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進步的兩栖類
關燈
小
中
大
餐時刻自然也不應該。
另一方面,食用人類内髒則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那位意大利人寂寞地望着他那杯紅酒,所有在場的人當中,他看起來是最苦悶的一個。
他望着那對年輕美國夫婦時,滿眼的心事,讓我想到無主的野狗。
我再度入座,聽見荷西談到“單調的異國風味”。
接下來的輕聲低語無法捕捉,但是接下來荷西所說的話顯然挑動了這位紅衣女郎,因為下一刻她開懷笑了起來,身體坐正,言之鑿鑿地演說如下: “整個世界充滿了渴望。
事物愈是強大有力,愈能感覺缺乏救援。
有誰能聽到沙粒的聲音?誰會側耳傾聽蝼蟻卑微的渴想?假使一切皆不存在,一切便無所求。
” 她的眼光曾在廳内遊移數回,但她總是迅速轉回頭,因此幾乎不可能注意到我正在寫下她所說的每一個字。
她不知道我會講西班牙文,也無法肯定我能夠清楚聽到她的話語,她隻知道我或許正忙着作筆記,描述我在大洋洲研究的各種蜥蜴。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讓自己滿足于捕捉到那斷斷續續的對話,紅黑之間壓低音量的嗡嗡聲響:“小精靈愈是接近永恒的滅絕,談話愈是毫無意義。
”安娜提出自己的主張,邊質疑地望着她的配偶。
他說:“沒有傷心欲絕的小醜,沒有這般的異常現象,小精靈世界将和秘密花園一般,隐密而無法看見。
” 我隐隐約約地懷疑,我偷聽到的那些片段必然可以組成一幅較大的拼圖,而如果我聽到的愈少,要拼湊起來自然更加困難。
但是食物已經送了上來,我得将筆記本擱在一邊。
我攔截到的那一點隻言片語橫豎是太分散了。
直到餐點結束,荷西才又開始發言,聲音稍大了一些: “小醜有如童話故事裡的間諜,在小精靈之間不安地遊移。
他的結語已經完成,卻無人得以訴說。
他隻看見了小醜。
也唯有小醜認得他是誰。
” 安娜躊躇片刻之後回道: “小精靈試想着,是否有些難以臆想而自己想不到的想法。
但他們百思不得。
銀幕上的形象不會跳将出來,跑進戲院裡,攻擊放映機。
唯有小醜能夠找到通往座位的路。
” 我不敢保證這是一字無誤的記錄。
但是,真的,他們确實是在談論這類的話。
餐桌已經收拾幹淨,此時那位意大利人走了過來。
當他朝着我的桌子走來時,一臉無禮地向安娜與荷西點頭,然後伸出手來自我介紹。
是的,這就是馬利歐,過去十五年來,他從蘇伐出發,不用租船契約,乘着自己做的遊艇四處遊曆。
這不在他原始計劃之内,隻是在二十年前,他曾經通過蘇伊士運河到了印度、印尼和大洋洲,但他始終沒存夠錢回到那不勒斯。
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你會打橋牌嗎?”他問道。
我聳了聳肩,因為我雖然橋牌打得很好,卻不能肯定那天晚上紙牌會是我最想做的事;熱帶之夜顯得太過神奇。
但是當他說我們的對手将是那對西班牙夫婦時,我便欣然同意。
他解釋道,之前幾個晚上他們的牌友是一位荷蘭人,但是那天他已經開船前往凡納雷福島去了。
因此我們加入兩位西班牙人的陣營,玩了幾局。
每一次都是安娜與荷西叫牌,或是設下陷阱讓我和意大利人去跳。
他們的玩法不僅精準得令人佩服,并且有如行雲流水毫不費力,在牌局之中,還能縱情于他們那瘋狂的休閑活動,說着西班牙文的警句,我記下一些文字與詞語,像是“太古時期定音鼓”,“這無恥的卵囊竟四面八方地恣意生長”,“潇灑的靈長類”,“尼安德塔人同父異母的兄弟成了觀光景點”,“日常生活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幻覺已消化了一半”,“靈魂的血漿”,“蛋白質飨宴的安全氣囊”,“有機硬碟”,以及“知覺的果凍”。
有兩次我是莊家,有機會脫手不玩,便寫下我偷聽到的幾個字。
這些是我唯一記下來的言辭,古老而百試不爽的配方與格言。
我已經診斷安娜與荷西是一對詩人,帶有托雷氏症候群,而且我不否認,如果我不是随時得注意那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的詩句,我的牌技會顯得好很多。
