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關燈
” “你有沒有對他進行過調查?” “沒有,”凱西說,“如果是馬德派過來的,我估計他還行吧。

    ” “那好吧,我和市場部的朋友們談起過,”伯恩說,“他們都說他是個鬼鬼祟祟城府極深的家夥。

    他們還說,千萬别對他麻痹大意。

    ” 随着電鑽發出金屬嗡嗡聲,駕駛室的地闆被打開,露出一串一串的線路和小盒子。

     “天啊。

    ”裡奇曼呆呆地望着說。

     羅恩·史密斯正在指揮操作,一隻手緊張地在自己光秃秃的腦瓜上撓着。

    “對了,”他說,“把嵌闆向左移。

    ” “我們這架飛機上有多少個盒子,羅恩?”多赫迪問。

     “有152個。

    ”史密斯說。

    凱西知道,随便再換個誰,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就得先把厚厚一沓工程圖紙翻個遍才行,可是史密斯把電路系統背得滾瓜爛熟。

     “我們現在先把哪個拽出來?”多赫迪問。

     “先把駕駛艙的錄音機取出來,再取數字式飛行數據記錄儀。

    如果有快速存取記錄儀,就把它也取出來。

    ” “你都不知道有沒有快速存取記錄儀?”多赫迪說着拿他逗樂。

     “這是選購件,”史密斯說,“那是由客戶決定要不要的東西。

    我想他們是不會裝的。

    在N—22型飛機上,這個玩藝兒通常是裝在尾巴上的。

    剛才我找過,沒找到。

    ” 裡奇曼看上去迷惑不解,他轉身對凱西說:“我還以為他們在找黑匣子呢?” “我們是在找。

    ”史密斯說。

     “有152個黑匣子?” “噢,見鬼,”史密斯說,“這架飛機上到處是黑匣子,我們現在隻是在找那幾個主要的——10到12個特别重要的永久性存儲器。

    ” “永久性存儲器。

    ”裡奇曼重複道。

     “說對了。

    ”史密斯說完後轉身朝地闆上趴下身去。

     下面留給凱西去解釋了。

    公衆對一架飛機的概念是它是一台巨型的機械裝置,帶有控制升降的滑輪啊手柄啊一類的東西。

    在這架大機器裡有兩個神奇的黑匣子,記錄了飛行中發生的所有事情。

    這就是新聞節目中總是談個沒完沒了的那種黑匣子。

    所謂“駕駛艙記錄儀”實際上隻是個非常結實的錄音座,它循環往複地在磁帶上記錄下飛行過程中最後半個小時裡駕駛艙中的對話。

    “數字式飛行數據記錄儀”存儲了飛機飛行狀态的詳細情況。

    這樣調查者在飛機發生事故後就能了解飛行情況。

     但是對飛機的這種概念就大型商業客機而言是很不精确的,凱西解釋說。

    商業客機上幾乎沒有什麼滑輪、手柄一類的東西——的确,極少有任何形式的機械系統。

    差不多一切都是液壓的和電動的。

    駕駛艙中的飛行員無須靠肌肉的力量去移動副翼或者是阻力闆。

    相反,機上的裝置很像汽車上的動力轉向裝置,飛行員通過推動操縱控制杆和踏闆,送出電脈沖來開動液壓系統,移動控制舵面。

     事實上,一架商用飛機是由一個極為先進複雜的電子網絡控制的——十幾套電腦系統由數百英裡長的線路連接在一起。

    有的電腦負責飛行管理,有的負責導航,有的管通訊。

    電腦控制着發動機、舵面,以及艙内的環境。

     每個電腦系統又控制着一串子系統。

    于是導航系統管着着陸系統、遙測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避免空中相撞系統、臨近地面警示系統等等。

     在這個複雜的電子環境中,安裝一台數字式飛行數據記錄儀相對來說是很容易的事,因為所有的指令都已經電子化了;它們隻是進入記錄儀,然後被錄在磁性介質上。

    “一台現代的數字式飛行記錄儀每秒鐘可以記錄下飛行中的80個獨立的飛行參數。

    ” “每秒?這東西有多大?”裡奇曼問。

     “就在那兒。

    ”凱西說着朝前一指。

    羅恩正從無線電設備隔架中拉出一個外表漆着黃黑條子的小盒。

    它的大小與一個大鞋盒子差不多。

    他把這個盒子放在地闆上,又換上一個新的,供飛機飛回伯班克機場時使用。

     裡奇曼弓下身子,抓住一個不鏽鋼的把手,把記錄儀拎了起來。

    “很重啊。

    ” “它的外包裝是抗墜毀的,”羅恩說,“這小玩藝兒本身真正的重量也許隻有六盎司吧。

    ” “别的匣子呢?它們是怎麼回事?” 凱西說,其他的匣子存在的目的主要是幫助維修。

    因為這架飛機的電子系統太複雜了,所以有必要在飛行出現故障時對每個系統的狀況進行監控。

    每個系統在永久性存儲器中跟蹤它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