡弗蘭舉起一隻手,想說話,然而大使繼續往下念:“‘這種對我們國家從無先例的突然進攻,是背信棄義的,在文明國家的曆史中從未有過。

    這是重大的罪惡,因為蘇聯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政府一向忠實地恪守這個條約……’” “大使先生,關于這個條約,請允許我隻問一個——” “請原諒,我要繼續念下去,如果時間允許,我們也可以讨論。

    ”奧曼斯基說,聲音鎮定并帶有魅力,接着把用紫色墨水清楚地劃出來的句子和段落念下去。

    克裡弗蘭又有兩次想打斷他,都沒有成功,大使根本不予理會,一直念到最的最末一行: “‘對蘇聯的這次掠奪性進攻的全部責任,在于德國的法西斯統治者…… “‘蘇聯政府已經命令我們的軍隊把德國軍隊從我們的國土上趕出去…… “‘我們的鬥争是正義的。

    敵人必然被打敗,勝利必将屬 于我們。

    ’“對于這些雄辯的話,”奧曼斯基說,“我沒什麼要說的了。

    我必須回到我的工作崗位上去,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

    ” 他把文件還給領事,對克裡弗蘭笑了笑,好象站起來要走。

    克裡弗蘭急得沒有辦法,忙說:“大使先生,我明白在這悲劇性的時刻您是多麼忙。

    我不想耽擱您。

    隻是請告訴我:美國共産黨聽到這消息會有什麼反應?您知道,他們激烈地鼓吹中立。

    他們拚命地反對《租借法案》。

    現在他們是不是很快要翻轉臉來?” 奧曼斯基沉着地在椅子裡坐好。

    “當然不會。

    您要知道,全世界的無産階級本性熱愛和平。

    他們從戰争不能得到什麼,反而要失去一切。

    這場戰争是從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鬥争開始的,因此,工人們——例如,您剛才說的美國共産黨——反對戰争。

    但是蘇聯既不是帝國主義也沒有殖民地,它不過是一個要求和平的工人和農民的國家。

    法西斯德國進攻我們,就抛掉了假面具,暴露他們自己是全人類的共同的野蠻敵人。

    因此,現在所有的人民都會團結起來打倒德國法西斯野獸。

    美國人民也一樣,是愛好和平的人民。

    蘇聯人民在自己的正義鬥争中指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 “大使先生——” “在這個問題上,”奧曼斯基說,“剛才丘吉爾先生宣布的,英國對我們全力支持的保證,将會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為溫斯頓-丘吉爾由于他英勇的反希特勒法西斯立場,一直在美國受到應得的尊敬。

    再見,十分感謝您。

    ” 梅德琳陪着這兩位俄國人走出播音室,克裡弗蘭正惱怒地望着他們的背影,對着擴音器說:“‘市内名人動态’節目剛才請駐美國的俄國大使康斯坦丁-奧曼斯基先生向諸位作了關于德國人侵犯蘇聯的獨一無二的首次廣播講話。

    ”他的聲音從戲劇性的莊重轉到了開心的油腔滑調。

    “好吧,諸位,從侵犯蘇聯到新改進的驚人的‘亮晶晶’牌,是一個急轉,是不是?然而日子就是這樣過的。

    如果油泥侵犯了你的廚房,那麼新改進的‘亮晶晶’牌就是打退它的現代化方法——” 初升的太陽到了芝加哥,但是看不見;一場雷雨籠罩着城市。

    巴穆-柯比坐着一輛出租汽車,去出席總統的煉鈾委員會召開的秘密會議,委員會邀請了全國各地的有關工程師來讨論,其目的是要通過具體從事工作的人員研究能否在戰争進行的預期時間——估計大約還要四或五年——内生産足夠制造原子彈或發電站的鈾。

    勞倫斯博士給他的信裡要求他帶來制造某種巨型電磁鐵的切實可行的報告。

    他們兩人是老朋友了,這些年來,柯比給這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回旋加速器供應了許多特制設備。

     巴穆-柯比的工作處于商業和科學之間,其性質是商業利用了科學;他常常說自己是個謀利者,然而他是有一定的科學地位的,因為他早年在加利福尼亞技術研究院工作過。

    柯比懂得巨型電磁鐵是做什麼用的。

    他對為了軍用而生産鈾的看法是明确的。

    這麼做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柯比還認為德國人早已在這麼做了。

    入侵俄國,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可怕的證明。

     普通的鈾,看起來象鎳。

    它的化學性質是活動的,但是沒有東西能使它爆炸。

    它奇特的放射性,會使照相底片産生模糊的影子;它摸起來有些熱;長時間暴露在它前面,人會受到輕微灼傷。

    也好也不好,在宇宙間的物質中間,有一種要素的細微蹤迹,化學性質相同,但原子構造不一樣,就是:能爆炸的同位素鈾-235。

    現在我們對這些都明白了,但是在一九四一年,科學家還隻是猜想能不能做一個鈾-235炸彈,一切還都是理論。

    一九四一年時的問題是:第一,要找出鈾裂變時的連鎖反應會不會無法控制,或者有什麼還不知道的天然事物能使它停止;第二,如果第一個問題能夠解決,那就要得到足夠多的純粹的鈾-235來試着使它爆炸;第三,如果爆炸成功,那就制造足夠多的這種東西來威吓世界。

