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關燈
小
中
大
着查了查他的儀表盤。
“他目前在大西洋中部上空,飛行高度33000英尺,速度0.8馬赫。
” “好的,”費利克斯說,“目前他的高度是33000英尺,速度是音速的十分之八,他在這個位置上有段時間了,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他很放松,也許有點懶洋洋的。
” “是的,長官。
” “好,打開英格拉姆的前緣縫翼。
” 飛行教員伸出手推了一個按鈕。
費利克斯回頭對凱西說:“請你仔細觀察。
” 在電視屏幕上,那個飛行員仍很随意,顯得漫不經心。
但幾秒鐘後,他的身體往前湊了湊,突然警覺起來,對着控制台直皺眉。
費利克斯指指教員的控制台和那一排屏幕。
“你可以在這上邊看到他正看到的情況。
在他的飛行管理顯示器上,前緣縫翼指示燈正在閃亮,而且他已經注意到了。
與此同時,你看見飛機的機頭微微上翹……” 液壓裝置發出呼噜呼噜聲,模拟器的大型錐狀頭部向上斜擡了幾度。
“英格拉姆先生現在按規定程序檢查他的前緣縫翼手柄。
他發現手柄處于上位并且鎖定,這使他困惑,因為這表示他遇到的是非指令性前緣縫翼打開……” 模拟器保持機頭斜翹狀态。
“所以英格拉姆先生正在思考,他有足夠的時間來決定怎麼辦,飛機在自動駕駛儀控制下保持相當的穩定。
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決定的。
啊,他決定擺弄一下他的控制器。
他把前緣縫翼的手柄拉下來,又推上去……他試圖把警告符消去,但沒有成功。
于是現在他意識到他的飛機上出了系統問題,但他保持了鎮定。
他還在思考……他下一步怎麼辦?他改變自動駕駛儀的參數……他下降一點高度,減低飛行速度……絕對正确……他還是處在機頭上翹的狀态,但現在的高度和速度處在更為有利的情況下。
他決定再試試前緣縫翼手柄……” 飛行教員說:“我現在應該讓他擺脫困境嗎?” “為什麼不呢?”費利克斯說,“我想我們已經把問題說清楚了。
” 飛行教官按了一個鍵。
模拟器擺回到水平狀态。
“現在,”費利克斯說,“英格拉姆先生重新回到正常飛行狀态。
他把發生的問題記下來交給維修人員,現在他正在繼續飛向倫敦的航程。
” “但他是依靠自動駕駛儀操作的,”凱西說,“要是不在這種狀态下呢?” “為什麼他要那樣做呢?他正處在巡航飛行中。
自動駕駛儀至少已經接替人工操作有半個小時了。
” “但假設他那樣做了。
” 費利克斯聳聳肩膀,轉身對飛行教官說:“把自動駕駛儀停掉。
” “是,長官。
” 一陣警報聲響起來。
屏幕上,他們看見飛行員正注視着控制闆,一邊把操縱杆握進手中。
警報聲停止;駕駛室沉靜下來。
飛行員仍握住操縱杆。
“現在他正在手控飛行嗎?”費利克斯問道。
“是的,長官,”教員說,“他現在的飛行高度是29000英尺,飛行速度0.71馬赫,自動駕駛儀關閉。
” “好的,”費利克斯說,“打開他的前緣縫翼。
” 教員按了個鈕。
在訓練控制台的系統監視器上,前緣縫翼的警告燈閃爍着,先是琥珀色,繼而是白色。
凱西朝鄰近的一個電視屏幕上看,她看見駕駛員身體前傾,他已經注意到了駕駛室的警告燈。
“現在,”費利克斯說,“我們又一次看到飛機的機頭向上,但這次英格拉姆先生必須自己來控制飛機了……所以他把操縱杆拉回來……非常輕……非常小心……好的……他現在穩住了。
” 他轉身面向凱西。
“你都看見了吧?”她聳聳肩膀,“這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不管那架太平洋公司的飛機出了什麼事,肯定不可能是由于前緣縫翼。
