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岡崎
關燈
小
中
大
出來。
“這麼多錢!誰的?” “一個人哪能有這麼多錢?這都是主公的。
” “我的?” 忠吉沒有說話,直到次郎三郎平靜下來。
“主公歸國時……老輩們認為就是戰争爆發之時。
戰争中最重要者為軍饷,如臨陣時再煩擾領民,倉促拼湊,勢将激起民怨。
”他一邊說,一邊抽身出了倉庫,“主公,請不要忘記,在您的身後是家臣們無數辛苦所積呀。
”他眼睛有點濕潤,輕輕關上門。
接下來的倉庫裡堆滿了馬具、铠甲、刀槍之類。
“首先積攢錢财,然後準備武器,接下來儲藏糧食,所有這些都是在為主公第一次出征作準備。
” “還有糧食?” “不論人馬,眼前的一戰尚可應付……就是枯草,也可收割兩千擔。
” 次郎三郎已無語。
他沒想到這個老人竟有如此準備。
他甚至不肯用這些糧食接濟貧困不堪的家臣,一切都在為非常時刻…… “前輩。
” “是。
” “我決不會忘記這一切!還有一件事想請教前輩。
” “主公請講。
” “今川氏命你負責征收租稅,你是否假公濟私?” 忠吉聽到這話,在暗淡的光線中吃驚地看着次郎三郎。
當他看到次郎三郎臉上并無責怪之色,才放下心來,嚴肅地回答,“原本就是松平氏的租稅,談不上假公濟私。
” “是我措辭不當。
但前輩如此為我儲備錢糧,如被對方知曉,定引起麻煩,前輩豈不構禍于身?” 忠吉蒼老的肩膀激動她顫抖起來。
“前輩!” “主公!” “前輩……次郎三郎能夠擁有這麼好的家臣,真是托祖輩的福……”次郎三郎緊緊抓住忠吉滿是皺紋的雙手,再也說不出話來。
忠吉任由他抓住自己的手,劇烈地咳嗽着。
此時,随次郎三郎歸國的忠吉之子元忠大叫道:“父親!主公!你們在哪裡?酒井雅樂助君等人從岡崎城趕過來了。
”他大喊着向倉庫跑來。
二人拭去眼淚,出了倉庫。
外邊的陽光異常明亮,無比耀眼。
當二人和元忠一起回到客室,縱馬飛奔前來的雅樂助正在走廊下擦汗。
“出了什麼事?”忠吉問道。
雅樂助回頭令身邊的侍從下去。
衆人退下後,他看看次郎三郎,又瞧瞧忠吉老人,道:“聽說織田信長已率大軍逼至大高城下。
” “難道要開戰?” 雅樂助點點頭。
“道三人道被殺後,我本以為信長不會主動進攻;他難道是要與他嶽父的仇人義龍結盟?”老人難以置信地歪着頭,“我以為信長絕不可能和義龍結盟。
但主動進攻美濃,又實是魯莽之舉……” “我覺得可能爆發一場大戰,所以前來與你們商議。
” 次郎三郎咬着嘴唇,靜靜地聽着二人的對話。
在對信長的性格和作風十分熟悉的他看來,此事絕不可以等閑視之。
可以認為,這是力量的炫耀,即信長的勢力已經強大到可不受嶽父之死的影響。
當然也可認為其意圖正好相反,即這次行動是為了表示他和義龍已達成默契,要共同阻止今川進京。
信長行事往往出人意料,真實意圖也隐藏得很深。
或許是他知道次郎三郎回鄉掃墓,要給他創造一個脫離駿府的機會!信長總是在幫助以前的那個竹千代。
由此,這或許可視為信長使者前來的前兆。
這段時間,不斷地有傳言說,信長屢屢尋找家臣的女兒作為側室,内庭已有了四個女人——難道他真的變成了一個好色之徒? “如果這是信長的魯莽之舉,”雅樂助對忠吉老人說道,“駿府方面絕不會坐視不管。
我們不如借機要求駿府讓主公留在岡崎城,指揮我們作戰,怎樣?” 老人閉上眼。
雅樂助所說也不無道理,但究竟可不可行,卻很難判斷。
如現在就将次郎三郎迎進岡崎城,他在這次戰争中就勢必成為城代諸将的先鋒,而義元則不會露面。
與其那樣,不如立刻将次郎三郎送回駿府,然後在義元親自出戰之時,再請求将主公迎進岡崎,豈不是更好? 而此時次郎三郎卻似完全心不在焉。
年輕的他已經承受過太多的煩惱和迷惑。
總有一天要抛棄妻兒,他在謀求着決斷的力量。
既然遲早要抛棄的,不如索性今天……想到這裡,他又熱血沸騰。
忠吉睜開眼,似乎對次郎三郎而非雅樂助說道:“對于尾張軍的行動,姑且觀察兩三天,此後,主公或許需要即刻趕回駿府。
”信長是在投石問路啊!次郎三郎緊緊地盯着忠吉,心中想道。
