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甯格勒挺進,一個特别行動隊跟在它的後面。
這四個行動隊,軍官和兵士都算在内,大約共有三千名旅行劊子手。
他們出發去屠殺三百萬到四百萬左右的人,算起來他們每個人要殺一萬多人。
這他們顯然幹不了。
計劃是使這工作開個頭,然後招募當地的排猶分子和德國兵士,來完成他們出發去執行的這個從未聽說過的極端可怕的然而卻完全真實的任務。
特别行動隊裡的德國兵士,主要是從公職人員中征召來的,有警察、偵探、職員之類。
其中沒有瘋子或者罪犯。
軍官大部分是律師、醫生或者商人,他們由于年齡或者能力,不能在軍隊裡作戰。
有的還有很高的大學學位。
有一個軍官還曾經是神學家。
軍官和兵士一樣,都是很好的德國人,這種人決不會駕車硬穿紅燈,他們喜歡歌劇和音樂,他們讀書,他們打領帶穿外套,他們有妻子兒女,他們大多數上教堂,唱贊美詩,他們假日在自己的小花園裡栽花。
服從是德國人的美德。
人家告訴他們,猶太人是德國人的敵人,對付他們的唯一辦法是把他們統統殺掉,包括抱在懷裡的嬰兒以及母親。
這種話來自上面。
德國人的崇高美德就是聽從來自上面的這些話,并且付諸實行。
奇怪的是,從入侵戰線以西直到大西洋岸邊的廣大地區,已經落在德國人手裡的猶太人卻并沒有被大量屠殺,甚至都沒有一個要屠殺他們的計劃在進行。
有一種錯誤的意見,以為一九三三年希特勒獲得權力後,德國人就開始屠殺猶太人。
這是不真實的。
他們掠奪猶太人,就象他們後來掠奪所有被他們征服的民族一樣,不過這種劫掠一般是在合法的征用法令之下幹的。
猶太人經常被侮辱,有時候挨打,有時候受酷刑,有時候被弄死,或者幹活累死。
但是直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之前,隻有很少集中營存在,而其中的人員大多數是反對希特勒的德國人。
集中營的存在使猶太人充滿恐懼,可是德國人自己也同樣害怕。
在一九四一年六月,歐洲的猶太人過着可怕的生活,德國的法律擠走了他們最後的一點财産。
但是他們活着。
“人能夠在任何法律之下生活,”一張德國的猶太報紙這樣說。
因此,正是在德國戰線後面的猶太人比在戰線前面的更安全。
例如華沙的猶太人,在納粹嚴酷的法律下自己組織起來了。
盡管過度的勞動、饑餓、疾病使他們死了一些,但是主要的是他們設法活下來了。
從這一點看來,傑斯特羅一家還不如不離開華沙。
然而班瑞爾-傑斯特羅雖然這麼機靈,并學會了在排猶主義下過活,卻沒有想到這個特别行動隊。
這是件新東西。
阿道夫-希特勒還是在三月給特别行動隊下的命令,到了六月二十二日,他也許已經不大記得了。
他在一間地圖室裡,看着入侵的進程,太陽早已出來,那裡的光線還是灰白陰冷的。
元首不喜歡陽光,他命令他的東方戰役指揮部面北建造。
一條從東普魯士森林中穿過的鐵路,離開北方軍團的出發戰線不遠,通向這個他稱之為“狼穴”的地方。
這個指揮部由一些水泥造的倉庫和木闆小屋組成,圍着帶刺鐵絲、-望塔和布雷地帶。
“狼穴”實際上很象一個集中營。
約德爾将軍身邊站着德國軍隊中最新、最年輕的将軍阿爾明-馮-隆。
希特勒不喜歡隆,總是粗暴地對待他。
隆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講一口漂亮的柏林口音的德國話,與希特勒粗野的、土氣的巴伐利亞口音正相反。
