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德·保羅女子學校以及安托瓦娜特街的市鎮小學。
于爾·費裡高中沒有要我,這件事難以啟齒,但我還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他坦白了這件事。
他朝我俯下身子,仿佛想安慰我似的,聲音溫柔地對我說:“于爾-費裡高中活該倒黴……”這句話讓我大吃一驚,我好想笑。
他朝我微笑着,直視着我,目光跟我母親的目光一樣炯炯有神,但他的目光更溫柔,更加專注。
他還問了我的家庭狀況。
我感覺自己放心大膽起來,我終于把少得可憐的家庭情況告訴他:我母親原來住在索洛涅的一個小村子裡,紅磨坊的經理福克雷先生在那個村子裡有一處房産。
就是因為這個關系,母親年紀輕輕來到巴黎的時候,就在紅磨坊裡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我是在索洛涅出生的,但我們從來也沒有回去過。
母親常常對我說:“我們已經沒有屋架了……”他聽着我說話,有時還做些記錄。
而我,我體會到了一種全新的感覺:我把這些少得可憐的細節和盤托出的同時,我自己也如釋重負。
那些事情說出來之後,跟我就不相幹了,我說的是另外一個人的故事,看到他做記錄,我覺得輕松自如了。
倘若所有那一切都白紙黑字地寫了下來,那也就意味着都結束了,就像人死了會在他的墳墓上刻上名字和日期一樣。
我滔滔不絕地越說越快:紅磨坊,我母親,居伊·拉維涅,于爾-費裡高中,索洛涅……我從來都沒有機會跟任何人說話。
所以這些話語從我這裡脫口而出時,那是何等的解脫啊……我的一段人生結束了,這段人生是命運強加到我頭上的。
從今往後,将會由我本人來決定我自己的命運。
一切都會從今天開始,為了毫無羁絆地一往無前,我更願意他把剛才所做的記錄一筆勾銷。
我準備跟他說一些其他的細節和名字,跟他說一個想象中的家,一個我夢想的家。
淩晨兩點鐘的時候,我母親來警察局接我。
他跟她說事情不嚴重。
他一直用他那專注的目光凝視着我。
未成年流浪,在他們的事件記錄簿上就是這麼寫的。
出租車在外面等着。
先前,他問我在哪裡上學時,我忘記告訴他幾個月來我上的是另外一所學校,路程要更遠一些,跟這個警察局在同一條道上。
下課後我在學校的食堂裡等着,母親在黃昏的時候來接我。
有時,她來晚了,我就坐在土台的一張凳子上,等着她。
就是在那裡,我發現這條街道兩邊的街名并不一緻。
那天晚上,她又來接我,在離學校很近的地方,但這一次不是到學校接,而是在警察局裡。
這條有着兩個名字的怪街,似乎想在我的人生中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母親時不時地偷偷瞄一眼出租車的計價器。
她叫司機在考蘭古街的街角停車,當她從錢夾裡掏出那些硬币時,我知道了那些錢正好夠付車費。
剩下的路程我們自己安步當車。
我走得比她快,讓她跟在我身後。
然後,我又停下等她跟上來。
在那座俯瞰公墓的橋上我們可以看見下面我們住的那棟房子,我們在橋上停了很久,我感覺到她緩過氣了。
“你走得太快了。
”她對我說道。
今天,我萌生了一個想法。
我當時可能試圖帶着她從那狹窄的生活圈裡稍稍往外走出來。
假如她沒死的話,我相信我可以讓她看到别的天涯。
随後的那三四年裡,我常常走同樣的路線,同樣的街道,可是我越走越遠了。
起初,我甚至不會走到布朗西廣場。
我隻是圍着那一片房屋兜圈子……最先是那家小得不能再小的電影院,在離我們所住的那棟大樓幾米遠的大街的一角,在那裡,每天晚上十點鐘電影準時開演。
