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關燈
造的所有東西隻使用一種電流。

    我是制造顧客設計的設備的,而且我是專門制造電磁鐵的。

    這是一種比較狹仄的專業,然而是我的專業。

    在這一點上,德國人走在我們前頭。

    我到德國去過,我研究了他們的機構,進口他們的鎳合金線。

    西屋公司和通用公司不象我這樣懂得這方面的技術。

    他們也不用懂得。

    對于電磁鐵的專門技術我能夠超過他們。

    至少我要求我能夠,而且我準備以這些條件來投标。

    ” 巴穆-柯比提到德國,桌子周圍的人又交換起眼色來。

    那位海軍上校以惱怒的聲音說:“德國人還走在我們前頭嗎?” “在哪方面,先生?” “任何方面。

    說明白一點,就是制造這種炸彈方面。

    ” 柯比抽了口煙鬥,說:“從他們最近表現的自信看來,并不樂觀。

    ” “我同意。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幹起來?這個委員會看來隻會空談。

    ”凱勒赫坐直身子,皺起眉頭說。

    “我不是科學家,我不敢說我對這種未來的武器十分相信,但是如果他們在幹,我們就得趕快。

    我們直接到總統那裡去,向他要錢要命令。

    我可以保證海軍會支持委員會。

    ” 布裡格斯吓得舉起一隻瘦手說:“上校,總統有更緊迫的事,都需要錢、需要做。

    ” “我不同意,”托馬斯說,“能比這些炸彈更緊迫?” 布裡格斯反駁說:“上校,這一切還不過純粹是理論,要達到任何可能實用的結果還要好幾年呢。

    ” 凱勒赫上校用手一拍桌子,說:“瞧,讓我提一個真正笨的問題。

    柯比在這兒談論的是什麼?是傳布理論呢,還是制造光譜儀?也許我應該明白,然而我沒有明白。

    ” “是制造光譜儀,”勞倫斯用慈愛的聲調說。

     “很好。

    那麼,為什麼你不努力去幹呢?你得過諾貝爾獎金。

    為什麼你不送一個清楚明白的備忘錄給總統,讓他可以了解?為什麼你還要在一些别的花樣上繞來繞去?” “因為如果我們在這個基本建議上設想錯誤,”另一個科學家溫和地解釋說,“我們就可能白費好幾年工夫。

    ”柯比忍不住說:“或者在競賽中輸給德國人。

    ” 讨論停頓了一會兒,一時間,隻聽得嘩嘩的雨聲。

    布裡格斯說:“好吧,這些事情還在未定之局,就象總統常說的那樣。

    這件事情我們不能準備一半就動手去幹,這是肯定的。

    無論如何——”他愉快地微笑着轉向柯比,“我不認為我們還要耽擱你。

    你的報告十分有用。

    非常感謝。

    ” 柯比收起他的文件,說:“不知道你們是否還用得着我,或者我先回丹佛去?” “弗萊德,别那麼匆忙。

    ”勞倫斯說。

     “好吧,我就在史蒂芬斯旅館。

    ” 柯比在旅館房間裡呆了一上午,聽着收音機裡關于入侵俄國的新聞廣播和特别報道,心情越來越沉重。

    不停歇的雨,時而夾着一陣閃電和雷鳴,加深了他的憂郁。

    有很長時間他在午飯之前不喝酒了,這天他卻要了一瓶蘇格蘭威士忌,勞倫斯興沖沖地來找他時,他已喝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弗萊德,今天早晨你可出了風頭。

    我以為我們會有午飯吃,不料委員會卻叫送來咖啡和夾肉面包,會又接着開了下去。

    不過有些事已經提出來了。

    你有時間嗎?” “我就是在這裡坐着,聽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廣播世界的末日。

    ”勞倫斯笑了。

    “它不會有末日。

    我們會在鈾-235方面打敗德國,這是這場戰争的關鍵。

    他們的工業基礎比我們差遠了。

    這個委員會當然得改變它的方法。

    手續簡直麻煩得令人難以相信。

    譬如說,現在進行的事務工作。

    簡直受不了!為了保密,一次隻能邀一個方面來商談,把我們全體整天拖着!我們需要一個懂行的人作為事務工作與工業界之間的經常聯系人,而且我們馬上就需要。

    ”勞倫斯停了一會兒,又說:“剛才我們正好談起你。

    ” “我?不行,謝謝。

    ” “弗萊德,你是個工程師,你懂得業務,你對理論的掌握也很充分,這就是需要的人才,而這種人不多。

    不幸的是,現在世界上沒有更重要的職位了,這你明白。

    ” “可是天哪,要我給誰工作?向誰彙報?上帝保佑,不要是那個國家标準局吧!” “這一點是公開的。

    為了保密起見,也許你就在海軍裡面弄個顧問的職位。

    凱勒赫上校是急切地想幹,我真覺得有點兒好笑。

    幾年以前,菲爾米帶着這東西的全套設計到海軍去,被他們象瘋子那樣趕了出來。

    海軍把恩利科-菲爾米①趕了出來!怎麼,弗萊德?你幹不幹?” ①恩利科-菲爾米(1900-1945),美籍意大利物理學家,一九三八年得諾貝爾獎金,首先研究原子放射性問題,一九四二年首先完成鈾原子分裂的連鎖反應,後參與制造美國的原子彈。

