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進步的兩栖類
關燈
小
中
大
是兩隻?”我還擊。
我想他應該輸了,但他又打了回來。
“那就夠了啊!”他說。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該撤退的一方。
他當時确實擊中要害,讓我有點迷惑。
兩隻手兩隻腳就夠了,雖然這并不是實驗科學的推論方式。
自從哲學推翻了亞裡斯多德的“目的因”教條至今,豈非隻是五百年時間而已? “而且就長期來說,”他說,“沒有什麼道理要保留多餘的手腳,至少不該保留個千百萬年。
” 正好有隻蟾蜍跳到我們所在的地闆上,或許剛遊完泳上來。
我向下指着它,聲音裡帶着一點洋洋得意:“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那是遺傳自像那樣的四肢。
我們也可以将我們神經系統的基本設計歸因于此。
這個物種是一種蟾蜍,更正确的說法是它的學名Bufomarinus。
” 我抓起蟾蜍,指指它的眼睛、鼻頭、嘴巴、舌頭、喉嚨和鼓膜。
我簡短說明了該動物的心髒、肺髒、血管、胃、膽囊、胰髒、肝髒、腎髒、睾丸與尿道。
最後我談到它的骨骼結構、脊髓、肋骨與四肢。
我把它放走之時,另外談了一點演化的理論,從兩栖類到爬蟲類,然後從爬蟲類到鳥類與哺乳類。
但我并未低估了他。
“因此兩栖類的手長得很好,”他說,“它們應該要赢得牌局,而且這不隻是運氣而已。
比起其他的動物來說,它們算是先驅。
它們具有足以創造人類的一切。
” “事後孔明是比較容易的。
”我說。
“遲了總比沒有好。
”他堅持道,“有兩個原因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
其一,我們是像這種四肢動物的後代。
其二是這很實用。
” “那麼如果兩栖類有六隻腳呢?” “我們就不會坐在這裡進行這場理性辯論,或者其中有兩肢必須退化掉。
我們曾經有個尾巴,動物在進行某些活動時會派上用場,但我們如果坐在電腦前面,或是坐在太空船裡,它就會顯得礙手礙腳。
” 我想我稍稍陷入了椅子中央。
荷西把最近這幾天我在自問的問題全說了出來。
在我們的諸多災難之後,薇拉,我想了很多。
我們為何失去了桑妮亞?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我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為何保不住她?如果我的學生在考試卷上提出這個問題,我一定會給他們不及格。
但我們是人類,而人類有種尋求意義的傾向,即使在沒有任何意義的情況之下。
“最終征服太空的,并不是節肢動物,也不是軟體動物,這麼說當然沒錯。
” “而且,”他說,“有一天從遠方的另一個太陽系裡,穿過大氣層送來神秘問候卡的生物,也不太可能會有像烏賊或千足蟲之類的構造。
” 安娜開始笑了起來。
“看我怎麼告訴你的?”她大叫着。
安娜與荷西開始提出很多關于自然科學的問題,不久馬利歐也加入。
或許是在熱帶裡的反應讓我覺得這種受人矚目的感覺頗為受用,因此我滔滔不絕地提出一些現代古生物學與進化生物學的問題領域。
但我開始留意起我的對手。
荷西有幾度以一種頗為幽默的方式,提出一些讓我在專業上有點下不了台的問題。
我不會說我在這些對話當中學到了什麼,但我對自然科學裡許多不确定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是我從未注意到的。
荷西相信,地球生命的進化,絕對不是單純的物理現象,而是一連串有意義的過程。
他指出,像人類的意識這麼重要的特色,就不能隻是為了生存而奮鬥之後、任意産生的特性,而它根本就是進化的目标。
一個星球可以發展出更為專門的感覺系統,這幾乎是自然的律法,他也提出幾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
在沒有任何内在遺傳聯結的狀況下,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進化出眼睛與視覺,以及它不隻一次向上發展,或是發展出直立行走的能力;因此在自然之中,也有一種潛在的渴望,要擁有遠眺智慧的能力。