也不可能是反向推力裝置。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自動駕駛儀都會出來幹預并且取得控制。
我跟你說,凱西,那架飛機上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是個難解的謎啊。
” 回到陽光下,費利克斯走向他的吉普車,車頂上架着一塊沖浪闆。
“我有了一塊新的亨利牌闆子,”他說,“想看看嗎?” “費利克斯,”她說,“馬德開始歇斯底裡地叫嚷了。
” “是嗎?那就讓他去喊吧。
他喜歡喊。
” “你認為545号到底發生了什麼?” “好吧,讓我們實話直說。
N—22型飛機的飛行特性就是,如果在巡航速度下前緣縫翼展開,駕駛員又不使用自動駕駛儀,飛機的反應就相當敏感。
我記得,凱西,三年前你就對這個做過研究,就在我們對前緣縫翼做了最後的處理之後。
” “沒錯,”她說着回想起了過去,“我們成立了一個特别小組,在一起分析N—22型飛機的飛行穩定問題。
不過我們當時的結論是沒有控制敏感的問題,費利克斯。
” “你是對的,”費利克斯說,“現在也還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現代所有的飛機都是靠電腦來維持飛行穩定的。
噴氣式殲擊機要是沒有電腦根本别想飛起來。
殲擊機天生就不穩定。
商業飛機沒那麼敏感,但即使如此,電腦也承擔了諸如變換燃油、調整高度、調整重力、調整發動機推力的任務。
電腦一直在時時刻刻地不間斷地做着細小的變動,使飛機飛行穩定化。
” “是的,”凱西說,“但飛機不要自動駕駛儀同樣可以照飛不誤啊。
” “完全正确,”費利克斯說,“所以我們才訓練機長們在那種情況下飛行。
由于飛機非常敏感,當機頭上翹時,機長必須非常緩慢
“他目前在大西洋中部上空,飛行高度33000英尺,速度0.8馬赫。
” “好的,”費利克斯說,“目前他的高度是33000英尺,速度是音速的十分之八,他在這個位置上有段時間了,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他很放松,也許有點懶洋洋的。
” “是的,長官。
” “好,打開英格拉姆的前緣縫翼。
” 飛行教員伸出手推了一個按鈕。
費利克斯回頭對凱西說:“請你仔細觀察。
” 在電視屏幕上,那個飛行員仍很随意,顯得漫不經心。
但幾秒鐘後,他的身體往前湊了湊,突然警覺起來,對着控制台直皺眉。
費利克斯指指教員的控制台和那一排屏幕。
“你可以在這上邊看到他正看到的情況。
在他的飛行管理顯示器上,前緣縫翼指示燈正在閃亮,而且他已經注意到了。
與此同時,你看見飛機的機頭微微上翹……” 液壓裝置發出呼噜呼噜聲,模拟器的大型錐狀頭部向上斜擡了幾度。
“英格拉姆先生現在按規定程序檢查他的前緣縫翼手柄。
他發現手柄處于上位并且鎖定,這使他困惑,因為這表示他遇到的是非指令性前緣縫翼打開……” 模拟器保持機頭斜翹狀态。
“所以英格拉姆先生正在思考,他有足夠的時間來決定怎麼辦,飛機在自動駕駛儀控制下保持相當的穩定。
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決定的。
啊,他決定擺弄一下他的控制器。
他把前緣縫翼的手柄拉下來,又推上去……他試圖把警告符消去,但沒有成功。
于是現在他意識到他的飛機上出了系統問題,但他保持了鎮定。
他還在思考……他下一步怎麼辦?他改變自動駕駛儀的參數……他下降一點高度,減低飛行速度……絕對正确……他還是處在機頭上翹的狀态,但現在的高度和速度處在更為有利的情況下。
