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燈
的禮服從頸部起是用帶子吊着的,這樣就裸露出她那纖細的肩部。

    她的茶色頭發梳得很高。

    羅達記得帕米拉-塔茨伯利是個耗子般的姑娘,現在她可不是隻耗子。

    羅達從柯比臉上的表情看出他那懶洋洋、暖烘烘的欲望。

     “我要是能說得出就好啦。

    軍事秘密掩蓋着形形色色的壞勾當,是不是?”羅達笑着。

    “但願他忙的是國防,而不是一個金發女郎。

    ” “我不信會是個金發女郎,”帕米拉說,“亨利上校可不是那種人。

    ” “哎,這些道貌岸然的最要不得,親愛的。

    呃,你這件禮服可真漂亮啊。

    ” “你喜歡嗎?謝謝啦,”帕米拉把裙子拉拉平。

    “我覺得打扮得好象去看啞劇似的。

    幾個星期以來,我黑天白日穿的都是制服。

    ” “勃納-沃克勳爵把你趕得那麼緊嗎?” “啊,沒有,亨利太太。

    是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我覺得自己呆在華盛頓太幸運了,晚上加加班也許是為了消除自己的犯罪感吧。

    ” “帕米拉,那末八成是華靈旅館啦,”柯比的語調是要把被羅達打斷的話題繼續說下去。

     “隻要他們已經把轟炸所造成的破壞修複了。

    這會兒,他們總該修好了。

    德國人拚命想搞白金漢宮,所以那一帶的房子吃了不少炸彈。

    可那是十月間的事了。

    ” “明天我就給華靈拍個海底電報。

    ” “怎麼,巴穆,你要去倫敦嗎?”羅達說。

     柯比朝她轉過身來,同時把他的一雙長腿交叉起來。

    “看來是這樣。

    ” “這我可是頭一回聽說啊。

    ” “這件事醞釀一陣子了。

    ” “倫敦!多富于冒險意味啊,”羅達笑了,用笑掩蓋住她的驚訝。

     “傑妮絲,喝那麼多馬提尼酒對你好嗎?”拉古秋太太說,她那高嗓門壓過了其他人的談話聲。

     “哦,媽媽,”傑妮絲說,這時一個穿白長褂的菲律賓老頭(羅達為當晚的宴會臨時雇來的一個退休的海軍侍者)正哆哆嗦嗦地往她伸出來的杯子裡斟着酒。

     “那個娃娃一定會叼着隻橄榄出世的,”參議員說,兩個英國人暢快地笑了,拉古秋那粉紅色的臉上是一片自我滿足的皺紋。

     “那麼你确實見到拜倫了嗎?”傑妮絲對梅德琳說。

    “什麼時候見到的?” “大約兩個星期以前。

    他的潛艇在布魯克林海軍船塢停了一夜。

    他請我吃了頓飯。

    ” “他怎麼樣?” “他——我也說不清——比以前更淡漠了,幾乎是冷冰冰的。

    我想他不大喜歡幹海軍。

    ” “也許他不大喜歡結婚,”傑妮絲說。

    “我從來沒聽說過這麼離奇的事!就在裡斯本起這麼兩天哄,然後她回意大利,他又鑽進那條小潛艇裡去。

    他們幹麼費那麼大事去結婚?” “哼,也說不定那個猶太姑娘非要結婚不可,”梅德琳用調皮的口氣說。

    傑妮絲笑了一下。

    “倒很可能是那樣。

    不過我可以這麼說,她是個十分聰明、漂亮的姑娘。

    ”她做了個鬼臉,還挪動一下寬大的綠色長衫下面的大肚皮,使自己坐得更舒服些。

    “哎,我成了一條臃腫的母牛啦!親愛的,這就是一切必然導緻的後果。

    永遠記住這一點。

    你的愛情生活怎麼樣?” “哦,親愛的,說起來——”梅德琳朝她母親望了一眼。

     “你還記得那個吹喇叭的嗎?眼睛又大又憂郁——通身穿棕色的那個?” “那個共産黨?啊,梅德琳,莫非你——” “嘔,不是,不是。

    波茨完全是個枯燥無味的人。