“這麼多錢!誰的?” “一個人哪能有這麼多錢?這都是主公的。
” “我的?” 忠吉沒有說話,直到次郎三郎平靜下來。
“主公歸國時……老輩們認為就是戰争爆發之時。
戰争中最重要者為軍饷,如臨陣時再煩擾領民,倉促拼湊,勢将激起民怨。
”他一邊說,一邊抽身出了倉庫,“主公,請不要忘記,在您的身後是家臣們無數辛苦所積呀。
”他眼睛有點濕潤,輕輕關上門。
接下來的倉庫裡堆滿了馬具、铠甲、刀槍之類。
“首先積攢錢财,然後準備武器,接下來儲藏糧食,所有這些都是在為主公第一次出征作準備。
” “還有糧食?” “不論人馬,眼前的一戰尚可應付……就是枯草,也可收割兩千擔。
” 次郎三郎已無語。
他沒想到這個老人竟有如此準備。
他甚至不肯用這些糧食接濟貧困不堪的家臣,一切都在為非常時刻…… “前輩。
” “是。
” “我決不會忘記這一切!還有一件事想請教前輩。
” “主公請講。
” “今川氏命你負責征收租稅,你是否假公濟私?” 忠吉聽到這話,在暗淡的光線中吃驚地看着次郎三郎。
當他看到次郎三郎臉上并無責怪之色,才放下心來,嚴肅地回答,“原本就是松平氏的租稅,談不上假公濟私。
” “是我措辭不當。
但前輩如此為我儲備錢糧,如被對方知曉,定引起麻煩,前輩豈不構禍于身?” 忠吉蒼老的肩膀激動她顫抖起來。
“前輩!” “主公!” “前輩……次郎三郎能夠擁有這麼好的家臣,真是托祖輩的福……”次郎三郎緊緊抓住忠吉滿是皺紋的雙手,再也說不出話來。
忠吉任由他抓住自己的手,劇烈地咳嗽着。
此時,随次郎三郎歸國的忠吉之子元忠大叫道:“父親!主公!你們在哪裡?酒井雅樂助君等人從岡崎城趕過來了。
”他大喊着向倉庫跑來。
二人拭去眼淚,出了倉庫。
外邊的陽光異常明亮,無比耀眼。
當二人和元忠一起回到客室,縱馬飛奔前來的雅樂助正在走廊下擦汗。
“出了什麼事?”忠吉問道。
雅樂助回頭令身邊的侍從下去。
衆人退下後,他看看次郎三郎,又瞧瞧忠吉老人,道:“聽說織田信長已率大軍逼至大高城下。
” “難道要開戰?” 雅樂助點點頭。
“道三人道被殺後,我本以為信長不會主動進攻;他難道是要與他嶽父的仇人義龍結盟?”老人難以置信地歪着頭,“我以為信長絕不可能和義龍結盟。
但主動進攻美濃,又實是魯莽之舉……” “我覺得可能爆發一場大戰,所以前來與你們商議。
” 次郎三郎咬着嘴唇,靜靜地聽着二人的對話。
在對信長的性格和作風十分熟悉的他看來,此事絕不可以等閑視之。
可以認為,這是力量的炫耀,即信長的勢力已經強大到可不受嶽父之死的影響。
當然也可認為其意圖正好相反,即這次行動是為了表示他和義龍已達成默契,要共同阻止今川進京。
信長行事往往出人意料,真實意圖也隐藏得很深。
或許是他知道次郎三郎回鄉掃墓,要給他創造一個脫離駿府的機會!信長總是在幫助以前的那個竹千代。
由此,這或許可視為信長使者前來的前兆。
這段時間,不斷地有傳言說,信長屢屢尋找家臣的女兒作為側室,内庭已有了四個女人——難道他真的變成了一個好色之徒? “如果這是信長的魯莽之舉,”雅樂助對忠吉老人說道,“駿府方面絕不會坐視不管。
我們不如借機要求駿府讓主公留在岡崎城,指揮我們作戰,怎樣?” 老人閉上眼。
雅樂助所說也不無道理,但究竟可不可行,卻很難判斷。
如現在就将次郎三郎迎進岡崎城,他在這次戰争中就勢必成為城代諸将的先鋒,而義元則不會露面。
與其那樣,不如立刻将次郎三郎送回駿府,然後在義元親自出戰之時,再請求将主公迎進岡崎,豈不是更好? 而此時次郎三郎卻似完全心不在焉。
年輕的他已經承受過太多的煩惱和迷惑。
總有一天要抛棄妻兒,他在謀求着決斷的力量。
既然遲早要抛棄的,不如索性今天……想到這裡,他又熱血沸騰。
忠吉睜開眼,似乎對次郎三郎而非雅樂助說道:“對于尾張軍的行動,姑且觀察兩三天,此後,主公或許需要即刻趕回駿府。
”信長是在投石問路啊!次郎三郎緊緊地盯着忠吉,心中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