他的制服剪裁得毫無瑕疵,也正好與希特勒的過分寬大的兵士外衣相反。
特别是,隆長着一個鷹鈎鼻子,看起來有點兒象猶太人。
但是作為作戰部的一個上校,他參與了三個精心設計的巴巴羅沙作戰計劃。
他的記憶力驚人;他知道炮火進攻的時間;他心裡記着一千英裡寬的戰場全貌。
對隆說來,蘇聯就象一個桌子上的模型,隻是比那種在作戰計劃中用的更大、更觸目驚心。
軍隊是人組成的,不是寫着号碼插在上面的小旗,但是原理和情節是一樣的,至少開頭是如此。
(在紐倫堡審訊時,隆否認知道特别行動隊這件事。
後來給他看了他代表作戰部會簽的殺死政委的命令,他才記了起來,但是辯護說他不知道特别行動隊的其他目的。
法庭判他強詞奪理,就象隆為自己辯護的其他問題一樣。
) 入侵這天太陽出來後的三個鐘頭裡,隆設法回避元首對地面作戰趨勢提出的唠唠叨叨的生硬問題。
然後他說出了他的判斷:北方幹得不錯,比原來計劃的還好;中央更好;南方很糟。
這證明是正确的估計,此後很長一段時期希特勒對這個鷹鈎鼻将軍很有好感。
在這裡,這些玩牌的巨人攤開了最初的幾張牌。
希特勒和他的參謀人員猜測俄國人會在中央,在普裡皮亞特河沼澤地以北集結最強的力量以保衛首都。
但是那個部署俄國軍隊的人——斯大林,或者那些給他出主意的将軍,卻打賭德國人會把主力沖向南方,占領烏克蘭産糧區和高加索油田。
這種判斷可能是讀了《我的奮鬥》而形成的;希特勒在書裡公然說占領這些地方是他畢生的目标。
不管怎麼樣,俄國的防禦力量最大部分集結在沼澤地的南邊。
因此,戰線就不平衡了。
德國人發現自己在南方前進很慢,但是沖向莫斯科卻意外地容易。
他們前面的第一個俄國大城市是明斯克。
太陽在羅馬升起的時候,埃倫-傑斯特羅已經在高雅旅館他房間裡的寫字桌上工作了。
現在,傑斯特羅博士寫的這本關于君士坦丁大帝的著作隻差四、五章了,他心裡很高興。
象平時一樣,正八點鐘的時候,同一個侍者送來了同一樣的早餐。
傑斯特羅吃完早餐,又回到寫字桌上,一扇卧室的門很響地開了,娜塔麗穿着一件粉紅色浴衣,搖搖擺擺走了進來。
由于懷孕,她不但身體顯得臃腫,連臉頰和眼窩都陷了下去,嘴顯得更大了。
“天啊,你聽到最新消息了嗎?” “發生什麼好事情了?” “要看怎麼說了。
德國人侵入俄國了。
” “什麼!真的嗎?” “就是八點鐘的新聞說的。
” “唉呀,”傑斯特羅摘下眼鏡,用手帕擦着。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的?” “今天黎明。
” “真怪!這個長小胡子的壞蛋真幹起來了,是嗎?又是一個兩條戰線的戰争!” 娜塔麗走到放着剩餘早餐的有小輪子的茶幾跟前。
“咖啡還熱嗎?” “熱的,你喝吧。
” “醫生叫我在檢查之前不要吃東西,可是我受不了。
我餓得要命。
”娜塔麗喝着咖啡,狼吞虎咽地吃一塊甜面包。
“你最好給大使打個電話。
” “我也這麼想。
不過俄國遠着呢,跟我們有什麼關系?的确,想想希特勒進入俄國後越戰越弱,也挺有意思。
但願他是走拿破侖的老路。
” “如果芬蘭牽了進去,這條‘伐亞莎号’就走不了。
” “天哪,真的。
你完全對。
芬蘭有什麼消息?” “我沒聽說。
”娜塔麗沉重地在一張椅子裡坐下,環視着這個寬暢的房間,四周是深紅色絲絨椅子和沙發、鍍金框架的鏡子,還有大理石雕像。