    可是我跟他到梅迪遜廣場公園參加那個反戰集會去了。

    傑恩①,那可真了不起呀!人擠得滿坑滿谷的。

    紅、白、藍色的橫幅标語從公園的一頭一直拉到另一頭,寫着:美國兵不去……”梅德琳把雙手朝兩邊一攤。

    “他們唱西班牙忠誠派②的歌,唱一些群衆歌曲,小說家、詩人和大學教授作激烈的反戰演說。

    呃,那家夥就在我們這個包廂裡。

    他是專替廣播電台寫恐怖節目的。

    他很成功,一個星期可以掙到大約五百元。

    他很漂亮,不過也是個共産黨。

    ”梅德琳打了個噴嚏,擤了擤鼻子,然後狡猾地望着傑妮絲。

    “你說說看,哪個會給我們家裡的震動大些,是拜倫的猶太姑娘呢。

    還是我這個共産黨?鮑勃是明尼蘇達來的,他至少是個瑞典血統的。

    他好極了。

    ” ①指一九三六——三九年西班牙内戰中擁護人民陣線、反對佛朗哥的進步分子。

     ②傑妮絲的昵稱。

     傑妮絲說:“那麼你那位老闆呢?” “休-克裡弗蘭嗎?提他幹什麼?” 兩個年輕女人互相望着。

    傑妮絲的嘴角彎起了會意的皺紋。

    梅德琳那塗着脂粉的蒼白的臉漲紅了。

    “說呢,傑妮絲,你幹嗎咧嘴笑呀?”她把馬提尼酒大部分都喝光了。

     “我不知道。

    你總一個接一個地跟一些莫名其妙的男人往來。

    ” “如果你的意思是說我在暗地裡等着克裡弗蘭先生,”梅德琳用她父親那樣明快的語氣說,“那你是大錯特錯了。

    他是個大腹便便、粉頭發、滿臉雀斑的男人,比我大十歲。

    我個人是把他看作一條蛇的。

    ” “親愛的,蛇會催眠術啊。

    ” “對,它隻能催兔子和鳥兒,我兩者都不是。

    ”羅達走到一張中國式的小桌跟前去接電話。

    “喂,你呀,”她說。

    “你在哪兒?……哎呀,我的天……好,自然,好吧。

    我把票給你留在售票處。

    好,好,他們已經等了好幾個鐘頭啦。

    好,回頭見,親愛的。

    ”她挂上電話,對客人們擺動着那雙又長又蒼白的手。

    “哦,咱們把酒喝幹吧。

    帕格來電話表示抱歉。

    他正在白宮,也說不準什麼時候能夠脫身。

    ” 在華盛頓,一個在宴會上缺席的人如果正在白宮,他那張空着的椅子并不使客人們感到難堪。

    正相反,誰也不問維克多-亨利在那座行政大樓裡正幹着什麼,甚至也沒人對羅達的話議論什麼。

    她把勃納-沃克安置在她的右首,把參議員放在她的左首,說:“經過這麼些年,我還是掌握不好這些禮數。

    一位是美國參議員,一位是英國貴族,上下怎麼擺呢?參議員,我就把咱們這位外賓放在上座了。

    ” “絕對恰當,”拉古秋說。

     埃裡斯特-塔茨伯利說:“參議員,表決《租借法案》的時候如果你能把席位讓給他,勃納-沃克勳爵這回一定欣然把上座讓給你。

    ” “噢,成交,成交。

    ”這位空軍準将大聲說,他那挂滿了勳章的軍服使羅達眼花缭亂。

    人人都笑起來了,塔茨伯利笑的聲音最大。

    “哈哈哈!”這位記者的肚皮在他那橫挂着一道大金鍊、皺皺囊囊的背心的廣闊空間下面顫動。

    羅達說:“哦,這種精神真好!我正有點兒擔心我們這些英國朋友會把拉古秋參議員活活吞下去呢!” 參議員眯起眼睛來。

    “你們英國人缺肉不至于缺到那種程度吧,對嗎?”一陣笑聲過去以後,他又接着說下去。

    “不,說真的,羅達,我很高興你使我們聚在一起。

    也許我已經使咱們這位朋友相信我并不是喜愛納粹的人。

    我隻不過是九十六個人中間的一個,我有我自己的觀點。

    我當然不贊成惠勒參議員那個發言。

    說什麼《租借法案》将要把美國男兒葬送掉四分之一。

    那話講得沒邊兒了。