我突然想到,或許他們的重點,就是要讓東西方的玩家分心。
最後馬利歐終于受不了了。
要說他把牌摔到桌上是有點誇張,但是他如此明明白白地将牌擱在旁邊,吓得我幾乎跳了起來。
他搖搖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他們有透視眼!” 安娜看着他,帶着一點幾乎是惡作劇的滿足感,馬利歐開始尋求我的協助。
“梅花5!”他幾乎是尖叫着說,“但是在我喊過之後,法蘭克還是可能有A。
就像他們永遠都知道我們拿到什麼牌。
” 我思忖着,他也許還不知道自己說得很對,因為這對配合得天衣無縫的佳偶,顯然不是來度他們的第一次蜜月,但他們或許真有能力讀懂對方的心思。
而且為何不是呢,我冒失地想着。
我們坐在這裡,一個蠱惑人心的熱帶夜晚,四個觀察力敏銳的靈長類,置身屬于自己的銀河系渦狀星雲裡,頭頂上是密如毛毯的星辰。
我們從地球上,在銀河系的群島中,從這毫不起眼的潟湖裡,費盡千辛萬苦從原始脊椎動物進化而來,和我們一樣的生物同伴們正努力送出太空探測器和無線電波,想和其他同樣進步的生物取得某種認知上的接觸,他們或許和我們的圍欄相隔在許多光年之外,在另一個太陽系的另一個岸邊;而這些其他的高度進化之後的生物,或許很可能長得比較像海星,而非哺乳動物,這一切努力卻無法将這點計算在内。
因此,假如有兩個靈魂伴侶,他們不僅住在同一個星球上,還屬于同一物種與國家,甚至有點珍貴的默契,讓他們可以成為彼此的反影,那麼他們為何必然沒有能力在牌桌上,針對那五十二張牌的顔色與數字,交換某種基本的電磁波訊号?啊,是的,這熱帶的夜晚欣悅快活,我一定已經遭到感染,而且我那不精确的估算可害苦了我,這其實也不是第一次。
我的景況并未迅速改善,因為現在有幾個相關的問題冒出頭來。
馬利歐想知道,如果牌桌上的每一個人牌技都不相上下,那麼其中一組連赢八局的幾率有多高呢?我說這全在于拿到好牌的運氣,但是同一組人連拿八次好牌的機會太過渺茫,因此在考慮過所有因素之後,接受以下這個說法較為容易:安娜與荷西的牌技比較好。
安娜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
她甚至不願試着隐藏自己的滿足感,而且這顯然不是她第一次赢牌。
她甚至将手搭在馬利歐的肩膀上表示安慰,他悻悻然地表示敬謝不敏。
現在荷西将機會與幾率的問題轉移到觸及我的專業部分。
我想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是否認為這個星球上生物的進化,是單純地受到一系列不可預期的機會突變所驅動,或者有某種自然科學所忽略的機制存在?例如,假使有人想要了解進化的目的地或意圖,我是否認為這樣的想法缺乏理性? 我想我歎了一口氣,并不是因為我覺得他提出的問題顯得天真幼稚,而是,他再度将對話導向我那天覺得特别敏感的問題。
但我還是給了他一個教科書上的答案,以為可以就此結束相關的話題。
他說:“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
我們可以坐在牌桌上打橋牌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可以駕駛太空船到月球上。
不過這一切都是純屬巧合嗎?” “這要看你所謂的‘巧合’是什麼意思,”我指出,“突變是巧合沒錯。
隻不過總是要靠環境來決定哪些突變的結果有權生存下來。
” 他繼續說道:“因此你相信這些僥幸的結果,多少也讓這個宇宙了解了自己本身的曆史與時空?” 荷西揮揮手有如指向漆黑的夜空,那也正是他的問題所指的方向。
我正打算說些突變與物競天擇的話,他卻截斷我的話頭說:“如果目的隻是為了找到一些客觀的理由,那麼我不懂為什麼,大家的外觀看起來都大同小異” 安娜狡猾地微笑着。
她将手放上他的頸子,迅速在他臉頰上輕啄一下,有如要制止他。
然後她轉身向我,解嘲地說:“他隻是很氣有人說其他星球的智慧生物一定和我們長得有點像。
” “那麼我想他是錯了。
”我說。
但他并沒那麼容易屈服。
“他們一定會有神經系統,當然還有可以用來思考的器官。
如果他們沒有兩隻多餘的前肢,就很難發展出這些來。