     頓了一會兒,柯比說:“我得在哪裡任職?” “要在華盛頓。

    ”柯比沉默了很久,于是勞倫斯又說:“到華盛頓去有困難嗎?” “我沒這麼說,可是你要這些電磁鐵制造出來——” “即使假定建議得到批準,錢撥了下來,那也要一年以後。

    這個可是必須立刻就幹。

    你說怎麼樣?” 這是勞倫斯的急性子脾氣,柯比很了解。

    他把勞倫斯看作可能是最有才華的人。

    柯比比這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人大幾歲;他得到了博士學位之後,放棄了徑直的科學前程,轉向工業,大部分是由于他認識了勞倫斯和幾個别的人,他們都比他年輕得多,有才華得多。

    他們使他感到自己落後了、洩氣了。

    現在這樣一個人鼓勵他擔任這樣重要的一項任務,是無法推卻的。

     “但願不給我這個職位,”他說,“給了我,我就接受。

    ” 太陽在舊金山升起的時候,晝夜的分界線已經繞着地球走了一半,對蘇聯的入侵已經過了半天。

    無數的人被殺死,他們大部分是俄國人。

    蘇聯的空軍損失了數百架飛機,也許不止一千架。

    災難已經超過了正确的紀錄。

     在馬雷島海軍船塢的軍官俱樂部裡,一張靠窗的滿是陽光的桌子上,幾個潛艇艇長正吃着火腿蛋,談論對蘇聯的入侵。

    對入侵的結果,沒有什麼争辯。

    大家都同意蘇聯要垮台;有的說紅軍能支持六個星期,有的預言三個星期裡或者十天就會結束。

    這些年輕的職業軍官并不是頭腦狹隘或者抱有成見的人,他們的這種看法在美國的武裝部隊裡從上到下比比皆是。

    紅軍在芬蘭的惡劣表現,已經證實那種認為共産主義以及斯大林的流血清洗已把俄國變成一個沒有軍事力量的國家的判斷。

    一九四一年六月美國的作戰計劃處在估計世界戰略形勢時,根本沒有考慮蘇聯。

    這些馬雷島上的潛艇軍官在早餐桌上太平無事地議論地球另一邊正在進行的大屠殺,不過表明整個軍方對此的看法而已。

     讨論的主要題目是日本人現在會不會進攻;如果進攻,進攻什麼地方。

    這幾位少校軍官傾向于這樣的意見:既然總統還在執行讓他們越來越多地購買石油和廢鐵的自殺政策,日本人也許不會來。

    但是“烏賊号”的艇長布朗奇-胡班一開口,這種一緻的意見就垮台了。

     艦隊裡沒有一個艇長比胡班更有威望。

    他在班裡的崇高地位,他擺資格的冷淡态度,他玩的一手好橋牌,他打七十點高爾夫球的幾下子擊球,他喝酒的能耐,他的漂亮的老婆,他自己上得了雜志封面的漂亮儀表,這一切加起來,形成了一個使人難以置信的迷人外表。

