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岡崎
關燈
小
中
大
些宏偉的建築震撼了他尚顯稚嫩的心靈,但他并未感受到其中滲透的人的意志。
但他今日看到祖上親自建造、祖父又修複過的寺字時,一種沉厚而莊嚴的感覺不由襲上心頭。
他感受到了武将家族的凝重,真正明白了自己是松平血脈的延續者和傳承者…… 次郎三郎率領着重臣們,在天空和尚的引領下到了祖先的墓地。
墓地矗立着五棵巨大的松樹,樹梢上有幾個鳥窩。
“到晚上,這些鳥兒便是墓地的守護人。
”和尚伸出手指,指着樹梢,然後在墓碑前點燃了香燭。
次郎三郎面對夕陽雙手合十,但他并不知這種場合應祈禱些什麼。
這裡有他的血肉之脈。
他心中突然湧起一種思念之情。
他已是松平氏第九代了……還會延續幾代呢? 祭祀完畢後,天空和尚又領他回到山門,向他介紹懸挂在樓上的後奈良天皇所賜匾額,上面題着“大樹寺”三字。
“此為清康公時,天文二年十一月禦賜的匾額。
” 接下來住持領着次郎三郎觀看了多寶塔,觀摩了清康镌刻在石柱上的手迹,還帶他欣賞了親忠捐給大樹寺的山越彌陀佛畫像。
次郎三郎隻是默默地點頭。
之前,他隻感到家臣們團結在周圍;而今,他覺得自己和衆多的祖先走到了一起。
衆人終于回到客殿。
“還有東西給您看。
請重臣們也到這邊來。
”天空和尚将重臣們叫到次郎三郎身邊,然後在衆人面前展示了一件件松平氏曆年捐給大樹寺的什物。
年僅二十四歲就辭世的廣忠捐獻的東西格外多,令次郎三郎心内酸楚不已。
有聖德太子的畫像,有牧溪所作的條幅,還有廣忠親手書寫的和歌。
就在次郎三郎參看這些遺物時,鳥居忠吉忽然靜靜地自言自語起來:“好不容易如願歸國,還請主公到我渡裡的老家去一趟。
我也有些東西想讓主公一觀。
”次郎三郎耳中聽着忠吉的話,但目光并未從父親廣忠的遺物上移開。
第二日,次郎三郎去了鳥居忠吉在渡裡的家。
此前一天,次郎三郎進了岡崎城,例行拜望今川氏派來的城代。
對方眼中,他隻不過是個孩子,但因為義元早有吩咐,因此城代準備了五菜兩湯,與他共進晚宴,但他們并未談及政事。
“我家主公進京之時肯定需要公子的配合,因此希望公子經常修習武藝。
”對方用教訓式的口吻反複說道,“好不容易才歸國,不可忘記勸誡家臣們忠心勤苦。
”次郎三郎隻是默默地點着頭。
他是多麼無力!他的家臣們又是多麼悲哀!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的所見所聞讓他聯想起了祖母的遺言和雪齋禅師提出的結。
下次來時,必會有一場血戰吧。
隻要想到越來越痛苦的身份和境地,他便覺熱血澎湃。
“這是我的城池,不能就這樣回去!”他橫下心,想抛棄駿河夫人和女兒,留在岡崎城。
鳥居忠吉大概看出了次郎三郎的心思,沒有領他到自己位于三道城的宅子,而是将他帶到了在村裡的私人莊園。
渡裡處處覆蓋着茂密的常磐木,忠吉的莊園在樹叢中顯得非常雄偉。
“這就是前輩的家?”次郎三郎覺得終于見到了可以微笑着參觀的處所。
宅子四周高牆森然聳立,大門也頗氣派。
在整個家族中,隻有忠吉一個人居住在如此完好無損的府邸中。
因為富足,忠吉經常送東西到駿府接濟,但沒想到忠吉竟如此富裕。
下人們将衆人迎了進去。
落座後,次郎三郎方才發現這是一座書院式建築。
大概事先想到會有許多百姓前來觀看,所以找來了大量下人。
首先端上來的是茶和點心,家人們恭謹有序。
宅子雖氣派,衆人的衣着卻都十分樸素,但仍能感受到富足的氣息。
冬天的陽光溫暖地照在格子門上。
“如主公休息好了,我有些東西想給主公看。
”忠吉催促着次郎三郎。
到了院中,一股強烈的馬料氣味撲鼻而來,定睛望去,隐隐是四座倉庫。
忠吉站在院中,令仆人拿來鑰匙。
“下去吧。
”他令仆人離開,将鑰匙插進了第三座倉庫的鑰匙孔。
堅固的倉庫門沉重地啟動了。
“請到裡面來。
” 次郎三郎不知忠吉究竟要給自己看什麼,彎腰走了進去。
“啊?”他不禁瞪大眼睛。
地闆上滿滿地堆積着串起來的銅錢。
“主公。
”忠吉平靜地說道,“若将銅錢這樣串起來,就不會腐爛,請記住。
” 錢的數量和串錢的方式,都讓次郎三郎産生了興趣。