” “為什麼
另一方面,食用人類内髒則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那位意大利人寂寞地望着他那杯紅酒,所有在場的人當中,他看起來是最苦悶的一個。
他望着那對年輕美國夫婦時,滿眼的心事,讓我想到無主的野狗。
我再度入座,聽見荷西談到“單調的異國風味”。
接下來的輕聲低語無法捕捉,但是接下來荷西所說的話顯然挑動了這位紅衣女郎,因為下一刻她開懷笑了起來,身體坐正,言之鑿鑿地演說如下: “整個世界充滿了渴望。
事物愈是強大有力,愈能感覺缺乏救援。
有誰能聽到沙粒的聲音?誰會側耳傾聽蝼蟻卑微的渴想?假使一切皆不存在,一切便無所求。
” 她的眼光曾在廳内遊移數回,但她總是迅速轉回頭,因此幾乎不可能注意到我正在寫下她所說的每一個字。
她不知道我會講西班牙文,也無法肯定我能夠清楚聽到她的話語,她隻知道我或許正忙着作筆記,描述我在大洋洲研究的各種蜥蜴。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讓自己滿足于捕捉到那斷斷續續的對話,紅黑之間壓低音量的嗡嗡聲響:“小精靈愈是接近永恒的滅絕,談話愈是毫無意義。
”安娜提出自己的主張,邊質疑地望着她的配偶。
他說:“沒有傷心欲絕的小醜,沒有這般的異常現象,小精靈世界将和秘密花園一般,隐密而無法看見。
” 我隐隐約約地懷疑,我偷聽到的那些片段必然可以組成一幅較大的拼圖,而如果我聽到的愈少,要拼湊起來自然更加困難。
但是食物已經送了上來,我得将筆記本擱在一邊。
我攔截到的那一點隻言片語橫豎是太分散了。
直到餐點結束,荷西才又開始發言,聲音稍大了一些: “小醜有如童話故事裡的間諜,在小精靈之間不安地遊移。
他的結語已經完成,卻無人得以訴說。
他隻看見了小醜。
也唯有小醜認得他是誰。
” 安娜躊躇片刻之後回道: “小精靈試想着,是否有些難以臆想而自己想不到的想法。
但他們百思不得。
銀幕上的形象不會跳将出來,跑進戲院裡,攻擊放映機。
唯有小醜能夠找到通往座位的路。
” 我不敢保證這是一字無誤的記錄。
但是,真的,他們确實是在談論這類的話。
餐桌已經收拾幹淨,此時那位意大利人走了過來。
當他朝着我的桌子走來時,一臉無禮地向安娜與荷西點頭,然後伸出手來自我介紹。
是的,這就是馬利歐,過去十五年來,他從蘇伐出發,不用租船契約,乘着自己做的遊艇四處遊曆。
這不在他原始計劃之内,隻是在二十年前,他曾經通過蘇伊士運河到了印度、印尼和大洋洲,但他始終沒存夠錢回到那不勒斯。
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你會打橋牌嗎?”他問道。
我聳了聳肩,因為我雖然橋牌打得很好,卻不能肯定那天晚上紙牌會是我最想做的事;熱帶之夜顯得太過神奇。
但是當他說我們的對手将是那對西班牙夫婦時,我便欣然同意。
他解釋道,之前幾個晚上他們的牌友是一位荷蘭人,但是那天他已經開船前往凡納雷福島去了。
因此我們加入兩位西班牙人的陣營,玩了幾局。
每一次都是安娜與荷西叫牌,或是設下陷阱讓我和意大利人去跳。
他們的玩法不僅精準得令人佩服,并且有如行雲流水毫不費力,在牌局之中,還能縱情于他們那瘋狂的休閑活動,說着西班牙文的警句,我記下一些文字與詞語,像是“太古時期定音鼓”,“這無恥的卵囊竟四面八方地恣意生長”,“潇灑的靈長類”,“尼安德塔人同父異母的兄弟成了觀光景點”,“日常生活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幻覺已消化了一半”,“靈魂的血漿”,“蛋白質飨宴的安全氣囊”,“有機硬碟”,以及“知覺的果凍”。
有兩次我是莊家,有機會脫手不玩,便寫下我偷聽到的幾個字。
這些是我唯一記下來的言辭,古老而百試不爽的配方與格言。
我已經診斷安娜與荷西是一對詩人,帶有托雷氏症候群,而且我不否認,如果我不是随時得注意那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的詩句,我的牌技會顯得好很多。
我突然想到,或許他們的重點,就是要讓東西方的玩家分心。
最後馬利歐終于受不了了。