比較傷感的是,我在少年時代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那是受到皮爾?泰赫?加登的影響。
但接着我開始研究生物學,自然将這種進化目的論全抛在腦後。
為了科學之故,我覺得我得提出一點反駁。
我代表的是一個莊嚴的殿堂,或許有點莊嚴過度了。
我同意他的說法,在生命的曆史上,看、飛、遊泳或直立行走的能力,都曾經一再進化。
例如,眼睛就被發明過四五十次,而昆蟲演化出翅膀供飛行之用,時間比爬蟲類早了一億年。
最先飛行的脊椎動物是翼手龍。
它們大概在兩億年前演化完成,然後和恐龍一同滅絕。
翼手龍的飛行方式很像大型蝙蝠,我解釋道,它們沒有羽毛,因此不可能是現代鳥類的始祖。
始祖鳥是最古老的鳥類,一億五千萬年前便已存在,它其實是一隻小型的恐龍。
鳥類翅膀和羽毛的演化情形與翼手龍截然不同…… “翅膀和羽毛,”他插嘴道,“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一夕之間嗎?或是大自然‘知道’它要怎麼走?” 我笑了。
他又一次碰觸到那異議的小小核心,雖然這一回我覺得他的問題有點誇張。
“不太可能。
”我說,“問題是,那是幾千萬代一系列的突變所造成。
唯一的法則是不變的:為生存而奮鬥的同時,一個占有些微優勢的個體,就會有較大的機會将基因流傳下去。
” “如果在翅膀還派不上用場之前的好多世代裡,便發展出這些笨拙翅膀的基本要素,這對個體有什麼好處?”他問,“這些尚未發育完全的翅膀豈非隻是縛手絆腳,讓動物個體比較無法攻擊與防禦自己?” 我試着畫出一幅爬蟲類爬到樹上捕捉昆蟲的畫面。
隻要有一點點羽毛的樣子,都會有利于動物的跳躍或是逃下樹幹。
剛開始是變形的薄皮,這些薄皮愈是畸形,愈是有利于它的跳躍、操作或拍打,而它的後代也有更大的成長機會。
即使是最原始的蹼,對于(部分或全部水生)動物在水中的生活也會帶來莫大助益。
我回到羽毛的演化過程,并指出,鳥類為了維持恒定的體溫,羽毛也相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雖然這并不是羽毛演化的“目的”。
要有羽毛的最主要益處,大多和動物的行動有關。
但是這種情況也可以倒過來解釋。
羽毛在幫助鳥類的祖先行動方便之前,剛開始是要讓它們享受隔離的好處。
最近發現的羽翼恐龍顯然有利于這個方向的理論。
“然後蝙蝠來了,”他說,“終于連一些哺乳動物也開始會飛。
” 我想我說了些關于空中的地盤已經徹底為鳥類所占,蝙蝠狹小的生存空間成為晝伏夜出的獵食模式。
蝙蝠不隻是發展出翅膀而已,它們還演化出所謂的回聲定位技能。
“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荷西認為,“因為,究竟是哪一個先來,回聲定位或是真正的飛行能力?” 我沒有時間回答,因為就在那個時候,羅拉來到桌邊,加入我們的行列。
當時我又成為莊家,她還是無法擺脫比爾,但她帶着哀怨的眼色望着我,為她在機場對我的冷淡而請求原諒。
她站在吧台邊,喝着一杯紅色的飲料,當她終于穿過餐廳,我擡頭看了一眼,給了她一個位置,這是我最拿手的把戲。
馬利歐從鄰桌取來一張椅子。
“給我一個活着的星球……”荷西又開始了。
“就這一個!”羅拉打斷他的話頭。
她熱切地指指外面的棕榈樹叢,雖然外頭黑得無從辨識。
我還記得她的帆布背袋上,挂着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徽章。
荷西笑了。
“給我另一個活着的星球。
我覺得很有自信,它遲早會發展出我們所謂的意識。
” 羅拉聳聳肩,荷西繼續說下去。
“要反駁這個想法,我們就得找到一個星球,上面繁殖了形形色色的生命,但沒有一個擁有這麼複雜的神經系統,讓一個人在早晨醒來時想着:‘存在或不存在’,或是‘我思故我在’。
” “這不是太過以人類為宇宙中心了嗎?”羅拉問道,“大自然并不隻是為了我們而存在。
” 但現在荷西開始了他的滔滔雄辯。
“給我一個活着的星球,我會非常樂意指出一大群活的水晶體。
而且請稍等,我們很可能并不知道,我們是在瞧着一個有意識的靈魂,有發展潛力證實自己的存在。
” 安娜又一次來為他助陣:“他的意思是,每一個有能力的星球,遲早都會達成某種形式的意識能力。