“天哪,這套房間真悶氣。
要能離開該有多美啊!” “親愛的孩子,這房子挺寬暢,而且我們隻給兩個小房間的價錢。
”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麼不呢?旅館裡空着,隻有德國人。
這叫我毛骨悚然。
” “我想每個旅館都有他們。
” 娜塔麗神色憂郁地說:“當然。
昨天我在電梯裡認出了一個秘密警察人員。
拜倫和我在裡斯本看見過他。
我知道就是那個人。
在他的額角頭上他有這麼樣一個難看的傷疤。
”她伸出一隻手指畫了個“L”形狀。
“當然是碰巧。
他認出你了嗎?” “他盯着我看了一眼。
” “我看沒有什麼關系。
這種人見到活的東西都盯着看。
那麼,醫生昨天怎麼說來着?一切正常嗎?” “是的。
”她含含糊糊地說。
“他要我再檢查一次。
現在我去躺一會兒。
” “還上床去?” “他叫我多休息。
約的時間要到中午。
” “好吧。
這一章就可以謄清了。
” “埃倫——”娜塔麗頓了一會兒,咬着下嘴唇,“——他叫我暫時不要打字。
我背脊累。
等這陣疲勞過去以後吧。
” “我明白。
”傑斯特羅歎了口氣,環顧一下這個房間。
“我同意,這個地方并不那麼特别舒服。
我一想到我那可愛的房子空空蕩蕩……娜塔麗,你認為這場俄國的戰争會使事情根本改變嗎?我是說——” “老天爺,埃倫,”娜塔麗很不滿意地脫口說,“你的意思是要說你還能和德國人留在同一塊大陸上嗎?” “親愛的孩子——”傑斯特羅做了個十分猶太式的姿勢,彎着肩膀舉起兩隻手搖着,“——不要對我不耐煩。
上一次大戰的時候你還是個嬰孩,但是對我說來這兩次戰争之間隻過了一忽兒時間!不過是停戰了一會又繼續打。
你想,那時候聽到多少什麼德國鬼子把比利時的嬰兒挑在刺刀尖上,把修女的Rx房割掉等等的話!後來我在慕尼黑和一些真正絕妙的人過了一年。
都是德國人,德國人——啊喲,天哪,拜倫來了一封信,我告訴你了沒有?” “什麼?在哪兒?” “可能侍者把它放在會客室裡了。
” 她邁着沉重的步子跑出房間,抓起那封白色的信,回到卧室,就喘着氣讀起來。
這是一封幹巴巴的信,沒有别的消息,除了他已從“S-45号”調出來,調到太平洋艦隊的一條 新潛艇“鲔魚号”上,埃斯特上尉調到一條老潛艇“烏賊号”上了等等。
不過愛情啊,寂寞啊等等字眼挺多,是些老調。
她脫了衣服,躺到床上,起勁地把這封信讀了又讀,讀得句子都沒有了意義。
那個意大利醫生告訴她,隻有兩三次少量的出血,關系不大,但是她得休息,以保證嬰兒安全。
娜塔麗準備在床上躺兩個星期。
晝夜的分界線徐徐在大西洋上移動,大半是在蓬松的雲彩和空蕩的起皺的藍色海面上經過,偶爾逢上整齊地排列着的小點,和一些随意散落的小點。
排列整齊的小點是護航船隊,随意散落的小點是企圖獵取它們的德國潛艇,以及企圖發現潛艇以警告護航船隊的美國軍艦。
獵者和被獵者都毫無區别地受到太陽給予的光明和溫暖;這個場面浩大的三角遊戲,它的參加者稱之為大西洋之戰。
然後陽光移向另一塊大陸,即新世界。
不一會兒,紐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大樓的窗戶就被早晨的陽光照亮了,但是那些墳墓般的廣播室裡還隻有無休無止的電燈光。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部門的走廊和小房間裡,盡管時間還早,可已經人來人往忙亂起來。
