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關燈
小
中
大
5
102号樓/會計處下午5時50分
她去了位于102号樓地下室的會計處,到那裡的時候快6點了。
她發現馮愛倫正準備下班回家。
“愛倫,”她說,“我需要你的幫助。
” “當然可以。
”愛倫40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是那種永遠都樂呵呵的女人。
“你以前給聯邦航空局幹過翻譯嗎?” “那是老早以前啦。
”愛倫說。
“我有些東西要譯出來。
” “凱西,你能找到比我強多了的翻譯——” “我情願你來幹,”她說,“這是機密的。
” 她把錄像帶交給愛倫。
“我需要譯出最後九分鐘人的說話聲。
” “行……” “我希望你不向任何人提起這事。
” “也包括比爾嗎?”比爾是她丈夫。
凱西點點頭。
“這有沒有問題?” “不成問題,”她看看手中的錄像帶,“什麼時候要?” “明天行嗎?至遲星期五。
” “可以。
”馮愛倫說。
諾頓音響處理實驗室下午5時55分 凱西拿着第二盒錄像帶去位于24号樓後樓的諾頓音響處理實驗室。
實驗室是由來自奧馬哈的一名前中央情報局人員負責的,他名叫傑伊·齊格勒,是性格偏執的電子奇才。
他用的音響過濾闆和放音設備都是他自己親手做的,因為據他自己講,他不放心任何别的人給他做的這些東西。
諾頓建立這個實驗室是為了幫助政府的有關機構來處理駕駛艙内的對話錄音磁帶。
在一場事故之後,政府取走駕駛艙對話錄音機,并在華盛頓進行分析。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在調查結束前這些錄音帶上的内容被洩露給新聞界。
盡管這些機構有些工作人員具有記錄磁帶内容的經驗,但他們對駕駛艙内非人為聲響就不很在行了——例如常常出現的警報聲、自動音響提示等等。
這些聲響是諾頓特有的,所以諾頓公司就自己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來分析它們。
沉重的隔音門像平時一樣總是緊鎖着的。
凱西用力砸門。
過了一陣,揚聲器裡一個聲音說:“報口令。
” “我是凱西·辛格頓,傑伊。
” “報口令。
” “傑伊,看在上帝份上,快把門打開。
” 咯哒一聲,然後又歸于寂靜。
她等待着。
厚重的門打開一條縫。
她看見長發披肩的傑伊·齊格勒戴着一副太陽鏡。
他說道:“哦,進來,辛格頓。
你被批準進站了。
” 他把門開得稍稍大一點點,她從他身旁側着擠進光線很暗的房間。
齊格勒立馬就把門用力關上,一連上了三道闩。
“你下次最好先打個電話來,辛格頓。
我們有條很安全的進線。
四級編碼擾頻的。
” “我很抱歉,傑伊,但事情很急。
” “确保安全是大家的事。
” 她把磁帶盒遞給他。
“這是一英寸錄像帶,辛格頓。
我們這個實驗室裡不大見到這種規格的。
” “你能把它解讀出來嗎?” 齊格勒點點頭。
“我們能解讀任何東西,辛格頓。
你扔給我們的任何東西。
”他把磁帶放在一個水平磁鼓上,把它裝好。
然後他回頭看了凱西一眼,問道:“磁帶上的東西你是不是得到了批準可以看?” “這是我自己的帶子,傑伊。
” “隻是問一問罷了。
” 她說:“我應該告訴你這盤帶子是——” “什麼也别告訴我,辛格頓。
這辦法最好。
” 磁帶開始放了。
她看見室内所有的監視器、示波器的波形曲線在蠕動,綠色線條在黑色背景上跳動。
“啊……好的,”齊格勒說,“我們現在得到了超八型的聲道,杜比降噪D型編碼,肯定是家用微攝機……”她聽見揚聲器傳出有節奏的嘎吱嘎吱聲。
齊格勒盯着他面前的監視器。
有幾台正在生成很有趣的數據,構成聲音的三維模型,看上去像是一串閃閃發光色澤缤紛的珠子。
帶子上的内容同時也在生成不同赫茲的削波。
“腳步聲,”齊格勒宣布說,“是橡膠鞋底踏在草上或泥地上的聲音。
鄉村,沒有城區的明顯特征。
可能是男性腳步聲。
而且,啊,有輕微的節律障礙,他也許正扛着什麼東西。
不太重。
但一直不平衡。
” 凱西記得錄像帶開頭的畫面:一個男人走在一條小路上,正離開一個中國村莊,肩上扛着他的小孩。
“你是對的。
”她說,覺得齊格勒很了不起。
現在出現的是一種啁啾聲——像是一種小鳥的鳴叫聲。
“等一下,等一下。
”齊格勒按了幾個鍵,将啁啾聲一遍一遍地重放,監視器上一串小珠子在跳動。
“哈,”齊格勒說,“數據庫裡沒有。
這是外國的地方?” “中國。
” “哦,我說呢。
我不能把所有的聲音都包括進來。
” 腳步聲繼續。
然後是風的聲音。
磁帶上一個男人在說:“她睡着了……” 齊格勒說:“美國人,身高5英尺9英寸到6英尺2英寸,35歲左右。
” 凱西點點頭,再一次對他感到佩服。