    柯比聽到希特勒進攻俄國的消息,他斷定德國人至少在第一階段上得到了成功。

     從他狹隘的利益觀點看,他把整個戰争看成是德國人和美國人在使鈾-235裂變問題上的競争。

    其他的一切,什麼潛艇的沉沒,陸上的戰役,空中的格鬥,他越來越看成是無謂的流血,和這次大攤牌相比,不過是無用的老一套的虛張聲勢。

    希特勒沖進俄國,開辟了一條第二戰線,放松了幾乎滅亡的英國,簡直象瘋子的錯誤一樣使他驚訝——除非是德國人成功地創造了可控制的連鎖反應。

    如果希特勒有了鈾的炸彈,或者可以指望在一兩年内就有,那戰争就已定局,而德國人到俄國去無非是進行一場規模巨大的奴隸掠奪,為統治全世界作準備而已。

     從柯比所知道的情況中,看來是這樣。

    是德國人發現了鈾的裂變現象。

    一九三九年,他們把威廉皇帝研究院全部用來研究這項發現的軍事用途。

    征服挪威後,有情報說,他們制造了大量的重水。

    這種兩個氧原子的奇怪物質重水,它的唯一可能的軍事用途就是在鈾裂變過程中用作中子減速。

     美國沒有原子反應堆,沒有建造反應堆的技術,隻有一個科學家肯定能夠創造連鎖反應。

    全國儲存的鈾一共不到四十磅,更不用說那十分稀少的能爆炸的同位素235。

    盡管煉鈾委員會開了那麼多會,科學家們竊竊私議,政府還是不曾在這個計劃上花費十萬美金現款。

    柯比估計,現在德國人拚命地想搞世界帝國,在這方面也許已經花費了大約十億美元。

     煉鈾委員會在一間單調的研究室裡開會,盡管窗戶開着,外面雷電不斷,房間裡還是悶熱而煙霧騰騰。

    一塊蒙着灰塵的小黑闆上還有粉筆寫的大學課程的基本方程式。

    桌子周圍所有的人,柯比都認識,除了兩個穿軍服的客人:一個陸軍上校和一個海軍上校。

    科學家們隻穿着襯衫,有的解掉了領帶,卷起了袖子。

    仍舊是國家标準局的局長利曼-布裡格斯當主席,這使柯比更為洩氣。

    布裡格斯是一個快活的灰頭發官員,在他眼裡,一千美元就是聯邦的一筆可觀開支。

    他還穿着外衣,系着領帶。

     勞倫斯博士對柯比友好地揮揮手,然後對旁邊坐着的兩位軍人說:“這位是柯比博士,丹佛電氣公司的董事長——這位是托馬斯上校,這位是凱勒赫上校。

    ” 柯比分發了油印的文件,然後高聲念起來,有時候被隆隆的雷聲打斷。

    與會的人都側耳細聽——隻有凱勒赫上校,一個雙頰肥胖的秃頭,連續不斷地抽着煙,萎靡不振地瞪着前面,不時地把手伸進鑲金線的藍制服裡在胸口的一個地方搔癢。

    陸軍上校是個看上去帶點書生氣的小個子,老是咳嗽,不斷地從一隻小紙盒裡拿藥片吃,一面在柯比發的文件邊上寫速記注解。

     柯比正在答複勞倫斯的信裡提出的問題:他能不能制造這種巨型的電磁鐵,如果能,大約要多少錢多少時間?勞倫斯認為——他總是用簡單的方法和特别的力量來說服别人,所以有的科學家喜歡他,有的科學家恨他——可以把鈾的一條電離子流在磁場中進行分離,以産生鈾-235;這種方法柯比有一次對維克多-亨利講過。

    已經有一種實驗用的工具,叫作光譜儀,可以這樣做。

    勞倫斯想制造巨型的光譜儀,以取得足夠數量的鈾-235供軍用。

    這樣的東西從來沒有做過。

    這整個設想要求有——包括許多别的東西——特别巨型的電磁鐵,能夠保持一個不變化的磁場。

    電壓的一點點細微變化,就會抹掉鈾-238和鈾-235之間離子流的極微小的差别。

    這是關鍵所在。

     柯比提出了交付第一台電磁鐵的可能日期,以及他要收的造價的大緻範圍,委員會的成員開始互相看了看。

    柯比最後提醒說,關于材料供應問題要求絕對優先權,說完就坐下了。

    勞倫斯的眼睛從眼鏡後面朝他微笑着。

     “好吧,這叫人還有點希望,”利曼-布裡格斯溫和地說,摸摸他的領帶。

    “當然,這價錢還純粹屬于幻想的範圍。

    ” 那位海軍上校插嘴說:“柯比博士,對于這個問題,通用電氣公司來了人,西屋電氣公司來了報告,他們設想的時間要兩倍多,設想的錢還不止兩倍,而且他們還把使用性能大大降低了。

    ”巴穆-柯比聳了聳肩說:“有這可能。

    ” “為什麼我們要相信你說的可能性而不相信他們呢?”托馬斯上校啞着嗓子說,随手從小盒裡搖出一片藥片來。

     柯比說:“上校,我曾在西屋公司幹過。

    他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