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關燈
門廳裡挂着一标語牌,上面寫着:攜手合作,日本和美國的管理方式。

    在會議室裡,我看到了那種在暗淡光線下舉行的業務研讨會的景象。

    男、女代表們坐在鋪着灰色桌布的長條桌旁;當發言人在講台上喋喋不休地講話時,其餘的人在昏暗中做着筆記。

     我站在一張桌子跟前,桌子上放着遲到人員的姓名标簽,一個戴眼鏡的婦女走到我跟前問道:“你登記了嗎?你有沒有拿到你的材料袋?” 我稍稍轉過身子,亮了一下我的警徽。

    “我想找一下唐納森博士。

    ”我說道。

     “下一個是他發言,再過七八分鐘就輪到他了。

    能讓其他人幫你忙嗎?” “我隻要一小會兒就行。

    ” 她遲疑了一下。

    “他馬上就要發言了……” “那麼你最好立刻把他叫來。

    ” 她那副模樣好像我揍了她似的。

    我不知道她在指望什麼。

    我是個警官,而且我要求和某人談話。

    她是否認為,這還可以讨價還價?我一想起那個身穿阿馬尼時裝的青年,心裡就直冒火。

    當他領走那兩個房地産商時,他踱着方步,好像儀态萬方、身價百倍。

    為什麼他把自己看得那麼舉足輕重?他也許取得了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可他不過是個替日本老闆傳傳話的聽差而已。

     我望着那名婦女繞過會議室,走向講台,有4個人正在那兒等待發言。

    那些經商的聽衆做着記錄,而一個沙色頭發的男子正在講台上說道:“在日本公司中,外國人會有一席之地,當然喽,這位先生不是在最高層,也許,甚至不是在較高層,但确實有一席之地。

    你必須認識到,作為一名外國人,你在一家日本公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你會受到尊重,你會有事幹。

    既然你是外國人,你總得克服一些特殊的障礙,但是你完全有能力這樣做。

    如果你時刻記住循規蹈矩,安于本分,你就能取得成功。

    ” 我看着這些身穿西裝的商人,他們正埋頭做着記錄。

    我不知道他們在寫什麼。

    循規蹈矩? 那名演講人繼續說道:“人們常常聽到一些管理人員說:‘我在日本公司裡無足輕重,因此我不得不辭職。

    ’或者會聽到有人說:‘他們不聽我的,我沒有把我的主意付諸實施的機會,沒有晉升機會。

    ’那些人不懂得外國人在日本團體中的作用。

    他們不善于與之協調,所以他們隻好離開。

    但是,那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日本人完全樂意在他們的公司裡接納美國人和其它國家的人。

    他們确實渴望能雇用這樣的人。

    而且你會被接納:隻要你知趣。

    ” 一名婦女舉手問道:“日本公司裡是否歧視婦女?” “他們不歧視婦女。

    ”演講人回答說。

     “我聽說,婦女得不到晉升。

    ” “那純屬捏造。

    ” “那麼,怎麼會有這麼多法律訴訟?住友銀行剛了結一場十分轟動的反歧視訴訟案。

    我看到一份材料說,1。

    ”3的日本公司都受到美國雇員的控告,那是怎麼回事?” “這完全可以理解,”演講人說道,“不論什麼時候,一家外國公司要在别的國度開辦企業,在它适應該國的風俗和習慣的過程中,總有可能犯一些錯誤。

    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公司剛開始在歐洲許多國家辦企業時,他們也舉步維艱,不止一次發生訴訟。

    因此,日本公司在美國有一個适應過程,這是不足為奇的。

    我們需要有耐心。

    ” 一名男子笑着問道:“是否會有這樣的時候,我們無需再對日本人忍氣吞聲?”不過,他的話語中透出的是沮喪,而不是憤怒。

     屋子裡的其他人仍然在做筆記。

     “是警官嗎?我是吉姆·唐納森。

    找我什麼事?” 我轉過身來。

    唐納森博士瘦高個子,戴着眼鏡,露出一種做事有闆有眼,甚至是過分刻闆的樣子。

    他的穿戴是一副大學教授的派頭,花呢運動服,配一根紅領帶。

    但是,他的襯衣口袋裡冒出幾支廉價筆。

    我猜想,他是一名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