從第一個活着的細胞到像我們這樣複雜的有機
我想他應該輸了,但他又打了回來。
“那就夠了啊!”他說。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該撤退的一方。
他當時确實擊中要害,讓我有點迷惑。
兩隻手兩隻腳就夠了,雖然這并不是實驗科學的推論方式。
自從哲學推翻了亞裡斯多德的“目的因”教條至今,豈非隻是五百年時間而已? “而且就長期來說,”他說,“沒有什麼道理要保留多餘的手腳,至少不該保留個千百萬年。
” 正好有隻蟾蜍跳到我們所在的地闆上,或許剛遊完泳上來。
我向下指着它,聲音裡帶着一點洋洋得意:“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那是遺傳自像那樣的四肢。
我們也可以将我們神經系統的基本設計歸因于此。
這個物種是一種蟾蜍,更正确的說法是它的學名Bufomarinus。
” 我抓起蟾蜍,指指它的眼睛、鼻頭、嘴巴、舌頭、喉嚨和鼓膜。
我簡短說明了該動物的心髒、肺髒、血管、胃、膽囊、胰髒、肝髒、腎髒、睾丸與尿道。
最後我談到它的骨骼結構、脊髓、肋骨與四肢。
我把它放走之時,另外談了一點演化的理論,從兩栖類到爬蟲類,然後從爬蟲類到鳥類與哺乳類。
但我并未低估了他。
“因此兩栖類的手長得很好,”他說,“它們應該要赢得牌局,而且這不隻是運氣而已。
比起其他的動物來說,它們算是先驅。
它們具有足以創造人類的一切。
” “事後孔明是比較容易的。
”我說。
“遲了總比沒有好。
”他堅持道,“有兩個原因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
其一,我們是像這種四肢動物的後代。
其二是這很實用。
” “那麼如果兩栖類有六隻腳呢?” “我們就不會坐在這裡進行這場理性辯論,或者其中有兩肢必須退化掉。
我們曾經有個尾巴,動物在進行某些活動時會派上用場,但我們如果坐在電腦前面,或是坐在太空船裡,它就會顯得礙手礙腳。
” 我想我稍稍陷入了椅子中央。
荷西把最近這幾天我在自問的問題全說了出來。
在我們的諸多災難之後,薇拉,我想了很多。
我們為何失去了桑妮亞?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我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為何保不住她?如果我的學生在考試卷上提出這個問題,我一定會給他們不及格。
但我們是人類,而人類有種尋求意義的傾向,即使在沒有任何意義的情況之下。
“最終征服太空的,并不是節肢動物,也不是軟體動物,這麼說當然沒錯。
” “而且,”他說,“有一天從遠方的另一個太陽系裡,穿過大氣層送來神秘問候卡的生物,也不太可能會有像烏賊或千足蟲之類的構造。
” 安娜開始笑了起來。
“看我怎麼告訴你的?”她大叫着。
安娜與荷西開始提出很多關于自然科學的問題,不久馬利歐也加入。
或許是在熱帶裡的反應讓我覺得這種受人矚目的感覺頗為受用,因此我滔滔不絕地提出一些現代古生物學與進化生物學的問題領域。
但我開始留意起我的對手。
荷西有幾度以一種頗為幽默的方式,提出一些讓我在專業上有點下不了台的問題。
我不會說我在這些對話當中學到了什麼,但我對自然科學裡許多不确定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是我從未注意到的。
荷西相信,地球生命的進化,絕對不是單純的物理現象,而是一連串有意義的過程。
他指出,像人類的意識這麼重要的特色,就不能隻是為了生存而奮鬥之後、任意産生的特性,而它根本就是進化的目标。
一個星球可以發展出更為專門的感覺系統,這幾乎是自然的律法,他也提出幾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
在沒有任何内在遺傳聯結的狀況下,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進化出眼睛與視覺,以及它不隻一次向上發展,或是發展出直立行走的能力;因此在自然之中,也有一種潛在的渴望,要擁有遠眺智慧的能力。
比較傷感的是,我在少年時代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那是受到皮爾?泰赫?加登的影響。