要說他把牌摔到桌上是有點誇張,但是他如此明明白白地将牌擱在旁邊,吓得我幾乎跳了起來。
他搖搖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他們有透視眼!” 安娜看着他,帶着一點幾乎是惡作劇的滿足感,馬利歐開始尋求我的協助。
“梅花5!”他幾乎是尖叫着說,“但是在我喊過之後,法蘭克還是可能有A。
就像他們永遠都知道我們拿到什麼牌。
” 我思忖着,他也許還不知道自己說得很對,因為這對配合得天衣無縫的佳偶,顯然不是來度他們的第一次蜜月,但他們或許真有能力讀懂對方的心思。
而且為何不是呢,我冒失地想着。
我們坐在這裡,一個蠱惑人心的熱帶夜晚,四個觀察力敏銳的靈長類,置身屬于自己的銀河系渦狀星雲裡,頭頂上是密如毛毯的星辰。
我們從地球上,在銀河系的群島中,從這毫不起眼的潟湖裡,費盡千辛萬苦從原始脊椎動物進化而來,和我們一樣的生物同伴們正努力送出太空探測器和無線電波,想和其他同樣進步的生物取得某種認知上的接觸,他們或許和我們的圍欄相隔在許多光年之外,在另一個太陽系的另一個岸邊;而這些其他的高度進化之後的生物,或許很可能長得比較像海星,而非哺乳動物,這一切努力卻無法将這點計算在内。
因此,假如有兩個靈魂伴侶,他們不僅住在同一個星球上,還屬于同一物種與國家,甚至有點珍貴的默契,讓他們可以成為彼此的反影,那麼他們為何必然沒有能力在牌桌上,針對那五十二張牌的顔色與數字,交換某種基本的電磁波訊号?啊,是的,這熱帶的夜晚欣悅快活,我一定已經遭到感染,而且我那不精确的估算可害苦了我,這其實也不是第一次。
我的景況并未迅速改善,因為現在有幾個相關的問題冒出頭來。
馬利歐想知道,如果牌桌上的每一個人牌技都不相上下,那麼其中一組連赢八局的幾率有多高呢?我說這全在于拿到好牌的運氣,但是同一組人連拿八次好牌的機會太過渺茫,因此在考慮過所有因素之後,接受以下這個說法較為容易:安娜與荷西的牌技比較好。
安娜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
她甚至不願試着隐藏自己的滿足感,而且這顯然不是她第一次赢牌。
她甚至将手搭在馬利歐的肩膀上表示安慰,他悻悻然地表示敬謝不敏。
現在荷西将機會與幾率的問題轉移到觸及我的專業部分。
我想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是否認為這個星球上生物的進化,是單純地受到一系列不可預期的機會突變所驅動,或者有某種自然科學所忽略的機制存在?例如,假使有人想要了解進化的目的地或意圖,我是否認為這樣的想法缺乏理性? 我想我歎了一口氣,并不是因為我覺得他提出的問題顯得天真幼稚,而是,他再度将對話導向我那天覺得特别敏感的問題。
但我還是給了他一個教科書上的答案,以為可以就此結束相關的話題。
他說:“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
我們可以坐在牌桌上打橋牌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可以駕駛太空船到月球上。
不過這一切都是純屬巧合嗎?” “這要看你所謂的‘巧合’是什麼意思,”我指出,“突變是巧合沒錯。
隻不過總是要靠環境來決定哪些突變的結果有權生存下來。
” 他繼續說道:“因此你相信這些僥幸的結果,多少也讓這個宇宙了解了自己本身的曆史與時空?” 荷西揮揮手有如指向漆黑的夜空,那也正是他的問題所指的方向。
我正打算說些突變與物競天擇的話,他卻截斷我的話頭說:“如果目的隻是為了找到一些客觀的理由,那麼我不懂為什麼,大家的外觀看起來都大同小異” 安娜狡猾地微笑着。
她将手放上他的頸子,迅速在他臉頰上輕啄一下,有如要制止他。
然後她轉身向我,解嘲地說:“他隻是很氣有人說其他星球的智慧生物一定和我們長得有點像。
” “那麼我想他是錯了。
”我說。
但他并沒那麼容易屈服。
“他們一定會有神經系統,當然還有可以用來思考的器官。
如果他們沒有兩隻多餘的前肢,就很難發展出這些來。
”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