忠吉個人不可能有這麼多錢。
而到底有多少,年輕的他還無法目測
但他今日看到祖上親自建造、祖父又修複過的寺字時,一種沉厚而莊嚴的感覺不由襲上心頭。
他感受到了武将家族的凝重,真正明白了自己是松平血脈的延續者和傳承者…… 次郎三郎率領着重臣們,在天空和尚的引領下到了祖先的墓地。
墓地矗立着五棵巨大的松樹,樹梢上有幾個鳥窩。
“到晚上,這些鳥兒便是墓地的守護人。
”和尚伸出手指,指着樹梢,然後在墓碑前點燃了香燭。
次郎三郎面對夕陽雙手合十,但他并不知這種場合應祈禱些什麼。
這裡有他的血肉之脈。
他心中突然湧起一種思念之情。
他已是松平氏第九代了……還會延續幾代呢? 祭祀完畢後,天空和尚又領他回到山門,向他介紹懸挂在樓上的後奈良天皇所賜匾額,上面題着“大樹寺”三字。
“此為清康公時,天文二年十一月禦賜的匾額。
” 接下來住持領着次郎三郎觀看了多寶塔,觀摩了清康镌刻在石柱上的手迹,還帶他欣賞了親忠捐給大樹寺的山越彌陀佛畫像。
次郎三郎隻是默默地點頭。
之前,他隻感到家臣們團結在周圍;而今,他覺得自己和衆多的祖先走到了一起。
衆人終于回到客殿。
“還有東西給您看。
請重臣們也到這邊來。
”天空和尚将重臣們叫到次郎三郎身邊,然後在衆人面前展示了一件件松平氏曆年捐給大樹寺的什物。
年僅二十四歲就辭世的廣忠捐獻的東西格外多,令次郎三郎心内酸楚不已。
有聖德太子的畫像,有牧溪所作的條幅,還有廣忠親手書寫的和歌。
就在次郎三郎參看這些遺物時,鳥居忠吉忽然靜靜地自言自語起來:“好不容易如願歸國,還請主公到我渡裡的老家去一趟。
我也有些東西想讓主公一觀。
”次郎三郎耳中聽着忠吉的話,但目光并未從父親廣忠的遺物上移開。
第二日,次郎三郎去了鳥居忠吉在渡裡的家。
此前一天,次郎三郎進了岡崎城,例行拜望今川氏派來的城代。
對方眼中,他隻不過是個孩子,但因為義元早有吩咐,因此城代準備了五菜兩湯,與他共進晚宴,但他們并未談及政事。
“我家主公進京之時肯定需要公子的配合,因此希望公子經常修習武藝。
”對方用教訓式的口吻反複說道,“好不容易才歸國,不可忘記勸誡家臣們忠心勤苦。
”次郎三郎隻是默默地點着頭。
他是多麼無力!他的家臣們又是多麼悲哀!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的所見所聞讓他聯想起了祖母的遺言和雪齋禅師提出的結。
下次來時,必會有一場血戰吧。
隻要想到越來越痛苦的身份和境地,他便覺熱血澎湃。
“這是我的城池,不能就這樣回去!”他橫下心,想抛棄駿河夫人和女兒,留在岡崎城。
鳥居忠吉大概看出了次郎三郎的心思,沒有領他到自己位于三道城的宅子,而是将他帶到了在村裡的私人莊園。
渡裡處處覆蓋着茂密的常磐木,忠吉的莊園在樹叢中顯得非常雄偉。
“這就是前輩的家?”次郎三郎覺得終于見到了可以微笑着參觀的處所。
宅子四周高牆森然聳立,大門也頗氣派。
在整個家族中,隻有忠吉一個人居住在如此完好無損的府邸中。
因為富足,忠吉經常送東西到駿府接濟,但沒想到忠吉竟如此富裕。
下人們将衆人迎了進去。
落座後,次郎三郎方才發現這是一座書院式建築。
大概事先想到會有許多百姓前來觀看,所以找來了大量下人。
首先端上來的是茶和點心,家人們恭謹有序。
宅子雖氣派,衆人的衣着卻都十分樸素,但仍能感受到富足的氣息。
冬天的陽光溫暖地照在格子門上。
“如主公休息好了,我有些東西想給主公看。
”忠吉催促着次郎三郎。
到了院中,一股強烈的馬料氣味撲鼻而來,定睛望去,隐隐是四座倉庫。
忠吉站在院中,令仆人拿來鑰匙。
“下去吧。
”他令仆人離開,将鑰匙插進了第三座倉庫的鑰匙孔。
堅固的倉庫門沉重地啟動了。
“請到裡面來。
” 次郎三郎不知忠吉究竟要給自己看什麼,彎腰走了進去。
“啊?”他不禁瞪大眼睛。
地闆上滿滿地堆積着串起來的銅錢。
“主公。
”忠吉平靜地說道,“若将銅錢這樣串起來,就不會腐爛,請記住。
” 錢的數量和串錢的方式,都讓次郎三郎産生了興趣。
忠吉個人不可能有這麼多錢。
而到底有多少,年輕的他還無法目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