但接着我開始研究生物學,自然将這種進化目的論全抛在腦後。
為了科學之故,我覺得我得提出一點反駁。
我代表的是一個莊嚴的殿堂,或許有點莊嚴過度了。
我同意他的說法,在生命的曆史上,看、飛、遊泳或直立行走的能力,都曾經一再進化。
例如,眼睛就被發明過四五十次,而昆蟲演化出翅膀供飛行之用,時間比爬蟲類早了一億年。
最先飛行的脊椎動物是翼手龍。
它們大概在兩億年前演化完成,然後和恐龍一同滅絕。
翼手龍的飛行方式很像大型蝙蝠,我解釋道,它們沒有羽毛,因此不可能是現代鳥類的始祖。
始祖鳥是最古老的鳥類,一億五千萬年前便已存在,它其實是一隻小型的恐龍。
鳥類翅膀和羽毛的演化情形與翼手龍截然不同…… “翅膀和羽毛,”他插嘴道,“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一夕之間嗎?或是大自然‘知道’它要怎麼走?” 我笑了。
他又一次碰觸到那異議的小小核心,雖然這一回我覺得他的問題有點誇張。
“不太可能。
”我說,“問題是,那是幾千萬代一系列的突變所造成。
唯一的法則是不變的:為生存而奮鬥的同時,一個占有些微優勢的個體,就會有較大的機會将基因流傳下去。
” “如果在翅膀還派不上用場之前的好多世代裡,便發展出這些笨拙翅膀的基本要素,這對個體有什麼好處?”他問,“這些尚未發育完全的翅膀豈非隻是縛手絆腳,讓動物個體比較無法攻擊與防禦自己?” 我試着畫出一幅爬蟲類爬到樹上捕捉昆蟲的畫面。
隻要有一點點羽毛的樣子,都會有利于動物的跳躍或是逃下樹幹。
剛開始是變形的薄皮,這些薄皮愈是畸形,愈是有利于它的跳躍、操作或拍打,而它的後代也有更大的成長機會。
即使是最原始的蹼,對于(部分或全部水生)動物在水中的生活也會帶來莫大助益。
我回到羽毛的演化過程,并指出,鳥類為了維持恒定的體溫,羽毛也相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雖然這并不是羽毛演化的“目的”。
要有羽毛的最主要益處,大多和動物的行動有關。
但是這種情況也可以倒過來解釋。
羽毛在幫助鳥類的祖先行動方便之前,剛開始是要讓它們享受隔離的好處。
最近發現的羽翼恐龍顯然有利于這個方向的理論。
“然後蝙蝠來了,”他說,“終于連一些哺乳動物也開始會飛。
” 我想我說了些關于空中的地盤已經徹底為鳥類所占,蝙蝠狹小的生存空間成為晝伏夜出的獵食模式。
蝙蝠不隻是發展出翅膀而已,它們還演化出所謂的回聲定位技能。
“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荷西認為,“因為,究竟是哪一個先來,回聲定位或是真正的飛行能力?” 我沒有時間回答,因為就在那個時候,羅拉來到桌邊,加入我們的行列。
當時我又成為莊家,她還是無法擺脫比爾,但她帶着哀怨的眼色望着我,為她在機場對我的冷淡而請求原諒。
她站在吧台邊,喝着一杯紅色的飲料,當她終于穿過餐廳,我擡頭看了一眼,給了她一個位置,這是我最拿手的把戲。
馬利歐從鄰桌取來一張椅子。
“給我一個活着的星球……”荷西又開始了。
“就這一個!”羅拉打斷他的話頭。
她熱切地指指外面的棕榈樹叢,雖然外頭黑得無從辨識。
我還記得她的帆布背袋上,挂着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徽章。
荷西笑了。
“給我另一個活着的星球。
我覺得很有自信,它遲早會發展出我們所謂的意識。
” 羅拉聳聳肩,荷西繼續說下去。
“要反駁這個想法,我們就得找到一個星球,上面繁殖了形形色色的生命,但沒有一個擁有這麼複雜的神經系統,讓一個人在早晨醒來時想着:‘存在或不存在’,或是‘我思故我在’。
” “這不是太過以人類為宇宙中心了嗎?”羅拉問道,“大自然并不隻是為了我們而存在。
” 但現在荷西開始了他的滔滔雄辯。
“給我一個活着的星球,我會非常樂意指出一大群活的水晶體。
而且請稍等,我們很可能并不知道,我們是在瞧着一個有意識的靈魂,有發展潛力證實自己的存在。
” 安娜又一次來為他助陣:“他的意思是,每一個有能力的星球,遲早都會達成某種形式的意識能力。
從第一個活着的細胞到像我們這樣複雜的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