    然而他的外表還有行動作後盾。

    在他的指揮下,“烏賊号”在輪機和炮術方面得了三個優秀。

    五月份艦隊演習的時候,他讓“烏賊号”溜進了一個驅逐艦的防護圈,擊沉了假想的敵人戰列艦。

    毫無疑問,他是個會青雲直上的人物。

    因此,胡班少校在說話的時候,别人隻有聽的份兒。

     胡班議論說,世界形勢就象一場橄榄球賽。

    在亞洲,俄國的西伯利亞軍隊和日本人本來在面對面地比賽。

    希特勒最近的行動把俄國人吸回到另一翼,他們成了斯大林最後的後備。

    這是日本人的一個好機會。

    現在他們有了一個開闊的場地可以玩他們的球,從中國向南到新加坡,到蘇拉威西和爪哇,把歐洲人富饒的屬地都收拾掉。

    隻要他們的行動夠快,那麼在美國人集合起來插手幹預之前,他們就能越過界線。

    他看見他的新到任的副艇長在門口向他招手,他就打住了這個軍人愛說的比喻,從餐桌邊站了起來。

     埃斯特上尉遞給他一份太平洋艦隊潛艇司令部來的電報: “烏賊号”取消大修隻作必要戰備檢修報告啟程馬尼拉的最早日期。

     “好啊,好啊,回基地去啦!”胡班咧嘴一笑,帶點兒激動地說。

    “太好啦!那麼太平洋艦隊潛艇司令部也準備開球啦。

    讓我們瞧瞧,今天是二十二号,嗯?還有那個空氣壓縮機和四号魚雷發射管得裝起來。

    顯然我們弄不到新電動發電機了,這些事要等我們到馬尼拉才能得到命令。

    就這樣吧。

    ”他把電報紙按在牆上,用鉛筆清楚地寫道:二十四日七時啟程。

    然後遞還給埃斯特。

    “作為軍情優先電報發出。

    ” “我們來得及嗎,長官?” “給船塢的上校打個報告,他會把我們弄走的。

    ” “是,長官。

    我們少一個軍官。

    波洛蒂少尉得在醫院裡呆兩個星期。

    ” “媽的,我把這忘了。

    那麼我們就四個軍官走。

    挨着值班值到珍珠港,從那裡的司令部裡設法再找一個少尉。

    ” “艇長,你認識太平洋艦隊潛艇司令部人事處裡的什麼人嗎?” “認識。

    怎麼了?” “從新機構裡去弄一個少尉出來行不行?” 對埃斯特狡猾的微笑,胡班做了個滑稽的鬼臉。

    “你腦子裡有什麼人嗎?” “有那麼個少尉,跟我一起從‘S-45号’上調出來的,剛去‘鲔魚号’報到。

    試航已經整整兩個月了。

    ” “是個好軍官嗎?” “這個,倒黴的是他是個袋裡的耗子,是個很懶散的家夥。

    ” “那我們要他幹什麼?” “我能對付他。

    在緊要關頭,他倒是有計謀有勇氣。

    他的父親是作戰計劃處的上校,他的哥哥在‘企業号’上駕駛偵察轟炸機。

    ” “聽起來不壞。

    他是哪一類的?” “他是後備役。

    你瞧,艇長,”看見胡班臉上苦笑的表情,埃斯特叫起來,“司令部裡後備役軍官多得是。

    你沒法讓艇上軍官室裡的軍官全是常備役。

    在‘烏賊号’上也沒法。

    拜倫值潛水艇班行。

    我了解他。

    ” “拜倫?” “他叫拜倫-亨利。

    人家叫他小名勃拉尼。

    ” “好吧,也許我可以打個電話給珍珠港。

    不過,這樣把這個勃拉尼弄來有點不擇手段,是不是?新機構,在珍珠港,比跟着‘烏賊号’到馬尼拉是好得多的差使。

    ” “苦差使。

    ” 胡班好奇地對他的副艇長看了看,他對埃斯特這個人還摸不透。

    “你喜歡他,老弟?”埃斯特聳聳肩,說:“我們缺這麼一個值班的。

    ”向西移動的太陽,并沒有在太平洋上照見好鬥的小黑點。

    早晨的陽光斜射進停泊在珍珠港裡“企業号”的機庫甲闆,射到拆卸的飛機上、半裝配的魚雷上以及在和平時期的這層水上機械工場甲闆的一切亂糟糟東西上。

    到處都有穿油膩粗藍布裝的水手和穿咔叽裝的軍官在幹活。

    象所有的航空母艦一樣,這個鋼鐵的洞窟裡彌漫着汽油、橡膠、金屬和海洋空氣的氣味。

    水手長的哨聲蓋過了這個工作日的喧鬧,接着廣播喇叭裡響起了一個南方口音:“請注意。

    十分鐘後全體軍官在軍官室開會。

    ” 華倫-亨利從一架偵察轟炸機的座艙裡爬出來,在一塊油膩的布上擦着手。

    他戴上咔叽軍帽,對跟他一起幹活的幾個水手說:“在叫我了。

    祝我好運。

    ” 他走進軍官室時,穿咔叽襯衫、系黑領帶的軍官已經把椅子坐滿,有的在兩邊站着。

    艦中央,正對前隔艙,挂着銀幕,旁邊一張鋪綠呢的小桌上放着一架幻燈機。

    艦長,一個頭發已經灰白的矮胖子,看見華倫進來,就站起來走到銀幕前面,說:“諸位,我想你們都已聽到消息。

    我一直聽短波,看來這位元首趁斯大林還沒舉起錘子和鐮刀就把他抓住了。

    ”軍官們對艦長的這種打趣,有禮貌地嘻嘻笑了笑。

    “我個人為俄國人感到遺憾,他們被這麼呆笨的領導控制着。

    我遇到過幾次他們的海軍軍官,我覺得他們是友好的,也相當内行,盡管他們的行為有點古怪。

     “問題是,這件事對‘企業号’的任務有什麼影響?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