休-克裡弗蘭,胡子拉碴的,坐在舊寫字桌前面,抽着一支長雪茄煙,在一本黃色拍紙簿上劃着。
盡管業餘時間節目大受歡迎,他并沒有放棄“市内名人動态”這個節目。
他常說,等到業餘時間節目的熱潮過去之後,新聞廣播節目仍然是他的謀生之道。
他寫字桌上的一隻袖珍收音機裡傳出了溫斯頓-丘吉爾講話的響亮聲音: “從來沒有一個象我這樣曾經堅持反對共産主義的人……我說過的話,我一句也不收回。
然而這一切都由于目前正在出現的景象而消失了……我看見成萬個俄國的村鎮,那裡姑娘們在微笑,孩子們在遊戲。
我看見殘酷的屠殺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一批批呆闆的、機械的、聽話的、野蠻的德國鬼子兵,好象成群爬行的蝗蟲,在作踐,在糟蹋……” 電話鈴響了。
他想不理,然而又抓起來,咆哮着說:“他媽的,我在聽丘吉爾……啊!對不起,契特。
聽着,你那裡如果有收音機,打開聽聽。
真有鼓動性!”他把身子向後靠在轉椅上,一隻耳朵對着收音機,另一隻耳朵聽着電話。
“在這些火光,這些風暴後面,我看到了那一小撮人,他們設計了、組織了這場恐怖的暴雨,向全人類傾瀉……” “契特,當然我想到了。
等新聞一廣播完,我就打個電報給這裡的俄國領事館。
顯然我不能從電話裡弄到。
大約一個鐘頭以前,他們打電話給我了。
梅德琳-亨利到那裡去了,他們答應派一個人跟她一起來。
不,我不知道是什麼人,還不知道。
媽的,今天早晨他們的女仆也成了新聞!” “你能懷疑我們的政策會是什麼嗎?我們隻有一個目标,和一個唯一的不能改變的決心。
我們決定摧毀希特勒和納粹 制度的一切痕
這四個行動隊,軍官和兵士都算在内,大約共有三千名旅行劊子手。
他們出發去屠殺三百萬到四百萬左右的人,算起來他們每個人要殺一萬多人。
這他們顯然幹不了。
計劃是使這工作開個頭,然後招募當地的排猶分子和德國兵士,來完成他們出發去執行的這個從未聽說過的極端可怕的然而卻完全真實的任務。
特别行動隊裡的德國兵士,主要是從公職人員中征召來的,有警察、偵探、職員之類。
其中沒有瘋子或者罪犯。
軍官大部分是律師、醫生或者商人,他們由于年齡或者能力,不能在軍隊裡作戰。
有的還有很高的大學學位。
有一個軍官還曾經是神學家。
軍官和兵士一樣,都是很好的德國人,這種人決不會駕車硬穿紅燈,他們喜歡歌劇和音樂,他們讀書,他們打領帶穿外套,他們有妻子兒女,他們大多數上教堂,唱贊美詩,他們假日在自己的小花園裡栽花。
服從是德國人的美德。
人家告訴他們,猶太人是德國人的敵人,對付他們的唯一辦法是把他們統統殺掉,包括抱在懷裡的嬰兒以及母親。
這種話來自上面。
德國人的崇高美德就是聽從來自上面的這些話,并且付諸實行。
奇怪的是,從入侵戰線以西直到大西洋岸邊的廣大地區,已經落在德國人手裡的猶太人卻并沒有被大量屠殺,甚至都沒有一個要屠殺他們的計劃在進行。
有一種錯誤的意見,以為一九三三年希特勒獲得權力後,德國人就開始屠殺猶太人。
這是不真實的。
他們掠奪猶太人,就象他們後來掠奪所有被他們征服的民族一樣,不過這種劫掠一般是在合法的征用法令之下幹的。
猶太人經常被侮辱,有時候挨打,有時候受酷刑,有時候被弄死,或者幹活累死。
