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敗之地
關燈
小
中
大
理幹淨。
” “這麼說,大人也知他欲交給班國國君書函的内容了?” 家康轉了轉眼珠,擡眼盯着又右衛門,“在船出海之前,我欲不動聲色。
” “不動聲色?” “是。
也就幾天了,還是不動聲色好。
又右衛門,聽說大坂城的七手組去加賀辦事,你可知此事?” “哦?” “聽說是想修築大坂城,去請高山右近大夫。
” “這……大人是從何處聽說?” “自是前田利長,利長可非知情不報之人。
” “唔。
”又右衛門低應一聲,忽然單膝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從大坂去的使者乃是速水甲斐守?” 家康淡然道:“聽說秀賴的近臣最近去過紀州的九度山了。
” “秀賴近臣?” “是,好像叫茨木彈正。
當今能夠和幕府領軍匹敵的,似隻有真田家的後生。
” “這……大人聽誰說的?” “真是令人不明呵。
” “這麼說,真是要築建大坂城?” “是啊,高山右近和真田之子在築城方面,可謂天下無匹。
對了對了,陸奧守的書函是怎回事?”家康果然沒忘記,隻是為了緩解氣氛,避開了片刻。
“其中有一言,頗令人費解。
” “哦?” “是言說,政宗擁戴将會成為次任皇帝的實力最強大者,大人您對此可有所知?” “次任皇帝……” “是。
次任皇帝指的自然是下一代将軍,陸奧守擁戴的,怕是上總介大人。
” “晤。
”家康故作淡然地回答,然而他心中的波瀾卻無法掩飾。
他忙拿過花鏡,重新戴上,視線卻變得模糊,表情也顯得含糊起來。
此情此景讓又右衛門不忍正視。
“你認為,陸奧守因看到騷亂不可避免,才幹脆采取主動,是嗎?” “是。
他口頭上命令索德羅、比斯将軍,以及正使支倉六右衛門常長緊急借用兵船……” “又右衛門!” “在。
” “我欲待那船離開月浦後,立刻去江戶一趟。
” “在下願意一同前往。
” “我和将軍商量之後,打算親自處理忠輝的事,弄清他究竟是否有輕視兄長之意。
然後,怕還得請你往京城一趟。
” “是。
” “忠輝和秀賴當然還什麼也不知,不過這才令人為難啊!他們不知,在此時反而是障礙。
其實,本是知了也不會有所行動的人,卻因不知而無法判斷大勢。
” “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
” “唉!一切都是我太大意了!自己腳底下居然起了火。
”說着,家康迅速摘下花鏡,擦了擦眼角。
德川家康已非往日的德川家康了。
他曾說過,“忍耐乃長久根本,憤怒是人生大敵。
”此為天下之主者的首要修為。
此言是他在關原合戰時說的。
當時,他在清洲城内輕度中風,卻依然堅持上陣,神色自若,心如磐石。
而現在,他竟在柳生又右衛門面前流淚,這令宗矩手足無措。
兵家所言“不敗之地”隻是一種念想,在完全不知懼怕,或忘記了勝負之分時,才能到達那般境界。
“出兵必勝!”昔日的家康,心中始終有絕對的自信支撐,有立于不敗之地的莊嚴之美。
“為天下之主者,必須有坐于漏船,或是卧于火屋之心。
”家康以前常這樣說,他時時謹慎地作好一切準備。
絕對的自信一直支撐着家康,正是這種由自信而生的莊嚴之美,使他打敗了天下大名。
然而,今日的家康是怎的了? 将軍秀忠的兄弟上總介忠輝竟不滿兄長,欲與伊達政宗聯手大坂城豐臣秀賴,以示對抗。
這當然令家康心緒大壞。
不隻如此,伊達政宗還把自己的心思通告班國,欲借助洋人的勢力,準備采取行動,推倒将軍秀忠。
家康難道從“不敗之地”跌落下來了?若他的自信坍塌了,天下豈非要重回亂世? 父親石舟齋若發現自己創的“無刀取秘技”被人所破,他的晚年将會變成何種光景?這樣的想象時常在又右衛門心中掀起一陣冷風,而現在,在家康身上,仿佛出現了同樣的蕭瑟。
“又右衛門,”家康擦了擦花鏡,又擦了擦眼角,終無力道,“我天真地以為,每日念佛誦經,早已到達淨土,船已至彼岸了。
” “……” “可是,可是,彼岸無那般近。
我現在站在巨大的深淵之前,不知這點剩下的體力,夠不夠用……” 又右衛門無言以對。
不敗的信念,果然已随着肉體的衰老,慢慢從家康身上消失了。
“我先去江戶見忠輝,是暗中去,然後,再決定是做惡鬼還是做菩薩。
我的信奉究竟有多少效果,此次可以親眼一看了。
你也當作好準備,借給我力量啊……” 又右衛門真想說些合适的話安慰家康。
有人在策劃可怕的陰謀,紛争之暗雲滾滾卷起,事情若隻是如此,倒也簡單。