放映廳裡空空蕩蕩的,隻是在星期六例外。
電影裡的故事發生在一些遙遠的國度,譬如墨西哥和亞利桑那。
我并不關心電影情節,隻對那些如畫的風景感興趣。
走出電影院後,在我的腦海裡,亞利桑那和克裡希大街奇怪地融為一體。
熠熠閃亮的招牌和霓虹燈的色彩跟電影中一模一樣:橘黃色,祖母綠,夜藍色,土黃色,色彩太強烈,讓我總感覺自己置身于電影或者是在夢中。
美夢,還是噩夢,要看具體情況。
開始時是噩夢,因為我害怕,因為我不敢去更遠的地方。
那倒不是因為我母親。
假如她撞見我深更半夜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她也隻會批評我一句。
她會聲音平靜地叫我回屋去,好像對我那麼晚還在外面瞎逛并不覺得奇怪一樣。
我覺得我走的是另外一條人行道,黑魆魆的那一條,因為我覺得從那邊走的話,母親對我就鞭長莫及了。
他們第一次把我抓走時,是在九區,在都外街的街頭,在那家通宵營業的面包店裡。
當時已經是淩晨一點鐘了。
我站在一張高高的桌子前面,吃着一塊羊角面包。
從那一刻起,這家面包店裡總會發現一些奇怪的人,他們大都是從對面的咖啡館裡過來的,無憂咖啡館。
兩個便衣警察進來檢查身份。
我沒有身份證,他們想知道我的年齡。
我想告訴他們實情。
他們把我和另外那個高個子金發男子弄進囚車,金發男子穿着一件翻過來的羊皮外套,好像認識那兩個警察。
沒準他也是幹這一行的。
一會兒,他遞給我一支香煙,但其中的一名便衣警察阻止他這麼做:“她還小得很……對身體有害。
”我覺得他們彼此都是以你相稱。
在警察局的辦公室裡,他們詢問我的姓名,出生日期和住址,他們把我的回答都記錄在一個登記簿上。
我跟他們解釋說我母親在紅磨
于爾·費裡高中沒有要我,這件事難以啟齒,但我還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他坦白了這件事。
他朝我俯下身子,仿佛想安慰我似的,聲音溫柔地對我說:“于爾-費裡高中活該倒黴……”這句話讓我大吃一驚,我好想笑。
他朝我微笑着,直視着我,目光跟我母親的目光一樣炯炯有神,但他的目光更溫柔,更加專注。
他還問了我的家庭狀況。
我感覺自己放心大膽起來,我終于把少得可憐的家庭情況告訴他:我母親原來住在索洛涅的一個小村子裡,紅磨坊的經理福克雷先生在那個村子裡有一處房産。
就是因為這個關系,母親年紀輕輕來到巴黎的時候,就在紅磨坊裡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我是在索洛涅出生的,但我們從來也沒有回去過。
母親常常對我說:“我們已經沒有屋架了……”他聽着我說話,有時還做些記錄。
而我,我體會到了一種全新的感覺:我把這些少得可憐的細節和盤托出的同時,我自己也如釋重負。
那些事情說出來之後,跟我就不相幹了,我說的是另外一個人的故事,看到他做記錄,我覺得輕松自如了。
倘若所有那一切都白紙黑字地寫了下來,那也就意味着都結束了,就像人死了會在他的墳墓上刻上名字和日期一樣。
我滔滔不絕地越說越快:紅磨坊,我母親,居伊·拉維涅,于爾-費裡高中,索洛涅……我從來都沒有機會跟任何人說話。
所以這些話語從我這裡脫口而出時,那是何等的解脫啊……我的一段人生結束了,這段人生是命運強加到我頭上的。
從今往後,将會由我本人來決定我自己的命運。
一切都會從今天開始,為了毫無羁絆地一往無前,我更願意他把剛才所做的記錄一筆勾銷。