但是直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之前,隻有很少集中營存在,而其中的人員大多數是反對希特勒的德國人。
集中營的存在使猶太人充滿恐懼,可是德國人自己也同樣害怕。
在一九四一年六月,歐洲的猶太人過着可怕的生活,德國的法律擠走了他們最後的一點财産。
但是他們活着。
“人能夠在任何法律之下生活,”一張德國的猶太報紙這樣說。
因此,正是在德國戰線後面的猶太人比在戰線前面的更安全。
例如華沙的猶太人,在納粹嚴酷的法律下自己組織起來了。
盡管過度的勞動、饑餓、疾病使他們死了一些,但是主要的是他們設法活下來了。
從這一點看來,傑斯特羅一家還不如不離開華沙。
然而班瑞爾-傑斯特羅雖然這麼機靈,并學會了在排猶主義下過活,卻沒有想到這個特别行動隊。
這是件新東西。
阿道夫-希特勒還是在三月給特别行動隊下的命令,到了六月二十二日,他也許已經不大記得了。
他在一間地圖室裡,看着入侵的進程,太陽早已出來,那裡的光線還是灰白陰冷的。
元首不喜歡陽光,他命令他的東方戰役指揮部面北建造。
一條從東普魯士森林中穿過的鐵路,離開北方軍團的出發戰線不遠,通向這個他稱之為“狼穴”的地方。
這個指揮部由一些水泥造的倉庫和木闆小屋組成,圍着帶刺鐵絲、-望塔和布雷地帶。
“狼穴”實際上很象一個集中營。
約德爾将軍身邊站着德國軍隊中最新、最年輕的将軍阿爾明-馮-隆。
希特勒不喜歡隆,總是粗暴地對待他。
隆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講一口漂亮的柏林口音的德國話,與希特勒粗野的、土氣的巴伐利亞口音正相反。
他的制服剪裁得毫無瑕疵,也正好與希特勒的過分寬大的兵士外衣相反。
特别是,隆長着一個鷹鈎鼻子,看起來有點兒象猶太人。
但是作為作戰部的一個上校,他參與了三個精心設計的巴巴羅沙作戰計劃。
他的記憶力驚人;他知道炮火進攻的時間;他心裡記着一千英裡寬的戰場全貌。
對隆說來,蘇聯就象一個桌子上的模型,隻是比那種在作戰計劃中用的更大、更觸目驚心。
軍隊是人組成的,不是寫着号碼插在上面的小旗,但是原理和情節是一樣的,至少開頭是如此。
(在紐倫堡審訊時,隆否認知道特别行動隊這件事。
後來給他看了他代表作戰部會簽的殺死政委的命令,他才記了起來,但是辯護說他不知道特别行動隊的其他目的。
法庭判他強詞奪理,就象隆為自己辯護的其他問題一樣。
) 入侵這天太陽出來後的三個鐘頭裡,隆設法回避元首對地面作戰趨勢提出的唠唠叨叨的生硬問題。
然後他說出了他的判斷:北方幹得不錯,比原來計劃的還好;中央更好;南方很糟。
這證明是正确的估計,此後很長一段時期希特勒對這個鷹鈎鼻将軍很有好感。
在這裡,這些玩牌的巨人攤開了最初的幾張牌。
希特勒和他的參謀人員猜測俄國人會在中央,在普裡皮亞特河沼澤地以北集結最強的力量以保衛首都。
但是那個部署俄國軍隊的人——斯大林,或者那些給他出主意的将軍,卻打賭德國人會把主力沖向南方,占領烏克蘭産糧區和高加索油田。
這種判斷可能是讀了《我的奮鬥》而形成的;希特勒在書裡公然說占領這些地方是他畢生的目标。
不管怎麼樣,俄國的防禦力量最大部分集結在沼澤地的南邊。
因此,戰線就不平衡了。
德國人發現自己在南方前進很慢,但是沖向莫斯科卻意外地容易。
他們前面的第一個俄國大城市是明斯克。
太陽在羅馬升起的時候,埃倫-傑斯特羅已經在高雅旅館他房間裡的寫字桌上工作了。