在關原合戰時,還有解決辦法,然而此次情況不同。
此次無石田三成那般領頭者,也無願意為三成陪葬
” “這麼說,大人也知他欲交給班國國君書函的内容了?” 家康轉了轉眼珠,擡眼盯着又右衛門,“在船出海之前,我欲不動聲色。
” “不動聲色?” “是。
也就幾天了,還是不動聲色好。
又右衛門,聽說大坂城的七手組去加賀辦事,你可知此事?” “哦?” “聽說是想修築大坂城,去請高山右近大夫。
” “這……大人是從何處聽說?” “自是前田利長,利長可非知情不報之人。
” “唔。
”又右衛門低應一聲,忽然單膝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從大坂去的使者乃是速水甲斐守?” 家康淡然道:“聽說秀賴的近臣最近去過紀州的九度山了。
” “秀賴近臣?” “是,好像叫茨木彈正。
當今能夠和幕府領軍匹敵的,似隻有真田家的後生。
” “這……大人聽誰說的?” “真是令人不明呵。
” “這麼說,真是要築建大坂城?” “是啊,高山右近和真田之子在築城方面,可謂天下無匹。
對了對了,陸奧守的書函是怎回事?”家康果然沒忘記,隻是為了緩解氣氛,避開了片刻。
“其中有一言,頗令人費解。
” “哦?” “是言說,政宗擁戴将會成為次任皇帝的實力最強大者,大人您對此可有所知?” “次任皇帝……” “是。
次任皇帝指的自然是下一代将軍,陸奧守擁戴的,怕是上總介大人。
” “晤。
”家康故作淡然地回答,然而他心中的波瀾卻無法掩飾。
他忙拿過花鏡,重新戴上,視線卻變得模糊,表情也顯得含糊起來。
此情此景讓又右衛門不忍正視。
“你認為,陸奧守因看到騷亂不可避免,才幹脆采取主動,是嗎?” “是。
他口頭上命令索德羅、比斯将軍,以及正使支倉六右衛門常長緊急借用兵船……” “又右衛門!” “在。
” “我欲待那船離開月浦後,立刻去江戶一趟。
” “在下願意一同前往。
” “我和将軍商量之後,打算親自處理忠輝的事,弄清他究竟是否有輕視兄長之意。
然後,怕還得請你往京城一趟。
” “是。
” “忠輝和秀賴當然還什麼也不知,不過這才令人為難啊!他們不知,在此時反而是障礙。
其實,本是知了也不會有所行動的人,卻因不知而無法判斷大勢。
” “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
” “唉!一切都是我太大意了!自己腳底下居然起了火。
”說着,家康迅速摘下花鏡,擦了擦眼角。
德川家康已非往日的德川家康了。
他曾說過,“忍耐乃長久根本,憤怒是人生大敵。
”此為天下之主者的首要修為。
此言是他在關原合戰時說的。
當時,他在清洲城内輕度中風,卻依然堅持上陣,神色自若,心如磐石。
而現在,他竟在柳生又右衛門面前流淚,這令宗矩手足無措。
兵家所言“不敗之地”隻是一種念想,在完全不知懼怕,或忘記了勝負之分時,才能到達那般境界。
“出兵必勝!”昔日的家康,心中始終有絕對的自信支撐,有立于不敗之地的莊嚴之美。
“為天下之主者,必須有坐于漏船,或是卧于火屋之心。
”家康以前常這樣說,他時時謹慎地作好一切準備。
絕對的自信一直支撐着家康,正是這種由自信而生的莊嚴之美,使他打敗了天下大名。
然而,今日的家康是怎的了? 将軍秀忠的兄弟上總介忠輝竟不滿兄長,欲與伊達政宗聯手大坂城豐臣秀賴,以示對抗。
這當然令家康心緒大壞。
不隻如此,伊達政宗還把自己的心思通告班國,欲借助洋人的勢力,準備采取行動,推倒将軍秀忠。
家康難道從“不敗之地”跌落下來了?若他的自信坍塌了,天下豈非要重回亂世? 父親石舟齋若發現自己創的“無刀取秘技”被人所破,他的晚年将會變成何種光景?這樣的想象時常在又右衛門心中掀起一陣冷風,而現在,在家康身上,仿佛出現了同樣的蕭瑟。
“又右衛門,”家康擦了擦花鏡,又擦了擦眼角,終無力道,“我天真地以為,每日念佛誦經,早已到達淨土,船已至彼岸了。
” “……” “可是,可是,彼岸無那般近。
我現在站在巨大的深淵之前,不知這點剩下的體力,夠不夠用……” 又右衛門無言以對。
不敗的信念,果然已随着肉體的衰老,慢慢從家康身上消失了。
“我先去江戶見忠輝,是暗中去,然後,再決定是做惡鬼還是做菩薩。
我的信奉究竟有多少效果,此次可以親眼一看了。
你也當作好準備,借給我力量啊……” 又右衛門真想說些合适的話安慰家康。
有人在策劃可怕的陰謀,紛争之暗雲滾滾卷起,事情若隻是如此,倒也簡單。
在關原合戰時,還有解決辦法,然而此次情況不同。
此次無石田三成那般領頭者,也無願意為三成陪葬