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熱帶高峰會
關燈
小
中
大
令我們頭痛萬分。
因此很明顯,在座有四個人給了絕對正确的答案。
換句話說,這個謎題的答案并不見得那麼複雜。
” “你還沒說我們哪一邊的答案正确!”馬利歐悻悻然說。
“這一點都不重要。
”約翰強調,“據我所知,針對外太空生命的問題,本桌有四個人确實給了正确答案,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 就在這時候我無恥地搶先偷跑。
“外太空當然有生物。
”我說,“宇宙裡大概有一千億個銀河系,每一個銀河系都有一千億顆恒星。
如果我們單獨存在的話,未免也太浪費空間。
”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
”約翰回道。
“為什麼?” “昨晚你還非常強調在大自然運行的過程裡,應該沒有任何意圖。
” “我還是一樣的想法。
”我很肯定。
他不理我:“而你說,如果孤孤單單地在這裡,就未免太浪費空間……” 我點點頭,因為我還看不出自己思維的破綻。
但是陷阱來了,薇拉,因為他逮到我:“那麼或許你可以告訴我們,是誰在浪費,或不浪費空間?” 我隻能忍氣吞聲,承認他抓到我前後不一。
同時,我突然想到,那些最常用“浪費空間”這種論調來支持宇宙充滿生命論的人,通常也最激烈否認自然運作的過程有任何較深刻的用意。
但是如果地球生命的創造隻不過是一場瘋狂的巧合,那麼要将這場瘋狂的巧合當成是宇宙運作的原理,就顯得更是不合理。
約翰繼續厘清幾個其他關于宇宙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總是會把全桌分為兩個陣營。
他想知道,宇宙的能量是否永遠存在,如果答案為否,我們就得判定它是完全自己進化完成,或是來自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創造力量。
然後他想了解,宇宙是否将繼續往外擴散,或者如果質量太大而将再度聚合在一起,以至造成無限個新的大爆炸,而形成新的宇宙群。
他試着發掘,是否有任何超自然的意識,或是物質宇宙就是唯一的存在。
然後他想知道,我們是否認為人類即使在腦死之後,還是有靈魂留了下來,或是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同樣地有如昙花一現。
他問,是否有任何超感覺的現象,或是每一個所謂超感覺的現象都是完全絕然的幻想,不過是現代人以神秘的觀點,甚至認為萬物皆有靈的觀點來看待世界的遺迹殘骸?他很小心地全場附注,與會人士分為泾渭分明的兩個陣營,同時不斷提醒我們,在場至少有些人提出了正确的答案,因為我們的意見從來沒有一次是一緻的。
“非此即彼!”約翰?史普克用他那清脆的牛津英文拍闆定案,接着将他那本體論的二次方程式用一句拉丁文作結:沒有第三個答案! 不久之後,左耳上戴着花朵的男子将兩瓶香槟放在桌上,完成比爾的要求,現在談話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約翰想要全桌輪流,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簡述自己的生命哲學為何。
現在我們都産生了興趣;連依芙琳都樂意加入。
荷西抓住機會先起頭,他發表的意見,是我可以安全地稱之為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觀點。
他就是相信,如果要創造人類,宇宙不能比現在小,結構也不能有太大的差别。
他所作出來的結論總是遠遠超過提出來的論點,而顯得過于武斷,但他提醒我們,人類的大腦或許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物質,基本上比中子星與黑洞更難了解。
此外,大腦裡的原子曾有一度在完全燃燒的星星上悶燒,而如果宇宙不是這樣的規模,就無法創造恒星與行星,或是微生物有機體。
舉例來說,即使如木星那樣“缺乏智慧的”行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讓我們能夠坐在這個地方理性地進行讨論。