現在,傑斯特羅博士寫的這本關于君士坦丁大帝的著作隻差四、五章了,他心裡很高興。
象平時一樣,正八點鐘的時候,同一個侍者送來了同一樣的早餐。
傑斯特羅吃完早餐,又回到寫字桌上,一扇卧室的門很響地開了,娜塔麗穿着一件粉紅色浴衣,搖搖擺擺走了進來。
由于懷孕,她不但身體顯得臃腫,連臉頰和眼窩都陷了下去,嘴顯得更大了。
“天啊,你聽到最新消息了嗎?” “發生什麼好事情了?” “要看怎麼說了。
德國人侵入俄國了。
” “什麼!真的嗎?” “就是八點鐘的新聞說的。
” “唉呀,”傑斯特羅摘下眼鏡,用手帕擦着。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的?” “今天黎明。
” “真怪!這個長小胡子的壞蛋真幹起來了,是嗎?又是一個兩條戰線的戰争!” 娜塔麗走到放着剩餘早餐的有小輪子的茶幾跟前。
“咖啡還熱嗎?” “熱的,你喝吧。
” “醫生叫我在檢查之前不要吃東西,可是我受不了。
我餓得要命。
”娜塔麗喝着咖啡,狼吞虎咽地吃一塊甜面包。
“你最好給大使打個電話。
” “我也這麼想。
不過俄國遠着呢,跟我們有什麼關系?的确,想想希特勒進入俄國後越戰越弱,也挺有意思。
但願他是走拿破侖的老路。
” “如果芬蘭牽了進去,這條‘伐亞莎号’就走不了。
” “天哪,真的。
你完全對。
芬蘭有什麼消息?” “我沒聽說。
”娜塔麗沉重地在一張椅子裡坐下,環視着這個寬暢的房間,四周是深紅色絲絨椅子和沙發、鍍金框架的鏡子,還有大理石雕像。
“天哪,這套房間真悶氣。
要能離開該有多美啊!” “親愛的孩子,這房子挺寬暢,而且我們隻給兩個小房間的價錢。
”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麼不呢?旅館裡空着,隻有德國人。
這叫我毛骨悚然。
” “我想每個旅館都有他們。
” 娜塔麗神色憂郁地說:“當然。
昨天我在電梯裡認出了一個秘密警察人員。
拜倫和我在裡斯本看見過他。
我知道就是那個人。
在他的額角頭上他有這麼樣一個難看的傷疤。
”她伸出一隻手指畫了個“L”形狀。
“當然是碰巧。
他認出你了嗎?” “他盯着我看了一眼。
” “我看沒有什麼關系。
這種人見到活的東西都盯着看。
那麼,醫生昨天怎麼說來着?一切正常嗎?” “是的。
”她含含糊糊地說。
“他要我再檢查一次。
現在我去躺一會兒。
” “還上床去?” “他叫我多休息。
約的時間要到中午。
” “好吧。
這一章就可以謄清了。
” “埃倫——”娜塔麗頓了一會兒,咬着下嘴唇,“——他叫我暫時不要打字。
我背脊累。
等這陣疲勞過去以後吧。
” “我明白。
”傑斯特羅歎了口氣,環顧一下這個房間。
“我同意,這個地方并不那麼特别舒服。
我一想到我那可愛的房子空空蕩蕩……娜塔麗,你認為這場俄國的戰争會使事情根本改變嗎?我是說——” “老天爺,埃倫,”娜塔麗很不滿意地脫口說,“你的意思是要說你還能和德國人留在同一塊大陸上嗎?” “親愛的孩子——”傑斯特羅做了個十分猶太式的姿勢,彎着肩膀舉起兩隻手搖着,“——不要對我不耐煩。
上一次大戰的時候你還是個嬰孩,但是對我說來這兩次戰争之間隻過了一忽兒時間!不過是停戰了一會又繼續打。
你想,那時候聽到多少什麼德國鬼子把比利時的嬰兒挑在刺刀尖上,把修女的Rx房割掉等等的話!後來我在慕尼黑和一些真正絕妙的人過了一年。