他決定再試試前緣縫翼手柄……” 飛行教員說:“我現在應該讓他擺脫困境嗎?” “為什麼不呢?”費利克斯說,“我想我們已經把問題說清楚了。
” 飛行教官按了一個鍵。
模拟器擺回到水平狀态。
“現在,”費利克斯說,“英格拉姆先生重新回到正常飛行狀态。
他把發生的問題記下來交給維修人員,現在他正在繼續飛向倫敦的航程。
” “但他是依靠自動駕駛儀操作的,”凱西說,“要是不在這種狀态下呢?” “為什麼他要那樣做呢?他正處在巡航飛行中。
自動駕駛儀至少已經接替人工操作有半個小時了。
” “但假設他那樣做了。
” 費利克斯聳聳肩膀,轉身對飛行教官說:“把自動駕駛儀停掉。
” “是,長官。
” 一陣警報聲響起來。
屏幕上,他們看見飛行員正注視着控制闆,一邊把操縱杆握進手中。
警報聲停止;駕駛室沉靜下來。
飛行員仍握住操縱杆。
“現在他正在手控飛行嗎?”費利克斯問道。
“是的,長官,”教員說,“他現在的飛行高度是29000英尺,飛行速度0.71馬赫,自動駕駛儀關閉。
” “好的,”費利克斯說,“打開他的前緣縫翼。
” 教員按了個鈕。
在訓練控制台的系統監視器上,前緣縫翼的警告燈閃爍着,先是琥珀色,繼而是白色。
凱西朝鄰近的一個電視屏幕上看,她看見駕駛員身體前傾,他已經注意到了駕駛室的警告燈。
“現在,”費利克斯說,“我們又一次看到飛機的機頭向上,但這次英格拉姆先生必須自己來控制飛機了……所以他把操縱杆拉回來……非常輕……非常小心……好的……他現在穩住了。
” 他轉身面向凱西。
“你都看見了吧?”她聳聳肩膀,“這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不管那架太平洋公司的飛機出了什麼事,肯定不可能是由于前緣縫翼。
也不可能是反向推力裝置。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自動駕駛儀都會出來幹預并且取得控制。
我跟你說,凱西,那架飛機上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是個難解的謎啊。
” 回到陽光下,費利克斯走向他的吉普車,車頂上架着一塊沖浪闆。
“我有了一塊新的亨利牌闆子,”他說,“想看看嗎?” “費利克斯,”她說,“馬德開始歇斯底裡地叫嚷了。
” “是嗎?那就讓他去喊吧。
他喜歡喊。
” “你認為545号到底發生了什麼?” “好吧,讓我們實話直說。
N—22型飛機的飛行特性就是,如果在巡航速度下前緣縫翼展開,駕駛員又不使用自動駕駛儀,飛機的反應就相當敏感。
我記得,凱西,三年前你就對這個做過研究,就在我們對前緣縫翼做了最後的處理之後。
” “沒錯,”她說着回想起了過去,“我們成立了一個特别小組,在一起分析N—22型飛機的飛行穩定問題。
不過我們當時的結論是沒有控制敏感的問題,費利克斯。
” “你是對的,”費利克斯說,“現在也還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現代所有的飛機都是靠電腦來維持飛行穩定的。
噴氣式殲擊機要是沒有電腦根本别想飛起來。
殲擊機天生就不穩定。
商業飛機沒那麼敏感,但即使如此,電腦也承擔了諸如變換燃油、調整高度、調整重力、調整發動機推力的任務。
電腦一直在時時刻刻地不間斷地做着細小的變動,使飛機飛行穩定化。
” “是的,”凱西說,“但飛機不要自動駕駛儀同樣可以照飛不誤啊。
” “完全正确,”費利克斯說,“所以我們才訓練機長們在那種情況下飛行。
由于飛機非常敏感,當機頭上翹時,機長必須非常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