他按下一個紐,其中一台監視器顯出視頻畫面:走在小路上
她發現馮愛倫正準備下班回家。
“愛倫,”她說,“我需要你的幫助。
” “當然可以。
”愛倫40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是那種永遠都樂呵呵的女人。
“你以前給聯邦航空局幹過翻譯嗎?” “那是老早以前啦。
”愛倫說。
“我有些東西要譯出來。
” “凱西,你能找到比我強多了的翻譯——” “我情願你來幹,”她說,“這是機密的。
” 她把錄像帶交給愛倫。
“我需要譯出最後九分鐘人的說話聲。
” “行……” “我希望你不向任何人提起這事。
” “也包括比爾嗎?”比爾是她丈夫。
凱西點點頭。
“這有沒有問題?” “不成問題,”她看看手中的錄像帶,“什麼時候要?” “明天行嗎?至遲星期五。
” “可以。
”馮愛倫說。
諾頓音響處理實驗室下午5時55分 凱西拿着第二盒錄像帶去位于24号樓後樓的諾頓音響處理實驗室。
實驗室是由來自奧馬哈的一名前中央情報局人員負責的,他名叫傑伊·齊格勒,是性格偏執的電子奇才。
他用的音響過濾闆和放音設備都是他自己親手做的,因為據他自己講,他不放心任何别的人給他做的這些東西。
諾頓建立這個實驗室是為了幫助政府的有關機構來處理駕駛艙内的對話錄音磁帶。
在一場事故之後,政府取走駕駛艙對話錄音機,并在華盛頓進行分析。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在調查結束前這些錄音帶上的内容被洩露給新聞界。
盡管這些機構有些工作人員具有記錄磁帶内容的經驗,但他們對駕駛艙内非人為聲響就不很在行了——例如常常出現的警報聲、自動音響提示等等。
這些聲響是諾頓特有的,所以諾頓公司就自己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來分析它們。
沉重的隔音門像平時一樣總是緊鎖着的。
凱西用力砸門。
過了一陣,揚聲器裡一個聲音說:“報口令。
” “我是凱西·辛格頓,傑伊。
” “報口令。
” “傑伊,看在上帝份上,快把門打開。
” 咯哒一聲,然後又歸于寂靜。
她等待着。
厚重的門打開一條縫。
她看見長發披肩的傑伊·齊格勒戴着一副太陽鏡。
他說道:“哦,進來,辛格頓。
你被批準進站了。
” 他把門開得稍稍大一點點,她從他身旁側着擠進光線很暗的房間。
齊格勒立馬就把門用力關上,一連上了三道闩。
“你下次最好先打個電話來,辛格頓。
我們有條很安全的進線。
四級編碼擾頻的。
” “我很抱歉,傑伊,但事情很急。
” “确保安全是大家的事。
” 她把磁帶盒遞給他。
“這是一英寸錄像帶,辛格頓。
我們這個實驗室裡不大見到這種規格的。
” “你能把它解讀出來嗎?” 齊格勒點點頭。
“我們能解讀任何東西,辛格頓。
你扔給我們的任何東西。
”他把磁帶放在一個水平磁鼓上,把它裝好。
然後他回頭看了凱西一眼,問道:“磁帶上的東西你是不是得到了批準可以看?” “這是我自己的帶子,傑伊。
” “隻是問一問罷了。
” 她說:“我應該告訴你這盤帶子是——” “什麼也别告訴我,辛格頓。
這辦法最好。
” 磁帶開始放了。
她看見室内所有的監視器、示波器的波形曲線在蠕動,綠色線條在黑色背景上跳動。
“啊……好的,”齊格勒說,“我們現在得到了超八型的聲道,杜比降噪D型編碼,肯定是家用微攝機……”她聽見揚聲器傳出有節奏的嘎吱嘎吱聲。
齊格勒盯着他面前的監視器。
有幾台正在生成很有趣的數據,構成聲音的三維模型,看上去像是一串閃閃發光色澤缤紛的珠子。
帶子上的内容同時也在生成不同赫茲的削波。
“腳步聲,”齊格勒宣布說,“是橡膠鞋底踏在草上或泥地上的聲音。
鄉村,沒有城區的明顯特征。
可能是男性腳步聲。
而且,啊,有輕微的節律障礙,他也許正扛着什麼東西。
不太重。
但一直不平衡。
” 凱西記得錄像帶開頭的畫面:一個男人走在一條小路上,正離開一個中國村莊,肩上扛着他的小孩。
“你是對的。
”她說,覺得齊格勒很了不起。
現在出現的是一種啁啾聲——像是一種小鳥的鳴叫聲。
“等一下,等一下。
”齊格勒按了幾個鍵,将啁啾聲一遍一遍地重放,監視器上一串小珠子在跳動。
“哈,”齊格勒說,“數據庫裡沒有。
這是外國的地方?” “中國。
” “哦,我說呢。
我不能把所有的聲音都包括進來。
” 腳步聲繼續。
然後是風的聲音。
磁帶上一個男人在說:“她睡着了……” 齊格勒說:“美國人,身高5英尺9英寸到6英尺2英寸,35歲左右。
” 凱西點點頭,再一次對他感到佩服。
他按下一個紐,其中一台監視器顯出視頻畫面:走在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