我準備跟他說一些其他的細節和名字,跟他說一個想象中的家,一個我夢想的家。
淩晨兩點鐘的時候,我母親來警察局接我。
他跟她說事情不嚴重。
他一直用他那專注的目光凝視着我。
未成年流浪,在他們的事件記錄簿上就是這麼寫的。
出租車在外面等着。
先前,他問我在哪裡上學時,我忘記告訴他幾個月來我上的是另外一所學校,路程要更遠一些,跟這個警察局在同一條道上。
下課後我在學校的食堂裡等着,母親在黃昏的時候來接我。
有時,她來晚了,我就坐在土台的一張凳子上,等着她。
就是在那裡,我發現這條街道兩邊的街名并不一緻。
那天晚上,她又來接我,在離學校很近的地方,但這一次不是到學校接,而是在警察局裡。
這條有着兩個名字的怪街,似乎想在我的人生中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母親時不時地偷偷瞄一眼出租車的計價器。
她叫司機在考蘭古街的街角停車,當她從錢夾裡掏出那些硬币時,我知道了那些錢正好夠付車費。
剩下的路程我們自己安步當車。
我走得比她快,讓她跟在我身後。
然後,我又停下等她跟上來。
在那座俯瞰公墓的橋上我們可以看見下面我們住的那棟房子,我們在橋上停了很久,我感覺到她緩過氣了。
“你走得太快了。
”她對我說道。
今天,我萌生了一個想法。
我當時可能試圖帶着她從那狹窄的生活圈裡稍稍往外走出來。
假如她沒死的話,我相信我可以讓她看到别的天涯。
随後的那三四年裡,我常常走同樣的路線,同樣的街道,可是我越走越遠了。
起初,我甚至不會走到布朗西廣場。
我隻是圍着那一片房屋兜圈子……最先是那家小得不能再小的電影院,在離我們所住的那棟大樓幾米遠的大街的一角,在那裡,每天晚上十點鐘電影準時開演。
放映廳裡空空蕩蕩的,隻是在星期六例外。
電影裡的故事發生在一些遙遠的國度,譬如墨西哥和亞利桑那。
我并不關心電影情節,隻對那些如畫的風景感興趣。
走出電影院後,在我的腦海裡,亞利桑那和克裡希大街奇怪地融為一體。
熠熠閃亮的招牌和霓虹燈的色彩跟電影中一模一樣:橘黃色,祖母綠,夜藍色,土黃色,色彩太強烈,讓我總感覺自己置身于電影或者是在夢中。
美夢,還是噩夢,要看具體情況。
開始時是噩夢,因為我害怕,因為我不敢去更遠的地方。
那倒不是因為我母親。
假如她撞見我深更半夜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她也隻會批評我一句。
她會聲音平靜地叫我回屋去,好像對我那麼晚還在外面瞎逛并不覺得奇怪一樣。
我覺得我走的是另外一條人行道,黑魆魆的那一條,因為我覺得從那邊走的話,母親對我就鞭長莫及了。
他們第一次把我抓走時,是在九區,在都外街的街頭,在那家通宵營業的面包店裡。
當時已經是淩晨一點鐘了。
我站在一張高高的桌子前面,吃着一塊羊角面包。
從那一刻起,這家面包店裡總會發現一些奇怪的人,他們大都是從對面的咖啡館裡過來的,無憂咖啡館。
兩個便衣警察進來檢查身份。
我沒有身份證,他們想知道我的年齡。
我想告訴他們實情。
他們把我和另外那個高個子金發男子弄進囚車,金發男子穿着一件翻過來的羊皮外套,好像認識那兩個警察。
沒準他也是幹這一行的。
一會兒,他遞給我一支香煙,但其中的一名便衣警察阻止他這麼做:“她還小得很……對身體有害。
”我覺得他們彼此都是以你相稱。
在警察局的辦公室裡,他們詢問我的姓名,出生日期和住址,他們把我的回答都記錄在一個登記簿上。
我跟他們解釋說我母親在紅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