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後一眼最珍貴
關燈
小
中
大
島”,因為它茂密的花木舉世無雙,有如世外桃源。
那天早晨由納地到塔弗尼的班機已經客滿——結果是我的行李随着那客滿的飛機而去,我和另外四名乘客則被擠進他們所謂的“火柴盒飛機”。
我告訴你,真的是名副其實。
我們确實必須爬進那袖珍的六人機座。
機長歡迎我們登機,他快活地宣布,這趟旅程很不幸将不提供點心,并要求我們沒有必要的話,不要在中央通道上走動。
他在旅客之間,成功地挑起一陣斷頭台式的幽默,而且他向我們行禮的手,有兩隻手指斷了一半。
“中央通道”有六呎寬,機上的人都不可能去想到食物的問題,因為打從飛機起飛,亂流便将飛機甩來甩去,引擎則是瘋狂地拖着我們,飛過維地雷福島上若隐若現的塔馬尼維山。
據說機長是個退休飛行員,他決定搬到斐濟群島,隻因為他拒絕揮别駕駛杆及高度計。
但他算是個好得可以的家夥;我坐在那兒,兩腳頂着他的椅背,他卻不斷轉頭對着我們開心地微笑,問問我們都是哪裡來的。
每逢有人問起我們目前在地圖上的哪個地方,他就熱切地指着下方的珊瑚礁、海豚與飛魚,天南地北地閑聊。
你大概猜得出來,我在那兒如坐針氈,一顆心都快跳出來。
我很習慣搭輕型飛機,在前一個星期裡,我除了從一座小島跳到另一小島之外,其實是一事無成。
但我必須承認,搭上隻有一位飛行員的飛機實在讓我坐立難安。
你大可以說這種恐懼感完全沒有理性可言,完全是一種怪癖;是的,我好像可以聽得見你這麼說,因為汽車也一樣隻有一位司機,而且,你說,死在路上的人,要比在空中陣亡的人多太多。
這或許也對,隻是突然間的微恙不振實在很難打折了事,尤其當你身處五十萬呎的高度,而機長已屆古稀之年。
在這種熱帶氣候的熱浪之下稍感暈眩并非完全不可能,它隻是人性的一部分。
這些事情就是很難避免。
在這許多旅程之後,我擔心的不是技術過失;相反地,我怕的是根本上的不足。
我靜靜坐着,一種不過是凡人的感覺油然而生,且滋長着,一隻血肉充填的脊椎動物被綁在飛機座椅上。
英勇地坐在我的前座、操縱搖杆的男子也是一樣的,而他的年紀比我大了三十歲。
這項認知帶來一種難以平複的症狀,像是抵達馬拉松賽跑終點之前的脈搏速度,而如果我的心髒每分鐘跳動兩百次,那麼,我想,都是拜這位飛行員之賜;遑論他的膽固醇有多高,他的心血管狀況如何。
我對這位殷勤和藹的家夥一無所知,也沒幫他做過醫學測試,更不知道他那天早餐吃了些什麼。
然而,我發覺自己對這位垂老駕駛的内在自我毫無所悉,這點更是令我有如芒刺在背。
或許他相信永恒的生命——這是具有危險性的思維,從事他這種工作的人不能有這種信仰——我的意思是,沒有副駕駛,機上隻有付錢的乘客;畢竟這種情形不多。
他可能最近為一名女子所騙。
或者他可能坐在那兒,帶着駭人的消息,就在那天早上稍晚,他必須供出自己盜用巨額公款。
無論塔馬尼維山、海豚或是珊瑚礁都不能帶給我絲毫愉悅。
它在我的下方無限遙遠之處,我卻被關在這裡,我出不去,我逃不了。
我想念我的琴酒,如果我帶着它,絕對會将它湊到唇上,絲毫不感到羞恥。
我隻是很幸運地将行李送到預定行程中的飛機上,我那一瓶鎮定劑就在皮箱裡。
這和我的“害怕飛行”完全沒有關系,薇拉,同時我希望你會明白,截至目前為止,我的一切描述都不是旅行見聞演說。
我想表達的,隻是我自己對生命的覺知。
就某方面來說,它和我如影随形,不過在正常時刻,它隻會在兩種情境之下浮現:當我在早晨醒來,以及偶爾喝醉的時候。
是他們說的,微醺狀态,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我認為,比起混亂的日常意識,醉酒的時刻會引發一種比較赤裸、未經修飾、而更為誠摯的心理狀态——至少是在談到大問題的時候,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要談的。