地球如果不是擁有強大的重力磁場,将持續不斷遭到流星與小行星的轟炸,但是木星就像個吸塵器一樣,将混亂的力量隔絕在外,否則地球就不可能培養出生物圈,以及最終的人類意識。
他的描述方式讓我想到,在古早的斐濟社會裡,酋長總喜歡和喂蚊人走得很近。
如果地球是酋長,彗星是成群的蚊子,那麼木星就是喂蚊人。
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這麼多年來,木星也造成幾次嚴重的蚊災。
根據荷西的說法,隻要一次,它基本上就可能終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給我一個活的星球!”他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說,“地球很可能是唯一的一個,當然,不能有一道力量決定不要浪費空間。
隻是我們可以理解,宇宙的存在,正好足夠創造出一個這樣的意識,讓它有能力提出這類的理論。
要創造像這麼複雜的人腦也很花時間,并不隻是七天的問題。
宇宙大爆炸發生一百五十億年之後,給它的掌聲才終于響了起來。
” 比爾認為,科學遲早會揭露所有物質和宇宙的秘密,馬克說,會有越來越多的基礎科學得到跨國公司的經費補助,而依芙琳對耶稣則是有無法動搖的信仰,認為他是人類和宇宙的救世主。
然後輪到羅拉。
羅拉坦承,她對生命的看法,有一大部分是得自于印度哲學,尤其是吠陀哲學,印度六大學派之一,或比較正确的說法是keval-advaita,這是印度哲學家商羯羅所創的名詞,此人在第九世紀早期,居住在印度。
羅拉說,“keval-advaita”的意思是“絕無二元論”。
她繼續宣稱,隻有一種實境,即印度人所謂的婆羅門或是大聖門,意指世界的靈魂,或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偉大的靈魂”。
婆羅門是永恒的,無法分割,也非關物質。
因此所有約翰提出來的問題都有一個答案,也隻有一個答案,因為婆羅門就是他所有問題的答案。
“鬼扯,羅拉!”比爾歎息着,這個人剛提出一個近乎天真的科學樂觀論。
但是羅拉不願自己因遭到打擊而偏離方向。
她解釋道,世間萬物都隻是一片虛幻的假象。
這個幻象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顯示這個世界的多重面貌,她說,這就是一個數千年來印度人稱之為瑪雅的幻象。
因為實境并非外在可見或物質的世界。
那隻是個迷離夢境,對那些迷誤其中的衆生來說顯得很真切,但是對智者來說,隻有婆羅門(或是世界的靈魂)才是真實的。
人類的靈魂也就是婆羅門,唯有我們覺悟,俗世的幻象才會消失,那麼靈魂就會變成婆羅門。
事實上原本就是如此,隻是我們無法了悟。
“我猜我們大家會希望真是如此。
”約翰說,“外在世界并不存在,一切變化都隻是幻影。
” 羅拉不上鈎。
她玩弄着烏黑的發辮,環顧全桌,頑皮地笑着,邊仔細解釋。
“你做夢的時候,以為自己是多重現實的一部分,以為自己處于外在世界之中。
但是在這虛幻的夢境裡,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靈魂所制造出來的産品,那就是你自己的靈魂,此外無他。
問題是,在你醒轉之前,你不會明白這點,而夢醒之後,一切不複存在。
現在它已經剝離所有的假面,浮現的就是真實的一切,就是你自己。
” “我對這種理論比較陌生。
”我們的主席承認,“隻是它很難理解,而且是一種激進的理論,幾乎不可能作出反證……” 他考慮片刻,然後說:“你真的是說‘瑪雅’嗎?” 她點點頭,然後這個英國人把頭轉向安娜,後者坐在他的右側。
我注意到她俯首靜坐着,同時荷西用手環抱着她,将她拉近自己。
“我們相信,目前坐在桌邊的,是九條靈魂,”羅拉指出,“這是因為瑪雅。
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個靈魂的許多面,是瑪雅幻境讓我們認為别人和我們不同。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死亡。
沒有什麼東西會死。
當我們死去,唯一消失的,就是幻想着我們遠離了這個世界。
正如我們相信,我們的夢境并非自己靈魂的一部分。
” 約翰感謝羅拉的貢獻,現在輪到馬利歐。
“我是天主教徒。
”就這麼一句話,然後揮揮手表示無話可說。
但是約翰并不願輕易放過他,終于這位單獨出遊的遊艇手也開始發表議論。