    不過要是羅斯福有意向英國 免費贈送軍火,他為什麼不幹脆站出來直說,何必拿這個《租借法案》來哄騙我們?這簡直是把我們當成了傻瓜!” “我去參加了一次紐約的反戰集會,”梅德琳插嘴說,“一個演講人說了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流浪漢在街頭攔住個闊佬說:‘先生,我都快餓死啦,請您給我兩毛五。

    ’那個闊佬說:‘親愛的夥計,我不能給你兩毛五,我可以借給或者租給你兩毛五。

    ’” 拉古秋參議員大笑起來。

    “妙極啦。

    我一定把它用在我下次的發言稿裡。

    ” 巴穆-柯比從餐桌對面說:“你真的願意從共産黨方面搜集材料嗎?” “那是個共産黨召集的會嗎?不過,故事總是故事。

    ” “這種集會真是發瘋,”傑妮絲說。

    “今天下午我坐出租汽車經過賓夕法尼亞大街的時候,在白宮前面給卡住了,簡直寸步難移。

    新聞攝影記者也在那兒,給糾察隊拍照。

    共産黨舉着标語牌圍成個圓圈走着,齊聲唱着‘美國兵不去’。

    他們旁邊有一群女人——美國基督徒母親協會的——就跪在人行道的積雪裡祈禱。

    那個司機告訴我說,她們要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禱告下去,直到把《租借法案》擊敗或者否定掉為止。

    說實在的,從夏威夷來到這兒,我覺得這個國家簡直發瘋了!” “這就正好說明反對這個法案的運動有多麼廣泛,”參議員說。

    “各方面的人都有。

    ” “正相反,”柯比插嘴說,“兩邊的極端派似乎都反對援英,可是中間的群衆是贊成的。

    ” 拉古秋參議員朝空中揮了揮手說:“不是這樣,先生。

    我一輩子走的都是中間道路。

    你們應該聽一聽參議院餐廳裡那些靜悄悄的交談。

    對你們說,要是他們不必擔心大城市裡的猶太人的話(我也不怪猶太人有那樣的感覺,不過這個問題不能在狹隘的基礎上來決定),馬上就還會有二十票投到我這方面來。

    我仍然認為不會再多了。

    票數天天都有變化。

    要是這風浪再繼續一個星期的話,這個法案就吹了。

    ” 臨街的大門打開又關上了。

    維克多-亨利走進餐室,一面撣着他那件藍色軍大衣上的雪花。

    “向各位道歉,”他一邊脫大衣一邊說。

    “不必,不必,不必站起來,我就來參加,等會兒再換衣服。

    ” 可是男客都站在那裡。

    維克多-亨利圍着桌子走了一遭,和客人們一一握手——最後握手的是巴穆-柯比。

    “哦,”他說,“可好些日子沒見啦。

    ” “确實很久了,太久啦。

    ” 隻有對這位科學家最熟悉的羅達領會到他那副笑容是尴尬和做作的。

    她為這一瞬間擔了兩個星期的心,可是現在有的卻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感覺——想到兩個這樣的男人都愛着她,她感到既愉快又驕傲。

    當她的情夫握住與她結婚二十五年的丈夫的手時,她絲毫也沒有犯罪的感覺。

    柯比要比亨利上校高出不止一頭。

    他穿着一身黑白條紋的禮服,看來是個滿神氣的家夥。

    可是帕格也是神采奕奕:他腰身筆直,身材不高,但很結實,深陷的眼眶裡那雙疲倦的眼睛顯得十分銳利,生氣勃勃。

    他的整個儀表都顯示着活力——這是她自己的丈夫,剛從白宮回來。

    羅達感到自己幸運、美麗、受到寵愛。

    她的思緒混亂而愉快,但處境十分保險。

    這實際上是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