我将自己持續存在——或是不存在——的任務,交給一位退休的飛行員,在一架火柴盒飛機裡,機艙的窗戶有裂縫,各種儀器都像拼裝組合而成,因而我突然冷靜清明得可以直達性靈層面。
唯一的不同點是,我的機能比前述二種更加警醒,因為我既非呈半睡眠狀态,我的神經元突觸也沒有遭到酒精麻醉。
好,這是我第一次搭上一架隻有一位超級耆老駕駛員的飛機,這個人隻能用三個完整的指頭握着操縱杆,另兩個指頭隻有一半。
至于我,隻要是新的一天開始,我都會醒來,不過我也經常會喝個幾杯,讓自己進入一種更真實高貴,而且其實更清醒的心理狀态。
因此實在有必要更進一步談談我當時的感覺與想法,當我從納地飛往塔弗尼島,在那雲端的七十五分鐘。
也正是時候,因為我不久就要開始描述我和安娜與荷西相見的情景,當然還有高登,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提到他,雖然我和他的談話讓我在島上的時光生色不少。
有些事情,我總擔心對你說并不恰當,雖然我覺得自己一定曾經提過幾次。
我指的是一個早期的童年經驗,發生在靠近奧斯陸的老家。
當時我一定是在成長中的七八歲時候,不過反正那是在我的八歲生日之前,因為就在那個時期,我們家搬到馬德裡住了四年。
我還記得我在樹林裡的小路上跑着,口袋裡裝滿了四處找來的榛果,我想立刻拿給我的母親看。
突然間,我看到一隻小鹿躺在潮濕的森林地上,滿地鋪着秋天厚厚的落葉。
那些葉子令我永遠難忘,因為有一些,我記得,也落在小鹿的身上。
我以為小鹿在睡覺,雖然不是很肯定,我還是悄悄爬近小鹿身邊,想碰碰它或幫它把身上的黃色紅色葉子撥下來。
但是小鹿并不是睡着了。
它已經死亡。
這隻小鹿竟然死了,我竟然是那個發現小鹿死去的人,這實在太丢臉,我絕對不敢告訴我的父母親,或是我的祖父母。
假如那隻小小的鹿可以躺在森林的土地上一無生息,那麼要輪到我躺下死掉也是一樣容易的事,而這個洞見——雖然這是再明顯不過的道理,大多數兒童卻總是受到保護而無從得知——此後便跟随着我,成為一種肉體的知覺。
我自作聰明地将它隐瞞下來,卻自然将此事件化為傷痛——讓我直覺地想去找牧師或去做心理治療。
假如我當時是去找媽媽哭訴,幾乎就可以确定我會得到力量,來克服這場不愉快的經驗。
但是我不能說,對任何人都得保持緘默,因為這實在太可恥,太不名譽。
一陣光芒耀眼刺目,讓我看到,我也是個血肉之軀,此刻存在于地球上,但是這個人,終有一天将不複存在。
面對小鹿的那場遭遇也讓我對大自然産生興趣。
至少,在那遍地落葉的森林裡,一次天啟的經驗影響到我未來的專業研究方向。
因此,當我還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十二歲少年,就已經知道宇宙大爆炸和宇宙廣遠的距離。
我總是覺得我所居住的世界已經有五十億年的曆史,宇宙的年紀比它老了三四倍。
這種我可能會完全停止存在的想法,這種我隻能來這裡走一遭、再也不能回頭的想法,讓我覺得驚悚不已。
因此我得設法稍稍安慰自己,我将自己和我那短暫的生命放在一個比較廣大的背景中,認識到個體不過是波瀾壯闊的生命曆程中,極微渺的一個部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碎片,附着在比我強壯偉大太多的事物身上。
同樣地,我試着去增加對自我的認同感,我自己的自我,但總是得犧牲那小小的自我,那個在任何時刻都可能遭遇和那小鹿一般命運的我——那已遭分解,仍深埋在我潛意識内的殘骸,不再起身,不再動彈。