“你們都坐在這裡快活地談論自己看見了什
因此很明顯,在座有四個人給了絕對正确的答案。
換句話說,這個謎題的答案并不見得那麼複雜。
” “你還沒說我們哪一邊的答案正确!”馬利歐悻悻然說。
“這一點都不重要。
”約翰強調,“據我所知,針對外太空生命的問題,本桌有四個人确實給了正确答案,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 就在這時候我無恥地搶先偷跑。
“外太空當然有生物。
”我說,“宇宙裡大概有一千億個銀河系,每一個銀河系都有一千億顆恒星。
如果我們單獨存在的話,未免也太浪費空間。
”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
”約翰回道。
“為什麼?” “昨晚你還非常強調在大自然運行的過程裡,應該沒有任何意圖。
” “我還是一樣的想法。
”我很肯定。
他不理我:“而你說,如果孤孤單單地在這裡,就未免太浪費空間……” 我點點頭,因為我還看不出自己思維的破綻。
但是陷阱來了,薇拉,因為他逮到我:“那麼或許你可以告訴我們,是誰在浪費,或不浪費空間?” 我隻能忍氣吞聲,承認他抓到我前後不一。
同時,我突然想到,那些最常用“浪費空間”這種論調來支持宇宙充滿生命論的人,通常也最激烈否認自然運作的過程有任何較深刻的用意。
但是如果地球生命的創造隻不過是一場瘋狂的巧合,那麼要将這場瘋狂的巧合當成是宇宙運作的原理,就顯得更是不合理。
約翰繼續厘清幾個其他關于宇宙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總是會把全桌分為兩個陣營。
他想知道,宇宙的能量是否永遠存在,如果答案為否,我們就得判定它是完全自己進化完成,或是來自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創造力量。
然後他想了解,宇宙是否将繼續往外擴散,或者如果質量太大而将再度聚合在一起,以至造成無限個新的大爆炸,而形成新的宇宙群。
他試着發掘,是否有任何超自然的意識,或是物質宇宙就是唯一的存在。
然後他想知道,我們是否認為人類即使在腦死之後,還是有靈魂留了下來,或是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同樣地有如昙花一現。
他問,是否有任何超感覺的現象,或是每一個所謂超感覺的現象都是完全絕然的幻想,不過是現代人以神秘的觀點,甚至認為萬物皆有靈的觀點來看待世界的遺迹殘骸?他很小心地全場附注,與會人士分為泾渭分明的兩個陣營,同時不斷提醒我們,在場至少有些人提出了正确的答案,因為我們的意見從來沒有一次是一緻的。
“非此即彼!”約翰?史普克用他那清脆的牛津英文拍闆定案,接着将他那本體論的二次方程式用一句拉丁文作結:沒有第三個答案! 不久之後,左耳上戴着花朵的男子将兩瓶香槟放在桌上,完成比爾的要求,現在談話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約翰想要全桌輪流,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簡述自己的生命哲學為何。
現在我們都産生了興趣;連依芙琳都樂意加入。
荷西抓住機會先起頭,他發表的意見,是我可以安全地稱之為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觀點。
他就是相信,如果要創造人類,宇宙不能比現在小,結構也不能有太大的差别。
他所作出來的結論總是遠遠超過提出來的論點,而顯得過于武斷,但他提醒我們,人類的大腦或許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物質,基本上比中子星與黑洞更難了解。
此外,大腦裡的原子曾有一度在完全燃燒的星星上悶燒,而如果宇宙不是這樣的規模,就無法創造恒星與行星,或是微生物有機體。
舉例來說,即使如木星那樣“缺乏智慧的”行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讓我們能夠坐在這個地方理性地進行讨論。
地球如果不是擁有強大的重力磁場,将持續不斷遭到流星與小行星的轟炸,但是木星就像個吸塵器一樣,将混亂的力量隔絕在外,否則地球就不可能培養出生物圈,以及最終的人類意識。
他的描述方式讓我想到,在古早的斐濟社會裡,酋長總喜歡和喂蚊人走得很近。