都是德國人,德國人——啊喲,天哪,拜倫來了一封信,我告訴你了沒有?” “什麼?在哪兒?” “可能侍者把它放在會客室裡了。
” 她邁着沉重的步子跑出房間,抓起那封白色的信,回到卧室,就喘着氣讀起來。
這是一封幹巴巴的信,沒有别的消息,除了他已從“S-45号”調出來,調到太平洋艦隊的一條 新潛艇“鲔魚号”上,埃斯特上尉調到一條老潛艇“烏賊号”上了等等。
不過愛情啊,寂寞啊等等字眼挺多,是些老調。
她脫了衣服,躺到床上,起勁地把這封信讀了又讀,讀得句子都沒有了意義。
那個意大利醫生告訴她,隻有兩三次少量的出血,關系不大,但是她得休息,以保證嬰兒安全。
娜塔麗準備在床上躺兩個星期。
晝夜的分界線徐徐在大西洋上移動,大半是在蓬松的雲彩和空蕩的起皺的藍色海面上經過,偶爾逢上整齊地排列着的小點,和一些随意散落的小點。
排列整齊的小點是護航船隊,随意散落的小點是企圖獵取它們的德國潛艇,以及企圖發現潛艇以警告護航船隊的美國軍艦。
獵者和被獵者都毫無區别地受到太陽給予的光明和溫暖;這個場面浩大的三角遊戲,它的參加者稱之為大西洋之戰。
然後陽光移向另一塊大陸,即新世界。
不一會兒,紐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大樓的窗戶就被早晨的陽光照亮了,但是那些墳墓般的廣播室裡還隻有無休無止的電燈光。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部門的走廊和小房間裡,盡管時間還早,可已經人來人往忙亂起來。
休-克裡弗蘭,胡子拉碴的,坐在舊寫字桌前面,抽着一支長雪茄煙,在一本黃色拍紙簿上劃着。
盡管業餘時間節目大受歡迎,他并沒有放棄“市内名人動态”這個節目。
他常說,等到業餘時間節目的熱潮過去之後,新聞廣播節目仍然是他的謀生之道。
他寫字桌上的一隻袖珍收音機裡傳出了溫斯頓-丘吉爾講話的響亮聲音: “從來沒有一個象我這樣曾經堅持反對共産主義的人……我說過的話,我一句也不收回。
然而這一切都由于目前正在出現的景象而消失了……我看見成萬個俄國的村鎮,那裡姑娘們在微笑,孩子們在遊戲。
我看見殘酷的屠殺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一批批呆闆的、機械的、聽話的、野蠻的德國鬼子兵,好象成群爬行的蝗蟲,在作踐,在糟蹋……” 電話鈴響了。
他想不理,然而又抓起來,咆哮着說:“他媽的,我在聽丘吉爾……啊!對不起,契特。
聽着,你那裡如果有收音機,打開聽聽。
真有鼓動性!”他把身子向後靠在轉椅上,一隻耳朵對着收音機,另一隻耳朵聽着電話。
“在這些火光,這些風暴後面,我看到了那一小撮人,他們設計了、組織了這場恐怖的暴雨,向全人類傾瀉……” “契特,當然我想到了。
等新聞一廣播完,我就打個電報給這裡的俄國領事館。
顯然我不能從電話裡弄到。
大約一個鐘頭以前,他們打電話給我了。
梅德琳-亨利到那裡去了,他們答應派一個人跟她一起來。
不,我不知道是什麼人,還不知道。
媽的,今天早晨他們的女仆也成了新聞!” “你能懷疑我們的政策會是什麼嗎?我們隻有一個目标,和一個唯一的不能改變的決心。
我們決定摧毀希特勒和納粹 制度的一切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