我練習着,随時都在練習
那天早晨由納地到塔弗尼的班機已經客滿——結果是我的行李随着那客滿的飛機而去,我和另外四名乘客則被擠進他們所謂的“火柴盒飛機”。
我告訴你,真的是名副其實。
我們确實必須爬進那袖珍的六人機座。
機長歡迎我們登機,他快活地宣布,這趟旅程很不幸将不提供點心,并要求我們沒有必要的話,不要在中央通道上走動。
他在旅客之間,成功地挑起一陣斷頭台式的幽默,而且他向我們行禮的手,有兩隻手指斷了一半。
“中央通道”有六呎寬,機上的人都不可能去想到食物的問題,因為打從飛機起飛,亂流便将飛機甩來甩去,引擎則是瘋狂地拖着我們,飛過維地雷福島上若隐若現的塔馬尼維山。
據說機長是個退休飛行員,他決定搬到斐濟群島,隻因為他拒絕揮别駕駛杆及高度計。
但他算是個好得可以的家夥;我坐在那兒,兩腳頂着他的椅背,他卻不斷轉頭對着我們開心地微笑,問問我們都是哪裡來的。
每逢有人問起我們目前在地圖上的哪個地方,他就熱切地指着下方的珊瑚礁、海豚與飛魚,天南地北地閑聊。
你大概猜得出來,我在那兒如坐針氈,一顆心都快跳出來。
我很習慣搭輕型飛機,在前一個星期裡,我除了從一座小島跳到另一小島之外,其實是一事無成。
但我必須承認,搭上隻有一位飛行員的飛機實在讓我坐立難安。
你大可以說這種恐懼感完全沒有理性可言,完全是一種怪癖;是的,我好像可以聽得見你這麼說,因為汽車也一樣隻有一位司機,而且,你說,死在路上的人,要比在空中陣亡的人多太多。
這或許也對,隻是突然間的微恙不振實在很難打折了事,尤其當你身處五十萬呎的高度,而機長已屆古稀之年。
在這種熱帶氣候的熱浪之下稍感暈眩并非完全不可能,它隻是人性的一部分。
這些事情就是很難避免。
在這許多旅程之後,我擔心的不是技術過失;相反地,我怕的是根本上的不足。
我靜靜坐着,一種不過是凡人的感覺油然而生,且滋長着,一隻血肉充填的脊椎動物被綁在飛機座椅上。
英勇地坐在我的前座、操縱搖杆的男子也是一樣的,而他的年紀比我大了三十歲。
這項認知帶來一種難以平複的症狀,像是抵達馬拉松賽跑終點之前的脈搏速度,而如果我的心髒每分鐘跳動兩百次,那麼,我想,都是拜這位飛行員之賜;遑論他的膽固醇有多高,他的心血管狀況如何。
我對這位殷勤和藹的家夥一無所知,也沒幫他做過醫學測試,更不知道他那天早餐吃了些什麼。
然而,我發覺自己對這位垂老駕駛的内在自我毫無所悉,這點更是令我有如芒刺在背。
或許他相信永恒的生命——這是具有危險性的思維,從事他這種工作的人不能有這種信仰——我的意思是,沒有副駕駛,機上隻有付錢的乘客;畢竟這種情形不多。
他可能最近為一名女子所騙。
或者他可能坐在那兒,帶着駭人的消息,就在那天早上稍晚,他必須供出自己盜用巨額公款。
無論塔馬尼維山、海豚或是珊瑚礁都不能帶給我絲毫愉悅。
它在我的下方無限遙遠之處,我卻被關在這裡,我出不去,我逃不了。
我想念我的琴酒,如果我帶着它,絕對會将它湊到唇上,絲毫不感到羞恥。
我隻是很幸運地将行李送到預定行程中的飛機上,我那一瓶鎮定劑就在皮箱裡。
這和我的“害怕飛行”完全沒有關系,薇拉,同時我希望你會明白,截至目前為止,我的一切描述都不是旅行見聞演說。
我想表達的,隻是我自己對生命的覺知。
就某方面來說,它和我如影随形,不過在正常時刻,它隻會在兩種情境之下浮現:當我在早晨醒來,以及偶爾喝醉的時候。
是他們說的,微醺狀态,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我認為,比起混亂的日常意識,醉酒的時刻會引發一種比較赤裸、未經修飾、而更為誠摯的心理狀态——至少是在談到大問題的時候,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要談的。