如果地球是酋長,彗星是成群的蚊子,那麼木星就是喂蚊人。
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這麼多年來,木星也造成幾次嚴重的蚊災。
根據荷西的說法,隻要一次,它基本上就可能終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給我一個活的星球!”他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說,“地球很可能是唯一的一個,當然,不能有一道力量決定不要浪費空間。
隻是我們可以理解,宇宙的存在,正好足夠創造出一個這樣的意識,讓它有能力提出這類的理論。
要創造像這麼複雜的人腦也很花時間,并不隻是七天的問題。
宇宙大爆炸發生一百五十億年之後,給它的掌聲才終于響了起來。
” 比爾認為,科學遲早會揭露所有物質和宇宙的秘密,馬克說,會有越來越多的基礎科學得到跨國公司的經費補助,而依芙琳對耶稣則是有無法動搖的信仰,認為他是人類和宇宙的救世主。
然後輪到羅拉。
羅拉坦承,她對生命的看法,有一大部分是得自于印度哲學,尤其是吠陀哲學,印度六大學派之一,或比較正确的說法是keval-advaita,這是印度哲學家商羯羅所創的名詞,此人在第九世紀早期,居住在印度。
羅拉說,“keval-advaita”的意思是“絕無二元論”。
她繼續宣稱,隻有一種實境,即印度人所謂的婆羅門或是大聖門,意指世界的靈魂,或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偉大的靈魂”。
婆羅門是永恒的,無法分割,也非關物質。
因此所有約翰提出來的問題都有一個答案,也隻有一個答案,因為婆羅門就是他所有問題的答案。
“鬼扯,羅拉!”比爾歎息着,這個人剛提出一個近乎天真的科學樂觀論。
但是羅拉不願自己因遭到打擊而偏離方向。
她解釋道,世間萬物都隻是一片虛幻的假象。
這個幻象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顯示這個世界的多重面貌,她說,這就是一個數千年來印度人稱之為瑪雅的幻象。
因為實境并非外在可見或物質的世界。
那隻是個迷離夢境,對那些迷誤其中的衆生來說顯得很真切,但是對智者來說,隻有婆羅門(或是世界的靈魂)才是真實的。
人類的靈魂也就是婆羅門,唯有我們覺悟,俗世的幻象才會消失,那麼靈魂就會變成婆羅門。
事實上原本就是如此,隻是我們無法了悟。
“我猜我們大家會希望真是如此。
”約翰說,“外在世界并不存在,一切變化都隻是幻影。
” 羅拉不上鈎。
她玩弄着烏黑的發辮,環顧全桌,頑皮地笑着,邊仔細解釋。
“你做夢的時候,以為自己是多重現實的一部分,以為自己處于外在世界之中。
但是在這虛幻的夢境裡,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靈魂所制造出來的産品,那就是你自己的靈魂,此外無他。
問題是,在你醒轉之前,你不會明白這點,而夢醒之後,一切不複存在。
現在它已經剝離所有的假面,浮現的就是真實的一切,就是你自己。
” “我對這種理論比較陌生。
”我們的主席承認,“隻是它很難理解,而且是一種激進的理論,幾乎不可能作出反證……” 他考慮片刻,然後說:“你真的是說‘瑪雅’嗎?” 她點點頭,然後這個英國人把頭轉向安娜,後者坐在他的右側。
我注意到她俯首靜坐着,同時荷西用手環抱着她,将她拉近自己。
“我們相信,目前坐在桌邊的,是九條靈魂,”羅拉指出,“這是因為瑪雅。
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個靈魂的許多面,是瑪雅幻境讓我們認為别人和我們不同。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死亡。
沒有什麼東西會死。
當我們死去,唯一消失的,就是幻想着我們遠離了這個世界。
正如我們相信,我們的夢境并非自己靈魂的一部分。
” 約翰感謝羅拉的貢獻,現在輪到馬利歐。
“我是天主教徒。
”就這麼一句話,然後揮揮手表示無話可說。
但是約翰并不願輕易放過他,終于這位單獨出遊的遊艇手也開始發表議論。
“你們都坐在這裡快活地談論自己看見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