我将自己持續存在——或是不存在——的任務,交給一位退休的飛行員,在一架火柴盒飛機裡,機艙的窗戶有裂縫,各種儀器都像拼裝組合而成,因而我突然冷靜清明得可以直達性靈層面。
唯一的不同點是,我的機能比前述二種更加警醒,因為我既非呈半睡眠狀态,我的神經元突觸也沒有遭到酒精麻醉。
好,這是我第一次搭上一架隻有一位超級耆老駕駛員的飛機,這個人隻能用三個完整的指頭握着操縱杆,另兩個指頭隻有一半。
至于我,隻要是新的一天開始,我都會醒來,不過我也經常會喝個幾杯,讓自己進入一種更真實高貴,而且其實更清醒的心理狀态。
因此實在有必要更進一步談談我當時的感覺與想法,當我從納地飛往塔弗尼島,在那雲端的七十五分鐘。
也正是時候,因為我不久就要開始描述我和安娜與荷西相見的情景,當然還有高登,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提到他,雖然我和他的談話讓我在島上的時光生色不少。
有些事情,我總擔心對你說并不恰當,雖然我覺得自己一定曾經提過幾次。
我指的是一個早期的童年經驗,發生在靠近奧斯陸的老家。
當時我一定是在成長中的七八歲時候,不過反正那是在我的八歲生日之前,因為就在那個時期,我們家搬到馬德裡住了四年。
我還記得我在樹林裡的小路上跑着,口袋裡裝滿了四處找來的榛果,我想立刻拿給我的母親看。
突然間,我看到一隻小鹿躺在潮濕的森林地上,滿地鋪着秋天厚厚的落葉。
那些葉子令我永遠難忘,因為有一些,我記得,也落在小鹿的身上。
我以為小鹿在睡覺,雖然不是很肯定,我還是悄悄爬近小鹿身邊,想碰碰它或幫它把身上的黃色紅色葉子撥下來。
但是小鹿并不是睡着了。
它已經死亡。
這隻小鹿竟然死了,我竟然是那個發現小鹿死去的人,這實在太丢臉,我絕對不敢告訴我的父母親,或是我的祖父母。
假如那隻小小的鹿可以躺在森林的土地上一無生息,那麼要輪到我躺下死掉也是一樣容易的事,而這個洞見——雖然這是再明顯不過的道理,大多數兒童卻總是受到保護而無從得知——此後便跟随着我,成為一種肉體的知覺。
我自作聰明地将它隐瞞下來,卻自然将此事件化為傷痛——讓我直覺地想去找牧師或去做心理治療。
假如我當時是去找媽媽哭訴,幾乎就可以确定我會得到力量,來克服這場不愉快的經驗。
但是我不能說,對任何人都得保持緘默,因為這實在太可恥,太不名譽。
一陣光芒耀眼刺目,讓我看到,我也是個血肉之軀,此刻存在于地球上,但是這個人,終有一天将不複存在。
面對小鹿的那場遭遇也讓我對大自然産生興趣。
至少,在那遍地落葉的森林裡,一次天啟的經驗影響到我未來的專業研究方向。
因此,當我還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十二歲少年,就已經知道宇宙大爆炸和宇宙廣遠的距離。
我總是覺得我所居住的世界已經有五十億年的曆史,宇宙的年紀比它老了三四倍。
這種我可能會完全停止存在的想法,這種我隻能來這裡走一遭、再也不能回頭的想法,讓我覺得驚悚不已。
因此我得設法稍稍安慰自己,我将自己和我那短暫的生命放在一個比較廣大的背景中,認識到個體不過是波瀾壯闊的生命曆程中,極微渺的一個部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碎片,附着在比我強壯偉大太多的事物身上。
同樣地,我試着去增加對自我的認同感,我自己的自我,但總是得犧牲那小小的自我,那個在任何時刻都可能遭遇和那小鹿一般命運的我——那已遭分解,仍深埋在我潛意識内的殘骸,不再起身,不再動彈。
我練習着,随時都在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